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一媒体人竟扳倒部级高官刘铁男,什么信号?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2014-01-01 21:08: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18 bytes)
 一位媒体人通过微博最终扳倒了一名部级高官,这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给人留下的强烈印象,尽管这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还发出了更广泛的信号。

  去年12月6日《财经》副主编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微博一出来,预测刘铁男“凶多吉少”的人就很多。除了罗的举报“看上去像是真的”,还因为人们有了这样的预期:如果刘“真有事”,如今的中国没有人能够“保他”,他的部级高官身份同样成不了他的护身符。


  刘铁男案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社会的一个信念:只要是被揭出来的腐败和丑闻,而且是真实的,嫌疑人能够逃脱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正义决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中国社会的化妆品,它更像是这个社会的真实脸色和态度。这有两方面大的原因,一是民意越来越强大,而且谁都知道民意不可违。二是“制度”的纠错功能越来越刚性化,它不以少数人的权力和意愿为转移。


  如果仔细看,这就是正在中国发展的民主和法制的真谛。



  但我们都清楚记得,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当天,能源局就以官方名义为刘的“清白”背书,并宣布对罗的“污蔑造谣”报案报警。这反映了公权力有时会向高官屈服,甚至被他“私用”。谁说这个问题不恰恰就是腐败发生的温床之一。


  从实名举报到宣布刘铁男被调查,一共5个多月。这样的结果和节奏都会进一步影响今后舆论的预期。在过去5个月中,不时有人质疑官方对待实名举报的真诚性,而现在看来,这些日子里的调查一直静水流深。


  昨天互联网上的掌声里,夹着大量对能源局当初声明成了“官谣”的嘲讽,社会部分人的反向情绪不会因这件事扭转。事实上官方调查刘铁男也不是为了舆论而去做的。但“表哥”、“房婶”以及雷政富们都被查处了,现在刘铁男也倒了,事情的正面效果正在民间的真实舆论里积累,这些是微博的胜利,但到头来,它们都是“体制绩效”的彰显。


  中国社会的和谐方式在微妙变化。微博监督和微博反腐揭开了一些问题甚至“黑幕”的盖子,但它们又同时展现了一定的“对抗性”。能在鼓励“建设性”的同时包容这些“对抗性”,这是中国社会和谐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升级的一个关键方向。


  打个比喻,互联网就像中国一个非常能干、活跃,但又让人“不太省心”的孩子。它拒绝以往的潜规则,或者就是不守规则,但总能另辟蹊径,通过“很世俗的方式”触动国家长期的难题。它同时制造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本身又像是国家的弹性。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有着不断前进的强大内在动力。对互联网上有些“另类”的举动,社会(包括官方)的总态度是接纳其积极影响。这是互联网在中国发挥了特殊作用的根本原因。


  官方对互联网也采取了管理措施,但设计方向都是“渠”和“通道”,而不是“闸”。事实对这一点做出了验证:互联网是中国意见表达最开放,也最多元、最尖锐的舆论场,它还同时成为中国最有活力、成长势头最猛的经济领域之一。互联网是中国这些年经济及意见表达领域的“突出赢家”。


  罗昌平“战胜”刘铁男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这预示着,中国舆论场的“权力重心”在进一步向互联网偏移。中国互联网是全球对本国舆论影响最大的互联网之一,此趋势将继续强化。这一现实让人感慨万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