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面物语---②(图)

来源: judongying 2012-05-23 06:34:0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69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dongying ] 在 2012-05-26 07:30:0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日式拉面物语---①(图)judongying2012-05-23 06:20:31

 

日式拉面物语---② :拉面如此进化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

 

     日式拉面缘于中国,但日式拉面的进化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关于日式拉面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在日本也有着激烈的争论。其中最古老的说法是江户时代的1665年,将军的亲戚德川光圀品尝过中国儒学学者亲手制作的拉面。而一般说法则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港口城市对外国商船开放,中国商人渡海而来推广了拉面。不过最权威性的说法是中国拉面最早出现在横滨市中华街的路边小摊上。而在同一时期开放港口的北海道函馆市则主张自己是日本拉面的发祥之地,而且有人依据明治时代的菜谱重现了当时的拉面。

北海道函馆市依据明治时代的菜谱重现了当时的拉面

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定居在中国大陆的日本人一下子都回到日本。很多人忘不了在中国吃过的拉面和饺子的味道。而且战后满目疮痍,虽然食材缺乏,但拉面也作得出来,因而作为价格低廉的料理而开始广受日本人的喜爱。上一篇提到的春木屋拉面的发祥地就是第2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东京大空袭留下的废墟中出现的黑市上。春木屋第一代店主今村五男就说“只要有锅和碗就能做生意”,于是开始了拉面生意。据说当时今村五男一家人过着今天赚的钱勉强够买明天食材的日子。

自1954年起持续了将近20年的日本高速增长期正是拉面的发展期。忙碌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马上就能吃到而且荣养价值高的拉面。

在这一时期,拉面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在台湾创立日清食品的已故安藤百福氏于1958年在世界上最先开始销售方便面“鸡汤拉面”。这种方便面使用了“瞬间油热干燥法”,作为只需泡上开水就可以轻松食用的食品,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安藤于1971年又开发出碗面“Cupnoodle

世界上最先销售的日清食品的方便面

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期的经济泡沫期,日本国民的目光转向了更有时尚感的法国和意大利等高级料理,日式拉面行业的发展略微出现放缓。拉面再次得到发展是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平民美食的魅力再次受到青睐。

在这一时期问世的互联网也给拉面带来巨大影响。人们不但能够轻松获得拉面店的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博等发表有关拉面店的感想,因此,拉面店的个性化得以发展,时代进入了日式拉面“多样化时期”。各拉面店纷纷开始推出有强烈冲击力的菜谱。1996年诞生的“面屋武藏”等拉面店以浓烈的海鲜口味给客人以满足的感觉,拉面店的前面排起了长队。除了将鸡架汤和海鲜汤搭配在一起制成“双料汤”以外,“面屋武藏”推出的不添加鲜调味料的面汤特色引起热议。

此外,放进许多蔬菜的“拉面二郎”的拉面在通缩背景中人气飙升,被称为“二郎启蒙系”的相似拉面店接连出现。2000年,出现了打主厨厨师招牌的“主厨拉面”热潮。2007年前后,将拉面和汤分开的“蘸面”也开始生根发芽。与汤面不同,即使早上吃也不会觉得胃胀,因此位于东京车站站内的“六厘舍”等蘸面店宾客盈门。

东京车站内的“六厘舍”的蘸面

此外,一改从前的脏乱差形象,店面设计瞄准女性的拉面店也开始增加。由于经济不景气,女白领们也已不再选择价位高的意大利面,而是开始去吃拉面等价格低廉的午餐。像“拉面与甜品之家 九月堂”一样,开始有拉面店推出搭配甜品套餐。


所有跟帖: 

日式拉面物语---③(图) -judongying- 给 judongying 发送悄悄话 (3202 bytes) () 05/23/2012 postreply 06:44:42

没去过日本。问一下,日本的拉面是拉的吗? 好像是擀的 -focus2000- 给 focus200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3/2012 postreply 11:27:15

回复:是擀的 -judongying- 给 judongy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3/2012 postreply 22:02: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