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137,仰卧起坐—防疫之道

来源: 不试故艺 2022-04-05 20:46: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875 bytes)
 

图片

 

 导 语

 

【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把握事务的一个度,即平衡点。

 

面对病毒也一样,从躲避到对抗,从围剿到周旋,体现的也是人类智慧。

 

对待疫情则是从抗走向防,大概率是未来的走向。套句时下流行的语言就是在躺平和内卷中寻找平衡,不妨把它称为仰卧起坐式的抗疫方针

 

应朋友之约,写一篇防疫文章。首先祝家乡反病毒围剿成功。

 

本文不涉政治,纯属医学和文化范畴,勿作瑕思疵念。

 

 

一,中国抗疫政策的成功

 

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到2022年4月5日上海全面封控,其中经历了803天。在这803天当中,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采取了极其严格的措施,从严防死守,到适度松弛,从静态封堵,到动态清零,闯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抗疫之路,创造了感染人数最低,死亡率最低的答卷。

 

动态清零政策无疑为普及疫苗接种,配平医疗资源,提高救治能力赢得了时间,说的准确一点,就是与病毒赛跑,摆脱病毒的围追堵截。

 

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说的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一贯穿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的理念,再一次体现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抗疫政策当中。

 

这次上海面对病毒再一次的来袭,采取严格的全面筛检和清零政策也是中国这一抗疫国策的延续

 

二,目前海外疫情和防疫政策的变化

 

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防疫政策,这点也无可厚非。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开放,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此情况下,全球新冠发病人数连续3周上升,目前新冠发病人数明显增多的国家和地区集中在东亚和欧洲,但是总体上住院和死亡人数未明显增加。

 

造成发病人数增加的原因:

-卫生防疫措施放松。

-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率更加高。

 

未造成住院及死亡人数上升的原因:

-疫苗接种及加强针的普及率在上升。

-奥密克戎病毒的毒性较弱,致死率和重症率也明显下降。

 

美国的疫情发病人数从每天100万人下降到3万人,住院人数从每天16万人下降到1.8万人,死亡人数从每天2500人下降到800人(美国死亡统计方式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美国的Urgent Care(急诊),已经恢复疫前模式,开始将新冠感染与流感或其它呼吸道感染进行类似处置。

 

美国没有像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彻底放开,而是采取逐步开放的政策:首先是各个州陆续决定取消口罩令或疫苗令。并且提出恢复常态的最新国家防疫计划(四个目标):

 

-预防和治疗COVID-19。主要是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如到处是检测机构(例如检测车),如果是阳性,当场可免费获取抗病毒治疗药物。

 

例如美国政府推出的COVID.gov,民众通过这个网站,搜索附近一条龙服务药房,前往进行快速检测,如果阳性,药房当即开出5天辉瑞Plaxiovid药,带回家自行隔离和服用。不需就诊或统一隔离。

 

-为病毒变异做准备。主要是提高监测能力,要求突变株出现100天内研发出针对性的疫苗。

 

-保证开放的硬件条件。对所有公共场所设施、学校等进行COVID-19检测、指导和提供设备,包括改进通风和空气过滤系统。

 

-海外支持计划。病毒是没有国界的,所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政府和企业向全球捐赠12亿剂疫苗,以及氧气机等设备。

 

三,变异病毒的流行特征和新冠疫苗的作用

 

病毒流行特征:

 

根据美国CDC的统计,目前在美国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型BA.2病毒的比例在继续增加,已经达到35-40%。奥密克戎的流行特点是:

 

-传染性极强。BA.2的传染性比BA.1要强30%,传染指数(R0)接近麻疹病毒。

 

-免疫逃逸性明显。目前各国主要接种的疫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都有所下降。新冠疫苗接种2剂后对BA.2的免疫效应降至30%,接种3剂后免疫力增强到60-70%。甚至感染BA.1后仍可以被BA.2感染。而且大多数获得FDA批准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对BA.2无效。


-毒性较弱,致死率和重症率低。研究表明,奥密克戎病毒的致死率要比第一代的新冠病毒要低。

 

新冠疫苗作用:

 

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香港研究资料表明:

-2剂疫苗对重症新冠保护率为辉瑞88%。科兴74%。

-3剂疫苗对重症新冠保护率为辉瑞98%,科兴97%。

第3剂加强针对降低新冠重症感染和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以色列和美国对第4剂疫苗加强针的研究表明:

-免疫源性增强。

-感染率及重症率减少。


为此美国已经开始对65岁以上老人实施第4剂的疫苗接种。

 

事实证明,疫苗对病毒具有免疫作用,尤其在降低死亡率上的效果明显。

 

四,香港应对疫情的得与失

 

香港刚刚经历了最严峻的第5波新冠疫情,惨烈程度仅次于美国的纽约和意大利的伦巴第,发病人数达到110万,死亡病例累计7000多人,但是随之进入拐点,香港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控制住了疫情,香港政府宣布的不全筛、不清零的防疫政策符合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形态。

 

但是香港的疫情也反映了香港防疫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新冠疫苗接种率不高,尤其是老年人接种疫苗意愿不高,死亡病例6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95%以上:

-死亡的80岁以上老人,72%没有接种,18%只接种了1剂。

-死亡的70-79岁老人中,64%没有接种,21%只接种1剂。

 

相比之下,目前美国的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89%。

 

香港的防疫情况为大陆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五,防疫将成为社会长期形态

 

这次影响世界的病毒从第一代的冠状病毒(SARS-CoV-2),演化变种为德尔塔-拉达姆-阿尔法-奥密克戎。近日世卫组织证实新的变异病毒Deltacron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合成变异,说明疫情远未结束,抗疫仍需努力。

 

事实证明,病毒无法消灭,只能躲避,并与之周旋。因为病毒比人类更早存在于这个地球,它比人类更聪明。

 

因此对待病毒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应当从长期应对着眼,从积极防疫入手,从抗疫转为防疫,从政府强力主导转为个人自主预防,从面防疫转为点防疫。从大会战(阵地战)转为与病毒打运动战。避免出现当年第四、五次反围剿似的教条主义。

 

要引入新思维,建立区块链(Blackchain)式的防疫模式,把从上到下的分级强制管理模式,改变为去中心化的节点分布式自行管理模式,以政府节点为核心,以楼(街道)为区块(哈希树),通过已有的数据链(绿码),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节点,将上下层层汇报和督促落实变为点对点,点对机器的信息传递,实施各区块/点自行监视/检测疫情,自行隔离/治疗的管理机制。例如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泡泡)模式就十分成功。

 

精准防疫的点要从清零变为清类,即把正常人群和无(轻)症状人群作为一大类放开(自我管理),重点看护高危类人群,即重点放在70岁以上老人和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利用橙码管理)。

 

目前中国大陆尚有5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疫苗。而完成全程接种的老人中接受第3针加强剂的只有不到50%,因此加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接种率意义特别重大。

 

只有加强对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疾病者的管理(疫苗和监/检),放松对一般人的管控,才能达到降低重症/死亡率,避免医疗挤兑,减轻社会负担,事半功倍的效率。

 

一般防治疫情政策变化路线图:

严防死守-静态封控-动态清零-适度松放-开放社会-与病毒共存。

 

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有以下情况:

-疫苗接种不均衡(含年龄段)。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所以中国要做到全面开放,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强制新冠疫苗全程及加强针的接种,尤其是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

-保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供应。

-配平和加强医疗资源(医院或医疗设备)。

-社区有隔离场所。

-除了核酸检测外,每个家庭拥有抗原快速自测试剂盒。

-加强监测,拥有快速展开精准防控的能力。

-加强公民对新冠疫情的科学认知及自我防治的知识。

 

六,中国应对疫情的一些新变化

 

随着中国疫苗接种的不断普及和治疗新冠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引进,对医疗资源分布的不断优化,中国的防疫政策一定会出现变化。

 

1,312日,中国药监局批准了五家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意味着有五款新冠抗原家庭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目前中国检测新冠病毒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检测,这种方法是对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进行检测,准确率高,但需要较为专业的采样人员和检测设备。而抗原检测主要对病毒表面的蛋白进行检测,这就为在家自行检测提供了可能,也大大简化和减轻了检测的负担和压力。

 

中国卫健委称,三类人适用抗原检测: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2,2月份,中国药监局在美国FDA批准不到两个月内,就附条件批准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的进口注册。这是中国首款获批的进口防疫产品。

 

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后5天内服用,对防止新冠重症化及降低住院率的有效率达89%。

 

以上两点是中国为下一步稳健的开放做准备。

 

七,对今后防疫政策变化的期待

 

生命与生活(lives or life)两者之间如何正确选择,生命价值与社会成本两个矛盾如何获得平衡,是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

 

亚里士多德说:找出事务的平衡点是找出幸福的关键。

 

物理学中的最佳状态则是稳定与平衡(Stable equilibrium)。

 

中国人不妨从老祖宗那里寻找智慧。当年从法家的秦朝苛政,到道家的无为(文景)之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法家和道家对于治国来说,一个过于严苛,一个过于松弛。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剂猛,猛以剂宽,政是以和。

 

于是董仲舒为2000多年的中华历史找到了一剂疫苗(能管一阵子疗效)—儒学。

 

【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社会治理,就是在混沌中寻找平衡点,这就是对事态把握必须掌控的一个度。

 

人类面对病毒,就是在对抗和共存中寻找适度的平衡点。

 

个人认为,适合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国情的防疫最佳方式,既不是躺平(与病毒共存),也不是挺立(与病毒对抗),而是仰卧起坐的适度收与放收放自如的适度张与弛。这才是科学防疫的精准点。

 

厨勺小技,把握的是火候大小,烹鲜之道,无非是咸淡均衡,治国防疫,莫非焉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