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9-05 16:32: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5144 bytes)

原创:魂说

975年12月,黄维终于被特赦。这一年,他已经71岁。

自从1948年被关进战犯管理所,整整27年的时间,他终由一个多年不肯认罪的顽固战犯,转变为了一个新中国公民。

黄维能转变过来,对黄家上上下下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而27岁的小女儿黄慧南则很清楚,在这期间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少心血。

早在10年前,在上海读高二的黄慧南被老师从教室里叫了出去。老师小声告诉她:“你父亲来了,现在住在锦江饭店,你去看看他!”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黄慧南就说出了那句:“我不去!”

黄慧南之所以不肯去,是因为她始终无法理解父亲。至于原因,无外乎3点:

其一,她对这个父亲真的很陌生,她甚至从未见过他。父亲被俘时,黄慧南还在母亲肚子里。1948年夏天,黄维正陪着怀孕的妻子蔡若曙在庐山避暑,突然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赶到武汉,此后他就没能再回家。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其二,从内心上来说,黄慧南是恨父亲的。多年来,她们几兄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母亲蔡若曙原本是一个大家闺秀,原本有很好的生活。1948年丈夫战败后,她曾一度以为他死了,哭得死去活来。

后来,她听说丈夫还活着,便一门心思希望他好好改造。她不改嫁,独自带着3个孩子,一等就是半辈子。但他那丈夫呢?明知家人在外苦等,却始终不愿放下心中的那点固执,居然痴迷于发明什么永动机。就这样,第一批特赦没有他,第二批到第六批都没有,一个好好的大家闺秀就这样等白了头。作为女儿,黄慧南真的无法原谅这样的父亲。

其三,黄慧南早就听说了很多父亲的罪行。父亲被俘后,黄慧南听说了关于他的很多事,有一件事是让她记忆最深的:父亲曾在解放战场上用过毒气弹。因为这件事,黄慧南认定他就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杀人魔王。

但最终,黄慧南还是决定去见一见父亲。因为老师给了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你要帮党做工作。”这时黄慧南才知道,对父亲这样一个老顽固,祖国仍没有放弃,希望能用亲情让他悔过。

于是,心怀着对祖国的感激,黄慧南便带着执行任务式的心情,见到了父亲。毕竟血浓于水,父女俩的见面并不冷场,黄维再冷血、顽固,对自己的女儿至少是关心的。他上下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儿,问了她很多事:在哪里上学,学习好不好,毕业后想干什么?

黄慧南一一回答完父亲的问话后,还给他讲了很多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和母亲被政府好好照顾的事,希望父亲能最终悔过,遗憾的是她没能如愿。

1965年的这场见面,就这样结束了。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黄维的“顽固”确实如外界所说一样。

这次见面10年后,黄维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得以走出功德林。看着71岁的父亲,黄慧南百感交集。而母亲蔡若曙也早早地赶到被北京前门饭店,准备迎接丈夫回家。

黄维对于妻子27年的等待颇为得意,毕竟很多战犯的妻子都早早改嫁了,唯有他的妻子如此痴情。作为一个颇为自负的男人,他对此引以为傲。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被特赦后,国家把黄维安排在文史馆工作,每个月工资高达200元。这样的收入,在那个年代显然已经不低了。

黄慧南本以为,一家人能这样过几年正常日子,却不想母亲蔡若曙却在不久后跳河自尽了。至于她的死因,则更令人唏嘘不已。

当日,蔡若曙收到大儿子的来信,称自己已经评上了副教授,还分到了房子。蔡若曙于是赶紧去告诉丈夫,想跟他分享喜悦。

当时黄维正在房中认真研究永动机,没有搭理他。蔡若曙以为他没听到,便多说了几次。谁知,这样的唠叨最终惹怒了黄维,他很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滚!

27年的等待,换来这样轻视,蔡若曙一气之下跑出屋子,跳了河。据女儿回忆,父亲后来听说母亲跳了河,也曾亲自下水去寻。结果不会游泳的他也被淹了,以至后来生了场重病。由此可见,黄维并非对妻子没有感情,只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样冷冷地跟妻子说话。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能得出一个判断:黄维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在儿女面前,他虽然愿意付出一些亲情,但这并不代表儿子的事可以妨碍他研究永动机;他也希望妻子能伴他终老,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日常生活里,会去理解和照顾妻子。

谈及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能让黄维真正敬佩、服气、珍视的东西吗?曾经也是抗日名将的他,心里就没有柔软的地方吗?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关于这个问题,女儿黄慧南在1977年10月的一天找到了答案。直到这一天,包括黄慧南在内的很多人,才知道原来黄维也有真正在乎的人和事。

一:1977年,黄维提了一个特殊要求

1977年,作为全国政协的文史专员,黄维参加了国庆28周年的观礼。这个时候的黄维,早就有感于新中国的发展,在大事大非面前已经摆正了态度。他很关心家乡江西的发展,便在女儿的陪同下,回了趟老家。

江西当地的同志们热情地欢迎了他,还专门带他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期间,黄维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翻看了起来。

几乎从打开册子的那一瞬间起,黄维就激动了起来。原来,这本册子记录的是江西当地的革命烈士,里面有很多都是他曾经的同学和老师。

一时间,他感慨万千,自言自语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那么多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成了烈士,而我这个对人民十恶不赦的罪人却完好地活着,这真是对历史、对我个人一个最大的讽刺啊!

很显然,黄维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才会说出这句话。他为牺牲的烈士伤心,更为自己过去的种种事情羞愧不已,他觉得自己才是该死的那个人。而他之所以会这么想,很大原因是因为册子上有一个他曾视之如兄长的人:方志敏。

于是,感慨过后,黄维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我要去参拜方志敏烈士墓!” 一直陪同着黄维的地方领导们都劝他不要急,说:“今天黄老太累了,是不是改日再去?”但黄维却坚持地表示:“不,我今天一定要去!”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大家见劝不动他,只能答应了。黄维到达方志敏烈士墓地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站在烈士墓前,女儿黄慧南就觉得父亲就像变了个人,因为她看到了这样一幕:

73岁的黄维对着方志敏的墓,深深地鞠躬,一次、两次、三次。然后,他就那样站着,一动不动,不要任何人搀扶,也不和任何人说话。过了许久 ,他开始哭、开始对着墓碑说话:“方大哥,我是黄维啊……我对不起您啊!”

黄慧南见父亲老泪纵横,赶紧递上一块手帕,想劝他早点回去。但黄维似乎并没有听到,口中仍然不停地念叨着“方大哥”。这是自父亲出狱后,黄慧南第一次见他如此难过,在场众人也无不动容。大家琢磨着:黄维对方志敏为何会有这么深的感情,他们以前打过交道吗?

二:方志敏曾是他最敬佩的老大哥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出生在当地一个富农家庭。父母很有眼光,早早地发现这个儿子有学习天赋,便尽力供他上学。而黄维也不负众望,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也就是这一年,他在学校遇上了好兄弟:学长方志敏。

方志敏比黄维大5岁不到,是江西上饶人,也一样是农村出生。在学校里,方志敏要比黄维耀眼得多。他的眼中永远洋溢着属于年轻人的热情,每每都能对时局发出深刻的见解,很多学弟都喜欢请教他。而黄维,正是这些学弟中的一个。

当时的黄维,也一样是个进步青年,但他的想法远不如方志敏那么深刻。快毕业时,黄维问方志敏大哥:“毕业后,你准备干什么?”

方志敏直接回答他:“投笔从戎”!此后,方志敏还给黄维指了一条明路:去广州找孙中山先生,跟着他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话让黄维非常受触动,也下了要跟方大哥去干革命的决心。但没过多久,方大哥却消失在黄维的生活里。原来,当时年轻的方志敏已经接触了我党,并秘密回到了家乡,准备发展农民运动。

就这样,黄维与方大哥失去了联系。只能按照家里人的希望,回到老家当了一名普通教书匠。这一年,黄维18岁,而方志敏也不过23岁。

在老家教书的生活,对黄维来说是没什么吸引力的。他天天盼着,有一天能走出老家为国家做点大事。

果然,没多久一个同学就给他带来了两则好消息:其一,孙中山先生要办黄埔军校,广收各地有志青年;其二,方志敏大哥在南昌,估计也会报考。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这两个消息,瞬间打破了黄维平静的生活。几乎没怎么犹豫,他就背上行囊上了路。他没直接去报考,而是先去了南昌,打算找一找方志敏。

刚出车站,黄维就意外见到了方大哥。方志敏不是来接他的,而是在车站附近演讲。黄维在人群中看着方大哥:他还是那么闪耀,虽然清瘦了不少,但每一次振臂高呼都能在人群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黄维高兴极了,这可是他的老大哥。他挤进人群,大声喊:“方大哥!我是黄维!”方志敏很快就看到了他,两人寒暄了好一阵子。

突然,一群军警听说此地有人演讲,赶过来抓捕。两个年轻人赶紧向外撤,他们穿过大街向西,才成功逃脱。看着军警无奈离去的样子,他们高兴极了。

接下来,黄维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方志敏肯定了他的想法,表示:“报考黄埔军校是好事,我同意。”说干就干,于是两人便一起动身。他们没去广州,而是先去上海参加初试。

有了方志敏的陪伴,一直不算成熟的黄维觉得心里有了底。他们一起找到了上海报名点,遗憾的是当时报名迟迟没开始。而且,四处都有传言说:“黄埔军校可能办不起来!”

士气高昂的黄维,一下子就慌了神。当时他的盘缠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在上海更是没有任何熟人,除了去卖苦力似乎没有别的出路。这时候,是方志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方志敏在当地有认识的熟人,他托人给黄维解决了工作问题,把他介绍进了一家制铁厂工作。因为是方志敏介绍的,厂里人都极力照顾他。就这样,黄维才得以在上海生存了3个月,直到黄埔军校的招生公告下来。因此,冲着这份恩情,黄维对方志敏一直是感念在心的。

有才的人总会发光,几天后黄维和方志敏都通过了初试。不久,学校就通知他们尽快去广州,参加最终的复试。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方志敏却告诉他:“我在南昌还有些事没办完,等我忙完了,再去广州找你!”

对黄维来说,方志敏的这个决定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他不明白还有什么事,能比上黄埔军校更重要。他更苦恼于将来没有方大哥的照拂,自己不知如何在广州生存下去。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没办法,兄弟俩只能匆匆别过。黄维去了广州,顺利通过复试,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员。而方志敏之所以会临时离开,则是因为党组织对他有更重要的安排。

自此后,黄维就不曾再见过方大哥。后来,他才知道方志敏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他在闽浙赣做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无一不让人敬佩。

才30岁出头,方志敏就和战友们一手创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并任当地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方志敏被反动派杀害于南昌,年仅36岁。

没有人知道,当年听闻方志敏的死,黄维是什么表情。又或许当时已是国军师长的他,不敢也不能有太多情感流露。

三:好好的有志青年,怎么就走错了路?

明明是一个一心报国的有志青年,后来怎么就甘心为反动派服务了呢?关于这一点,世人基本都认为这跟他“书呆子”式的“愚忠”分不开。

在黄埔一期的学员里,黄维并不算特别出色。1948年被俘后,他见到老同学陈赓时曾这样说:“败在陈赓手上不算冤枉,在学校里我就比不过他!”可见,他一直不算是特别自信的人。

那为何蒋介石会重用他?让他20岁就当团长,30出头就当军长,40出头当兵团司令?这是因为蒋介石早就摸清了他的性格。关于这一点,还有一段这样的往事:

1938年,34岁的黄维风光无限,刚刚升任为18军军长。于是,蒋介石便特意接见了他一次。临别时,蒋介石送了他一张签名照片,上写9个大字:“培我将军存念,蒋中正!”

这9个字,让黄维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要前途无量了,因为:他的字本不叫“培我”,而是叫“悟我”。于是,黄维也不管是不是蒋介石记错了,便四处对人说这是蒋校长要重点栽培他。此后,他索性把自己的字就改成了“培我”。从这件事上,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黄维当年有多糊涂。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甚至后来被关在功德林,黄维还因为这“培我”二字,跟人打了起来。当时原国军少将邱行湘也被关在功德林,黄维经常嘲讽他对蒋介石不忠。邱行湘实在受不了他了,便直言“你为了升官发财,连你父亲起的名字都不要了,你的气节在哪里?”

对此,黄维完全无法辩驳。气极了的他,当场就跟邱行湘打了起来。这件事后,改字“培我”的事,他便再难开口提及了。

对于自己为何会走错路,黄维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非常无奈地表示:“抗战结束后,没有人想打仗,我也不想打,蒋介石教训我,我就没话讲了。”这就是黄维的“愚忠”。

四:在方志敏墓前道出余生之愿

往事皆已过去,27年的改造之路,终让黄维醒悟。他知道自己错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已是无用之人了。他曾对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直言:你们是把青春浪费在我们这没有意义的人身上。

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他才会在1977年看完革命烈士名册时,感叹自己还活着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能说出这句话,说明他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

而他也很清楚,在过去的27年里,为了让他活下来,同志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被俘虏后,因为他自己常年不配合,心情阴郁,早在50年代他就出现了肺结核、淋巴结核等多种疾病。当时周总理亲自指示,用黄金去香港买药,这才保下了他的命。

1975年特赦前一个月,黄维突然犯了冠心病,战犯管理所马上上报,国家又组织医疗组,救回了他。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我们要花这么大力气救他?其实,这就是我党对待战犯的态度。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否认过黄维在抗日战场上的功劳。既然都是抗日有功的人,那就给他们改过的机会。对杜聿明、王耀武、李仙洲等人如此,对黄维也不例外。而这,正是让他们最后真心改过的原因。

1977年,被特赦后的黄维看到一本册子,感叹: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

 

既然国家一次次把他救了回来,黄维也明白,自己这条命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站在方志敏墓前时,黄维吐露了心声,道出了余生之愿:“方大哥,我虽然老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一定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祖国统一成了黄维最大的心愿之一。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他还专门给在台湾的老同学写信,称:“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和你们把酒言欢!”这是他在用自己的影响力,力劝台湾同学要及时醒悟。

6年后,黄维在北京病逝,终年85岁。作为“最顽固”的战犯之一,黄维最终站在了光明的一面。对于其儿女和努力改造过他战犯管理所人员来说,这是令人欣慰的。对他自己来说,晚年能为祖国统一做出一些贡献,或许他才有面目再去见一见方大哥。

所有跟帖: 

黄维对老蒋有知遇之恩。想去台湾拜祭老蒋不果。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1 postreply 16:56:16

有张照片儿是胡宗南夫妇吧? -小溪之水- 给 小溪之水 发送悄悄话 小溪之水 的博客首页 (55 bytes) () 09/05/2021 postreply 17:05:55

图二是胡长官。老兄一定知道黄维夫人的事。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5/2021 postreply 17:09:42

小溪教授好像还认识大特务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198 bytes) () 09/06/2021 postreply 04:29:20

小溪人面广,结交各路英豪。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6/2021 postreply 07:04: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