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达(Masada)是我们在以色列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从Eilat直接去了约旦)。刚在特拉维夫感叹了沸腾的生活,转眼又跃入沉重的历史之中。没办法,这就是以色列。
马萨达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有这样一个传说,马萨达城堡是2000多年前犹太人在罗马人的进攻下坚守最后的一座壁垒,当着最后的自由之地也无法保有时,城堡中的967名犹太人选择了集体自杀。马萨达陷落之后,犹太遗民开始了在世界各地长达19个世纪的流浪。
1. 游马萨达最好是徒步走蛇道(Snake Path)登山观日出,当然也可坐观光缆车上山。凌晨登山的人还不少。45分钟后到达山顶。壮丽的日出马萨达!
2. 公元前40年,希律王为躲避帕提亚人扶植的国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从耶路撒冷逃到马萨达避难。之后,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马萨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并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天堑里修筑了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马萨达城堡
3. 这座城堡的设计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希腊风格,在外围筑起了1500米长的双层高墙,上面建有38个10米高的碉堡。希律王还命人盖起了一排排巨大的仓库,储 备了充足的粮食和武器,还兴建了水利工程,在城堡中央建成了12个蓄水池,每个容量高达4000立方米,以备城中人民使用。为了满足贵族的享乐,在这个城 堡内还有古罗马浴池和蒸气室、储水库、剧场、犹太会堂等
4. 公元66-70年爆发了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起义之初,Menahem Ben Jair率领“狂热者”夺取了马萨达。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Menachem也已在耶路撒冷被杀。他的外甥Eleazar侥幸逃出耶路撒冷,在马萨达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5. 公元72年,罗马总督Flavious Silva率领罗马第十军团包围了马萨达,并开始在西侧修筑高台
6. 公元73年,罗马军队完成筑城,并用攻城槌攻破马萨达的城墙,但他们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这就是突破口(The Break Point)
7. 在马萨达即将被攻破之时,Eleazar对全体犹太人发表演讲,强调绝不能屈从罗马人的奴役,而宁可作为自由的人民死去。他最终说服了大家选择自杀。但犹太教义规范人们不能自杀,在经过人们的商议后,做出了决定:让两位犹太人违反犹太教义,将其余的人杀死,然后这两个人再自杀,决不死在罗马人的手里!
8. 以上悲壮的故事主要的了解途径是弗拉维斯·约瑟夫(Flavious Josephus)的《犹太战记》记载。据约瑟夫说,最后仅有两个大人和五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幸免,他也因此得知了罗马破城前发生的故事。现代的考古发现对自杀的故事提出了怀疑,有人认为这是约瑟夫在刻意编造犹太人的英雄事迹。因为虽然他后来投靠罗马人,但作为曾参加起义的犹太人,他内心深处仍怀有作为犹太人的自豪。
9. 马萨达悲壮的故事的真实性已不再重要。它的现实教育意义远大于考古意义。马萨达现在成为了犹太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的场所。每一个以色列士兵在新兵训练时都必须在这里发誓:马萨达将永不陷落!(Masada Shall Not Fall Again!)
10. 这里有不少学生穿着模仿当时的服饰演出当时的情行。女孩子笑着摆pose说:“我像不像印第安那琼斯?” 我心里想:傻姑娘,你的祖先要比琼博士强好多倍!
11. 蛇道(Snake Path)是唯一能徒步行走的通道
12. 走这样的蛇道必须得在早晨,否者非得中署不可
13. 废墟总让我们铭记,马萨达也是一样。在日出马萨达之时,当耳边响着“马萨达将永不陷落”的誓言时,让我们铭记文明的传承更替不应再以鲜血生命为代价
告别马萨达,我们结束了以色列9天的旅程。感触油然而生,历史,宗教,种族,文化在这里重叠,更替,冲突,演化,使人眼花暸乱,感叹不已!脚下的旅程结束了,心灵的探寻才刚开始。
(以上马萨达悲壮故事摘自维基,百度)
下一集: 走读以色列之十(完):假如你有十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