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孔子庙

来源: 2011-09-05 07:14:3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ZT) 长崎孔子庙

龍昇
   

  
儒家思想早在五世纪时就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到了江户时代(1600年——1867年),儒家思想和儒学在日本迎来全盛期。当时各藩都重用儒者,建立学校讲授儒学,同时建起祭祀孔子的圣堂或圣庙。中国古时,孔庙多与地方官学结合,在庙后庙旁设立学校。日本的圣堂或圣庙亦是,比较有名的有江户(东京)的汤岛圣堂及昌平坂学问所、佐贺的东原庠舍及多久圣庙、茨城的水户弘道馆孔子庙、冈山的圣庙闲古学校、枥木的足立学校及圣庙大成殿、长崎的立山书院及中岛圣堂。长崎立山书院及中岛圣堂先后遭火灾或朽没,如今只剩一座杏坛门——“中岛圣堂大学门”存于唐人寺兴福寺内,可看到门上横额书有“万仭宫墙”四字,乃是清国驻长崎领事蔡轩于1887年书写。

  


  
(中岛圣堂大学门)

  
1893年,在长崎外国人居留地的大浦地区(今大浦町10—36)出现了一座孔子庙,它占地三千三百平米,正是日本面积一千坪。它外有黉门、泮宫门,中间有仪门,内有供奉孔子的大成殿、后面有供奉孔子五世先祖的崇圣殿、会殿。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是由清国驻长崎领事馆推动、清政府拿出部分援助款、主要由当地各帮华侨集资,修建起的日本唯一的中国式的孔子庙。1905年,在清驻长崎领事卞綍昌(张之洞的女婿。感叹感谢没落的清国在它临亡之前为长崎华侨做了两件好事,感叹汉字改革把卞綍昌的“綍”字给简化没了。)的建议下,取得清国和日本政府许可,在孔子庙内设立了“时中小学校”( 时中学堂),校名取自“大哉孔子圣之时,中庸之道应尊崇”,校歌是《我们学校在圣庙》,校董由三江帮、福建帮、广东帮华侨各出一名担任,请来国内师范学校毕业生当教师。

  


  
(大成殿)

  
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使得长崎孔子庙遭到严重损害,但此后经过两次大修,它变得更加宏伟端重。第一次大修是在1967年,仰仗的是台湾国民党政府,从台湾请来的专职寺庙工匠、从台湾运来的建材。改修了大成殿,重建了仪门,崇圣殿改建成了“唐人馆”,初建时的灰瓦换成了黄色陶瓦,顶上装饰着的龙、凤、麒麟、宝塔均为红蓝白等彩色玻璃所制。

  



(仪门、碧水桥)  



  



  






    

  
 



  
(龍昇雨中摄影)

  

(采夫阳光中摄影)

  第二次大修在长崎孔子庙落成九十周年的1983年,得到了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政府的支持,由北京古建公

司运来的七万五千枚琉璃瓦将殿堂墙脊铺苫得金碧辉煌,左右两廡高挑的屋檐上装饰了仙人、龙、凤、海马、天

马、押鱼……大成殿前立起刻满 《大学》全文的巨大石碑,石碑背面则刻有唐玄宗的“颂孔诗”。仪门前面增

加了一对福建省寄赠的华面大石狮和一对龙蝠石碑,石碑上分别刻有吴道子的“孔子赞”(左碑)和米芾的“颂

孔诗”(右碑)。仪门和大成殿之间的中院及大成殿两侧新添了等身大的七十二贤人石雕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左右两廡——回廊墙被换上台湾花莲出产的大理石装饰一新,上面刻上了《论语》全篇。

 



  

(大理石上刻着《论语》全篇

 

 今日来长崎孔子庙,可见正面红墙左右各有一小门,左为黉门,右为泮宫门,均是学校门和学门的意思。拜观客进黉门,迎面见一影壁,上书“礼、义、仁、智、信”五字,下写日文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门内左墙上有介绍时中小学校的“时中纪念碑”,门右侧是个院落,内有水池,虽无说明但想是泮池了,池上架石桥,有名碧水桥,桥前立着石造的棂星门,院内还有孔子庙落成时从中国移来的楷树和近年江苏寄赠的太湖石。棂星门正对着的那华美精致的二门就是仪门了。进仪门,仔细端详过七十二贤像,读几句《论语》,登石阶入大成殿。殿堂正中是孔子坐像,两侧供有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四圣牌位,再两侧有十二哲牌位,孔子身后右侧安放的是其父母的牌位。殿内备有香烛,游客可投一百日元硬币自取,焚香点烛之后参拜祈愿,祈祷学业进步有成。

  



  
第一次大修时由崇圣殿改建成的“唐人馆”,在第二次大修时改建成了“中国历代博物馆”。“中国历代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和国宝,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提供,两年一换。这是许多海外博物馆享受不到的殊荣,也因此长崎的孔子庙有了“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的新称。

  



  



  
(中国历代博物馆——外门及内部内)

  
1967年长崎孔子庙的大修时,“时中小学校”搬到了马路对面右侧的新校舍。“时中小学校”最盛期有学生近百,到1988年因学生不足十人而关闭,在它八十三年历史中以中国文化教育了无数长崎华侨华人子女。2008年10月,在长崎孔子庙正对面的地方,出现了一所长崎时中中国语语学院,它可算废校21年的“时中小学校”的再开,是长崎华侨华人子女和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室。

  
长崎孔子庙自1986年开始,恢复了于孔子诞辰纪念日举行的祭孔典仪,届时有中国驻长崎总领事馆官员、各县侨领华侨参加,也有日本地方长官和日本居民参加,隆重而热闹。长崎孔子庙所在地大浦地区,是西方列强逼迫日本开国时,填海造地开辟的“外国人居留地”,那里建有洋行、银行、领事馆和西洋风的住宅。长崎华侨在那开国初期,大多居于新地(今长崎新地中华街所在地)和广马场地区,自从长崎孔子庙落成,那里又集聚起许多华侨,成了长崎又一片华侨聚居地。长崎孔子庙继早于它两百七八十年出现的长崎唐人寺,维系着长崎华侨华人的团结和自治,相比起唐人寺的地方帮派色采,长崎孔子庙由各帮出资、时中小学校由各帮代表出任校董,更是一个进步。

  
长崎孔子庙所在的大浦町与南山手町相邻,它也算“山手”,是因为它依在山角山旁,它依的山不远也不大,是个小山岗,在那山岗之上,有着有名的大浦天主堂,和有着多栋“外国人居留地”时代筑起的欧式宅邸的哥拉巴公园。它们之间近可俯视仰视,相互辉映地勾画出了长崎的浓厚的异国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