八十年代筒子楼老照片:楼道拥挤不堪

来源: 2020-07-17 11:09:5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其实出生在00后的人,对于筒子楼这样一种住宅已经很陌生,只有90后对这一类住宅房屋有印象,不过大部分也是很小时候,因为随着后来家庭生活的好转,大家都搬出了筒子楼。

筒子楼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一条长长的楼道,直通到底,两边都是各门各户,住户面积狭窄,楼道里面堆满了各家不用的杂物,有时候就连厨房也都设在楼道里面。

更为重要的是,厕所共用也是筒子楼里面的一大特色,如果非要计较来看的话,筒子楼和现如今各大高校的宿舍楼差不多,里面也基本上是筒子楼的造型。

只是学生一般不需要做饭,加上物品也少,所以不会出现摆在屋外的情况,不过在过去的年代里面,类似于宿舍以及单身宿舍改建而来的筒子楼环境几乎是最差的。

因为从一开始他们考虑的就是一个宿舍可以住很多人的情况,甚至因为层高可以放置双人床,但却不适合一家三口居住,所以有条件的会打通隔断,加上简单的装修,形成多间。

筒子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建筑的特殊产物,是那个分配住房时代的特殊产物,因为住房少,所以平均每家每户只有十几平米。

不过偶尔也有一种特殊的筒子楼,是按照前苏联专家建议下建起来的,按照一户分为卧室、厨房、客厅(厕所仍为共用),这种筒子楼住宅相对豪华些。

但在实际上分配的时候,会形成几家公住的情况,所以也无所谓豪猾不豪猾,还有一类是办公室改建,这种筒子楼比一般筒子楼烧好是因为可以有暖气。

大部分的筒子楼在冬天是没有暖气的,一般只有每家每户烧炉子取暖,但即便如此,在大冬天里面仍然会冻的瑟瑟发抖。

其实筒子楼也只是为了解决特殊时期供房不足的情况下的产物,这种产物在苏联赫鲁晓夫时期同样存在,但随着到了90年代以后,这种筒子楼与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后来大部分都被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