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日本普通百姓是怎样熬过泡沫经济的(上)?

来源: 虎落平原 2013-10-02 09:35: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373 bytes)
须藤48岁,是一家从事商业设施管理的管理员,每月工资40多万日元。我当时很奇怪,他的工资不算低,又是独身,为什么还会住在这样一栋月租金只有 3万多日元、一居(12㎡)一厨(4㎡)一卫(3㎡)、5人合用一个浴室的楼房里呢?(户型详见下图)。须藤对我这种疑问表示非常理解,他告诉我说,在日 本经济泡沫时期的88年,他花6000万日元购买了一套二层别墅。现在这套别墅的价格已经跌到了3000万日元。他把别墅已经出租出去了。他住现在这样的 房子是为了省下钱来和别墅的租金合在一起还银行的贷款。等他65岁的时候就可以还清贷款,然后再把房子抵押出去得到养老送终的钱。不过,他的妻子并不原意 和他一起住这样的房子,离婚了。


97年,进入大学院后认识了搞金属材料研究的博士生小董(中国人),有一天他开车带我到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去摘柿子。我问他这里的柿子为什么可以随便 摘,他说,这是他导师在泡沫经济时期买的地,按那个时期的发展规划,这里应该可以划入东京通勤圈的范围了,很遗憾,你看看现在,还是这么荒凉,也只有这搞 金属研究的教授脑袋才这么“硬”,才会相信东京圈会扩大到这里。


小董又说:在研究室做实验的时候,教授没事儿总叨叨这块地,看来这块地让他挺烦心。教授在89年以5万日元/㎡买了这块地,一共是1.5亿日元。教授 说如果现在有人出1个亿,他就卖。93年有人出价2.5万日元/㎡,教授舍不得,现在,2万都找不到买主了。种了这些柿子树还没时间照料,我们到这摘柿子 吃就是帮他忙了。


我注意看了看这块地,除了几十棵柿子树,其它都是荒草。当时来的高兴劲儿晾了一大半。


后来在02年做店铺选址调查时又路过这里,感觉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我顺路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查了一下,这块地属于市街化调整区域,这种区域内的土地并 不完全属于建设用地,如果要化为建设用地,当地的"我们公司"部门必须投资进行给排水、液化气、5.2米以上宽度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授买这里的土 地,大概是基于泡沫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我们公司"部门就会投资把这里化为建设用地了。如果真如教授所料,地价至少要涨到10万1平 米,再如果化成了建设用地中的商业用地,30万/㎡也完全可能。很可惜,教授这个“赌注”没押对。


99年,在就职的公司里认识了川濑,他和我都爱好登山,我加入了他们的登山俱乐部,一般是星期六的早晨6点在山下集合,10点多登山结束后到温泉洗洗澡回家。


有一次三连休,俱乐部组织去日光登山,日光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观光地,不少成员都带了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我们从山上下来后,没有去登山的人已经在温泉旅馆等候了,这其中有川濑的妻子,川濑把我介绍给她,并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晚饭。自从见了川濑的妻子,我再看川濑的时候,总感觉他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


川濑已经50岁,但只是公司里一个非常普通的工程师,可他的妻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言谈举止完全是一个名门形象。在日光,川濑的妻子穿的是和服,日本女 人穿和服时的走路姿势、坐姿、目光等等都是有讲究的,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装不出来。接受这种训练的一般是“大家”的女孩子、或者是准备成为“大家媳妇” 的女子家政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院我遇到过来自女子家政大学的研究生,相比之下,川濑的妻子可以做这些“大家媳妇”的老师。


和川濑一起登山的次数越多,越是想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可又不便直接问,担心问不好还有可能把关系搞僵了。


过了一段时间,有机会和关口一起去施工现场,他来这个公司已经9年了,我和他的私人关系不错,路上就我们两个人,这是个机会,我说:“在日光见到了川 濑的妻子,她穿和服的样子和我平时看到的其她人真不一样,魅力十足,一定是“大家”出身吧”,关口说:“不知道,不过,川濑以前可是社长,妻子一定错不 了”,我又问川濑为什么成了一个普通职员时,看关口不太乐意回答,我也就不好再问。


时间长了,从人们的只言片语中,对川濑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川濑从东京理工大毕业后就来到我就职的这个公司,不到40岁就成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一 直在东京品川、公司总部工作。对公司发展贡献很大,基本工资近百万日元。85年,也就是泡沫经济形成初期,川濑辞职创办了一家住宅制作工厂。一起步就发展 很顺利,到88年,川濑不仅贷款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在东京的一等地还购买了一套近2亿日元的高档公寓。没想到,90年后,形势急转直下,工厂的订单几乎 为零。川濑1亿2千万把东京的公寓抵押给了银行,希望度过难关、保住工厂。可最终还是在97年破产了。这个公司的高层念川濑的能力和多年的交情又让他又回 到公司,不过总部是回不去了,工资听说只有40万。


因为在自己的身边,经常听到泡沫经济时期有关购地、购房的事儿,就开始琢磨:日本的一个普通百姓随便说句话都要从脑子里过一下,搞不懂的事情不会做, 那么,日本的地价、房价为什么会上涨?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坚信地价、房价还会涨?他们的工资并不高,房价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正常支付能力,为什么还会降低其它 方面的生活水平来买地、买房呢?


日本的房价为什么会上涨?不少人认为是缘于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就这么一个有关货币汇率的协议就能导致日本人疯狂贷款购房?如果百姓无钱银 行凭什么贷款给你?日本百姓又凭什么坚信地价、房价还会涨?所以说,“广场协议”充其量只能说是“导火索”,那么“炸弹”是如何形成的呢?也就是说日本百 姓的购房款来自何方?对于这些疑问,在2000年公司忘年会上,我得到了一个答案。


2000年底,公司终于发奖金了,已经连续三年没发奖金了。公司大概是希望把好人做到底,年底的忘年会也由公司出面来组织,这和前几年职员自发组织的忘年会相比,档次也高了不少。


周末的下午6点到9点,大家喝完了忘年会的第一场酒,接着来到卡拉OK包房。喝得醉醺醺的吉田问我是不是来过这种地方。


我说:“来过,但是可没有这么高档”,


吉田一听哈哈大笑:“这种地方也算高档,泡沫的时候,公司的忘年会是要到银座去的”。


“是吗,忘年会能到银座开,咱们公司太有钱了”,


“不仅仅是咱们公司,全日本的公司都一样,那个时候的银座人满为患,至少要提前半年预定才有位子”,


“真是太好了,我怎么没赶上呢,真遗憾,怎么会一下子就不景气了呢?”


“这个你要怪罪的话,你就怪罪中国吧,我们被中国给骗了”,


吉田的回答让我当时没反应过来,以为吉田喝醉了。


这时,关口已经扯着嗓子开唱了,吉田也开始忙着用桌上的各种酒勾兑自己喜欢的味道。尽管是高兴的日子,吉田大概又要借酒浇愁了,他和须藤的情况很类似,所不同的是须藤在泡沫时买的是别墅,吉田买的是东京的公寓,两人现在住着类似的房子。


在大学院的时候就经常听小董谈起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繁荣景象。小董是90年来的日本,他说:他刚来的时候,每天到学校来接留学生去打工的车,平均2个 小时就一趟,1小时的工资一般是1200-1500日元,有些还可以当日结算,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和现在大不相同。因为劳动力严重缺乏,日本"我们公 司"对很多南美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偷渡者,以及签证到期不回国的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泡沫经济崩溃会,日本的入国管理局才开始驱赶这些人。


不过,至于当时日本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大家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在留学生中也极少议论这些问题,更不会去想这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自从忘年会上听吉田说日本的泡沫繁荣是因为中国,不管是不是醉话,我还是想弄个明白。


登山的时候,我问川濑,日本泡沫经济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川濑说:“中国开放以后,日本的电器、汽车开始大批量出口中国,去过中国的日本人说,中国和日本相比至少相差30年,中国有12亿人,如果我们给中国造东西,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那得要造多少年。所以很多日本人就坚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日本经济会一直繁荣下去”。


“果然如此,记得我一个邻居为了买一台东芝双缸洗衣机,一大早4点去排队”川濑的话让我想起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事。当时我国还没有彩电、录像 机、冰箱、洗衣机等等这类家电的生产线,市场上的日本电器无论是非法"进口"货还是合法进口货,最终都要出自日本的工厂。这对日本来说中国这个市场实在是 太大了。


我接着说:“想必那个时候,大家的收入一定非常高了”,


“是啊!最不景气的公司,每年的奖金也有半年的工资”,


“挣这么多的钱,大概也只能买地买房了”,


“是啊!每年的奖金就可以还购房按揭了,谁会想到会发生后来的事情呢”。


日本在85年之前,住宅市场并非完全商业化的市场,80%以上的普通工薪家庭住的都是公团房、县营房、市营房、社宅等等这类公益性住房。在这其中,1955年日本"我们公司"设立的【日本住宅公团】又是最大的住宅提供者。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汽车、家电制造技术不仅可以与欧美抗衡,有些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品开始大量出口海外。1981年,【日本住宅公团】 更名为【住宅、都市整备公团】,工作核心由直接提供住宅转型为建设和改良城市居住基础设施。日本住宅公团的工作转型是日本"我们公司"希望借日本产品大量 出口海外给日本经济带来繁荣的机会,为住宅商品化所作的准备,通过住宅商品化满足国内住宅个性化需求,由此提高日本国民的居住条件。


85年的“广场协议”让日本人口袋里的钱一下子增加了至少20%,促使日本"我们公司"开始加速全面推行住宅商品化,商业银行开始大量为居民购房发放贷款,贷款利率大幅下调(见下图)。日本的房价也由此开始了急速攀升。


在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房价不断攀升中到了90年,日本各大银行不仅突然停止购房贷款,并大幅提高原来的购房贷款利率。92年开始征收地价税(征收额度 为财产继承税评估值的0.3%)。日本"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经济政策?日本汽车、家电等其它行业的繁荣景象为什么也突然消失了?这意味着日本经 济由此开始步入“泥潭”吗?又如何看待日本经在房价,股价一路高涨,日本经济一片繁荣的90年3月27日,日本银行出台了《控制不动产融资总量的通知》, 这一《通知》被后来称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发火点”,房价,股价掉头下跌。当年8月,日本银行又把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到6%。更有甚的是92年 大藏省又出台了地价税,让已经一蹶不振的不动产业更是雪上加霜,高端百货业因其店址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每年0.3%的地价税竟然超过商品利润的 20%,地价税对房价的抑制力可见一斑。


日本"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金融政策,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政策会导致楼市、股市大跌。那么,在楼市、股市已经开始暴跌的92年,大藏省为什么还要出台地价税,让不动产业丝毫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呢?


有不少人认为:90年之后的几年,日本"我们公司"一连的经济政策把日本经济推入不能自拔的“泥潭”,让整个日本经济出现“空白”的十年(90年中期-2000年)。


准确地说:不是90年的政策有问题,而是85年日本全面开放不动产市场,寄希望通过不动产来让日本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政策有问题。在不动产市场全 面开放的85年-89年,日本以及世界的变化让日本"我们公司"清楚的看到了85年所犯这一政策错误的严重性。90年以后的政策不过是对85年所犯错误的 紧急更正。


让我关注有关日本泡沫经济的诸多论说,并认可上面的这种论断,还得从和吉田的一次聊天说起。


每次和吉田一起去施工现场,他都会以“一早儿,稍微喝了点儿”为借口,躺在车上看漫画。这次,他上车就坐到了驾驶位上,我觉得挺奇怪,猜想他一定有什 么事儿。还真是,刚进东京不久他就下了高速,在东京市区内狭窄的小路上绕来绕去,非常熟悉的把车停在了一栋30多层的公寓旁边,让我稍等他一下。


我下车在四周转了转,心里琢磨:这可能就是吉田买的公寓,这种地段的住宅不会便宜,看来吉田在泡沫时期真发了不少奖金。


过了十几分钟,吉田回来对我说:“一来这里我就心烦,安全第一,拜托了”。他这是又打算躺旁边看漫画了,他很随便,和他说话也就比较直来直去。


我一边开车一边问他:“这是你买的公寓?”


“是,”


“这里真是东京不错的住宅专用地,离地铁站很近而且还很安静。”


吉田一听很得意:“那当然,当时交了定金来抽签的人是总套数的20倍,”


“你真够幸运的”


“幸运谈不上,我没有抽签,咱们公司是这栋公寓的投资人之一,”


我的确有点吃惊:“怎么,咱们公司在泡沫时期也投资不动产?”


“这有什么奇怪,如果不是各行各业都投资不动产,不动产泡沫怎么会那么大,”


“看来你要参加抽签就好了,也许抽不上,等两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不可能,买不上这个楼盘,还要买别的楼盘,总之,那一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买”


“看来,你的泡沫烦心病是命中注定了,”


“哈哈~~,对,让我烦恼的信号不是从这栋楼里发射过来,就是从那栋楼里发射过来,总之,这种烦恼一定是要有的。”


“哈哈~~,在日本,有你这种烦恼的人太多了,应该推举一个能让大家消除烦恼的人当总-理大臣”


“我死的那一天就是这个总-理大臣的诞生日”


“哈哈~~,既然你一辈子都住不进自己买的公寓里,为什么不卖了呢?”


“开玩笑,我交了首付,还支付了十年的按揭,怎么能卖呢”


“如果房价刚开始下跌的时候,你就卖掉,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烦恼了”


“是啊!可我不是神,谁会想到泡沫已经崩了十年了,房价不但不涨,还在一直下跌呢,”


“泡沫刚崩的时候,也没什么人着急卖房,是不是大家都相信房价还有上涨的可能,”


“是,至少是坚信房价不会下跌的这么厉害,”


“既然如此,也应该有一个相信房价不会下跌的理由吧,”


吉田想了一下说:“相信的理由很多,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基本上还是依据一般的常识性判断。日本经济主要是依靠出口,日元升值对产品出口形成严重 妨碍,"我们公司"肯定要增发货币使日元贬值,如果每年持续增发货币,恢复到原来日元兑换美元的汇率标准上,房价不会降。”


“那为什么不增发货币呢”


“对呀!十年过去了,地价、房价一直下跌,日本的不动产价值以每年100兆、100兆的速度减少,这"CEO"大臣换了好几个,丝毫也看不到"我们公司"要增发货币的意思,真搞不懂这帮混蛋脑子里在想什么”


“"我们公司"既然坚持不增发货币也应该有不增发的理由吧,你怎么看?”


“这我可不知道,这是钱!!!大家都能看明白了就不是钱了。”


“哈哈~~,看来,吉田桑要摆脱烦恼只能等下回看不明白的泡沫到来了”


吉田长叹了一声:“不可能再有了,再来一次泡沫,日本人连粮食都吃不上了”


“日本工业这么发达,可以进口粮食”


“开玩笑,那日本不就成了农业国的奴隶了吗”


“照你这么说,"我们公司"急忙把地产泡沫捅破也是因为农地,”


“不一定是全部,但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农村的地主最讨厌,泡沫的时候,一窝蜂的要在农地上盖房子,这不等于是让大家没粮食吃吗。”


“照此来说,如果从农地这个角度看,"我们公司"不增发货币也是有道理的,”


“对!也应该警告警告这帮地主,不许打农田的主意。可是让我也一起跟着倒霉。”


自从听吉田说了这番话后,对90年楼市、股市暴跌是由于日本"我们公司"金融政策不当所造成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我开始相信日本"我们公司"不顾一切捅破房地产泡沫是有目的的,我希望得到一个答案。所以后来,就一直比较留意有关这方面的新闻、记事。下回探讨。

所有跟帖: 

谢谢虎桑的post -littleStone88- 给 littleStone88 发送悄悄话 (46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1:18:36

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转载最好给出出处 回复:(ZT)日本普通百姓是怎样熬过泡沫经济的(上)?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1:29:16

虎生:感谢发帖.转载一定要给明出处.否则有瓢窃之嫌.不过日本人皮厚,做了坏事后装得比做了好事还体面. -wxc40- 给 wxc40 发送悄悄话 (94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1:58:43

聊天话题,不必认真,我也不知道原作者是谁:)) -虎落平原- 给 虎落平原 发送悄悄话 虎落平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2:05:42

你总有个来源吧,从哪个地方转来的,在别人询问之后总应当给出吧?? 回复:聊天话题,不必认真,我也不知道原作者是谁:))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3:33:33

这个链接的文字与狐桑的大体相同,回复: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转载最好给出出处 回复:(ZT)日本普通百姓是怎样熬过泡沫经济的(上)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365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4:03:19

觉得文字有趣, 也挺有内涵的, 所以转来跟坛友们分享, 我并不在意文章的来源:)) -虎落平原- 给 虎落平原 发送悄悄话 虎落平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5:21:08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作者:浪荡不羁潜行者 -xwu622- 给 xwu622 发送悄悄话 xwu622 的博客首页 (105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4:06:09

分析金融问题不能局限于金融。 -xwu622- 给 xwu622 发送悄悄话 xwu622 的博客首页 (508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4:47:50

更有趣的是, 出卖日本房地产的钱都往哪里去了, 谁才是日本泡沫破裂的得益者呢? -虎落平原- 给 虎落平原 发送悄悄话 虎落平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5:15:55

我们。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12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5:47:25

更有趣的是, 日本鬼子高价买下洛克菲勒中心,又低价卖给别人。真够国际主义! 烧包!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7:15:38

你真不知日本的钱都往哪里去了?套在中国的股市里,这些你所谓的日本的海外资产. -wxc40- 给 wxc40 发送悄悄话 (48 bytes) () 10/02/2013 postreply 07:10:47

此作者不了解日本. 第一个例子就有问题. 什么叫, @把房子抵押出去得到养老送终的钱?@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516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20:13:25

而且, 房子, 老婆离婚的理由很不合理. 日本更常见的可能是,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302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20:20:14

原文有照片和房间布局,小房子是两层楼的公寓,很小,看上去像铁皮屋 -虎落平原- 给 虎落平原 发送悄悄话 虎落平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21:15: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