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名将--王天培的冤死

来源: rouserrun 2010-07-15 08:22: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4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rouserrun ] 在 2010-07-16 06:48:0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北伐名将--王天培的冤死

(2004-09-07 12:00:54)
李远

那是在1927年9月2日凌晨,杭州郊外,一阵枪声划破了沉静的夜空,一位军人倒在血泊之中。这位军人就是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第十军军长王天培。

王天培,字植之,号东侠,贵州省天柱县人,侗族。这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颇有儒将风度,能诗文,参观成都武侯祠曾作对联一副,今还存在祠内。他参加著名的武昌起义、护国运动和护法战争,为捍卫民主、共和效力,在桂林受到孙中山的接见,表示“对中山先生的信仰至死不渝。”当北伐的号令在南国--广州吹响之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的王天培率2万5千将士在湖南洪江誓师北伐。共产党员吴玉章代表国民政府亲临大会授旗和讲话。吴称赞王“是一位忠心耿耿、青年有为、文武全才的军长”。这支不到三万人的队伍,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杀向安徽.

1927年5月,蒋介石再次举行行北伐。何应钦、蒋介石(白崇禧代理)、李宗仁分别担任一、二、三路北伐军总指挥,而王天培为第三路军的前敌总指挥,隶属于李宗仁。第十军因队伍壮大而军饷不足,他们饿着肚子,穿着草鞋,在王军长的指挥下,勇敢地迎战北洋军阀之一的奉军,下安庆、合肥,攻蚌埠,占徐州,进鲁南,逼泰安,济南之敌震动。张宗昌部军长张敬尧、曲同丰等派人向王表示“十军打到济南,他们就反戈归附。”要拿下济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但这时武汉政府反蒋,蒋介石又害怕王天培的势力壮大,于是命令停止攻打济南,并将主力撤出前线,仅存第十军等部队在绵延百里的津浦线上抗击十倍之敌。即将到手的果实就这样丢掉了。王天培多次向蒋求援,第十军终因孤立无援、缺乏粮弹而败下阵来,一直退到安徽的符合集。蒋介石见战略要地--徐州已丢失,又遭到各方面的责难。于是慌忙下令“要夺回徐州以振军威,”“不打下徐州,便不回南京。”亲自担任总指挥,率第一、四、四十四、二十七、三十二军及残破不堪的第十军发动徐州战役。结果,败得一塌糊涂。蒋介石在陈诚等人的护送下,由蚌埠仓皇逃回南京。

徐州失守,蒋介石感到无法向国民交待,乃将自己估计错误、指挥失当所致的战败责任,推诿到王天培身上,以王作为“替罪的羔羊”。阴谋设计后,蒋介石于8月13日乃通电下野,行以退为进之策。蒋下台前急电王天培来南京面商机要。尽管幕僚已识破了蒋的奸计,一再劝阻,甚至建议派一师人马相随。但性情憨厚的王天培却毫无在意,认为蒋不会胡来,就这样中了蒋的圈套。8月9日,王天培一到南京,就去铁汤池丁家花园拜见蒋介石,但蒋以忙为由,拒绝会见。第二天,王就被蒋介石以擅自撤退、克扣军饷等罪名逮捕。蒋介石下野回浙江奉化老家,便把王天培押送到杭州市浙江省防指挥部,然后秘密处死。

王天培被害,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蒋介石为何要杀死王天培呢?一是因为蒋介石素有排除异己之志。王天培是黔军,既非蒋的嫡系,又不是黄埔出身。当王部打到泰安时,队伍扩大为9万人,尤其是张宗昌部将决心反戈归附的音讯为蒋知晓后,更是担心王部人多势众,拥兵自重,无法控制,乃决心消灭王部;二是蒋指挥徐州战役失误,且败得很惨,这是蒋介石所未料到的。时被人称之为“北伐战争中最孱弱的一次溃败”。各方面责难纷纷而来,尤其是李宗仁、白崇禧之攻击为甚。蒋感到压力太大,寻机推卸责任。于是将战败之责任推在王天培身上。惜乎,这位于武昌起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有功之臣,就这样做了蒋介石的“冤死鬼”,时年39岁。

王天培很迷信,临死前,还拿着一颗保命的“舍利子”(佛骨),企图……。但蒋介石还是没有怜借这位“替罪羊”。子弹从王天培左后脑穿过,由前右脑斜出,脑浆、鲜血四溢,有“肝脑涂地”之状,太惨了。

1931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孙科、古应芬、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人开会为王天培下了昭雪令:“前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忠勇性成,夙娴韬略,效劳党国,历著奇勋。讵论口○○○嫉忌贤能,排除异已,于十六年八月间,乘王故军长自前线返宁请见之时,遂加禁锢,继施极刑。黄鸟歼良,古今同慨,追维往绩,悼惜良深。故军长王天培着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以刻忠烈,而示来兹此令。”旋即军事委员会议决,照陆军上将阵亡例怃恤。1933年4月14日,贵州省主席王家烈也在贵阳为王天培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称之“西南杰出,忠勇性成。”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