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50年十佳地球卫星照片:当风袭向小岛时(图)

来源: anakin 2009-05-09 09:28:5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06 bytes)
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1959年8月14日,美国一颗卫星拍摄到地球的第一张照片。从此以后,很多更加先进的成像卫星继续给地球拍照,为科学家提供很多重要信息。

  1.当风袭向小岛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冯卡门旋涡

  这张图片上展示的是冯卡门旋涡,一排旋涡正在交替改变向前运行的方向。当风或者洋流被小岛或者岛屿挡住去路时,就会形成这种图形。该图片中的这些旋涡是在经过太平洋北部向东运行过程中,遇到阿留申群岛时形成的。2007年美国的“陆地卫星7”号拍摄了这张图片。

  2.墨西哥湾大如新泽西州的死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1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墨西哥湾大如新泽西州的死区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由淤泥在河口沉积形成的。每年夏季都会有大量浑浊不堪、营养丰富的水流入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是远离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萨斯州海岸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死区”。这些氧气含量低的水是由营养浓缩导致藻类大量生长造成的。海藻死后沉入水底,细菌在吃掉它们的同时,也消耗掉有用的氧气,最终导致这里变成不适合生存的地方。

  据估计,去年墨西哥湾死区的面积是8800平方英里,大约跟新泽西州的面积一样。Terra卫星上的先进星载热发射与反射辐射仪(ASTER)拍摄了这张图片。

  3.追踪毒气来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15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追踪毒气来源

  多亏人造卫星传感器不断发展,科学家已经开始追踪由东亚森林大火、工业垃圾和城市排放产生的污染。据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这些污染物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在2002年到2005年间从北美洲前往东亚产生的15%的尾气排放量。这张图片显示的是1997年印尼和印度洋沿岸的污染情况。白色代表的是大火产生的浮尘;绿色、黄色和红色代表的是对流层的臭氧在不断增加。

  4.中国上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8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中国上空

  这张中国上空的太空照片是1999年11月20日拍摄的。

  5.人工播种云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images/2009-05-08/U1235P2T78D16686F1070DT2009050811141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人工播种云团

  船只和飞机产生的小硫酸盐粒子漂浮在空中,成为云的凝结核,在远离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地方,能看到这种云团。这些凝结核经过慢慢积累,逐渐形成像我们在这张图片里看到的条状云团。由这种粒子形成的云团的反射能力更强,而且比普通云团携带的水更多,但是它们不能产生太多降水。总的来说,这种云团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这张图片是2003年1月27日用美国宇航局的“阿卡”(Aqua)卫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谱仪(MODIS)拍摄的。

 6.太阳爆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91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太阳爆

  太阳的活跃区产生的这种大规模太阳耀斑在2000年7月14日引起太阳爆时,导致磁暴产生,对人造卫星产生很大破坏。这场自然灾害被戏称为巴士底日事件,它是过去30年间产生的第三大太阳爆,而且是自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太阳辐射事件。那些线条优美的环状物代表着磁场线。

  轨道上的太阳过渡区与日冕探测器(Transition Region and Coronal Explorer)卫星在耀斑爆发后,拍摄到这张图片。记录显示,它覆盖太阳表面方圆230000到77000公里的地方,爆发期间产生的是远紫外线。这次爆发导致太阳等离子区的温度下降了近100万度。

  7.日冕现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9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日冕现象

  “日冕”是一种呈环状的像彩虹的现象。当云滴像棱镜一样折射阳光,把它的组成颜色分离出来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美国宇航局“阿卡”(Aqua)卫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谱仪(MODIS)2008年在太平洋上空拍摄了这张图片。图片的右上侧是冯卡门旋涡。

  8.监控活动中的火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9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监控活动中的火山

  2009年3月22日,阿拉斯加州的瑞道特火山(Redoubt Volcano)喷发,大量火山灰喷入大气,使天空变得昏暗无光。接下来这座火山又喷发四次。据美国阿拉斯加火山观测站的科学家说,尘埃柱升至海平面以上50000英尺的高空。

  这次火山爆发发生在夜间,因此只能用热红外图像才能发现它。从图上看,高温部分显示为黑色,低温部分显示为白色。3月23日,在第五次喷发即将开始时,美国宇航局“阿卡”(Aqua)卫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谱仪(MODIS)拍摄到这张图像。

  9.从干旱中恢复过来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1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从干旱中恢复过来

  由于澳大利亚存在难熬的炎热季节、漫长的干旱季节、季风期洪水、野生生物迅速灭绝和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等,因此人们通常认为这里的气候变化就像六月天孩子的脸。过去几年里,西南澳大利亚遭受干旱影响尤其严重。2002年的大干旱使该国的小麦和大麦颗粒无收。在这之后,农民扩大了耕种面积,2003年和2004年该国的粮食生产量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张图片是由美国宇航局“阿卡”(Aqua)卫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谱仪 (MODIS)拍摄到的,图中的绿色区域代表着扩大的耕种面积。

  10.藻类猖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09/0508/2009581110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藻类猖獗

  白令海峡的冰开始融化时,海面上的浮游植物突然迅速增加。藻类消耗了融冰释放的大量养分,并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疯长为浮游植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白令海峡的浮游植物也因此迅速增多。

  2000年6月27日拍摄的这张宽视场水色扫描仪(SeaWiFS)图片上,显示了两处藻类生长旺盛的区域。右侧远离阿拉斯加州海岸的青绿色水域代表着生长旺盛的颗石藻(Coccolithophore),这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因其拥有被称作球石的白色碳酸钙铠甲而出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