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低俗不低俗实际上是个代沟的问题

来源: 阿拉丙 2010-07-31 20:20: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阿拉丙 ] 在 2010-07-31 21:43: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80后90后们张口闭口“太雷人了”,“杯具了“,6070后们当然会大摇其头。

小沈阳就和流行的网络神兽”草泥马“”法克鱿“一样,让一些人起鸡皮疙瘩的同时,也让另一些人兴奋不已。

老赵是50后,80年代就开始红了。郭德纲和周立波都是4张的人了。小沈阳现在还在舞台上跳皮筋呢。观众群不一样。

要说悲哀只能说孩子们成长起来的文化太让人悲哀了。

转贴一个:
---------------------

对小沈阳的争论是代沟问题(2009-02-19 07:01:38)转载
标签:赵本山小沈阳张延静邢台日报杂谈 分类:漫话世象
张延静/文 邢台日报专栏稿
这个春节晚会过后,小沈阳“火”了。网络、纸媒关于小沈阳的报道铺天盖地,吹捧的、爆料的、贬低的、评论的、恶搞的比比皆是。前几天情人节,《不差钱》的某段台词被翻改为:情人节其实可短暂了,手一松一抱呢,情人有了,嗨!手一抱一松呢,情人没了,嗨……这些被称为小沈阳版的爆笑台词再配以小沈阳的视频动画,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初闻小沈阳的名字,还是因为赵本山。也是某年春节联欢会,小沈阳的二人转节目因台词低俗露骨被“枪毙”,本山大叔大有替爱徒愤愤不平的意思。此后,尽管小沈阳的名气在东北三省早有影响,也不过是在地方台露露脸,这次的除夕夜,终于捧红了小沈阳。这一“红”,各种争论来了,比如,小沈阳这么“俗”的演员怎么会火起来?他不就是不男不女的扮相、一口娘娘腔、歌声模仿秀吗?这样的演员能火多久?
大可不必争论小沈阳能“火”多久。有不少人把对他的争论定义为庸俗与高雅的问题,言下之意,庸俗、低俗、恶俗的表演不能称之为艺术,也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可言。笔者愚见,这个争论的本质实际是一个代沟问题。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代沟,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代沟,这种代沟也表现在文化差异、欣赏差异、认知差异上。我就亲眼见老父亲用手指点着台上裤裙装束扭扭捏捏的小沈阳说:什么玩意啊!而年轻人则是一副被逗得乐不可支的样子,还有不少的孩子们模仿小沈阳的语气,背诵小沈阳的台词,也自成一乐。
代沟问题被转换成雅俗之争是常事,是每个时代都会发生的事儿。然,每次争论,都会带动一个潮流,雅与俗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05年,超级女声一出现,引来如潮质疑声、批评声,然而,不能否定的是这种想唱就唱、我的快乐我做主的大胆给无数人带来了欢乐与希望,粉丝、玉米、盒饭成了那一年最时髦的词。当年,赵薇演的小燕子被人贬低为疯疯癫癫毫无演技,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那一年,连包装箱的外壳上面用的都是小燕子的剧照,《还珠格格》一剧创下收视率之最,至今还在重播并被人津津评说。80年代初,港台歌曲还是靡靡之音,90年代初,已是风靡全国。美国的摇滚巨星猫王,扭胯扭掉了美国年青人的道德,现在呢?他被人奉为“永远的摇滚之王”纪念着。
可见,所谓的“低俗”有时就是一种新风的开端。
当然,表演艺术自然有好坏之分,有深刻与肤浅的不同,但怎么分?笔者以为,观众喜欢看,谁把观众逗乐了,谁给观众带来欢乐,谁就在台上站住脚了。阳春白雪般的高雅好看是好看,但曲高和寡。没办法的事儿,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一个开放的社会是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一个赵本山下去了,会有一个小沈阳站起来,一个小沈阳下去了,会有小小沈阳站起来……
争论小沈阳究竟能“火”多久,这又何必?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