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扼杀中国最杰出的大师级科学家李四光、翁文波、钱学森,导致中国“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

来源: 2010-01-11 07:56: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868 bytes)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则无法“自拔解套”!》之51

“科技创新社会学”创立者 陈一文(cheniwan@263.net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顾问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个人网站:http://cheniwan.sea3000.net

(征求意见稿:2007712

200611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说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2/07/3058688.shtml

-- 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南方日报》发表迅之《钱学森一语道破教育界危机》对此尖锐评论如下:

http://www.fedcars.com/files/200508/02042.html

--  日前,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钱学森先生的时候,钱老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已过鲐背之年的钱老道出了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之下的现实,也道出了危机。“没有一所大学”的措辞是严重的,可见在钱老先生的眼中,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人才培养并不是很成功。

--  当然,钱老一个人的话并不等于真理,他在壮年时代亦曾写过鼓吹粮食亩产可达万斤的糊涂文章,但那是特殊年代背景下的话语。与那时比起来,我更加相信早已洞察中国科学教育弊端的老年钱学森的真诚。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与诺贝尔奖多年来无缘,而且为什么依然看不见获奖的希望。

--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走入了泛技术化、泛政治化的误区。过去是强调“又红又专”,与之对应的是在政治上的“红”与技术上的“专”之外,已无多少自由学习的空间。到了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高校的学科门类日渐增多,但办学思想并无本质上的变化。所以,与学科建设的表面繁荣、院士队伍的蔚为壮观相伴的,是技术的缓慢进步以及科学精神的日渐功利化。

科技日报2006122报道:2005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少将提出

http://news.gscas.ac.cn/info_www/news/detailnew*****.asp?infono=5863

http://lib.gddx.gov.cn/jyxx/jyxx2006/dakexue.htm

秦伯益: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现过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小科学家并不是说人小,而是说专业太小太小,小成果多如牛毛,大成果廖若晨星。而大科学家既在很小的问题知道的很多,又在很多问题上知其要领,多学科触类旁通。像李四光、华罗庚等大科学家他们不仅在自己学科上有所建树,还能从宏观上进行战略分析,以影响国家科技走向。现在,这种大师级的大科学家越来越少了! 

主持人: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

秦伯益:原因有很多,既有体制上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今天我想就“文理交融多元并举”来谈谈这个问题,这也是出现大科学家的必备条件。

过去,科学家精通一门,兼通它门,本业为主,旁及其他。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既是哲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又是文学家,又是地理学家,对生物和医学也有相当造诣。还有像哥白尼、达芬奇、张衡、沈括、苏东坡、徐光启、诺贝尔等都是这样。

主持人:但是,现在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科的细分,加之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似乎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成为精通多学科的大家?

秦伯益:分科教育有它的好处,教育资源集中,效率高,优势突出。但是各发展各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语言少了,同学科之间的共同语言也少了,个人知识面却越来越窄,都成了社会分工的奴隶。

缺乏人文背景的学者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里越钻越深,越钻越小,发展成纯专家型学者。有人文背景的就会在专业上深入的同时,还在广泛的领域内涉猎,逐渐向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发展。到了老年,退休后这两类专家的差别就更大了。专家型的往往突然感到没有工作了,失落的反差极大。杂家型的往往喜爱的事情很多,有享不完的人生。有的甚至在自己的专业外开拓了新的交叉领域,利用原来自然科学的基础,在人文科学方面又做出新的贡献。从科学家发展成政治家、社会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作家的例子也不少。

美中教育评论2004年第1卷第1期发表华北科技学院科研处刘过兵教授的论文《中国安全科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研究》也特别指出:

http://www.teacher.org.cn/doc/ucedu200412/ucedu20041211.doc

--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培养专业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史朝教授(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际教育部主任)2004年09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及高等学校的发展特色》揭示: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tqzggx/659476.htm

--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文教育与实践环节偏弱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必须根据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分科教育造成的受教育者知识面过窄的问题,是中国与世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不仅是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导致所有受教育者毕业之后认识世界、分析或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严重片面性与局限性,以至必须通过许多痛苦的教训才能认识知识面过窄造成这种我们知识的严重片面性与局限性。

       综上所述,中国科学技术界,包括大学、学术研究单位、“权威性学术刊物”、政府专业部门等绝大部分高级科技人员为“专业狭窄、学科、学科精细”的单学科“专家”,导致中国“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的现状!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界不可否认的现状,既是是我们前边逐条梳理、分析与评论的“科学共同体”的规则与“潜规则”的基础与重要前提,又是“科学共同体”的规则与“潜规则”造成的后果。

大师级科学家指导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作用

中国科学院网站》中科院院长路甬祥20050531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上作《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指出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5/05/31/9199.htm

-- 爱因斯坦以及近代物理学革命的缔造者们无疑是科学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一批划时代的伟人。今天我们纪念他们,回顾一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并不仅仅是为了感念和追思,我以为更重要的应该从他们的成就和发现的历程中汲取可贵的经验与启示,以便把握科学的未来,推动科技的创新。

2005053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

http://news.sohu.com/20060606/n243587065.shtml

-- 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

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现过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

2005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秦伯益少将提出 

http://news.gscas.ac.cn/info_www/news/detailnew*****.asp?infono=5863

-- 中国在小科学时代出现过不少大科学家,而在大科学时代却尽出小科学家……小科学家并不是说人小,而是说专业太小太小,小成果多如牛毛,大成果廖若晨星。而大科学家既在很小的问题知道的很多,又在很多问题上知其要领,多学科触类旁通。像李四光、华罗庚等大科学家他们不仅在自己学科上有所建树,还能从宏观上进行战略分析,以影响国家科技走向。现在,这种大师级的大科学家越来越少了!

2006111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下文为温家宝所作经济形势报告中关于文学艺术工作的部分。发表前根据记录整理,作了文字修改: 

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1/29/3049162.shtml

-- 去年,我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规划,他说过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你讲的我都赞成,但是,我想的是,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0611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说

http://news.21cn.com/today/focus/2006/12/07/3058688.shtml

-- “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让我们回顾“科学共同体”及其规则如何对待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杰出的三位大师级科学家李四光、翁文波(当代“信息预测学”的奠基人)和钱学森。

中国最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质勘查导报》2006123 中国地学呼唤自主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作者:李晓明)报道:

http://www.cigem.gov.cn/dzyj_ReadNews.asp?NewsID=5588

--  中国科技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中国地学界应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呢?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

--  自主创新,绕不开李四光

--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自主创新成为大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这引起了赵文津的强烈共鸣。“整个科学界都在强调自主创新,地学界了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推出自己的领军人物。”赵文津说,“这个领军人物就是李四光,他不仅是地学界,而且也是整个科学界自主创新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在中国地学界,即使今天也还绕不过李四光!”

--  “说到自主创新,必须立足于自主,首先得有自信心。现在科技界的自信心不足妨碍我国的自主创新,地学界也不例外。不少研究人员过于迷信西方,国外提出一个地学计划,就受到过分热情的关注,看成是新的发展方向;国外提出一个地体学说,国内马上就有人说成是又一项地学大革命。甚至,有人发表文章也只愿意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即使是同样优秀的成果,却往往遭到冷遇。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

--  在赵文津看来,李四光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甩掉“中国贫油论”的帽子时所表现出来的学术信心与勇气,正是当下地学界应该认真学习的。当年国内外“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中央处于“走天然石油道路,还是走人工道路”的决策徘徊之中。而李四光突破了当时海相、陆相生油理论,根据多年潜心研究,提出扭动构造体系控油理论和战略、战役、战术找油工作的七个步骤,坚信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条件便可以形成丰富石油。据此,他率先提出进行“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摸底工作”,大胆建议并实施了我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发现大庆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和江汉等油田。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当时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为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赵文津认为,“现在地学界要回到李四光那里,汲取信心与勇气。”

--  要重新认识李四光

--  上世纪20年代,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不久,整个西方地质学家仍然在集中研究大洋板块运动,李四光就已运用动力学的原理开展了广泛的大陆运动和大陆变形构造研究,比国外整整早了几十年。1926年,他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系统地讨论了魏格纳、泰勒等提出的革命性的地质假说,肯定了地球水平运动的事实,探讨了运动的力源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最容易让男人想念的五种女人(转抄)
  • 最值得男人深爱的七类女人(转抄)
  • 男人请宽容女人这50件事(转抄)
  • 相思的滋味
  • 日语歌曲翻唱《嵐峡》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