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为何从不提与鲁迅同窗三年?

来源: YMCK1025 2021-11-28 17:51: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4716 bytes)

陈寅恪为何从不提与鲁迅同窗三年?

 

 

难得君 难得读书 Today
 
 

Image

Image

文 | 难得君

 

01
 
民国短暂,大师辈出。
 
鲁迅自然不必多说,我们几乎都是从小读他的文章长大。
 
今天提到的另外一位大师,大家可能很少读到他的文章,因为他主要的成就在史学、哲学、语言学、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他在王国维先生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两句话却是众人皆知。
 
没错,他就是陈寅恪
 
他和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被称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傅斯年称之为“三百年来唯一人”;他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称为清华大学百年史中四大哲人;他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等人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Image
从左到右: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
 
陈寅恪1890年7月4日出身于湖南长沙,系名门之后。他的祖父陈宝箴,是少见的实干型政治家,眼界开阔,敢于变革,未出道时就被曾国藩称之为“海内奇士”,官拜湖南巡抚,是维新变法时,唯一响应中央的地方巡抚。
 
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晚清著名诗人,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称之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
 
名门公子,家学渊源,却丝毫没有纨绔之气,埋首书斋做学问,自甘寂寞,学问功底在整个民国学术界无人出其右。
 
就连梁启超都说:“我梁某著作等身,不及陈寅恪寥寥数百字”,北大校长傅斯年称他“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吴宓称“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这位名满天下的年轻大师,与我们熟知的鲁迅,却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02
 
1902年,陈寅恪三兄弟剪去辫子,留着短发,负笈东瀛求学,入日本弘文学院,这是日本政府为教授中国留学生日语而开办的一所补习学校。这一年,陈寅恪年仅12岁
 
Image
留日期间的陈隆恪(左)、陈寅恪(中)、陈衡恪(右)三兄弟
 
这一年,21岁的鲁迅以矿路学堂毕业生的身份考上官费留学生,在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的带领下登上日轮大贞丸号,由南京出发去日本。而同行的就有陈寅恪兄弟。
 
俞明震是鲁迅的老师,又是陈寅恪兄弟的亲舅舅。他虽是晚清官员,却积极支持康梁变法,也参与过陈宝箴在湖南的新政,倾向于变法维新,主张向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先进经验,曾两次亲自带领官费留学生赴日,还尽力让家中子弟出国读书,他的侄子俞大纯和外甥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都因此成为日本留学生。
 
鲁迅对开明的老师俞明震和陈家兄弟的印象都很好,他在《朝花夕拾·琐记》曾提起对“俞明震”的印象:
 
“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鲁迅在日记也多次称俞明震为“俞师”或“恪士先生”以示尊崇。
 
鲁迅与陈家兄弟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同住一舍,同学两载
 
Image
弘文学院,1903年摄于东京
 
当时鲁迅已经已经21岁,与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26岁,字师曾,著名美术家、全才艺术家)交往甚密,终身是好友。
 
而陈寅恪当时年仅12岁,在鲁迅眼里就是一个小弟弟,尽管小弟天资过人,但毕竟年幼,很多观念、想法和鲁迅还存在着年龄的代沟。
 
鲁迅取得了弘文学院的毕业文凭之后,于1904年9月8日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鲁迅后来弃医学文,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弃学,在东京寄寓,自学德语、俄语,靠翻译外国小说谋生。
 
当时,日本是同盟会的大本营,东京成为革命者的天堂,许多留日学生都参加了革命,后来很多成为民国的高官。
 
但是,陈寅恪对于政治并不感兴趣,学日语对具有语言天赋的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他更多的精力关注着绘画、音乐、古诗。
 
他广交日本艺术界朋友,完全游离在革命之外。唯一能找得到他与革命有一点点关系的是,陈衡恪与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经常在一起讨论、研习中国古诗、古画、古乐。才华横溢的李叔同此时还没有对革命心灰意冷,是同盟会的骨干。
 
陈寅恪与李叔同常常一起参加一些艺术活动,他全力支持李叔同编辑《音乐小杂志》,并为杂志撰稿,两人还经常在一起探讨书画和音乐。
 
1904年,陈寅恪趁暑假返回南京考取了官费留日,然后再次到弘文学院学习。
 
陈寅恪是特立独行的,他自称:“我心思不在学业上,但也并非不听课,每个月都要到注册的学校胡乱听几节课。我是官费生,朝廷每年有400元光洋配额。要看听课记录,方才可以按月从学监处领到33元钱。”
 
不久陈寅恪因足疾回国,就读于复旦,直到1910年才再次出国,游学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学过22种外语、精通8国文字,尤擅梵文和巴利文,他本来就国学基础深厚,兼之游学西方15年,后遂成为中古史、宗教史专家
 
数年之后,三位当年的同窗后来各自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鲁迅成为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一代佛学宗师,而陈寅恪在文学和史学领域独领风骚。
 
Image
“绍兴府中学堂春季旅行于禹陵之纪念”,1911年春摄于绍兴
 
03
 
1912年,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出任教育部佥事,1913年,陈衡恪任教育部编审,两位老同学在北平相见,格外亲热,过从密切,鲁迅当时刚刚出版了《域外小说集》,还有《炭画》一册,书名就是陈衡恪题写
 
1914年,因一战爆发,在欧洲游学的陈寅恪归国,来到北平投奔大哥,被聘为蔡锷秘书,经常与鲁迅见面。鲁迅1915年4月6日的日记里还记着:“赠陈寅恪《或外小说》第一、第二集,《炭画》各一册。”对陈氏兄弟,鲁迅颇为推重,曾对陈寅恪说:“你们兄弟均如此,读起书不要命,过目不忘又天资聪颖。”而陈寅恪答:“你一双眼睛一直盯着文学这一块。”
 
此时陈寅恪已成年,但志趣与鲁迅并不相同,他性格孤僻,常与李叔同等人一起讨论、研习古诗画和音乐,远离政治运动和革命浪潮,沉浸在中古史的学术研究中。
 
Image
陈寅恪
 
没过多久,陈寅恪再次出国,前往美国留学,从此中断了与鲁迅的联系。
 
民国的名人圈很小。1926年,36岁的陈寅恪经人介绍认识了唐筼,两年后结婚,唐筼是晚清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当时执教于北京女高师,曾是鲁迅妻子许广平的老师。后来陈寅恪夫妻南下,许广平还曾特地前去探望老师。
 
Image
陈寅恪与唐筼一家
 
对与鲁迅的交往经历,陈寅恪不论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还是私下与友人的交谈中,都只字不提,对鲁迅从无任何评价,而鲁迅对陈家兄弟则颇为推重,在日记中多处记载了与大哥“陈师曾”(陈衡恪)的日常往还,也有一些与陈寅恪的来往。
 
Image
 
陈寅恪不提及鲁迅的原因,到了他晚年才透露。
 
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圣人,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认为自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成为“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然后“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
 
因此,很少有人知道陈寅恪和鲁迅曾经是同窗好友,而且,对于留学期间的一些往事,也极少对人提起。
 
04
 
陈寅恪本人虽然出身世家,学养深厚、名满中外,但他的性格孤僻清高,命运十分坎坷,十几岁就有腿疾,后来一足跛行。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
 
此时,陈寅恪正奔波于父亲的丧事之中,国恨、家愁交叠而来。他的右眼也因急火攻心而导致视网膜剥离,必须及时手术,不可延误。
 
几经思虑,陈寅恪放弃手术,决心用唯一的左眼继续工作,待“七七”守孝期满,便拖家带口,离开北平。
 
最后还是友人帮忙,将陈氏一家从火车的窗户口拖将上去,才有幸赶上南下的火车。
 
到达西南联大后,陈寅恪右眼已失明,左眼也患上眼疾,只能微弱视物,而托运的书籍也在长沙悉数毁于战火。
 
即便如此,陈寅恪依旧通宵达旦、备课写作。在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陈寅恪在一间透风的茅草屋里,就着小板凳,对着一口大箱子,写下了著名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字字珠玑,足以藏之于深山。
 
Image
陈寅恪与唐筼
 
1939年春,英国皇家学会授予陈寅恪研究院的职称,牛津大学亦聘请其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专职教授,并为其配好副手,虚席以待。
 
陈寅恪两度辞谢,但考虑到英国先进的医疗技术或许能为其眼睛提供一丝希望,陈寅恪才答应就聘。
 
这年暑假,陈寅恪携家人前往香港,准备渡海赶赴伦敦,却不料欧洲战火突起,航海中断,英国之行遂为泡影。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同日,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失守。
 
被困香港的陈氏一家,生活状况堪忧,“食粥不饱,卧床难起”,而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交通、书信、电传、票汇等全部断绝。
 
陈璧君之流派人前往陈家,威逼利诱,企图说服陈寅恪到日伪区任大学教授,被陈寅恪冷冷拒绝。伪港督还拿出20万的军票让陈寅恪在香港筹办东亚文化刊物,陈寅恪再次拒绝。
 
日军知道陈家生活艰苦,便派宪兵队给陈家送去多袋面粉。宪兵往里搬,陈寅恪就往外拖,宁可饿死,也绝不摧眉折腰
 
最后多亏了刘文典、傅斯年等一批人疾呼奔走,为陈寅恪筹集经费,又经中研院院长朱家骅打通各环节,才让陈寅恪一家逃出香港,九死一生,终于返回大陆。
 
1944年12月12日的清晨,陈寅恪睁开双眼,却发现什么也看不见了。

 

1948年冬,陈寅恪拒绝飞去台湾。1949年1月20日,陈寅恪接受了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的邀请,到了南国任教。
 
Image
陈寅恪在家中走廊上为学生授课
 
1953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历史研究所,包括上古史研究所、中古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拟任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为三所的所长。
 
陈寅恪的学生汪篯主动请缨,带着满腔的热情以及接受了新思想的喜悦,南下劝说陈寅恪重返北京就职。
 
汪篯用“党员的口吻,教育开导”老师,引起陈寅恪勃然大怒,对着汪吼道:“你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作出了答复,提出担任所长的两个条件: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当时发此议论,能不被整肃?
 
但到了六十年代,风声渐紧,陈寅恪被学生指为反动派的祖师爷。学生们说: “鉴于他已双目失明,终日卧床不起,决定把他养起来,作为反动教员,继续批判他的反动言行。”
 
1969年,春节刚过,陈寅恪被勒令搬出住了十六年的家,因为“工宣队”看中了这座楼房,要用来作指挥部。
 
陈氏夫妇被迫搬到了一所四面透风的平房,此时陈氏已病得连吃一点儿汤水类的“流食”都已困难,瘦得不成人形,有少数亲友偷偷登门看望,见他躺在病榻上说不出话,也哭不出声,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1969年他自知必死,乃预制挽联: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1969年10月7日晨5时30分,心力衰竭的陈寅恪溘然长逝,11月21日晚,妻子唐筼也追随九泉之下的丈夫而去。
 
大陆学术界的一代大师,不阿谀政权的,寥寥无几,唯熊十力,梁漱溟、陈寅恪三先生而已。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禁令人涕泪交零。
 

 

作者简介: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温情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

 

===============================================================

 

 

曾是“当代最好的大学校长”,他今天88岁了

难得君 难得读书 4 days ago
Image
文 | 难得君
 

他是一位大学校长,11月24日,是他88岁生日。

 

我非常尊敬的易中天老师写了篇怀念老校长的文章,四十年前“只看了我一眼”的老校长,改变了易老的命运。

 

Image
 
01
 
什么样的大学校长堪称好校长呢?
 

在大家的记忆中,张伯苓、蔡元培、梅贻琦、胡适...这些大师都堪称好校长。

 
比如,梅贻琦,他在清华大学历史上的作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接任清华大学校长是在1931年。
 
当时国M党试图将党义写入清华教科书,对学校进行军事化管理,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D国后备军,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积极配合,但学生们不干了。
 
你让骄傲的清华人走正步,敬军礼,没事就搞誓死效忠,这不开玩笑么!于是,学生们罢课、游行、坚决抵制!
 
清华早年的精神可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十六个字。
 
罗家伦灰溜溜的逃跑后,Z府派来了乔万选,一个政客,带着部队来上任。结果一样被清华学生给收拾了,留下一张“将永不任清华校长!”的纸条溜走了。
 
然后,吴南轩被驱逐....校名三更,校长十易,这就是清华!
 
清华学生向政府提出对校长的五个要求:
 
1、没有D派色彩。
2、知识渊博。
3、要有很高的威望。
4、人格要高尚。
5、能实实在在发展清华。
 
赶走校长、狂怼政府、硬扛军队,这就是清华学子!当然,反过来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具有的博大胸怀
 
校长之位空悬11个月后,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高足——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梅先生显然达到了学生提出的5个要求,在他的十七年治理下,清华成为国之栋梁
 
而他那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成了世纪绝响!
 
02 
 
2005年,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有一位大学校长,他一生致力于回答“钱学森之问”,他的名字叫做:刘  道   玉
 
Image

 

1933年,他生于湖北枣阳一个典型的农家,排行老三。他6岁放牛,8岁念私塾,他原名道雨,先生为他改名“道玉”。他后来的笔名是“路石”,这种自谦恰正如一则奇妙的人生预言——当一块美玉甘做铺路石,必有无数人通过它走向真理。 
 
Image
 
1953~1958年他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1959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他被选派留学苏联。出国前的新年,他与妻子新婚,恰逢“三年困难”,招待宾客的喜宴,是从“特殊渠道”买来的一锅糖水萝卜汤。
 
Image
 
1962年,他在苏联攻读化学副博士,各科成绩全优。但因为代表留学生发言时触怒苏联当局,第二年就被点名遣返。
 
1966年,32岁的他跻身武汉校委,却无法生出兴奋和作为。目睹悲剧与荒唐,坚守善良的他迷茫了,也成了挨整对象,无数次非人折磨、命悬一线,他不得已留下遗言。幸有妻儿相爱扶持,才熬过艰难岁月。
 
Image
 

1977年,他被借调到教育部,出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参与冤假错案平反、高考制度重建。

 

在邓公召开科教座谈会期间,刘老是座谈会的组织者之一,他的建言献策为恢复高考制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持续两年的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导致他重病住院。大病初愈,他拒绝了高教司司长的职位,回到与他一样饱受摧残的武大,誓要重铸母校的辉煌。

 

Image
 
1981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年仅48岁。《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说“刘道玉,是我国解放后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大学校长的人,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
 
80年代堪称中华文化短暂、激越、繁荣的黄金时代
 
Image
 
03
 
刘老破天荒的废除政治辅导员制度,实行导师负责制,这在当时的政Z环境中,是骇人听闻的!
 
当时的大学生都是按计划、名额培养的,刘老多次进京找相关领导、克服重重困难,率先摸索出学分制、双学位、转学制等一系列“以学生为本”的制度。
 
他还独创了插班生制:社会青年通过考试,可以直接到武大念大三,毕业后享受同等待遇。著名作家野夫就是第二届作家班的插班生,他感叹“校长给了我们走出深山、人生洗牌的机会”。
 
你可能想象不到,当时的武大学生居然可以不上课,可以提前毕业,可以转系甚至转校;经济困难的可以贷款,毕业后5年内若有大的成就,或自愿奔赴边远的,由学校还贷......
 
野莽先生提到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说一位现在的副省级官员,当年的武大学生,因为无钱购书而尝试盗窃被抓。刘老顶着全校领导一致的勒令退学的决议把那名学生留了下来。
 
这就是刘老时代的武大气质
 
而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就算是放到当下,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但刘老做到了!
 
作为一名校长,刘老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爱惜,同时代无人能及。
 
Image
 
邓晓芒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没念过大学就直接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被刘老破格留校,后担任武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德培法学泰斗,50年代起就被压低工资,刘老为他争取到全国唯一的教授工资上调。
 
易中天,武大毕业后本来必须回新疆,但他是胡国瑞教授的唯一嫡传,于是刘老找到教育部长,动员五个本科生去新疆,才换来易中天留校……
 
Image
易中天先生向昔日老师鞠躬
 

杨小凯,华人中,最接近诺奖的经济学家,我之前专门写过关于他的文章:被遗忘和严重低估的伟大学者(点击链接可阅)杨小凯是刘老一生最得意的成就之一

 
 
杨小凯18岁被判刑10年,在狱中自学经济学。1980年考上社科院研究生,因政审不合格没被录用,沦落到印刷厂当工人。
 
刘老顶着巨大的风险,将这个昔日的反GM聘为讲师,并帮助他平反和落实户口。
 
正是在武大的宽松环境中,杨小凯完成了《经济控制论初步》《数理经济学基础》两本重要专著。而这两本书,是那个时期国内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权威著作。
 
Image
 
后来,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访问武大时,被杨小凯的天才所震撼,推荐他到普林斯顿读博,却因政审无法成行。于是刘老与邹至庄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最后才让杨小凯得以顺利赴美。
 
刘老在武汉大学大刀阔斧的进行教育改革,倡导自油明珠的校园文化,无论哪一样,都堪称领高校风气之先,因而,他被称为:
 
武大的蔡元培
 
人们当时这样评价:北有北大,南有武大。
 
04
 
刘老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可以从一件小事中看出。
 
1986年8月,刘老带4名教授,前往北京公干。一行人买了软卧车票,正准备休息,乘务员却跑过来,请求他们调换位置。
 
接着,两名穿公安制服的人要求刘老把位置让出来,压根就不跟你讲理,“换也得换,不换也得换”。然后,刘老被赶了出去,一位大领导被恭请进来,后来才知道,这是刚上任的湖北省长XX。
 
刘老一行只好忍气吞声,下车后,同行的人将火车“霸座”一事讲给了朋友。没想到,两个月后,香港的《民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官贵民贱》,讲的就是霸座一事。
 
尽管内地是看不到这报纸的,但是消息还是被传递到了上面,于是上面震怒,责令调查清楚。
 
搞笑的是,来调查的还是省W的人。有人带话给刘老,意思就是说,省长是上任不久,要维护他的光辉形象......希望你发表申明,就说香港的报道纯属造谣。
 
然而,刘老拒绝了,他说:我的良知不允许我做假证!
 
省W调查组还搞不定一个校长,这让某些人很生气,于是就造谣说刘老是在香港召开记者招待会将这事捅出去的。这叫做泄露G家J密,要追究他的责任。
 
刘老坚决回击,没错,他是7月份受邀去过香港中文大学,但“霸座”发生在8月。而且,被霸座算哪门子的机密?
 
这件事,记录在刘老的回忆录《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中。
 
Image
 
刘老的这种性格和作风,放到梅贻琦的时代,没问题。但毕竟时代不一样了,1988年,刘老忽然被免去了武汉大学校长职务。
 
刘老说:“我崇尚教育改革,身体力行地实践教育改革,在改革中两种观念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于是,那些抱着极“左”路线不放的少数几个人,对我妒忌,左右都看不顺眼,把我当作“敌人”,总是欲除之而后快。”
 
有个人还指使刘老的学生去北京告状,并对人说:“我把刘整倒了,真是痛快得很,我毫不手软,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Image
 
刘老在自传中写道,一位教授对我所说:“道玉同志,你被免职是因为你的观念超前了,改革的步伐太大了,致使那些‘九斤老太们’不能容你。”我心想,是呀,我32岁任副教务长,39岁任党委副书记,45岁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48岁任大学校长,54岁被免职。所以,有人说,我是个超前的人,不仅教育观念超前,而且任职和离退也都超前了。  ”
 
刘老被免,其实并不是他得罪了某个人,而是得罪了整个体Z。
 
05
 
他想打造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呢?
 
他说:“我理想中的大学是,以人为本,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学术至上,明珠学风,创造不止。
 
刘老在被免职后,多次被邀请去担任厦大、暨南、华侨等大学的校长,甚至还有武汉市长、团中央书记等职务,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说:在一些高官看来,他们是主,群众是民,他们可以搞特权、耍威风,但是他们在其上司的面前,又是某种意义上的臣仆,我讨厌这种依附性的主仆关系。古时文人中有一句俗话:“不做官,不受管。”我很欣赏这句话,所以就不愿做官。  
 
尽管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宣传片只字未提刘老,尽管武汉大学至今没有刘老的一个题字、一座命名的建筑和道路。
 
但当易中天回到母校演讲时,当讲到“刘  道  玉”三个字时,本来想做个说明,没想到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鸣。
 
他不禁感慨:一个人的名字过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人记得,难道刘老真的是人们所说的“武汉大学永远的校长”吗?
 
Image
 
Image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感谢并致敬每一位像刘老一样致力于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人!
 
参考资料: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作者:刘道玉
《刘道玉传》,作者:野莽
③《「与命运搏斗」的教育家》,作者:先知书店

 

作者简介: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温情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

所有跟帖: 

寒夜雪瀑布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11/28/2021 postreply 20:29: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