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不会走路,先学会抗癌(下)

来源: MoreHealth-爱医传递 2019-05-27 10:25: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21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MoreHealth-爱医传递 ] 在 2019-05-27 10:30:1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前面说到欣欣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因皮下出血、感染进了医院,最后发现是AML。

虽然是白血病,但是有治愈的机会。通过国际会诊获得治疗建议后,欣欣准备先化疗,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但是,抗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国际会诊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获得一张抗癌的偏方。

治疗是一个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状况。一个好的治疗方案,要根据出现的状况做出判断,决定是否要做出修改。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细节决定成败)。
 

第二轮化疗
2018年7月,欣欣开始了第二轮化疗。
 
学习走路、学习说话、用嘴来感受世界,是一岁左右的幼儿每天要干的几件事。
 
但是欣欣不同,他要学习的,是如何在病情的进展和化疗的副作用之间生存。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某件事,是宝宝们学习的方式。
 
欣欣一遍又一遍做的,是验血、骨髓穿刺复查。
 
因为容易感染,这个世界对于欣欣来说便充满危险,别的孩子可以乱摸乱舔的的东西,欣欣接触以后,分分钟就能感染上一般抗生素都无法控制的病菌。
 
从七月到十二月,如果把欣欣的治疗和检查记录下来,会是读者快速翻过的枯燥文字,但却是欣欣一天天熬过的时间。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是孕育希望的过程。坚持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希望战胜疾病。 
 
总之,在第二次化疗后,欣欣的血相基本恢复正常,骨髓MRD检查也是阴性。
 
欣欣之前查到GATA1、IKZF1、DX11等三个基因有突变,欣欣的家长在多方学习、问询后了解到,检查基因突变比检查细胞更灵敏,所以要求在骨髓检查的时候,也查一下是否这几个突变还存在。

好消息来了!在10月23日的检查中发现,这几个突变都是阴性,说明即便是使用最灵敏的检测方法,癌细胞都不见踪影了。

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获得治愈的关键
对于AML来说,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不是问题,问题是缓解是否能长久,是否会复发?
 
从文献报道来看,作为非唐氏的M7型AML病例,预后比唐氏病例要差一些。此外,欣欣不到一岁就发病,之前还有怀疑是MDS,这些都是疾病复发的高风险因素。

正如Dr.  Auletta 所指出的那样,高风险的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减少复发、获得治愈的关键。

这是一个激进的治疗方案,但不是过度治疗,因为有数据现实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而且,这已经是一种标准治疗了。
 
对于欣欣来说,生了这个病,是不幸的。但是在不幸之中,上天又偷偷给欣欣留了一手好牌:GATA1基因突变。带有这种突变的M7患者,只要按照标准治疗的操作,进行移植,就能获得M7型患者中最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从文献数据上看,经过标准治疗后,在五年内都很可能不再复发。

目前欣欣已经获得完全缓解,如果能维持5年不复发,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了!

 

既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标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欣欣也在按照原定计划,准备移植。

 
移植

在第二次化疗之前,欣欣就进行了骨髓移植前的配型检查,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做了准备。

 

医院能找到的供体干细胞,来自非血缘关系的女性脐带血,血型为B型Rh+,9/10相合。

 

在做移植之前,接受移植的人都要做“移植前预处理”,这个过程相当于是一次化疗,目的是把体内一些免疫细胞清除掉,以减少对供体细胞的免疫排斥。

 

由于欣欣使用了太多抗感染药物及心衰药物,心、肺功能问题严重,国内主诊医生担心欣欣身体扛不住预处理,特别与欣欣父母进行了深度沟通,权衡利弊之后,才决定按计划进行预处理。

 

12月下旬,欣欣入住层流病房,进行移植前预处理,也使用了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欣欣输注了来自异体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后,欣欣出现了“植入综合征”、“肝静脉闭塞病”。医院对症进行了治疗。

 

但是,在移植第19天后,连续做了几次检查,在欣欣体内都查不到移植来的干细胞,外周血里查不到,骨髓里也查不到。

 

看来,欣欣的移植失败了。往后的治疗怎么办?

 

再次会诊

 

欣欣的父母又通过MORE Health (爱医传递) 再次寻求美国医生的帮助。这次参加会诊的,是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医生 Hisham Abdel-Azim 博士,他是美国著名的血液肿瘤和骨髓移植专家,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是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美国儿童血液肿瘤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儿童肿瘤协作组的专家成员。

 

Dr. Abdel-Azim认为,这是一个极为复杂、非常有挑战性的病例,在第一次移植失败后,后面的道路怎么走,取决于患者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 第一种可能性:实现稳定的自体造血重建,不再依赖输血及生长因子

 

根据已有临床信息来看,欣欣比较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用着急做二次移植,只需要密切监测全血计数,并每个月骨髓穿刺复查,评估微小残留病灶(MRD)。但是,一旦检测到MRD,建议立即对患者进行第二次移植

 

如果MRD能保持6个月以上,那情况就比较乐观,复发风险会大大降低。如果在1年后仍然保持MRD阴性,那么之后维持得越久,复发的风险也会降得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继续复查,间隔可以延长;也可以选择进行移植。但是,主治医生们需要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权衡利弊,因为不管做不做移植,都没有明显的优劣。

 

Dr. Abdel-Azim个人倾向于只是密切观察及复查,暂时不做移植,尤其如果是只有脐带血来源的干细胞的情况下(参考后面关于移植物的选择)。

 

  • 第二种可能性:未能实现或仅部分实现自体造血重建,患者必须依赖于输血及/或生长因子。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第二次移

 

如果患者依赖于输血且白细胞计数可以通过GCSF得以维持,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500,那进行二次移植的紧迫性没有那么强,可以尽量将两次移植的间隔延长至4-6个月,这样可以让患者有更多恢复的时间,从而降低第二次移植所带来的风险。

 

总之,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要对MRD进行监测,一旦检出阳性,都应当立即进行第二次移植。

 

Dr. Abdel-Azim还特意讲解了移植物的选择和对额外化疗的考量。

 

对于移植物的选择,Dr. Abdel-Azim认为最佳的选择是匹配的非亲缘供者移植物,次之的是半相合亲缘供者移植物,而最差的选择就是脐带血,来进行第二次移植。使用脐带血移植物的排斥/失败风险是最高的,还有细胞数量的局限性,万一需要输注白细胞,也无法找到脐带血的原主来提供。所以,只有万不得已,才会使用脐带血移植。

 

 

至于在第一次移植失败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化疗来预防复发?Dr. Abdel-Azim认为要看MRD指标。只要患者能够维持MRD阴性,倾向于不建议任何额外化疗。数项研究已经表明,维持性化疗不能给急性髓系白血病带来获益。考虑到为了准备第二次移植,需要让患者身体尽可能地恢复,就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化疗。

 

 对于患者家属所提的问题,Dr. Abdel-Azim也逐一进行了解答:

移植失败的机制可能是什么? 原发性移植失败对预后有什么影响?

 

可能存在免疫方面的原因,而且这种情况在脐带血移植后很常见,约有25%的概率。

 
对于预后,因为第一次失败,就要准备二次移植,而第二次移植通常风险更高。第一次与第二次移植的间隔时间越短,风险会越高;反之,间隔越长,则风险越低。

 

二次移植的时机怎么选择?是尽快还是等待一段恢复期?如须恢复期,恢复期多久?

关于第二次移植时机的选择,这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白血病MRD,以及患者是否已实现完全自体造血重建;另外,患者临床状况也必须允许其能够进行第二次移植(比如,肺炎及心肌炎急性期已得到缓解或稳定)。

 

目前在清髓后造血恢复期间,免疫重建前采取什么措施保护孩子的安全?

这取决于患者自体重建的程度。
 
如果患者状况比较严重,比如全血细胞或是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那可以采取如下这些措施:
 
患者隔离于层流房中,限制访客,访客均需穿戴住院服、手套及口罩,避免任何携带有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访客探访;
静输免疫球蛋白,每2周一次,或是维持免疫球蛋白水平至少600mg/dl以上;
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抗真菌药物;
预防性抗细菌治疗;
及时采取相应的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
每周监测半乳甘露聚糖水平,并PCR检查巨细胞病毒及腺病毒。

 

二次移植预处理可否不放疗,有替代方案吗? 孩子不足两岁,父母对放疗顾虑极大,希望不放疗。

这取决于患者是否能达到完全自体造血重建。
 
如果第二次移植的时间可以延后,是有可能避免进行放射的。
 
如果需要立即进行二次移植,或许可以采用低剂量单次放射。当然也可以再进一步降低放射剂量,但这样会增加失败/排斥的风险。
 
有文献报道使用半相合供者,以规避使用全身放射方案,但是相关的文献报道非常少,而且这些报道中移植细胞是经筛选出的CD34阳性细胞,具备这种技术的医院/中心较少、且排斥风险很高。

 

孩子出生时曾自存了自体脐带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共十份,这种自体MSC能用于二次移植治疗吗,会否增加复发风险?

不能,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并不能用于第二次移植。患者缺失的是造血干细胞,而非间充质干细胞。

 

如何评估低龄幼儿接受化疗及本次清髓后的药物蓄积毒性,以及对二次移植的药物耐受性?如何评估远期副作用和各种并发症?

如果确实需要第二次移植,最好的选择将是减低强度/毒性的方案,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改良方案。移植前需要重新进行标准检查,评估器官的功能。

但是对于移植失败且无自体重建的患者,如不进行第二次移植的话,将无法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选的减少并发症的方案将非常有限。
 
至于移植后以评估并减轻副作用为目的的长期随访复查,可以参考已经报道的方案

首次移植回输后约十天有肝静脉闭塞病(VOD)表现,胆红素,补体均升高,结合孩子既往肝脾表现,二次移植时如何提前防治VOD?在预处理阶段和回输阶段可提前应用去纤苷等药物预防吗?

是的,可以考虑使用去纤苷与熊去氧胆酸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但是最重要的防范因素应当是严格的术后体液管理。

对于静脉阻塞性疾病,去纤苷在美国仅被批准用于治疗,作为预防性用药还只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在欧洲已常规用于预防性治疗,且该方面的临床数据非常喜人。

第二次移植的预处理方案设计,已经考虑了如何降低静脉阻塞性疾病在内的并发症。

当前美国或国际上有开展针对髓系白血病的CAR-T治疗、其他细胞免疫治疗、新的靶向药物吗?

据我所知,在美国尚无针对此例患者年龄段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群体的CAR-T治疗。另外,即便是成年AML患者,目前CAR-T治疗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且患者在细胞治疗后仍需进行移植。因此该疗法并不能替代移植。
 
更需要指出的 是:如果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移植失败,那CAR-T并不能用来对付这个问题。况且,从最新的骨髓检查结果看,MRD仍为阴性,也没有使用CAR-T治疗的理由。

当前有可加入的临床试验吗?

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移植。没有针对第一次移植失败的临床试验,如果确实出现移植失败,且无自体重建的话,那么患者需要尽早接受第二次骨髓移植。

吉妥珠单抗2017年9月美国重新上市,对本案例有应用价值吗?2018年4月骨髓细胞流式检测提示:部分细胞表达CD33。

首先说明一下,目前吉妥珠单抗用于成年人的一线治疗,如果是两岁以上儿童,需要是在复发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属于二线治疗。而且不管患者什么年龄,癌变细胞需要是有CD33表达。 

对于欣欣的情况,因为骨髓穿刺报告显示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没有出现复发,所以目前是不适用的。

CD33本身在正常细胞上也表达,假设未来MRD转为阳性,也需要确认CD33是在母细胞上表达的,才可以考虑使用吉妥珠单抗

孩子治疗前有GATA1、IKZF1、DX11基因突变,这些对预后有什么影响?GATA1基因有文献报道对预后有利,美国方面是否会作为评估预后的因素?在美国,类似情况的婴儿M7型是否都必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仅采取化疗策略的成功案例吗?

有数项研究结果提示非唐氏综合症的M7型(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并可能需要在进入第一次完全缓解状态后考虑骨髓移植。
 
最近有文献报道,某些基因突变亚群在标准治疗后预后较好,如GATA1基因突变者,但是请注意,标准治疗包含有骨髓移植,也就是说获益是在移植的情况下,并不是只是进行化疗

突变

根据视频会诊后的建议,欣欣复查了染色体核型。

 

结果有点儿让人意外:似乎染色体发生了改变,在2018年5月时骨髓染色体正常;在移植失败后,2019年1月复查显示骨髓染色体异常,“存在14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整臂易位”。

 

看到这个结果,欣欣的父母疑惑了:这是与唐氏相关的AML-M7吗?如果是,对既往治疗方案如何评估?对未来治疗有什么影响?

 

对此, Dr. Abdel-Azim 进行了解读:

2018年5月的骨髓染色体核型显示正常,但由于只用了少数细胞(5个)进行分析,所以容易错过任何形式的转位突变。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建议使用非造血细胞(例如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做高分辨核型分析,以确定是体细胞突变还是胚系突变。如果是体细胞突变,那么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如果是胚系突变,那么患者需要找医学遗传学专家进行遗传咨询。

 

当前观察期内,为帮助孩子控制病情,是否适合进行髓系的CAR-T治疗,以及CIK细胞治疗或者NK细胞治疗?

目前所有这些治疗都是实验性的。

对于需要的患者,CAR-T只是AML治疗的一部分,随后还是要移植。

 NK和CIK也是实验性的,需要在特定临床试验的背景下进行。

关键的一点是,目前患者是完全缓解期, 且报告显示MRD阴性,因此我不赞成用任何这些实验方法来预防复发。只有在复发或MRD变为阳性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用这些方法。

当前可否服用一些控制肿瘤的靶向药物?既使是非特定针对AML-M7的

跟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目前患者是完全缓解期, 且报告显示MRD阴性,因此没有使用靶向药物的指征。

请问在美国是否有统计,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是导致白血病AML-M7的易感因素吗?对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有什么意义吗?

 

据我所知不是这样的。

Dr. Abdel-Azim也回答了来自患者主诊医生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否需要二次移植,如何监测?

关于何时进行二次移植,在初步咨询中有详细说明。目前即使发现了这个染色体变异,也没有必要改变原来的计划。

对MRD的监测是关键,可以用经典的细胞流式检查,也可以通过更灵敏的PCR或测序来检测肿瘤相关突变,比如GATA1、IKZF1、DDX11。

AML-M7有没什么靶向药物?

 

参见先前的咨询,其中讲到用吉妥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 然而,患者目前处于CR期,MRD阴性。 所以我认为没有添加靶向治疗的指征。

不是结局的小结

 

如果简单总结一下会诊的建议,那就是:静观其变。

 

观察等待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变化再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虽然二次移植还是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欣欣能维持MRD阴性,身体又获得很好恢复,那这必要性就逐渐降低了。

 

而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基于治疗的经验和文献的报道。

 

在二次会诊之后,欣欣出现皮疹4次,有记录的发烧5次。

 

值得高兴的是,做了4次骨髓穿刺检查,MRD都是阴性。

 

在4月份最新的一次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正常;红细胞略低于正常值,但却是一年多来最接近正常的数值;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但之前3月到4月初,血小板值都为正常。

 

如果说M7型AML的治愈是彼岸,那标准治疗就是闯过湍急的水流到达彼岸的航线。

 

很多人走这条航线,都成功了。

 

他们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坐的船有多时髦,重要的是因为这是一条相对最安全的航线。

 

所以,即便能复制渡船,如果没有沿着这条航线走,不见得就能复制别人的成功

 

欣欣,如今就在河的中央。

 

在这航线上,有顺风,也有逆风。有GATA1突变这样的好牌,也有移植失败这样的挫折。

 

一个暂时的挫折,可能会让渡船偏离航线。

 

美国专家的会诊建议,可以指明航线,但是要回归航线,关键还要靠掌舵的中国主治医生。

 

希望这中美专家一起联手的会诊,能让欣欣的航船摆正航线。

 

最希望的,是欣欣能最终抵达彼岸,获得治愈。

MH

 

 
 
  • 美国官方认证的严格遵守美国HIPAA法案的专业医疗服务机构。
  • 提供危重疑难疾病领域的中美线上会诊多学科会诊赴美就医赴美质子治疗等医疗服务。
  • 已签约超过700位美国TOP1%顶级医生,为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受法律保险双重保障的医疗会诊服务。
  • 自主开发FDA认证国际远程会诊平台。

MORE Health 爱医传递2011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前肿瘤外科主任Dr. Robert Warren (罗伯特 沃伦医生),前血液肿瘤科主任Dr. Marc Shuman(马克 舒曼医生)等一些顶级专家及其他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

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我们的案例经理联系

或拨打8887214051免费医疗咨询

MORE Health爱医传递优势

超过700位全美排名TOP 1 %的顶级专家为患者提供最权威的治疗方案;

专业的医学博士为患者提供的病例翻译及同声传译等服务;

覆盖全球的医疗事故保险,全方位保障用户权益;

如有必要,可为患者安排赴美就医绿色通道。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