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因反复使用,其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橄榄油零下十多度才凝结,普通植物油也要0℃,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8℃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请相互转告。”这两天,这样一条微博成了不少网友转发的热点。记者了解到,这个简单易操作的好方法竟出自于上海的中学生。据悉,这个创意还在近期第五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
和植物油比地沟油凝固点较高
两个粘在一起的小铁盒,旁边贴满了半导体制冷片,接通电源,先加热,随后制冷片开始工作,铁盒当中分别盛满的三种油:平常家里吃的植物油,动物油以及地沟油。
记者看到,本来它们都是液体,随着温度不断下降,不断被冷却。很快,当温度降到10℃左右,动物油开始慢慢凝结;当温度又下降到0℃以下时,中间的地沟油也开始凝结。而这时,一旁的植物油还是液体,并没有变化。“看,这样就能判断出你吃到的到底是好的植物油还是地沟油了。”昨天下午,这项发明的“主力成员”——市西中学的高二学生汪亦乐,为记者演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地沟油是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利用动物油和植物油黏度、冰点的不同,采用物理方法快速降温,地沟油就会分层凝固,从而原形毕露。”汪亦乐的指导老师黄曾新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理。
他告诉记者,这个发明看上去很简单,之所以能得奖,就是因为第一次采取了纯物理方法来辨别地沟油,而且特别方便。“比如在家里,拿一块有孔的小金属片,配个温度计,滴两滴油,放进冰箱里,到零下10℃左右,如果油没有凝固,那肯定是好的植物油,如果凝固了,那就说明有问题了。”黄老师笑着说:“你到饭店吃饭,都可以当场做检测。非常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