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的忆苦饭

来源: 2018-02-08 05:30:3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赶上了那时的每年一度的忆苦思甜仪式,唱忆苦歌(天上布满星......),两三位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讲话,最后吃忆苦饭。

我这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孩子是第一次吃忆苦饭,此前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虽然吃过发霉的红薯面做的饼子,吃过白菜根,但毕竟不是经典的忆苦饭。中学没有食堂,也无法提供忆苦饭。

所以很清楚地记得那次忆苦饭:用谷糠和馊了的豆渣拌在一起蒸的窝头,没有一点儿油水的漂着几片老菜帮子的汤。

我吃了一口窝头,觉得还不错,就三口两口把窝头吃掉了。看着别的同事们难以下咽的样子,我觉得有些困惑不解,就跟炊事员说,能再给我一个吗?旁边的我的同学+同事小葛捅了我一下小声说,别要了,我把这一半给你。但话已经说出去了,炊事员就又给了我一个,和上次一样,不到两分钟,第二个糠窝头又下了肚。

徐排长(当时的工段长按照军事化叫排长)看到我似乎还想要第三个的样子说,旧社会吃糠咽菜是吃不饱的!这意思很清楚,不许我再要了。同时他又说了些我没有记清楚的话,意思是小葛等必须在他的监督下把第一个窝头吃完,不许偷偷扔掉。

两年后忆苦思甜仪式悄然无声地消失了。后来不要说糠窝头,连玉米面的窝头也不吃了,整天大米白面,一直到来美国以后老了,讲究健康,看到很多人主张吃什么粗纤维,全谷,少油。前几年又发现发酵的豆制品最健康。于是回想当年,那忆苦饭也许很健康,馊了的豆渣也是发酵吧?那无油无盐无酱油的菜帮子汤似乎也符合某些时髦的健康理念。

但我还是没有回到吃糠咽菜的忆苦饭之路。因为我知道,“旧社会”的中国人是所谓“东亚病夫”。虽然我仍然像当年一样可以毫不困难地吃糠窝头,虽然我也会隔三差五地吃全谷和无油无盐的青菜,但是美食也是生活中不可少的。动态的中庸之道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