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祥研究员及其高效电磁波物探、DYL地下应力测量、MDCB地震监测预测系统、矿山事故防范预测原始创新成果

来源: 2010-01-08 03:56: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785 bytes)

-- 中国人原始创新研究成果早已宣判“上天容易下地难”谬论必须休矣!(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 陈一文(cheniwan@263.net

[注: “和谐西部论坛编辑部编辑200812月出版的《和谐西部论坛》大型文献史册与网站收录陈一文《西部开发必须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冲破阻力、走中国特色安全和谐创新之路》30个部分综合建议报告。本文为其中一节。全文请访问《和谐西部创新网》:http://www.hexiexibuluntan.com/zshz/ShowArticle.asp?ArticleID=412 ]

            汶川地震后,以“专家”自居的某些人士特别热衷的一种托辞是“上天容易下地难”,对不了解情况的政府官员、新闻媒体与公众进行误导!

       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可以通过身体外部表征获得一定程度的认识。科技创新的不同类型监测设备,亦可以采集反映身体内部情况的众种信息,经过信息处理对身体内部许多情况获得相当清楚的了解。

       与此类似,中国非主流研究者开发成功某些原始创新研究成果亦能够帮助人类对地壳内部运动许多关键情况获得相当清楚的了解。

中国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地质灾害、强震灾害与矿山事故频发,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王文祥研究员1990年以来开发应用的上述多项世界领先原始创新成果对西部开发显然有重大应用意义。

尤其值得强调,以王文祥开发的原始创新技术为基础的电磁波MDCB全国协作网,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做到每周对中国境内与周边地区内部发布地震预测报告的非政府组织。在他们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自200310月以来每周所有的地震预测意见与实际地震的比较,平均成果率在70%以上。

对于这次汶川8级大地震除了西安仪器没有监测到这次地震的临震信息之外,各有关地震局和研究单位如台湾大学、东莞、米易、宜良、廊坊、黄岛、江阴、成都等台站都分别于20085910日发震前3天、2天监测到该地震明显的临震异常。另外在2006112就汶川这个地区的震情协作组曾向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地震局提出过如何要联合监测、预报该地区地震的建议书……

非常可惜,由于缺乏经费MDCB协作网的西安中心台没有足够的分析预报人员,只能做到正常维持每周三做一次地震预测报告:汶川地震前的星期三是57,汶川地震的电磁波临震异常前兆尚未出现(59-10日才出现),因而57的周三预测未能够将汶川地震预测出来。如果获得必要经费的支持配备更多的分析预报人员,实现每天做一次地震预测的实战要求,那么这次汶川地震必定能够于510511准确可靠预测出来。

他们的MDCB监测预测系统不仅应用于地震活动远程监测预测,而且应用于矿山事故防范与重大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测。

            王文祥研究员开发的多种型号高效电磁波物探仪器与信息处理技术,包括适用于航测的仪器技术,在高效经济勘探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传统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他们的多项科研成果详见网站:http://www.mdcb.net

            特别应当提请注意:他们开发的电磁波DYL地下应力测量用于发现勘查区域中隐藏的深大断层以及潜在的地震危险震源区。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聘请中国地震局首席科学家张国民先生,中国地震局电磁学方面专家苏凯之担任该项目报告的评审委员会主任与副主任200176签字对该项研究成果《评审意见》称:

西安及周围地区相对地应力测量及地震危险性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西安附近可能发生破坏性地方的地面位置,对今后西安地区制定抗震、防震及地震前兆监测的措施提供了很重要的地震地质依据。 ……利用该课题组研制的DYL型地应力探测仪快速探测地下5km7km10km处与地应力相关联的电压值,用等值线的研究方法,将工作区内地应力相对高值区作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地面位置,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以地震危险区内积聚的能量大小来计算未来震级大小,是合理的工作方法。 ……为研究地壳内部构造提供了一种实用便捷技术手段。 ……对于近期地震危险性预测和跟踪等工作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在探测地下不同深度的物性,构造和应力集中区等方面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因此其研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20029月,本顾问曾致函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陆佑楣总裁,提出《关于采用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原始创新型DYL型地应力测量仪对三峡库区及周边城镇和周围地区地壳深层相对地应力大小、地下深部裂隙发育方向、有无地震危险区、并对潜在地震震级为多少,地下有无尚未发现的断裂情况进行普查和跟踪勘查的建议报告》:

问题的提出:今年(2002年)春节期间我刚刚获悉,翁文波院士在世时数年前曾经预测∶三峡工程项目蓄水后有可能引起水库地区发生地震。翁老去世前亦曾向北京工业大学地震预报研究室李均之教授表示过同样的担心。”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DYL地应力测量仪适合进行“机动测量作业”。在机动车辆、航船,以及飞机/直升飞机等机动作业装备支持下,对三峡库区深层地应力的测量工作,用极其有限的人力可以在采用传统技术无法想象的相当短的工作周期中完成。

“开展大坝蓄水前后对三峡库区深层地应力变化过程的跟踪测量研究具有世界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水库蓄水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对水库和大坝的安全运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开展对世界规模的三峡水库大坝蓄水前、后地应力分布状态和变化全过程的跟踪测量,对蓄水后库区地下岩石破裂状态的监测以及库区及周围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预报研究都具有世界性的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在世界规模的三峡库区开展这样一项研究,在今后百年世界水利史上可能仅有中国人有这样一次唯一的机会。

恳请您及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上述建议报告认真予以考虑。我的感慨∶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原始创新技术获得支持怎么这么难!?!?

对中国人自己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科技原始创新成果的质疑与排斥非常遗憾地使上述建议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音讯,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达到135156高程时均未考虑。

新华社2008年8月5日报道:从中国三峡总公司获悉,三峡工程已全面具备175米蓄水条件。中国三峡总公司按国务院三峡建委第16次会议要求,正认真组织试验性蓄水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财经》杂志2008125三峡地质求治》报道:在地质专家们看来,一旦蓄水至175高程,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才将迎来真正的考验。 当蓄水至175高程时,库区水位最高将比蓄水前提升100多米。此外,库区从此每年都要经历自175降至145、再升至175放水蓄水循环。长江水位大涨大落,可能使一些旧滑坡复活,并诱发新的滑坡、崩塌、塌岸等灾害。

特此向西部开发有关领导建议:立即考虑上述建议,在175高程开始蓄水前以及开始蓄水过程中采用中国人开发的原始创新DYL地应力测量技术对三峡水库及其周边地区地下5公里7公里10公里地应力进行数次测量,监控目标区域是否存在地应力异常区域,监控最后阶段蓄水过程中目标区域是否出现地应力异常变化区域,为继续正常蓄水或减缓蓄水速度提供必要的的参考预警信息。

鉴于汶川地震后已经显现的某些区域明显地壳升降问题,本顾问建议应当应用DYL地应力测量技术对汶川地震影响区域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开展深部地应力普查,尽早发现这些区域潜在的震源区与深部隐藏断裂带及其异常活动。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张铁铮世界领先《应用地磁对地壳构造运动的研究》原始创新研究成果
  • 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是有效防震减灾的法宝
  • 对人类持续安全健康生存,大气“氧气枯竭”造成比“全球温室效应”更为严重恶果
  • 寂寞被泪水淹没的夜晚
  • 日语歌曲翻唱《女の秋》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