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父母之爱的误区 (3)中国式父母之爱表达的误区


                                        第三章      父母之爱的误区  (3)中国式父母之爱表达的误区

在中国文化中,对爱有两种典型的表达方式:要么是含而不露,要么是以批评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鞭策”和“鼓励”孩子的办法。含蓄的表达方式,或者以批评的表达方式爱孩子,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和心理发育受到损害。


第一种,含而不露的爱。中国人认为,在言语上表达爱意显得很傻气、很难为情,是西方人的文化;而中国人喜欢用含蓄的方式,即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中国的父母从来不对孩子说:“我爱你”,也很少亲吻或者拥抱孩子。几年以前,中国有一位研究人员在小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她叫小学生们放学回家以后,对妈妈们说 “我爱你”。结果,小学生们给她的报告非常令人悲观。母亲们对孩子的话大多感到吃惊。“傻孩子!”“你吃错药了吗?”“少来这一套!做作业去!”“在哪学的这些献媚的话?”
 
以实际行动表达爱意并非不好。但是,爱也需要用言语表达。含蓄式的表达方式,不能够让孩子体验爱,也不能够让孩子了解如何表达爱意和谢意。有一个年少的女孩子在同学家过夜,第二天她的妈妈来接她回家。主人送这个女孩子到门口的时候,她的妈妈对她说道:“你有没有谢谢人家?”这个女孩子马上脸红了,支吾着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妈妈指责她说:“你这个孩子真笨!连声谢谢都不会说。”可是这位妈妈在家里就是一个低沉的人,从来没有对她的女儿表达过她的情感。

有的时候客人送给孩子礼物,或者为孩子做了什么事。但孩子也许并不喜欢。家长明明看到小孩子翘着嘴巴不高兴,还是会训斥孩子:“还不快说谢谢!”这个时候孩子能怎样?他只能照办。戈尔曼博士观察到,这个时候孩子的表情是不自然的、是僵硬的;而孩子的情绪也会让听“谢谢”的人感受到。 


当爱没有得到表达的时候,孩子会感到糊涂,因而失去识别爱的能力。有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一次次恋爱失败。每一次开始恋爱的时候,她就很快跟男人上床,不久男人感到厌倦,便与她分手。当被问及为什么总是很快献身的时候,她很吃惊地回答:“我以为这是爱的表达。我希望这样可以留住他。”

美国六十年代著名的心理辅导师豪尔(Reuel L. Howe)写到: 

爱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言语与行动来沟通。我们该学学在说与做双方面表达爱。我们应该以任何理由拒绝不外露的爱,包括我们不敢说出来。当爱得到表达的时候,生活就不会跟以前一样的。 

中国人不仅不善于表达爱意,还喜欢隐藏和压抑情感。当父母之间有了冲突或者争执,他们会商量好,瞒住不让孩子知道。在孩子面前,还要表现出一副亲密的样子。有的时候,父母也会教育孩子“坚强些,不要哭!”这样做最大的后果,就是将来孩子也无法把情感和行为分开来。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解释这个概念:

一个女子与一名男子相恋了八年。期间,她曾作了五次人流,一直希望能与所爱的人结婚,不幸的而是,那男人后来还是娶了别的女人。这名女子恼怒成羞,最终杀了那个负心汉。在这个案例中,女子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等于她就有权利杀人。因为她无法区别情感与行为,所以导致发生两个人的悲剧。

没有能力区别情感与行为,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些人会迸发出愤怒;有些人会选择完全从人群中撤退,生活在负疚感中,它的毁灭性其实跟采取极端的行为一样。米勒博士在她写的《遗忘的知识》一书中指出: 

“当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被关爱、被保护,这个孩子最终也不会保护她自己,有意义地、创建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个孩子会继续在毁灭性的关系中,折磨自己,选择不负责任的伴侣,还要受到对方带给自己的苦难;但是她不可能会明白受苦受难的原因,是在她自己的父母身上和其他养育她的人身上。 


中国文化很少关注情感的需要。过去人们觉得孩子是“拉扯大”的;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现在一个孩子,“吃饱穿暖”不是问题,父母会花热忱和精力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但是很少有父母问孩子“你的感受”这一类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学生考试没有拿到好成绩,他回到家里,一脸的沮丧,父母会怎么说?也许说:“没事啊!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下次考好点就是了!”
 
或者对孩子说:“孩子,你的感受如何?”“是啊,你下了很大功夫,没有考好,一定很难过。” “你不喜欢的话,就告诉我。”“你很难过的话,就哭出来,会有帮助的。”“你要是生妈妈的气,就告诉她你的感受。”“你很喜欢这个游戏,跟我谈谈如何?”你问问孩子,他愿意听哪一种话?或者你自己回忆一下,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你留下美好记忆的是哪一类话?

孩子学会如何区分一个人怎样感受、如何行动是两码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人教他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到了青少年,就慢慢地开始学习,情感本身没有好坏,而是一个人怎样做才是重要的。他学会了即使不赞同一个人的意见,甚至不喜欢某个人,但是他不会因为不赞同或不喜欢,就在言语或者行为上批评、甚至攻击对方。他懂得情感是情感,行为归行为。即便情感不容易控制,也会控制行为,不至于会因“一时冲动”留下永远的遗憾。 


第二点,中国人喜欢把批评当做赞美和表达爱意。他们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谦虚的态度。比如,当有人说:“你的工作做得很好。”对方应该回答:“我做得不好。”“你长得很漂亮。”“不,我很丑。”有一个年轻人收到一所大学的录取通书。他的邻居们前来祝贺。他的母亲当着他和大家的面, 说:“有什么好啊?他又没有考到名牌大学。”可怜儿子长得跟他妈一般高了,只好低头看着他的脚,不知道把脸藏在哪里是好。

把批评当做爱来表达的方式,跟含蓄不露的表达方式一样残酷无情。就像那位用讽刺来回应邻居们恭喜她儿子考上大学的母亲,她不明白这样当众羞辱儿子,会使儿子非常困惑,日后也不懂得怎样表达爱。这种把批评,甚至讽刺、挖苦当做赞美的情形,在中国江苏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当中,最能说明问题。每一位男嘉宾上场后,主持人会播放三段介绍男嘉宾个人情况的录像。其中,第三段录像是“朋友采访”,男嘉宾朋友对他的评价。按说,男嘉宾一定是请自己的好友,来说自己说好话。但是,总是在这个环节令男嘉宾败落。因为大多数朋友的评价是负面的,包括男嘉宾穿衣问题,性格缺陷,生活习惯等,比方说,“他很懒。”“他不会理财。”“他很能吃,太胖啦!”“他重色轻友。”无疑,这些朋友的动机是好的,都希望男嘉宾在节目中,能够牵手自己心动的女生,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所谓的“赞美”实际上就是侮辱,甚至是个人攻击。所以,毫不奇怪,往往等不到第三段录像放完,台上的女生一个个灭灯,而这位悲催的男嘉宾,在“可惜不是你”的凄凉音乐中,独自一人黯然失败退场。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