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都是说反话儿小能手

来源: 都是国货 2020-01-11 18:07:3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202 bytes)

北京人都是说反话儿小能手

挂挂釉

 

早先我跟国外工作时,因为工作原因会接触到一些在国外上学的学生,我有时候会跟他们聊聊天。有一位成了半熟脸儿,他跟我说:“叔叔,你们北京人说话太难把握了。”

我当时在严厉谴责了他叫我叔叔后问他什么叫难把握,他回答我说:“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我说:“你怎么说得我跟大骗子似的。”

他说:“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哪句是褒义,哪句是贬义,很难分清楚。”

我说:“你举个例子?”

他说:“有时候你说话听着像是好话,但是其实是在骂人。听着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话,其实是很好的评价。”

我想了想,我说话确实有这个习惯。

我又想了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习惯,北京人民说话都爱反着来。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说的“反着来”并不是指工作中、谈事情或正式场合的社交里,北京人民并没有非要把正经事情搞复杂的爱好,这种反着说话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生活场景中。看似赞,其实是贬;听着不那么好听的,是彻底的好话。

北京人的“夸”常常带着含蓄、收敛、谦虚的味道,甚至大多数时候会带上一个否定的“不”字,我个人称这种句式为“不字句”,简单来说就是自动把夸赞的词语以“不+反义词”的方式表达出来,一副生怕你骄傲自满的样子。

而北京人的“损”里往往掺杂着一片肯定的、彻底的、华丽的表扬词藻,喜好辅以一些加重语气的副词,诸如“挺”、“太”、“真的”、“绝对”等等,斩钉截铁的甩着片儿汤话,总之若你听到了比较夸张的好话,它很可能不是那个意思。

总结一下说反话,就是褒扬的口气是“收着劲儿的谦虚”,损则要“明面儿上的用力这种描述听起来很拧巴,但实操起来会发现在北京人之间很常见。

我小时候一路就这么拧巴着过来的。

我舅姥爷在世时好喝口儿白酒。我父母都平时都没有喝酒的爱好,有时候他们的朋友出门带回来的特产白酒就都跟家里搁着,多少度的什么味儿的酒都有,逢年过节我们过去吃饭,我父母就会挑两瓶提拉过去。

我舅姥爷把八钱儿杯倒满,滋儿地抿上一口,然后会做个评价。如果他点着头说“嗯,这酒味儿挺好”,那么大家都明白,今天带着酒在怹心里是“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他举着酒杯瞅着轻飘飘来一句:“嘿,这酒不难喝啊。”是坚定地表明了“这酒是我喜欢的口味儿”。

同样的教育来自于我妈。

比如她认为什么食物味道很好,她不会说“这个好吃”,而会说“这不难吃”。如果她说“这可够好吃的”,恐怕味道不怎么样。同样的道理,“这件衣服穿上不难看”,是夸奖你衣品不错,但如果她评价为“可忒好看了”,估计这件衣服上身效果在她眼里十分土鳖或比较怯勺。

鉴于我有如此丰富的经验,我从小就懂得,在我妈嘴里听到好话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例如别人问我妈:“这回你儿子期末考得怎么样?”如果她回答:“这次成绩不差”,说明我过了关,甚至令她相当满意,后两天我可以牛逼哄哄一些,甚至可以呈点脸。

但若是我妈回答:“考得那可是太好了!”我就必须作出要回家要挨顿拾掇的心理准备,进了家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好退路,防止她随时祭出苕帚疙瘩擀面杖什么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种反着说法的方式并不是我的家传,在北京人民之间交流时经常可以看到,“不字句”运用的溜得很。

比如出去唱歌,如果听到一个人夸另外一个人“太好听了,简直余音绕梁、天籁之音”,那挨夸的八成是五音不全,但如果你听见一个人评价另外一个人“唱歌不难听”,没准那位逼近专业水平;

如果听见有人说“怎么就你那么聪明呢?”,一定说的是这个人在某件事上犯了傻或者低级错误,而一句“你这事办得不糊涂”,才是夸赞办事十分得体;

倘若听到一个人夸“还是你厉害”,就需要注意一下被夸的那位喋喋不休的话题是不是过于自我,令到对方感到无趣,而如果是”还是厉害”,我劝您还是闭嘴,但如果这话换成“这人能力不差”,那就是水平很高了。

有时候这种惜赞如金的“不字句”会让非北京人觉得困惑。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聊天时说,她第一次见她婆婆的时候,因为从她老公那里得知她婆婆评价她长得“不难看”而郁闷了许久。她自认且公认长相出挑,又为了第一次见家长倒饬了半天,就为拿下第一印象,结果花了不少心思就混成一个“不难看”,这让她难以接受。

后来相处久了才发现,“不难看”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如果她婆婆当年说“妈爷贼,这姑娘长得可真太好看了”,这才真是坏菜了。

反着说话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避免针锋相对。

在日常生活里,北京人除非真想干起架,否则往往会选择反着说话,在可以适度降低攻击性的语境里提出意见,解决问题。

我在停车场里见过这么一幕:

停车场车位不大,间距也窄,一小伙子可能是新手,停车入位揉了三把还揉不进去。过道上有一辆车也被堵着,往里进不去。被堵的那车上是一大哥,他等了一会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开了车门,走到小伙子跟前,说:“您这为人啊可够耿直的,一点不忘初心,都特么三把了,角度还能保持完全一样,您是怎么算出我今儿不赶时间的?”

说完,他开始指导小伙子揉库的角度,小伙子按照他的吆喝揉了两把,成功入位,下车连声道谢。大哥摆摆手上车走了。

这就是标准的反话。“耿直”、“不忘初心”、“保持”,甚至隐晦表达了料事如神,句句都是褒赞的词语,实际上是表达了“停车技术该练练了”的意思。但如果他下车直接来一句诸如“你这手太潮了”、“怎么学的车啊”、“不会开别开”之类的话,就很可能不是这个结果。

说反话儿是一个有意思的事,代表了一种默,而幽默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我有时间喜欢到胡同里溜达。现在胡同游很火爆,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在胡同里游玩。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姑娘骑着车因为回头跟同伴说了句话车把歪了,转过头来发现面前立一大爷,姑娘躲闪不及直接撞了上去,撞上去那一下车铃还响了,估计是想捏闸,一着急弄错了。这一下虽然速度不算快,但也把车轱辘直接杵进了大爷的卡布铛处。

姑娘许是真慌了,嘴里不断道歉,但就是没把车轱辘拉出来。

老大爷骑着轱辘看着那姑娘,几秒钟后自己往后退了一步说:“嘿,你这姑娘本事挺大,不看前面都能骑车,你这准头儿也绝了,稳准狠,撞上来还带着伴奏呢,勇往直前绝不撤退,我还得自己往回退两步。”

姑娘被“夸”乐了,此时大爷反倒严肃起来:“以后不许回头骑车,这也就是撞了我,软乎,你要撞树呢?”

北京人很懂得反说的艺术,很多时候不用特意去设计,反话儿顺嘴就秃噜出来,当然,与此相匹配的技能就是大家都颇具反听的意识。

坐公共汽车身后突然有人夸你:“您这站姿可够稳的”,你得能反应过来不是自己英姿逼人,是不是自己站在门口挡道了;开饭馆的听见顾客来一句:“您真有先见之明,知道我今儿要看牙去”,肯定不是夸你能掐会算,应该是吃着沙子了。

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可能就是:“你怎么又来了,瞅你丫就烦。”从字面上看,会让人以为这两人多大仇恨,一会儿没准得动个手。但两人没准好得穿一条裤子,甚至穿一条裤衩儿。

事实上北京人真正烦一个人,许会与其虚与委蛇,许会选择不搭不理,但绝不会直接了当的当面说出来,没里没面的事不威风。所以在市面儿你能听到这种口气的谈话,基本上都发生在最瓷的关系之间。志同道合,臭味相投,要么一起经历过事,要么互相特别看得上的人们,才能“反”成这种程度,以骂会友,增进感情,一帮贱骨头似的。

但我也理解这种说话法会给人带来的误解,就如同我的那位“不难看”的朋友,若不是跟婆婆长期相处,很可能觉得,北京人怎么老牛逼哄哄的,不会好好说话呢?

我得为北京人的这点说话的习惯“说两句好话”,解释一下。

北京人民夸人的时候听起来抠抠索索的,一副就怕你骄傲的样子,但其实他心里比谁都觉得你好;反倒是看似是特别大方随便就说出来的好话,很可能带着“这玩意儿你可千万别出去显摆去”,怕你露怯。你发现他开始不跟你好好说话了,很可能是真心把你划入了“朋友圈”里。

当然,北京人在这方面不搞双标,自己也不跟自己好好说话。

当你听到一个人夸自己时用词极其庞大,语气无比肯定,态度非常坚决——单从语言本身上看,特别看得上自己——那八成是他带着自嘲的意思进行自我批评。

例如“你可见不着比我还诚实的人了”,实际上是揶揄自己傻了吧唧,不懂得变通和人情世;“我跟你说这回我可牛逼大了”,狂野霸气,一般来说后面马上就会告诉你在自己是如何犯了个大傻的。口气越重,意思就越反。

而“就那么回事吧。”才是适用于北京人在各种场景下的自我表扬。这话说出来,才能品出点儿真正的骄傲和自豪的情绪。这时候如果对方以“不字句”接上一句:“你这可算不赖”,就是很合适很地道的接话茬儿。

有点可惜的是,现代的青年人已经越来越少使用这种说反话儿的表述法,他们是新时代的人,所面对的人和交流的平台比以前更广泛,所以他们更喜欢直抒胸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用想太多,不搞弯弯绕。

这不是坏事,但总归少了些幽默,略微有那么点儿遗憾。

生活需要一些幽默的因子,日子才能变得更五颜六色;有些问题需要一种转圜的方案,才能不那么尖锐碰撞;有一些话语需要拐着弯说出来,才能保持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鲜活和趣味。

头两天我坐在沙发上看书,我女儿让我递一东西给她,我找了半天没找着,她走过来扒拉两下找到了,还没等我说话,她甩了一句“爸你眼神真好!”转身离去。

有天晚上我跟在跑步机上走路,我儿子走过来拍着我的肚子说:“爸爸,你这肚子一点也不大,走起步来比我妹的偶像还可爱!”这里面他说两个反话儿,“不字句”的那部分表示是“你这肚子足够大”,而“他妹的偶像”是小猪佩奇。

虽然作为一个中年老父亲,我深深受到了暴击伤害,但作为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北京人,我在这种正正反反、反反正正的话语之间,在与最亲近的人调着个儿的互茬一番的过程里,感觉有一些东西传承了下来,心里竟泛起一点儿欣慰来了。

所有跟帖: 

嗯,小a也不会好好说话 -NewBird- 给 NewBir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19:34:56

这话不准 -a7a8- 给 a7a8 发送悄悄话 a7a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13:53

标题有误,应为:北京人都是说反话小能手儿 -a7a8- 给 a7a8 发送悄悄话 a7a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23:33

这贴不难看啊。 -雾中发丝飞- 给 雾中发丝飞 发送悄悄话 雾中发丝飞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05:12

对,“不难吃”,“不难看”都是很高的评价。细想起来有几个意思,心里虽已是百分之百赞许,处于评价的初始阶段,立刻把话说得太满, -手心手背99- 给 手心手背9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10:35

有吹捧之嫌,再往上夸就没词没新意了,显得没见过世面没有城府。夸赞需要高度,也需要持续长度。 -手心手背99- 给 手心手背9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10:50

这么说,更能持续保持话题,增进感情。 -手心手背99- 给 手心手背9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0:15:41

不无道理 -500miles- 给 500miles 发送悄悄话 500mile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1/2020 postreply 22:39:43

有个相声,话说北京人说话的后半句…才是最重要的… -阿尤- 给 阿尤 发送悄悄话 阿尤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20 postreply 02:00:17

惜赞如金…杠精人群 -MMMMM06- 给 MMMMM06 发送悄悄话 MMMMM0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2/2020 postreply 05:03:20

北京人的嘴损着呢! -大号- 给 大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2/2020 postreply 07:11:00

大家评评这是夸还是损? -早睡早起01- 给 早睡早起01 发送悄悄话 (50 bytes) () 01/22/2020 postreply 11:57: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