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太极

来源: 2018-11-03 11:22: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太极 一般被理解为划圆, 深一点儿的是阴阳互动互补。其实太极还有一个重要内涵:整体观。

说起整体观,又被机械化为形体上的这三合那三合。其实整体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局部与整体相合,精到手与足,细到指尖与丹田-----不是外形上的相应,而是内在的相通。比如,腰一动,指尖上有反应,反过来,指尖动,腰上也会有反应。

能体会到这种整体性,时刻都可以练太极。

比如走路,如果我们观察走路,会认为这是肢体运动,这种运动是由肌肉伸缩引起的,这就是一般的视角,有相的视角。

在这个视角之下,肢体运动有力量,有角度,有形状,有方向,有幅度等等。但从这个视角来看,所谓的运动其实是“支离”的。比如手一甩甩出去,再一摆又荡回来。如果说关节与手臂肌肉得到了运动,那么手掌、手指的肌肉其实都没有得到锻炼-----这种锻炼不是整体性的,也没有灌注到细节。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忘掉肌肉,肢体,形状,而把手看成是一个细长的袋子,这个袋子里装满了细沙。这样,手臂的运动是袋子里的细沙整体旋转翻涌的表现,仔细体会细沙的整体在运动中的变化,就能体会到手指发胀,手臂放松了。把这种感觉放大到全身,体会身体是一个袋子的感受,应该是真正的放松的开始。

其实,一般说到太极一多半的注意力都在拳字,因而只是关注架子怎么动,其实自然的运动都符合太极的原理。普通运动没有与太极挂上,只是因为用心方式不同,而不是因为运动方式不同。

一般走路,其实不需要用心。只要动一个念头-----走----就开始了,其他都不用管了。所以有人一边走一边听音乐,一边走一边想事情。

这样也能得到锻炼,但是心身分离,没有实现最好的效果。

如果说普通走路是非意识状态下实现的,太极走则应该是有意识状态下实现的----注意自己的身体本身的整体谐调。把注意从外在的位移上转到内在的开合上。

我们平常走路,就是肢体一节一节地动,一块一块地动,没有实现内在的整体的动。即使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比如走薄冰钢丝,也还是僵化分节的。而太极式的动,则要把肢节的僵块化开,不被肢体的形状,筋骨肌肉的不同迷惑。把肢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只是“气”(袋子里盛沙粒或者水),每一动都是气的整体开合。

可以从一只胳臂开始,也可以从一条腿开始。要明白虽然肢体形态有差别(比如手臂与手掌手指不同),但气是贯通的,同质的。忽略差别,体会同质,然后体会每一动时内在气的整体运动。比如手臂,走路时不是无意识地悬在那里前摆后摆,而是内在的气在顺逆旋转催动外在运动。

想象一下章鱼,看它在运动时触须是怎么动的-----不是一节一节的僵化的动,而是一点动全体动。或者蛇,或者毛毛虫,都差不多,要点就是不分节,一动全动。

如果找到感觉,以手为例,手指会有胀感,前后摆臂时肢体内会有沉重滞塞摩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