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25:十三、苏轼浚河(上)

来源: 龙剑 2020-04-19 08:26: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17 bytes)

                                                                    苏轼浚河(上)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轼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当年杭州大旱,饥民遍地,亟待救济。苏轼就任伊始,为缓解旱情,先考察杭城的水系。参照年代稍后的南宋京城图和吴自牧《梦粱录》,可以推测当时杭州城内外河道的大致情况。

    西面,从涌金池引西湖水的向东的清湖河,沿后来被叫做浣纱河的水道拐弯向北继而向西,最后再转向北,经后来被叫做西河(今武林路)的河道从余杭水门出城,这部分水系直到解放后才被填没。中间,现在的光复路位置上是一条市河又叫小河,其南端沿现在的惠民路转向东,和盐桥运河相接;其北端大约在今天的凤起路,然后沿凤起路向东通盐桥运河,向西通西河。

    东面情况比较复杂。城内,盐桥运河是杭州城里的主航道,南端分两支。一支一直向南,在碧波亭(后来的凤山门东)接龙山河到闸口,由龙山闸入钱塘江。在“城垣扩建”故事中已讲到,南宋时为皇宫的安全,这一支只到皇城北面为止,不再和龙山河相通。另一支在候潮门稍北向东流入茆山河。盐桥河向北在城里沿今天的中河通过梅家桥流入白洋池(今杭州体育馆附近),再在田家桥,这地名至今犹在,当时是河上一座桥,向西在天宗水门(今运河武林门码头西侧)转北出城。

    茆山河在盐桥河东面约三百步,大体平行于盐桥河,在苏轼的时候,茆山河还在杭州城外。其南端经浙江闸到钱塘江,浙江闸就是为控制钱塘江潮水而修建的。南宋时茆山河已在京城东城墙内,但《京城图》上茆山河只在京城东北角有一小段,《梦粱录》中也记载茆山河大部分河段那时(南宋末)已湮塞。早在十几年前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在《望湖楼晚景》五首五绝的第五首中就曾写道:“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后来又在送别陈襄的《虞美人》词中写到:“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这里的沙河有人以为是贴沙河,我认为应该是茆山河,当时杭州东面城外几条河因为通潮,承受钱江的泥沙,都有人称之为沙河。例如位置在茆山河略东面南宋时成为京城东面的护城河,现在的东河就是其中一条,贴沙河是在更东面的一条。茆山河的北段和南段都很靠近吴越国时的杭城东城墙,只有中段因为当时杭城是座腰鼓城向西凹进,使得茆山河离城墙较远。茆山河尽管在城外,但在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就已有几分热闹,尤其北段是位于钱镠所建造的罗城由东城墙转北城墙的拐角处附近,那里曾有保德门,所以苏轼在望湖楼可以见到沙河的灯火。

    苏轼向哲宗皇帝和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所呈的《奏乞开西湖状》中附了一份《申三省状》,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即中央政府。这是一份向中央政府汇报疏浚和治理盐桥、茆山二河的总结报告,详细说明了治理的原由、经过和效果。

    在这份报告中苏轼说,早在十几年前任杭州通判访问民间疾苦时,父老皆云:“若运河淤塞,远则五年,近则三年。”盐桥运河是漕运航道,装载几百担的漕船本来就靠人牵牛拉,海潮带来泥沙,使河道淤积,导致舟行更为困难,严重时甚至要航行好几天才能出城。因此每隔三五年河床就需要疏浚一次,挖出的淤泥就堆在岸边居民家门口,影响生活和生计。一些胥吏和差役还利用选择堆泥场地的机会敲诈勒索,泥水又弄得十几里地闹市区的路面泥泞不堪,百姓怨声载道。

    苏轼又问父老,泥沙淤积从唐代就如此,并非近年,为何现在看来只是堆积了三五十年的样子。父老们都说吴越国时杭城东面有小堰门,既有小堰,当时应该还有大堰,靠大小二堰,隔绝江水,不放入城,则城中诸河,专用西湖水。水既清澈,无由淤塞。同时余杭门外半道红(今天这地名还在)地方,当时也有一道名为清河的堰门,控制湖水,不令西湖水轻易流走。只是真宗天禧年间王钦若知杭州,贪图一时的加快行舟效果,拆了东、北两面的堰门,江水入城至今七十余年矣。况且近年西湖日益堙塞,昔日水面半为葑田,雨水多时西湖无所潴畜,田亩遭受水灾,而干旱时西湖自身干涸,不能向运河补水。

    解释一下葑田,葑就是野茭白,最适宜于生长在水深半米左右的湖沼地区。《辞海》中对葑有两种解释:一为芜菁,读第一声;二为菰根,即茭白,读第四声。菰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古代归在“六谷”里,唐代以前一直只被当作粮食作物来栽培。战国时期宋玉的《讽赋》:“为臣炊彫胡之饭,烹露葵之羹,来劝臣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其卑溼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的记载。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直到南宋以后还有用菰米做饭的,陆游《村饮示邻曲》诗:“雕胡幸可炊,亦有社酒浑。”清代赵翼《宴集九峰园》诗:“烹鲜斫鱠炊雕胡,主人称觞客避席。”《本草纲目》“谷二•菰米”条的集解中引苏颂说:“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如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彫胡米也。”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居然不抽穗,茎部却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茭白。这种蔬菜不但吃口柔嫩、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可以去烦热、解酒毒、利小便等。因为经济价值高,人们就专门用菰生产茭白了,为收获菰米种菰的反而不多,近代恐怕已经没有了。在我国,茭白出现也很早,唐皮日休《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诗:“怪来昨日休持鉢,一尺雕胡似掌齐。”近代科学研究已经搞清楚,茭白是因为“菰”受到黑粉菌的感染,使靠近根的茎部膨大而形成的肉质茎,如果土壤里缺乏黑粉菌,“菰”就成了不长肉质茎而结籽的葑草。曾有一些国家引种我国的茭白苗,开始只开花结籽却不长肉质茎,引进黑粉菌之后才解决问题。

    尽管菰米产量低,在唐宋时期,因种植的成本和人工花费不多,江南一带菰米是常见的粮食,湖沼地带纷纷开辟种菰的葑田。菰最适宜在水深半米的地方生长,先是靠近岸边种植,逐渐向湖沼中心筑堰排水加泥,营造新的葑田。西湖很适宜种菰,除吴越国有专门设置撩湖兵巡湖那段时间外,不断有人在西湖开辟葑田,使西湖面积日渐缩小,供水能力日渐萎缩。这就是为什麽西湖一直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葑田,直到影响杭城百姓生活,不得不进行疏浚的原因。

    下一个苏轼治湖故事中,将进一步谈当时苏轼遇到了葑田使西湖将在二十年内完全湮塞的局面和他的解决办法,现在重新回到浚河这个题目。苏轼说当年虽已了解河道淤塞原因,通判只是知州的助手,不能作主。自前一年七月到任知州,首先见到运河干浅,行舟出入艰苦万状,谷米柴薪价格因此暴涨。于是动用捍江兵士及诸色厢军(海塘守军和地方警察)千余人,据苏轼年谱还曾动员灾民以工代赈参加疏浚,从十月开工历史半年完成,开浚茆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都有水八尺以上。使得公私舟船通行便利,父老都说:“自三十年已来,开河未有若此深快者也。”只是天天仍有潮水带来泥沙,淤填如旧,三五年后将会前功尽弃。   

    苏轼广泛征求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监在城商税的临安县主簿苏坚提出一个建议,以茆山河专受挟带泥沙的江水,以盐桥河专受已澄清的潮水。这样作为漕运主航道、位于城区的盐桥运河就不需要疏浚,既不影响航运畅通,又可避免疏浚扰民。

    具体做法是在南面盐桥河与茆山河连通的地方、钤辖司(城防司令部)前建一座闸,涨潮时关闭,挟带泥沙的江水就不能进入盐桥河。在潮平后一至二个时辰江水澄清了,再开启闸门允许已经澄清的江水补充盐桥河,以利航行。根据历史记录,两条河泥沙只淤积在从浙江闸开始的向北十来里河段,茆山河向北流十余里路后,水中泥沙都沉积下来,再让它转西到梅家桥附近的白洋池,再和盐桥河相通,这时虽有江水流入盐桥河,却不会产生泥沙淤积问题。盐桥河两头都有江水补充,可以保持通航所需的水位,就不会像眼前那样因水位太低行舟困难。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