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从小年到十五,天天都有讲究吗?
小年到十五 天天有讲究
——我国春节期间传统习俗一览
腊月廿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腊月廿三,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让灶王爷多说些好话。
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腊月廿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帝的惩罚。
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忙着赶集买年货。
腊月廿七,宰年鸡、赶大集。这其实是取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留一点,表示天天大吉大利。
腊月廿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廿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贴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腊月廿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在整个年节中,腊月廿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 “上坟请祖”。
腊月三十,除夕守岁。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正月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正月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正月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取意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正月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正月初三,肥猪拱门。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
正月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相传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五,艮牛耕春。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同时,这一天又俗称 “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正月初六,马到成功。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七,人寿年丰。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七是“人日”,人过生日,要用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正月初八,放生祈福。传说,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人一年的命运如何,完全掌握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为诸星君聚会之期,故人们在这天祭祀星君,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
正月初九,玉皇天诞。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传说“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的最高神,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以前这天晚上,男女相聚桂树下唱欢乐吉祥的歌,让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她的父亲玉皇大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正月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磨、碾等石制工具,甚至要祭祀石头。正月初九夜里,人们把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传说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古代女性把她奉为保护神来祭祀,以保佑自己平安顺利。同时正月十一还是 “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制作花灯,做元宵节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在正月十三,人们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花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
正月十四,娘娘诞辰。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后来成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这天也要搭建灯棚,悬灯结彩,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正月十五,元宵观灯。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期间,是青年男女与情人相会的时候,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