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将联合微信推出“领英名片”

来源: 数据有道 2014-05-06 15:53: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17 bytes)


LinkedIn 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在接受PingWest采访时透露,LinkedIn和微信合作的“领英名片”即将上线——用户在微信的个人资料页点击绑定的 LinkedIn账号后,将会看到一个专门设计过、适合在微信中显示的LinkedIn名片,并能对其分享和收藏。


PingWest 在不久前报道过,世界上最大的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和中国最大的移动社交应用微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不少紧密的合作:在LinkedIn 正式宣布推出本地化的简体中文版页面的一个月前,微信接入LinkedIn账户在用户个人信息页面。不久之后,部分LinkedIn的美国本土用户开始可 以在“联系方式”中添加微信ID,开放给自己的人脉连接者。而目前,LinkedIn的产品团队正在测试下一项功能——当用户在LinkedIn上添加微 信联系方式成功之后,他/她的第一度LinkedIn人脉就能在其个人页面顶部的资料栏中看到该用户的微信二维码——然后再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直接添加 对方的微信。

 

而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今天在接受PingWest采访时时表示,LinkedIn和微信的合作接下来将更加深入。

 

使用过中国区LinkedIn(领英网)的用户也许已经发现了,目前其功能和LinkedIn.com相比还有着部分的缺失。领英网接下来除了会在功能上和美国版本保持一致外,还会基于移动互联网为领英的用户提供更多特色功能,这自然离不开微信。

 

沈 博阳在采访中告诉PingWest,领英网和微信合作的“领英名片”功能即将上线。这项功能不止是在微信上绑定LinkedIn的账号,当用户在微信的个 人资料页面点击绑定的LinkedIn账号后,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网页,而是一个专门设计过、适合在微信中显示的LinkedIn名片。微信用户既可以 分享又可以收藏这个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子卡片。

 

沈博阳介绍完这项新功能之后表示,LinkedIn希望在微信上为用户提供一个分享和传播职业标识的机会。

 

事 实上,到了今天,至少在互联网界,很多用户可能既把微信当作生活中的通讯工具又把微信当作工作中的社交工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用户的自愿选择下,微信扩 展出来的“功能”已经和定位职业社交网络的领英网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叠。那么在一系列合作的背后,沈博阳是如何看待LinkedIn和微信的关系呢?

 

沈 博阳给出的答案是:互补。在沈博阳看来,LinkedIn既不做通讯、也不发照片,它只是帮助用户维护职业里的社交人脉关系。由于LinkedIn仅仅专 注做这一小块,所以它和微信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且,作为唯一一个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当微信进行全球扩张时,双方可以找到很多合作的点。

 

往 更深层面说,沈博阳给LinkedIn的定位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他们在意的是用户是否把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放到LinkedIn上。因为对于 LinkedIn来说,一个有着完善职业信息的用户显然要比那些每天都来,但整个个人资料页面空空如也的用户有意义的多。这也是LinkedIn不那么看 重用户活跃度的原因之一——它并不是一个像微信那样典型的社交工具。

 

接下来,LinkedIn还将在北京、上海陆续 举办线下活动并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和用户面对面交流。沈博阳称,LinkedIn内部也没有为线下活动定下一个指标,比如要拉来多少新用户之类的。在他们看 来,这样的活动更多的是为了传递公司的理念:LinkedIn会变成你获取知识发展、职业洞察的一个好机会。

 

在 LinkedIn的世界里,它们希望这款“工具”能为用户提供三个价值:职业身份、知识洞察和商业机会。LinkedIn的诸多合作和新产品自然也是围绕 着这三个方面展开的。我们不难看出,这和微信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冲突。接下来,LinkedIn和微信还将继续推动双方在各自需要的市场上向前发展。

所有跟帖: 

这是一家为了利润而出卖灵魂的公司。 -180511- 给 1805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7/2014 postreply 10:49: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