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77级理科状元袁启鸿,397分,上海62中学,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来源: Justness 2017-12-21 18:46:1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619 bytes)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07/06-19/06074932.htm

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袁启鸿校友--差三分就满分 我在全省考第一
时间:2007-6-19 7:49:32   阅读:   标签: 恢复高考 袁启鸿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2007-06-19报道:

    【作者小传】袁启鸿,1968年在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下乡,197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锅炉厂,曾任设计员、处长、副厂长。1994年任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现任省政协常委、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顾问等职。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人世沧桑,青丝染白发;三十年,潮起又潮落,春华秋实,拳拳报国之心。当我再一次站在松花江岸边,遥望浩浩东去的一江碧水,我的思绪仿佛被江面上飞翔的鸟儿衔在嘴里,穿云破雾,飞越时空,回到三十多年以前的上海黄浦江边,那个背着书包、倚着栏杆、沉醉在瑰丽晚霞中的英俊青年便是我。

  我出生于浙江镇海,5岁时失去了亲生父母,由比我年长很多岁的两位姐姐接我到上海抚养长大。我虽然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呵护、疼爱,但我却非常幸运,遇到了许多令我终生难忘的好人。当时,上海市政府对失去父母的孩子有一个优惠的政策:减免一切学杂费。我从上小学到中学,得到了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的特殊关照,在学校食堂吃饭要用粮票,因我是镇海人,户口不在上海,不给发粮票,吃饭便成了愁事。为了能使我的身体健康发育成长,校长和老师便动员同学们,谁家有多余的粮票都拿来送给我。每当我在食堂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心里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照顾激发了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信心和热情,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上高中时,老师让我同他住一个宿舍,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老师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给我洗衣服、洗床单,晚上给我吃“小灶”,解答疑难问题,陪我学习到深夜。1966年,我高中毕业了,经过上海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全面考察,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荣幸地被推荐为留学法国的预备生。然而,如暴风骤雨般的“文革”从天而降,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1968年9月,受上海黄浦区的委托,由我带领其中一队一千多名知青来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的一师五团(五大连池)下乡。当乘载着下乡知青的火车到达哈尔滨火车站时,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欢迎,更加坚定了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报效祖国、屯垦戍边的满腔豪情。半年以后,由于我勤劳肯干、工作能力突出,被师后勤部调到龙镇组建物资批发站。当时还没有入党的我,却被任命为站的整党小组和清查专案小组的成员。

  入党后,我每时每刻按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向模范同志学习。我经常用上高中时的做人哲学鼓励鞭策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为社会做贡献。那段时间,我在物资批发站先后做过保管员、统计员、计划员、会计员、价格员、营业员等工作,每项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梦想着上大学,在基层推荐上大学时,就曾两次填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然而,机遇并没有向我微笑。

  1977年,莘莘学子们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跑回家抱起两岁的女儿亲了又亲。当时,我既是丈夫也是父亲,29岁的年龄同样更不能阻挡我求知的欲望和准备参加高考的决心。谁知,初考不让老三届的学生参加,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泼下一盆冷水。就在我心灰意冷时,《人民日报》刊登了邓小平关于允许老三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指示,此刻,距离高考仅剩下三四天时间。多亏我上学时基础打得好,所学的东西较扎实,高考答卷流畅自如。第二年春天,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到时,老师告诉我,四门课考了397分,只差三分就是满分,是全省的高考状元!还给我看了登载这条消息的《黑龙江日报》。

  1978年2月,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哈工大,开始了热能工程专业的学习,并担任7723班的班长、77届2系党支部书记。在这4年里,我处处起带头作用,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们的信任。在校的4年期间,我荣获4年三好学生荣誉,还被黑龙江省政府文教办和团省委评委“省优秀学生干部”。1982年1月,我从哈工大毕业,被评为哈工大的优秀毕业生。

  那时,我常常想,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入学的66届高中毕业生,我要以加倍的努力学习,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在学习上,我一丝不苟,勤于钻研。记得在学习“燃烧技术课”时,我发现“未完全燃烧方程式”只有结论没有推导过程,就和同学一起进行认真推导,发现该式中有一个错误系数,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经老师审核,认为我们的推导完全正确,从而纠正了这个公式30多年的错误。在哈工大学习的四年时间里,我学有所长,所学专业精益求精,增长了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本领。可以说,没有哈工大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就没有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机会。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哈尔滨锅炉厂工作。在这里,我如鱼得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了工作上,先后设计了五台电站锅炉、三台余热炉的30多个部件,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十几万字的资料。我还敢于改革创新,编制了一种用于计算器的锅炉空间弯管计算程序,过去一个小时计算一个弯管,应用这种程序用于计算器,只需要20秒钟。经过工厂有关人员的考核,我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已达到了工程师水平,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毕业第二年,我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

  1985年,我在机械部出国英语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接着受命到美国CE公司技术合作,参与设计世界一流的电站设备。1992年,我又得到日本AOTS机构的奖学金,在日本参加AOTS企业管理研修班学习。1995年,我还获得瑞士ABB公司奖学金,参加瑞士ABB动力大学企业管理研修班学习。在学习期间,ABB公司还组织学员们到欧洲十五国学习、访问,使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管理企业新的理念。回国后,我一步一个脚印,从生产处的副处长、处长,到主管财务、法律、企业管理、计算机的副厂长,到厂长,1994年10月,担任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执行董事,后来又担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2000年,我曾经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朱总理做了很长的批示,让国家计委领导听取我的意见;我还在三年前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建议;最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给省政府写了报告……2001年9月,我在杭州被欧洲一个机构评为“世界杰出人士”,中国仅十余人获此殊荣。2003年3月,我的论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五为”工作措施》被选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和“三个代表”理论与实践编委会联合编写的大型文献《“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今年3月14日,我应邀到北京,在国家发改委给有关领导和人员讲课,题目是:“节约型社会”。我希望自己的每一条建议能给祖国和人民带来和谐、康泰……

  我常常想,如果自己上不了大学,自己再努力也干不到这个份上,这就是机遇。所以,我对母校——哈工大特别感激。从上小学、初中、高中,到上大学,再到后来的出国培训,我没有花一分钱,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要真诚地回报社会。如今,我已到花甲之年,深谙古语“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深刻含义。我愿用自己的余光余热,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