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fulness: 10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读书笔记

来源: 2018-11-20 07:52: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是Hans Rosling(27 July 1948 – 7 February 2017)写的书。老爷子是北欧人。他不仅是医生,也是统计学家。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去过很多亚非贫穷国家,对世界的经济情况也有了解。这些interdisciplinary的视角加在一起,给了他的书独特的风味,可以从统计角度解读很多健康和经济的数据, 中间有很多他在亚非行医的经历, 让他的观点更有人味。

Rosling开篇提出来的是,我们不能根据居住地区就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他提出应该根据收入划分为4组: 第一组每天收入低于$2,这组目前有10亿人。第二组每天收入$2-$8,这组30亿人。第三组每天收入$8-$32,这组20亿人。第四组每天收入高于$32,这组10亿人。

比如说中国,就有不少人在第三组,也有不少人在第四组。我再好奇的查了一下南韩的median household income,只查到average, 比我预计的低不少,1万五美元。美国average 是8万多,median是5万多。过去宣传中觉得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真没想到跟欧美差距这么大。 南韩是在第四组。

全书接着阐述的是,Rosling认为绝大多数人有10个思考惯性。 而这10个惯性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https://www.gapminder.org/factfulness/instincts/


1, Gap Instinct
2, Negativity Instinct
3, Straight Line Instinct
4, Fear Instinct
5, Size Instinct
6, Generalization Instinct
7, Destiny Instinct
8, Single Instinct
9, Blame Instinct
10, Urgency Instinct

比如说第三个,Straight Line Instinct, 其实很多社会现象不一定会是直线。比如说ebola outbreak, 就是翻倍(X2)传染,所以特别可怕。再比如世界人口,会到达一个threshold之后平缓下来。 

再比如Destiny Instinct, 书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 他经常被邀给大公司高层或者大投资人讲座,有傲慢的欧洲人对他说,非洲永远不会怎样怎样。 但Rosling说,欧洲人也曾经这样判读中国的,但看看中国的今天。 然后他说他认为,东方一定会有赶上和超过西方的一天。读到这里,让我对老爷子的心胸肃然起敬。

书中有很多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比如说,他带了一群瑞典医学生们去印度实习。有一天一个瑞典女学生急着进电梯,电梯门快关的时候,用脚放在电梯门之间。 但印度的电梯没有感应, 还是要合上。幸好电梯间里面的一个印度医生反应快,按了电梯的Emergency button。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我们的“Generalization Instinct”思考习惯,以为印度的电梯和瑞典一样。

很轻松有趣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