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37:十九、御街忆昔(上)

来源: 龙剑 2020-05-01 07:27: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796 bytes)

                                                                  御街忆昔(上)

    中国古代都城居住和商业区域的布局,很早就开始有事先的规划设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把居民区划成一块块叫做“某某里”的规整的子区域(见北魏楊衒之所撰的《洛阳伽蓝记》)。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繁华的城市,城市布局更是经过周密规划,非常规整,有东、西两市,每市由三十多个坊组成,呈现棋盘格状。两市之间北面是皇城,南面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区。西市是当时工商业的集中区,唐代的丝绸之路起始于西市,商贾云集,许多来自中亚、波斯的胡商汇聚于长安从事商业贸易,当时的“西市”有衣肆、药行、酒肆等,素有“金市”之称。东市是游乐区,著名的红灯区:平康坊就在东市西面靠近皇城的东南角。而游兴之地集中在东城墙附近的南部,从春明门到曲江池,沿途酒家密集。每个坊(里)都自成系统,有自己的特色。这种布局通常叫坊市制。

    到了北宋的汴梁,坊市制崩溃了。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的住户人家都朝向大街开门,商店可以设在城内外到处朝向大街的地方。城里设有叫做瓦子的游乐场所,高大的酒楼临街而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说的更详细。中国古代城市史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点在南宋临安体现得更为明晰。临安城内的坊完全不同于隋唐长安城棋盘格状的里坊,实际上相当于一条条的小巷,巷口立有坊表标记名称。《梦粱录》卷七“坊巷”一节如“吴山坊,即吴山井巷”,“融和坊,即灌肺岭巷”,“康裕坊,俗呼八作司巷”,“中和坊,元(原)呼楼店务巷,旧名净因坊”等坊巷互称的记载比比皆是。另外,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城内水系发达,街巷与河道相傍并行,更体现出“长巷式”或“纵街横巷式”的特点。它的这种城市形态一直沿袭到近代未曾改变,是区别于此前坊市式布局的重要特征。

    大宋的南迁,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口,还带来了北部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这拥挤的街巷之中,临安不仅奇迹般地消化了大量南迁人口,而且其适宜的商业氛围在北方先进文化的刺激下,反倒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宋室南迁促进了杭州都市的繁荣,使杭州成为国际上第一流的都市。南宋遗民灌圃耐得翁在所著《都城纪胜》一书的序中云:“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京师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侔,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

  《京城图》上画有六十余个坊巷的名称和位置。《梦粱录》记叙更详细,加上《咸淳临安志》的记载,京城坊巷有八十多个。若干个坊巷组成一个“厢”,设一名小使臣负责消防和治安,相当于现在“街道”一级的行政机构。全城共有九厢,又在城北和城南近郊人口较集中区域分别增设左厢和右厢,临安合计有十一个厢。唐代的坊市,每个里或坊大约一百户左右,南宋临安则远远超过这个数目。按前面所述,南宋末,钱塘、仁和两县共有四十三万人口,主客户十八万六千多,就算两县仅三分之一户口居住在京城城墙里,每条坊巷也平均可达七百多户的人家,规模比唐代的里坊大得多。每厢平均有九条坊巷,一位小使臣要负责六千多户人家的消防和治安。

    《梦粱录》上说小使臣“其职至微”,恐怕是个未入流,没有品级的官儿,但要管的事儿不少,非常琐碎,且须昼夜操劳。拿现在情况作比较,有点儿像街道主任,还兼派出所所长和消防队长,“所统者军巡火下地分”。“官府坊巷,近二百余步,置一军巡铺,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遇夜巡警地方盗贼烟火,或有闹炒不律公事投铺,即与经厢察觉,解州陈讼。更有火下地分,遇夜在官舍第宅名望之家伏路,以防盗贼。盖官府以潜火为重,于诸坊界置立防隅官屋,屯驻军兵,及于森立望楼,朝夕轮差,兵卒卓望,如有烟处,以其帜指其方向为号,夜则易以灯。”因为临安房屋非常拥挤,栉次鳞比的木结构房子很容易发生火灾,事实上南宋不到一百五十年,祸及全城的大火灾就有好几次,甚至蔓延到太庙、皇宫这种宫禁要地,所以当时杭州特别重视防火。军巡铺的兵卒除防火外,其它职能和现在警署的警察十分相似,看起来南宋杭州市政管理模式已具有现代的雏形。因为地皮紧张,富贵人家和普通百姓混居一起,偷盗案件时有发生;官二代、富二代中难免有仗势欺人的恶少;居民良莠不齐,青皮光棍、地痞流氓混迹其间,很可能还有黑社会组织,所以治安形势也很严峻。总而言之,这个小使臣可不是容易当的。

    “纵街横巷式”的骨干道路就是南宋朝廷精心设计的贯穿京城临安南北的御街,八十多个坊巷一半分布在御街两侧,其余的多数坐落在大河、市河和清湖河边,依水而居正是江南水乡的特色,猜想还有不少水埠,河上密密麻麻的桥梁,通行十分便利。 “御街”,两旁集中分布着政府机关、各种商户和一条条横巷。皇帝在“四孟”的 时候(四季的第一个月,具体在哪一天要由钦天监选择黄道吉日)都要离开皇宫沿御街到景灵宫朝拜祖宗。这条御街中心的御道就是当时给皇帝行走的专用道路。此外,每三年,皇帝还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也要启用御街。先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牌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

    本世纪初,在建设万松岭隧道东出口严官巷时,发现古迹遗存,就把道路建设规划作了改变。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对严官巷的南、北两侧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一千二百余平方米,发现了南宋时期的御街、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道路、殿址、围墙、河道、石砌水闸设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重要遗迹。这个“严官巷南宋遗址”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按《京城图》这座桥应该就是六部桥。

    中山路在上仓桥路附近有一个南宋御街遗址陈列馆,进门是一个木结构穹顶,设计这建筑形式的灵感,应该来自上世纪末考古发现的绍兴印山的越王允常(勾践的父亲)巨大的木结构墓室。地面往下是玻璃罩里展示包括御街在内的四个文化土层。最上面的是现、近代的中山路路面层;第二层为明清文化层,有很多断砖碎瓦和青花瓷片;第三层为元代文化层,那时叫大街;最底下一层,就是南宋文化层,以五代和宋代特色建筑用砖为代表,较现代砖细长,形似香糕,就叫香糕砖,用来铺设御街路面。据历史文献记载,除了香糕砖之外,还有用石板铺设的路面。

    关于南宋御街历史的记载极为罕见,最早记录的是咸淳年间临安府尹潜说友主修的地方志《咸淳临安志》卷21《御街》,有一百多字,也是南宋御街唯一的完整记录:“御街,自和宁门外至景灵宫前,为乘舆所经之路,岁久弗治。咸淳七年(1271)安抚潜说友奉朝命缮修,内六部桥路口更太庙北,遇大礼别除(授)治外,袤一万三千五百尺有奇。旧铺以石,衡横为幅,三万五千有奇,易阙坏者凡二万。跸道坦平,走毂结轸若流水行地上,经涂九轨,于是为称。”

    这段记载讲了南宋御街的位置是从和宁门到景灵宫,即前面南宋临安图中那条手杖状的白线。更具体一些讲,御街起自和宁门(今天凤山路和万松岭路连接处),从这里一条直线(今天中山南路的南段是弯曲的)到朝天门(现在的鼓楼),和今天的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走向一样,在鼓楼向西一小段路再径直朝北,到万岁桥堍的横河南岸(现在的凤起路南侧,当时是仁和县衙所在地)转向西直到西河东岸(今天的武林路),横河与西河交界处有一座叫做斜桥的大桥,过斜桥再向西北没多远就是景灵宫(大致在今天的杭十四中西边)了。这段路全长5.2公里左右,其中到凤起路为止的中山南、中、北路长约4.2公里。现在杭州介绍御街的文字,借用了明代诗人袁中道的诗《长安道上醉归》的首句:“天街十里雾濛濛”,称之为“十里天街”,这个长度是约数,并非精确数字。

    据《周礼记载》天子国都专用道是“经涂九轨”,古代一轨为八尺,九轨就是七丈二尺。但这里一尺的长度是按周代的23.1厘米计算,并非宋代长约31厘米的一尺(现存宋代实物的尺长度不一致,这里以营造尺为准)可知御街宽度大约是16.6米。和有文献记录的北宋汴梁城御街宽可二百步比较就差远了,但在如此拥挤的临安有这样一条宽阔的大道,已经是十分难为了。“奉朝命缮修,内六部桥路口更太庙北,遇大礼别除(授)治外,袤一万三千五百尺有奇。”指的是除六部桥路口到太庙以北这一段(这一段接近一公里)因遇大礼已修治外奉命缮修的御街长度,按宋代营造尺长度为31厘米计算,刚好4.2公里左右。

    还有“旧铺以石,衡横为幅,三万五千有奇,易阙坏者凡二万”的记载。因此我猜想御街由几万块巨幅石板和宋代有名的“香糕砖”共同铺设而成,应该分为主道和辅道两部分。想象起来御街应是这样的:街中心是皇帝出行时专用的石板铺成的御道,两旁是用香糕砖砌成的辅道,辅道外边则是供市民行走的走廊。

每块石板一轨长(约185厘米),横铺,一排三块,即御道占御街宽度三分之一。

缮修长度一万三千五百尺有奇,用石板三万五千(块)有奇,一排三块,可算得有一万一千七百排,可知每块石板宽1.1尺(约34厘米)。这种石板的厚度一般是10厘米左右,如果用的是青石,每块重约300斤,如果用的是花岗岩则每块重330斤,施工时,四个青壮年汉子抬一块正合适。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