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提到昆明火车站那三个东突是在云南沙甸被抓的,贴一个75年云南沙甸事件的帖子

来源: ouyanghui 2014-03-11 15:47: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52 bytes)

首先,我想声明的一点是,这只是个民间的版本,并不能作为史实来看待,所以,我不知道放在“青史”栏目是否合适?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地方不少。要不是,当时,觉得“故事精彩”,恐怕现在也不会在这里唠叨了。
 


 


 

沙甸那个村子,还是镇子,面积不算小,居民基本都是回民,民风一贯彪悍,抱团儿。沙甸事件的起因是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又恰巧赶上了文革那个“无政府”状态,最后,演化成了武装的“回民支队”对抗正规军的局面。
 


 


 

沙甸附近的山里有不少军事机构或是设施,诸如空X军的机场,兵工厂等等,这就是说武器的来源不缺。再加上村里有从军经历的人不少,这里面既有当过gmd的兵,也有当过gcd的兵的,当然也有两边都干过的。他们后来组织里的那个军师据说就是当过老滇军的参谋长。
 


 


 


 

导火索是这样被点燃的,村子里两个在外面吃公事饭的青年想参加当地刚成立的基干民兵组织(所谓基干民兵,就是可以持枪的,一般的民兵可没有这个权利)未果,觉得自己在外面受了欺负,就回村诉苦。这种事情估计是很容易被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从而挑起民族情绪的。于是乎,村里人就来了个类似“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行动,一个袭击,就把那个单位的民兵武器来了个一锅端。手里有了家伙,胆气自然就足了。但那种基层民兵的枪估计也好不到那儿去,再加上数量也不够啊,放眼一看,就盯上了附近的兵工厂了。
 


 


 

刚才说了,这村里懂军事的人不少,夜袭兵工厂的行动一开始也进行的很顺利。好像是选了个什么节日,可能是春节。当时厂子里值班的武装人员也就十几个,警惕性也一般,也没什么抵抗就缴了械。但是,最终遇到了硬茬子,就是这个厂的军代表,带着几个红卫兵中学生,坚守在把角的“炮楼”里,就是不降。于是……
 


 


 

打不下来,怎么办?“回支”的人就开始满厂子踅摸,一会儿功夫,找到了。什么呀?铡刀吗?好嘛,菜刀升级为铡刀了。那位说了,文革那会儿,好像铡刀还没有列入我军的装备系列吧。如果把56冲比作“菜刀”的话,那这在兵工厂中的“铡刀”级武器,就是高射机枪了。那口径,那威力,是为打飞机设计的,现在改用来打人了,虽然是有层砖墙挡着,但是,摧毁它也就是多几枪,少几枪的事。果然,没扣几发,墙上就是一个洞,接下来……
 


 

出人命了,血债啊!这些红卫兵中学生可都是当地人啊。这下子,沙甸和周围汉民的冤仇就更深了。
 


 


 

沙甸这次出击,武器据说弄回去不少,什么56冲,半自动等等的。他们后来在突围中装备最精锐的一个上百人的单位,可能是称为“警卫连”,还是什么的,就是一水儿的56冲。
 


 


 

家伙式儿硬了以后,沙甸在这以后的冲突中,就大都是采用“进攻”的方式。有次,去县城武装讨说法儿,县委和县革委会的头头们,是望风而逃啊。人家“回支”离得还远,他们就坐着县级干部配坐的北京212,一溜烟儿的不见了。
 


 


 

当时,上头还没人给他们定性,大概还是认为是属于群众斗群众的性质。沙甸的人也不都是武夫,政治上还是有头脑的,私下也是有组织的。他们这个组织结构听上去有点奇怪,有点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味道,这个我们回头再说。所以,他们除了在沙甸这一亩三分地附近,进行武卫的同时,也不断的进行文攻。那就是派人出去上访,省里,解决不了问题,就去中央。
 


 


 

当时,沙甸的代表和他们的对立面,在伟大的首都北京,还有幸见到了红透了的“当令炸子鸡”超男——王洪文,王副主席。据说,当年毛主席的那著名的三要,三不要,即“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就是通过洪文同志的口,传给代表们,并由代表们首先带回给云南人民的,多幸福啊。
 


 


 

“回支”的进京代表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正在回家的路上,遐想着“北京喜讯传边寨”的情景时,出事了……
 


 


 

前面不是说了吗,有血债啊。那血债自然要用血来还啦。
 


 


 

其实,沙甸的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出门在外,警惕性不能说不高,听上去有点像现在的以色列人啊。可这回遇上这帮复仇的,可不是一般老百姓的打扮,都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啊。当然不是真大军,都是伪装成大军的武装民兵。
 


 


 

“回支”的人虽然彪悍,可也知道解放军是干吗吃的,那是国家专政机器的一部分,是国家的代表啊(前面打死军代表,估计是他们也不知道,有穿军装的在里面)。所以这样一来,就放松了警惕,后果就是,是被对方当场击毙,还是擒获后枪毙的,就记不大清了,总之,是丢了几条性命。
 


 

当然是有几个腿快的,跑回去报信去了。
 


 


 

就在沙甸人群情激愤的节骨眼儿上,村里又来了两个当兵的。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昆明军区还是云南省军区,为了贯彻中央精神,派来的两个代表,是来联系收缴枪械的。一个是团政委,一个是营长。
 


 

来得不是时候,来得真不是时候。“回支”把他们也当作是假的了,当时,就扣起来,杀了,而且是虐杀。大概是开膛破肚什么的,尸体给挂在村外的歪脖树上了。
 


 


 

这下子,大军怒了!!!
 


 


 

大军压境,武装镇压即将开始。大战前等待的气氛令人压抑。
 


 


 

沙甸方面是有准备的。首先,他们有自己的领导机构,领导人的称呼都挺有气势,好像有一个主席,几个大臣,还有军师,反正,是上下五千年。军师自然就是那个熟知共军战法的前滇军参谋长。村子里不仅有工事,而且,底下都挖了地道,而且是进攻型地道,估计是从焦庄户学来的。男女老少都武装起来了,有枪的拿枪,没枪的玩刀,就等“鬼子”进村了。
 


 


 

解放军方面,压根儿没把沙甸当回事儿,以为进去把几个头儿捉出来,就一切都搞定了,这下子就先犯了轻敌的错误,再加上,70年代中期的解放军,平时光忙着批林批孔了,疏于训练,战斗能力大减。一开始,还真是吃了大亏了。
 


 


 

初战是发生在午夜时分,解放军这边派了一个侦察连进行夜袭。谁知人家早有准备,部队进村一分散,就遇到麻烦了。不是前面墙角那儿藏着把镰刀,等着你脖子过来呢,就是后面那个旮旯飞出一枪。
 


 


 

你要问,损失大吗?这么跟你说吧,天明时分,囫囵着出村的没几个。
 


 


 

暗的不行,就来明的吧。强攻!
 


 


 

不过,还是托大,没用重火器。这有组织的武装抵抗,还真不能小看,再加上有宗教情绪在后面撑着……,你琢磨琢磨,要是把美国佬的重武器全部没收了,一人一只三八大盖,让他们去“解放”伊拉克,估计这会儿,往好点儿说,大伙儿还在科威特帮人家赶着骆驼往家里捣石油,惨点的话,早就让傻达姆帮着“bring our troop home”了。
 


 


 

一边是疏于训练,盲目托大;一边是依托工事,“护教心切”。里外里,一打折,战斗就进入胶着状态,大军方面进展极为缓慢。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也不断出现。
 


 


 

众所周知,PLA收到的正统教育,一向是要保护老百姓;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在这次事件中,给解放军也带来了不少伤亡。例如,PLA冲进村庄,遇见一群老头,老太太,部队马上分出人来,试图掩护他(她)们脱离战场,有些战士,看到有年老体衰的,就主动背负他(她)们,但是,结果就是老人抱紧他们,拉响身上的炸药……
 


 


 

还有一例,黄昏时分,战场趋于平静。在双方火力都能覆盖的战场上,有一名PLA的伤员,正在自己挣扎着,慢慢向我方阵地方向爬。从村里出来一个孩子,放着一群羊,也向我方走来,开始,大家都没怎么留神他,谁知道,他走到战士身边,举起手里的镰刀就砍。PLA这边大惊,马上喝令小孩住手。小孩好像没听见似的,不紧不慢的一刀,一刀的接着砍……
 


 


 

眼看着这个战士,惨叫声,一声比一声弱,挣扎一下比一下慢,直至再也不动了。解放军的方面的回答就是一梭子,卷向小孩子的愤怒的子弹。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片寂静。
 


 


 

不上炮是不行了,这又不是在战上海。首长一下决心,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的,小的,麻雷子,二踢脚,响的,不响的……,是一起往里招呼。那位问,怎么还有不响的呀?这不是赶上文革了嘛,那个315打假也还没有,质量它得不到保证不是。大伙儿看过《高山下的花环》吧?想想那小北京怎么牺牲的,也就明白了。
 


 


 

还别说,不响的还真不少。战后,在大军扛着铁锹,来“建设社会主义新沙甸”的队伍的前列,就是准备排除哑弹的工兵弟兄。
 


 


 

炮兵一上,步兵就轻松多了。反正那儿有抵抗,就先来几个二踢脚,再绕上两个窜天猴。据说,战事结束时,沙甸是基本废了。
 


 


 

PLA这面儿痛快了,可那面儿不就惨了嘛。怎么办?凉拌(办)吧。“内阁”赶紧召开御前会议,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决定突围。
 


 


 

突围奔哪儿啊?猜猜?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还没人站出来?得,我给答案吧。先1,奔宁夏。要说这道儿可不近啊,去那儿干吗?呵呵,都明白了吧。
 


 


 

军师分析了一下周遍情况,决定次日黎明,以一水儿56冲装备的“警卫连”为先导,集中火力,向X方向突围。
 


 


 

要说这老哥哥,还真有两下子。PLA当时标准的班级配置除了一挺班用机枪,还有班长掂着一杆56冲外,其他是一色的半自动。如果冷不丁的冲一下,备不住,能窜出去几个“火种”。
 


 


 

第二天拂晓,警卫连头戴小白帽,挎着冲锋枪,就开始向预定方向,摸过去了……
 


 


 

要说军师的方向选对了没有?还真选对了,人家军师不白给。遗憾的是,要是在头一天就选对了,坏就坏在这个第二天上了。
 


 


 

就在头一天,解放军首长也视察了己方的前沿阵地。这首长和战士可不一样,大部分战士都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再加上文革的干扰,训练又没跟上,所以一上来就先交了学费了。首长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按照《天下第一楼》里京城第一食客修鼎新,修二爷夸人的话,是个“看过的,见过的,吃过的”主儿。只见他围着沙甸周围巡视了一遍,面对军用地图,沉思片刻,伸出手指,点了点,说了一句话。
 


 


 

就这一点,再加上这一句话,可要了人的亲命喽。
 


 


 

点的哪儿?军师爷选中的X方向。
 


 


 

说得什么?“把机枪连放在这儿吧。”
 


 

……
 


 

结果就是,小白帽全变小红帽了。
 


 


 

那位问了,那狼外婆呢?(唱)狼外婆它自己去宁夏啦(注:“吉祥三宝”的音乐伴奏)。
 


 


 

村子是基本平了,钻洞的内阁成员也全给挖出来了,后来,这几个主席,大臣,军师什么的,都给执行枪决了,都是大枪对着后心打的。据说,其中一个连打了七,八枪都没死……
 


 


 

怎么回事呀?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的,这里面没有真主什么事儿,是因为这个浪费子弹的家伙是个异位体形,就是心脏长右边了。
 


 


 

你要问我为什么沙甸事件文革后又平反了呢?我还真不知道,咱们中国的事儿,有时候,就是说不清楚。
 


 


 

我估摸着,兴许是狼外婆它老人家又搬回来啦?!
 


 


 

――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