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来源: 都是国货 2020-01-08 06:29: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645 bytes)
现在这地方叫金宝街。
1938至1942,北京无量大人胡同。胡同口上挂满了迎合日本人的招牌。 ????
 
 
【一二八抗战】1932年初,日本又在上海滋事,军队和装备源源不断运往上海,准备挑起战端。驻沪的十九路军积极布防,准备自卫。全国舆论也一致主张抵抗,而南京政府却仍无抵抗决心。一二八事变前夕,何应钦于1月24日赶到上海,要求十九路军按日方无理要求,后撤三十公里,且担心十九路军"行动越轨"急于下令该军换防调离。1月28日夜,日军向闸北驻军发动突然袭击,驻沪的十九路军奋起抗击,经过一昼夜的战斗,日军屡攻屡败,付出了伤亡800人的代价,被迫缩回租界。
淞沪战起,上海各界民众和国内外同胞冲破南京当局的种种限制,热情支援前线,各种战地服务队亲临前线,50多支义勇军共2万左右活跃在前线和后方协同作战。相反的是,十九路军不仅未得到军政部一枪一弹的补给,反而欠发十九路军军饷600余万达8个月之久。
十九路军一再要求南京政府增援,驻守京沪、京杭线的国民党军官兵也纷纷要求赴沪参战。何应钦却说:"十九路军不听命令,叫他们撤离上海他们不撤,反而同日军打起来了,破坏中央的整个政策,弄得很难处理,你们还来要求开往上海参战吗?这是不行的。"直至最后,仅有张治中获蒋介石批准于2月16日率领第5军投入战斗。2月21日军政部更通令各部队:"十九路军有三师十六团,无须援兵,尽可支持。各军将士非得军政部命令而自由行动者,虽意出爱国,亦须受抗命处分。"致使京沪、沪杭线上国民党军6个师任凭十九路军苦战而坐视不救。
最让人愤怒是国民党海军丑态,时任国民政府海军部次长兼总务司长的李世甲因公出差到上海,没想到次日凌晨日本对十九路军突然开火,此时他与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长江舰队)司令的陈季良正商讨对策,两人认为时值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执行“不抵抗”的政策高峰,不宜轻举妄动。当天上午陈季良就接到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的亲笔信。后来在上海的国民党海军,不但不给抗日军以任何援助,而且还与日本海军当局达成如下协议:“此次行动,并非交战,如中国海军不攻击日舰,日本舰队也不攻击中国舰队,以维友谊。”此后第十九路军提出要取用上海海军仓库里储存的火炮、弹药及钢板用于抗敌,陈季良却借口未接到政府抗敌的指示故意搪塞拒绝。淞沪抗战期间,国民党海军还接济日军粮食蔬菜和鸡鸭鱼肉,国民政府海军次长李世甲还与1932 年2 月抵沪参战的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同坐汽车参观己方战壕,众目睽睽,毫无忌惮。据国民党海军部的档案记载,1932 年1 月至3 月,海军部发布重要工作指示50 项,但无一与抗日有关,倒有十余项是“剿共”事宜
3月初,十九路军终因后援不继,退守待援。 老蒋的希望仍然寄托于国联的调处,极力谋求对日妥协。3月2日,趁两军退守第二道防线,南京当局赶紧接受了停战条件,最后以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告终。从此上海成了不驻中国军队、不准有抗日组织和抗日活动,由英美法等列强共管的自由市。而违令抗日的十九路军被强令离开京沪,成为蒋介石整肃的对象。
 
 
 
 
#澳大利亚将射杀1万只骆驼# 作为入侵物种的重灾区,澳大利亚宠物戒毒中心的采购人员每个月都要去市场采购大量的芥末,以至于供应商一度以为他们是日料连锁集团。
但其实最后这些芥末都不是去了饭桌,而是被涂到了一只只假蟾蜍身上。他们把涂上芥末的假蟾蜍放在草地上,观察每一只伸出舌头就辣得怀疑狗生的愚蠢行为,无限重复直到这些瘾君子涨了点记性。
尽管澳大利亚的宠物戒毒中心宣称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戒毒方法,那些看起来改过自新的戒断者在离开戒毒所之后,仍有五分之一开始了复吸。
为澳洲所有宠物狗提供“毒品”其实是入侵物种甘蔗蟾蜍,它们的背部能分泌可让狗产生幻觉的乳白色蟾酥,而狗有个习惯是舔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两者一拍即合。
澳洲的狗比人类更先发现舔蟾蜍能为自己带来快感,舔了蟾蜍的狗会遁入空门,不断乱窜旋转跳跃,甚至翻着白眼瘫倒在地。
一位宠物主人报告说他家的泰迪舔蟾蜍的时候正好在发情期,结果就发疯似的追着袋鼠跑了三条街。最后主人不得不将泰迪送到昆士兰的宠物戒毒中心,才平息整条街区的躁动。
甘蔗蟾蜍在澳洲的泛滥,对于狗就是一场狂欢,但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1935年的某天,昆士兰州的凯恩斯甘蔗田地,第一批102只从夏威夷移民来的青壮年甘蔗蟾蜍踱出笼子,踏入这熟悉而又陌生甘蔗地。
从那时开始,快一个世纪过去了,蟾蜍吃掉了所有想吃的东西,毒死了所有想吃它们的东西。尽管它们做不了生态链的王者,但却用神经毒素重塑了生态链的秩序。
BBC的纪录片里说甘蔗蟾蜍干掉了澳大利亚95%的食肉动物,活下来的是不爱吃它们的。
为了解决甘蔗蟾蜍的问题,澳大利亚人绞尽了脑汁,但收效甚微。
不过最近昆士兰大学的罗布·卡彭教授提出的一个方案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数百万只澳大利亚海蟾蜍运往中国,因为中国人会利用蟾酥制造抗击疾病的传统中药,比如六神丸。
对此我想说:教授先生,别舔蛤蟆了,幻觉已经很严重了。[并不简单]
 
  •  
     
     
     
     
     
     
     
     
    滴滴打人[doge] ????
     
     
     
     
     
    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被自卑隔阂的友谊
     
    他先在三味书屋读古文,然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学水务,然后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学矿务和德语,然...
     

    鲁迅先生还是愤青周树人的时候,便堪称「博学」二字。

     

    他先在三味书屋读古文,然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学水务,然后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学矿务和德语,然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地质和化学,然后在仙台医专学西医……然后退学。

     

    当时仙台医专有一个解剖学教授「叫做藤野严九郎的」,对中国来的这个「周树人君」非常照顾,认真给他修改课堂笔记,关心他的语言障碍,关心他的食宿问题,还时时鼓励他。

     

    然而到第 3 年时,周树人决定退学。藤野先生很是惋惜,周树人君很是愧对恩师。

     

    离别的时候,藤野送给周树人君一张自己的像片,并且在背后题字。送像片,可见两人师生友谊之深。

     

     

     

    周树人君当时没有合适像片回赠,说日后照了寄过来,还说会时时通信告知先生自己的状况。

     

    然而他这一走,像片没寄,信也不见一封。他自己对此的描述是: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其实,那期间他归国觅职,照过相的,还很帅气,下图便是。周树人 1909 年摄于杭州「二我轩」。

     

     

     

    只是,他自己没有心情寄出来。

     

    他所谓的「状况也无聊」,是指状况很不好。因为在那些年里,愤青周树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四处碰壁。

     

    当时他的学术水平已经很高了,可谓知识广博思想深刻。就在退学之后的第二年,他写了几篇古文,包括《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章,现在的评价都非常高。但在当时,根本没人理会他这些文章。

     

    年轻的周树人有一肚子话要对中国人讲,但处处碰到的是墙壁。

     

    而且他家里情况也糟糕,先是被母亲骗回去逼婚,娶了个陌生的乡下大姐朱安。后来又莫名其妙地被诬了个「偷看弟媳洗澡」的罪名,为此,满腹经纶的亲弟弟周作人也跟他断义绝交。

     

    鲁迅说「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其实是他自己对自己的状况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墙上(给他良心和勇气),承诺的照片却没有寄,信也没有写,就这样歉疚地记在心里。

     

    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联系,会让恩师失望,而且担心: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很多好朋友分开之后断了联系,也都是这个缘故,「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

    1918 年,37 岁的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迈出了文豪的第一步。

     

    1926 年,45 岁的鲁迅先生发表散文《藤野先生》。

     

     

     

    1931 年,有朋友写信问他,藤野严九郎是否真名?鲁迅回信说是真名,然后说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经托日本的朋友打听先生的近况,却被告知十几年前仙台医专被合并入东北帝国大学,缩减教授编制,藤野先生「辞职」,如今下落不明。很是可惜。

     

    怎么现在他又开始找藤野先生了?

     

    一来当然是更为思念。二来,更重要的是,他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他现在不再是自卑的愤青周树人,而是大文豪鲁迅。原配朱安还在,他却堂而皇之地跟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同居生子,可见其自信的程度。

     

    他仍然在碰壁,可现在他是巨人,碰壁则壁倒,而且摧枯拉朽!

     

    1931 年,日本学生增田涉来上海留学,拜鲁迅先生为师。鲁迅教青年学生一向用心,对这个日本学生更是格外照顾,一如藤野当年的风范。

     

    1934 年,日本出版商岩波书店的老板来上海拜访鲁迅先生,请求准许翻译鲁迅文集在日本出版。选定了两个译者,一个是鲁迅的学生增田涉,另一个是日本诗人佐藤春夫。鲁迅说文章你们来选就是了,只是有一篇《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内,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找到藤野先生。

     

    1935 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多次向岩波书店、增田涉和佐藤春夫打听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无所获。

     

    据增田涉回忆,有一次鲁迅先生拿着藤野的照片给他看,说:「不知道老师现在状况如何。大概……可能……已经去世了?不知道他有没有子女,能找到他的子女也好……」

     

    1936 年 10 月,55 岁的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死前床头还摆着藤野的那张照片。

     

    他的朋友知道他这份遗憾,继续替他寻找藤野先生,哪怕找到藤野先生的后人也好。

     

    年底,鲁迅的日本同学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原来他还活着!

     

     

     

    藤野严九郎(上图)生于 1874 年,大鲁迅 7 岁。他家世代行医,他自己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现为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1903 年到 1915 年期间,他在仙台医专任解剖学教授,期间教过中国留学生「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确实如鲁迅写的那样,穿衣服马虎,专业上却极其认真。考试时给分数给得很严格而死板,一些学生因为解剖学成绩低于 50 分而留级,于是都恨藤野。

     

    藤野虽然认真教导周树人君,三个学期课给周君的成绩却分别是 60、60、58。然而就这堪堪的分数给周君惹了麻烦,学校里有人认为中国学生不可能得这么高的分数,多半是藤野在周树人的笔记上给他漏了题,于是还拿走周树人的笔记调查了一番。此事颇为中国人的屈辱,鲁迅写在了散文《藤野先生》里。

     

    藤野的北方方言口音比较重,日本学生听起来很土。他那句「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就是一个古老的北方文言句式,留级学生笑他的句式,也笑他的口音。然而在周树人听来,却是「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藤野确实不擅长学语言。当时日本盛行西学,他也曾计划去德国留学,但德语口语太差,未能过关。

     

    1915 年,仙台医专并入东北帝国大学,那时大学风气崇洋媚外,41 岁的藤野严九郎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而失业。然后他尝试去别的学校找个教授职务,都被拒绝。

     

    无奈之下,藤野去东京进修临床外科,学习行医。结业后进了东京一家慈善医院做医生,但很快又失业了。

     

    就在他四处找工作期间,他妻子病逝。

     

    也就是说,周树人在中国碰壁的时候,藤野先生在日本碰壁。只是他没有周树人那般本领。

     

    中年多次失业又丧妻,落魄的藤野严九郎只好回了老家福井县,投奔他二哥藤野明二郎。明二郎在镇上开小诊所,收留严九郎在此行医。

     

    藤野严九郎毕竟是在外面上过大学当过教授的凤凰男,在农村老家还是有点面子的,于是得以再婚,娶了第二任妻子。新丈人出资给他开了个耳鼻科诊所,他开始单干。

     

    然而,第二年,藤野明二郎猝死。明二郎的小孩还小,难以支撑诊所,也就难以维持生活,严九郎便隔日来明二郎的诊所一趟,维持其生意。于是他常年在两个诊所两头跑,养着两家人。

     

    藤野严九郎教书多年,脾气直而且死板,非常不擅长接待病人。死板到什么程度?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背景是这样的:严九郎的二哥开的诊所是全科,严九郎在那里啥病都看;而他自己开的是耳鼻喉诊所,只看耳鼻喉。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病人来严九郎的诊所,说是肚子痛,严九郎便轰人家出去:「这是耳鼻喉诊所!」

     

    好在他行医认真,两个诊所能够勉强开下去。山村居民贫穷,藤野严九郎收费便非常低廉。病人没钱的时候,他就干脆不收费了。于是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在当地颇受人尊重。

     

    1919 年,藤野先生 45 岁,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藤野恒弥。中年得子,也是人生慰籍。两年后又生一个儿子。

     

    1935 年,当时藤野恒弥在读高中,这天语文老师菅好春老先生叫恒弥过来,交给他一本书,说:
     
    「这本新出的书,是中国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写的人叫藤野严九郎,跟你父亲的名字一样。你拿回去问问你父亲是不是他。」

     

    那年,藤野先生 61 岁。

     

    那天,他儿子交给他那本来自中国大文豪的文集,指给他看那一篇《藤野先生》。

     

    他读到了 30 年前的自己,在仙台,给学生上课时的样子:
     

    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那篇《藤野先生》的末尾写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那本文集的卷首印有鲁迅先生的照片,藤野拿放大镜慢慢看,说:「真的是周君啊!」

     

    合上书卷后,他一个人发了好一会儿呆。最后对儿子说:「写的是我。但是,你不要跟别人说。」

     

    藤野恒弥很听话,这么牛逼的事,也没跟别人说。但菅好春老师又问起他来时,他也不好撒谎,便如实告诉老师。菅老师过来拜访藤野严九郎,两人聊了好久。菅老师离开之后,再没跟别人提起此事。

     

    于是,虽然藤野严九郎的大名在中日两国被读书人津津乐道,却没人知道真正的藤野严九郎却仍然在偏僻的山村勉强谋生。

     

    1936 年 10 月,文豪鲁迅的死讯在日本见报。根据藤野先生的侄子后来描述,当时藤野看着报纸上鲁迅的照片,把报纸举过头顶,拜了几拜。

     

    年底,鲁迅的朋友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藤野这才知道原来鲁迅不只是把他的照片挂墙上,不只是写在散文里,而且是这些年里一直在找他,一直想见他一面,哪怕能见他后人一面。

     

    藤野先生追悔莫及。

     

    然后,日本记者向藤野先生约稿,他写了一篇短文《谨忆周树人君》,发表在日本报纸上。

    在藤野先生的回忆里, 32 年前的周树人君是这样的:
     

    周君身材不高,脸园园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记得那时周君的身体就不太好,脸色不是健康的血色。

     

    关于认真修改周君的课堂笔记,在藤野先生的记忆里是这样的:
     

    周君学习很努力,上课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我看他听日语和说日语都不利索,想必学习中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一遍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

     

    至于为啥对周君这样特别照顾,藤野的解释是:
     

    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还有很多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中国人的各种坏话。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我在少年时代时,曾经跟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我很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也认为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可是,1935 年他读了鲁迅的《藤野先生》,却没有联系鲁迅,也不让外人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说:
     

    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的话,周君该会有多么欢喜啊。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真是遗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

     

    「偏僻」有什么要紧?菅好春老师不还是找到你了吗?你不也还是读到散文集了吗?
     
    为什么要提自己「不懂文学」?这其实是他心里有个潜意识:如果我也是文学界的人,便有个正当理由跟鲁迅见面了。也就是说,他觉得自己以「解剖学老师」这个身份去见鲁迅,做人家文豪的师长,很不合适。

     

    藤野先生说「偏僻」,其实心里想的是「贫穷」;说「不懂文学」,其实心里想的是「没地位」。
     
    人家是两国闻名的大文豪,又对先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而他这个先生,现在如此落魄潦倒。

     

    自 1907 年两人离别之后,先是周树人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藤野;后来是藤野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周君。

     

    两厢自卑之下,这 30 年的跨国师生友谊,只落得照片背后两个字:

    惜别。

     

    这篇《谨忆周树人君》发表于 1937 年 3 月。当年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全面侵华。
     
    那时日军大量购买药品,日本国内药价高涨。藤野先生的两个诊所囤有不少药,便有药商来高价求购,并说这是军队前线需要的,意义重大。藤野虽然缺钱,却一点都不卖,只推说当地村民还需要。
     
    药商走后,藤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记着,中国,乃是将文化教给日本之先生。」用的仍然是很土的北方文言句式,如果鲁迅先生能听得到,应该也是「抑扬顿挫的话」。

     

    1945 年 1 月,藤野先生的长子藤野恒弥病死在广岛。老年丧子,71 岁的藤野先生极为悲伤,一度不振。但由于生活所迫,很快他又回诊所工作。

     

    几个月后的一天,藤野先生工作中感觉疲惫,说回去休息一下,却在路上晕倒,被人发现抬回去。熬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与世长辞。4 天后,日本宣布投降。

曹操真正的对手是谁呢?

三国君主,曹刘孙。
然而曹操从来不真把孙权放在眼里。毕竟自己跟孙坚是一辈的,没事就“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儿欲使我居炉火之上耶!”视孙权为当后生晚辈。

刘备算他的对手。“刘备,吾俦也。”“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陈寿写《三国志》时,也说刘备折而不挠,只是干略不逮魏武,所以基业也小了点,是把曹刘放一起讨论的。
然而刘备年近五十,还在当阳被五十四岁的曹操追杀;汉中决战时,曹操六十四五岁,刘备也快六十了。
说刘备是曹操的对手,其实更像是,俩半老头一路你追我赶。
曹操真正的对手是谁呢?

我们读历史书,也知道三国著名战役,一个官渡,一个赤壁。官渡决定了北方,赤壁决定曹操拿不下南方。
则曹操的天大优势,乃至曹魏基业,说在官渡奠定的,也没错。
嗯,是了。
曹操最大的对手,实是袁绍。

现在各色故事谈公元190-200年,一般集中在曹操刘备孙策视角。
所以大家好像觉得:曹操在河南山东打,打得差不多了,才去打袁绍;哎呀!袁绍怎么那么多兵?好,曹操以弱克强打败了袁绍!真励志!
——袁绍先前是怎么变强的?难道是上天变出来的?父辈留给他的?充话费送的?
当然不是咯。

曹操的山东河南那片基业,是自己打出来的。
袁绍的河北,也不是凭空来的。

话说,袁绍这人,很复杂。
在说他是什么样之前,先得说:他不是什么样。

《三国演义》及许多其他三国题材衍生作品,比如游戏漫画,都容易将袁绍描述成这样子:
纨绔富二代、靠祖宗吃饭、浮夸、跋扈、土豪金,曹操的配角。
这个报导,其实有点点偏差。

袁绍的亲爸爸是谁,就有说道。《后汉书》说爸爸是袁成,五官中郎将。《魏书》又说他是袁逢庶子,去给袁成当儿子了。
反正,比起袁术这个司空袁逢正牌儿子,袁绍起点不算高。
古代的嫡庶有多狗屁倒灶,我们是知道的。

袁术是: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典型富贵人家小孩的出身。
袁绍则是从小帅气,能聚众;父母过世,他守孝补孝,还帮衬同时代很多士人,是个从小聚人气的孩子。
当时宦官看袁绍不爽,说他不听呼召、而养死士,不知道是不是有图谋。于是袁绍去给大将军何进当手下。

庶子出身,年纪轻轻就蠢蠢欲动有想法,当时评价挺高,上头都知道了,宦官都忌惮了:
可见袁绍并不纯是赖着祖宗混的,是个自己很有想法的人,真算是自强不息。

公孙瓒就曾骂过袁绍。按《后汉书》说法,公孙瓒说袁绍:
你妈妈出身那么低,你怎么还敢这么努力,不想着谦虚呢?
——“《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据职高重,享福丰隆。有苟进之志,无虚退之心,绍罪九也。”

如上所述,袁绍出身不及袁术,但来了个弯道超车,搞得袁术都不高兴了:
“袁绍辟大将军府,不得已起从命,举高第,迁侍御史。弟术为尚书诏,不欲为台下,告疾求退。”

比起袁术那种路中饿鬼的跋扈架势,袁绍属于努力型,但野心从来不小。
袁绍从小养死士,后来又跟人合谋除宦官。
到升任司隶校尉时,参与谋划引外军入洛。
实在也是个枭雄。
之后何进与宦官一起完蛋,董卓到了,袁绍出奔。

我们说东汉末年大乱,是何进宦官董卓们一锅炖。
但若说是袁绍帮着裹乱、掀了东汉的桌子,让乱世开始,也不为过。

说曹操是乱世奸雄,其实袁绍何尝不是?

看看袁绍的玩法:聚人、搞阴谋、召众将、对付太后……何进都听着呢:
“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
——《后汉书·何进传》

袁绍是从小有心思,也确实上进的枭雄。
从结果上来说,他将东汉朝乱的方向推了一把。
至于心思深到什么地步,是不是故意搞乱天下来争霸的,天知道。
反正,袁绍即便不是阴谋家,也绝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吃祖先余荫的好好先生。
他能得人推戴,一半是出身,一半也是个人努力。

还记得当日诸侯反董时,曹操孙坚还去扑董卓,袁绍们却在关东作壁上观么?
从结果来看,说袁绍存野心比曹操早,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性格。
所有史书都说,袁绍姿貌宏雅,喜怒不形于色,威仪端正。对任何人都有礼貌。所以许多人都肯跟他。

郭嘉后来黑袁绍,也只好这么挑刺:
袁绍看到人饥寒,就很触动很帮忙;看不见的,就不管了。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於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
这后一句,实在有点苛求了:看不见的怎么管呢?
但可见,连骂袁绍的都承认,袁绍算是很能得人心的。

所以曹操、荀彧和荀攸,虽然都说袁绍外宽内忌、但也基本承认:袁绍的关键词,都是宽厚有恩,倾心折节。
不止对手下,对百姓也不错。后来袁绍死了,河北老百姓都哭。
——“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袁绍这种大家庭里出身不算高的小孩子,努力上进,又得人心;所以单骑出奔到河北后,虽然起家资本不算厚,但能聚人。
后来袁绍忽悠公孙瓒,施压韩馥,领冀州牧,再就是一路打了。
我们说三国,多是曹操刘备孙权视角。其实袁绍挺能打的:毕竟,河北四州地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袁绍和曹操最后官渡对决,但中间,其实是袁绍河北、曹操河南,两人背靠背联盟,对抗北边的公孙瓒、南边的袁术刘表、东边的陶谦(与后来的刘备、吕布)。

匡亭之战,袁绍跟曹操一起打跑了袁术。后来又扫荡黑山军——也就是这一战出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话。
袁绍又打东郡克臧洪,之后和公孙瓒一路打没停过。最后灭掉公孙瓒拿下幽州。
到官渡之战前,袁绍有河北之地,不是祖宗留给他的,是他自己搞定的。当时大概天下最强了。
曹操虽然有郭嘉十胜十败论、荀彧的各色鼓励和情报,但他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了: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所以,直到官渡之战,袁绍的历程是:
门第不错但出身不如袁术;从小存着心思招纳人众;举止风度受人敬仰;为人宽和聚拢人心;一直存心搞宦官也确实搞掉了;靠背景连实力,硬生生打出河北天下的枭雄。
势力之强,当时第一。
那时,天下真仿佛会是他的了。
然后出了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太庞大太传奇,不多说了。
只说一个细节:
官渡之战,是河北的袁绍,渡过黄河,去打河南的曹操。
官渡之战隔年还有仓亭之战,还是袁绍渡河打曹操。
仓亭之战后不久,袁绍病死了,袁绍自己病死后,儿子们分崩,曹操才北上。
在袁绍死之前,袁曹之战,一直是袁绍攻,曹操守。
官渡之战后,曹操又花了七年时间,平定北方。

就像赤壁之战并没让曹操垮掉,只是阻止了他的统一大业似的,官渡之战,其实并不是曹操统一北方之战,更像是曹操阻止了袁绍的南进,改变了曹袁势力对比。

袁绍的真正问题,其实还是死得早:
自己儿子们一散,问题暴露啦。

当然,官渡之战与袁家败落,对袁绍的性格描绘,也很有参考价值。
曹操、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所有人都说:袁绍为人宽,但好谋无决。宽缓,迟。
曹操说袁绍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荀彧说袁绍的军队没有军法。

归根结底一句话:多,但慢,不严明。
我觉得,袁绍个人魅力与背景(虽然是庶子),让他能团结许多人,百姓也喜欢他;但也是这点性格,让他对待手下人,对待儿子,对待军队,都不够严明。
所以规模大了、人员杂了,就头疼。

好玩的是,刘晔后来说刘备,也是这个字:有度而迟——迟。
刘备和袁绍都很能聚人,但在曹操那派眼里看,袁刘都不够狠。
曹操自己是严明果决型,所以看任何对手,都觉得慢一拍。

袁绍(以及刘表)好在背景姿貌都迷人。袁绍性格还很好,各阶层的人都能吸引。但规模一大,处理关系就不大对了,而且他对人的好,也没好到刘备对黄权那种推心置腹到犯愣的地步:大概,这就是袁绍所谓外宽内忌了。

同样被曹操手下评价为迟,但一般说刘备宽厚,袁绍外宽而内忌。体现在用人上,刘备是真推心置腹,简直到了愣的地步;袁绍则是对人好,得人心,但最后内部有派系,聚人而不能团结拧成一股绳。审配许攸们于是惹出事来了。

大概,这就是袁绍了。
门第很高,但出身不算高至少不如袁术;从小有野心,也自强不息,搞了宦官们(也间接乱了局势);单骑出奔,聚人攻伐,拿下河北之地,一度是天下最强。
为人宽厚,但不太严明;野心大但疑似搞不定太复杂的派系,搞不定太琐碎的人士关系(相比于看似浪荡不羁但机变迅速的曹操),因此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不如严明紧凑狠辣的曹操,结果得天下未遂。
最后身体不行,死了。

大概,如果官渡是袁绍胜了,而且他再多活两年,荡定兖豫司徐,估计现在史书就不会说袁绍“外宽而内忌”。
而是反过来一窝蜂说曹操“暴谲寡恩”、“多行不义”之类了吧?
史书从来是胜利者书写嘛。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曹操去给袁绍祭墓,加戏加得绝妙。曹操让陈琳在袁绍墓前,将骂他的檄文再读一遍。众将反对,曹操道:
“念!为何不念?当年此文传至许都,我方患头风,卧病在床。此文读过,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才能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与其决一死战。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发,却又引得多少壮士尸陈沙场,魂归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壮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灿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补天哉!”

这段豪迈灿烂,是魏武的天下气度。
但在此之前,是这么段:

“昔日我与本初共同起兵时,本初曾问我:若事不济,方面何所可据?我问之曰:足下意欲如何?本初曰:我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我答曰:“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亡,我……我不能不为流涕也!”

当初的对话,简直就是早早预言了他们的命运啊。

如果以结果论,刘孙都比袁绍活得长,也建国立业称帝了。
但若以时势论,巅峰期袁绍,实在才是东汉末曹操真正最强的对手。

俩人出身都不是一般平民,但一个庶子豪侠,一个赘阉遗丑,也都被袁术那种贵公子针对过。
能闯出来,俩人也都是从逆境中,努力奋斗过来的。

公元200年之后,是三国分鼎的故事。刘备在荆襄奔走、益州分鼎;孙权自擅江表(得亏他哥哥纵横吴会),各有传奇的一面。
但袁曹的天下,也不是凭空捡来的——真是一点点打下来后,又兄弟对决出来的。

在公元189-200年,故事主旋律其实可说是:
袁绍曹操兄弟俩,先是各自背靠黄河,联手抵御天下强敌。
最后回过头来,彼此相爱相杀:赌注是整个北方,以及天下霸主之权。

终于袁绍吐血,曹操渡河;袁绍的儿媳妇成了曹操的儿媳妇甄皇后;袁绍曾经的核心邺,成了曹操魏王国奠基之处,还立起了铜雀台。

年轻时,他们俩还荒唐,一起玩抢新娘。
谁知道那时玩闹的伙伴,最后会在官渡,玩抢天下的游戏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