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最强的老太太,怎么养出了天下最混蛋的儿子

来源: YMCK1025 2021-09-11 15:30: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561 bytes)

道德感最强的老太太,怎么养出了天下最混蛋的儿子

 

 

能老师 就叫熊太行也行 Yesterday
 
 

《醒世恒言》的故事里,关于帝王的并不多,而且就是昏君的书才好听——

不荒淫无道、杀人如麻,老百姓不爱听,谁没事听皇上加班批奏折的故事啊。

 

上周我们拆解了一下海陵王完颜亮的故事,这周我们来讲一个大一统王朝皇帝的故事,

这就是《隋炀帝逸游召谴》。

 

隋炀帝杨广的故事,评书、太平歌词都有不少,一般就是几个词:

 

弑父夺权、欺娘戏妹、鸩兄图嫂。

 

 

 

这十二个字里面有正史的成分,也有野史的部分,最近几年,有些文章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广,说其实他根本没有荒淫无道,而是雄才大略,都是魏征为了黑隋朝,才写了好多艳情故事进来。

 

这就有点扯了,其实雄才大略和荒淫无道一点也不矛盾,而且杨广做他的皇帝,最大的考核成绩就是四个字——天下太平,让刚刚统一的中华重新陷入大乱,再怎么骂他都不过分。

 

冯梦龙写杨广,有一点写得特别得市民阶层的心,也对今天有借鉴,就是独孤皇后那种强大的道德感洁癖,是如何害了自己忠厚的大儿子,又成全了奸诈的二儿子的。

 

夫妻合伙人


要明白隋朝的独特之处,我们要回溯到南北朝。

 

南北朝的时候,拓跋氏的北魏一度统一的北方,拓跋氏汉化,改姓了元,北魏又陷入了内乱,建立了一个西魏,建都长安(西安),一个东魏,建都邺城(邯郸)。

 

东魏被高欢架空,西魏则被权臣宇文泰架空,这两家分别篡位称帝,东魏变成了北齐,西魏变成了北周。

 

隋文帝杨坚的爸爸叫杨忠,就是北周的一位大将军,因为军功受封公爵,叫随国公,隋朝的隋(据说是走之儿不吉利),就从这个字而来,所以杨坚不称为太祖或者高祖,他爸爸杨忠、初代随公,才是隋太祖。

 

杨忠是个寒门,号称是弘农杨氏,其实是冒认的,他就是一个军汉,但他有过人之处,长得漂亮、有见识,而且作战勇敢。

 

一说起南北朝,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是死仇,其实没有那么夸张,大多数时候南北都有交流,有的北朝将领会叛逃到南朝,有的南朝将领内卷卷狠了,也会逃到北朝,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私人仇恨。

 

Image

传说一休哥就是日本南朝天皇的儿子,而将军大人则是北朝的将军

 

比如杨忠开始在西魏带兵,后来跟着领导投向了南朝梁,还接受过大和尚皇帝梁武帝的接见,后来他又回到北周,做了将军。

 

从西魏开始,军队集中在八个“柱国”当中,其中的六个柱国下面有十二个大将军,这个制度是宇文泰建立的,他是一个曹操式的人物,他自己没当皇帝,儿子后来篡了西魏。

 

宇文泰是八柱国之一,所以八柱国当中,有一家直接当了北周皇帝。

 

八柱国里有不少豪门:

 

李弼,他有个孙子叫李密,反隋的瓦岗军负责人;

 

有个人叫李虎,他有个孙子,是唐高祖李渊;

 

还有一个人,就是独孤信,这个人有三个女儿当上了皇后。

 

一个北周皇后,一个隋朝皇后(独孤伽罗)和一个唐朝皇后(追封的,李渊的妈妈)。

 

独孤信威望很高,而且深受士族的拥戴,他娶的妻子是清河崔氏的旁支,清河崔氏一直到唐朝都是豪门,进士少年宁愿娶崔家的女儿,也不愿意去给皇上当驸马。崔家愿意把女儿许给独孤信,这就是对他人品和能力的最好肯定。

 

独孤信这个名字,是宇文泰赐的,他本来叫如愿,因为是个守信之人,宇文泰就命令他改名为“信”。

 

 
 
独孤信是杨忠的老领导,杨忠只是大将军,位在八柱国之下,但是独孤信和杨忠结了儿女亲家,把十四岁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
 
独孤伽罗嫁过去没多久,娘家大祸临头,用今天的话说,独孤信落马了。
 
宇文家的皇位是篡来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剪除其他几个柱国,尤其是那种受人尊重、有威望的,宇文家掌权的人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看到独孤信人最好,受人爱戴,还会打仗,早早杀了,以绝后患。
 
杨坚因为老丈人的缘故受了许多牵连,他和独孤伽罗感情一直很好,他没有休妻,独孤伽罗也非常给力,给杨坚生了五儿五女,头八年,夫妻俩一直在隐忍,等着敌人倒台。
 
Image
有点像司马懿和张春华
 
能承受这强度的生育而不重病不死掉,独孤伽罗兼具独孤家的好身体和崔家的文化,她的智慧和意志都是最强悍的。
 
宇文护被亲政的皇帝宇文邕杀掉之后,杨坚因为是被宇文护打击的人,被皇帝用了起来,这个皇帝本事很大,灭亡了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可惜命短,三十六岁就死了。
 
宇文邕儿子宇文赟当上了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女儿杨丽华当上了皇后。
 
这个国丈爷不好当啊,宇文赟生活荒淫,但是手段厉害不断找老丈人杨坚的麻烦,又想用他,又想杀他。
 
万幸宇文赟也早死,杨坚趁机出来主持工作,当上了丞相。
 
Image
奈德史塔克也是相爷,被女婿杀了
 
然后,杨坚篡了宇文家的北周!
 
担惊受怕半辈子了,干嘛不自己干!
 
民间故事有“姥爷篡外孙位”的说法,其实这个不准确,宇文赟为了让杨坚一文不值,同时有五个皇后,继位的儿子根本就不是杨坚女儿生的。
 
不管怎么样,夺了女婿的江山是真的,拿到这种来路不正的权力,只有两种选择:
 
像宇文护那样,继续杀有才干、受人尊重的人,杀光为止;
 
尽快掠夺、入侵富有地区,用新的利益来获得大家的效忠。
 
杨坚选了第二条,他南征陈朝,统一了天下。后来他也开始乱杀人,是在多年之后的事了。
 
私德狂魔独孤伽罗
 
杨坚称帝之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其他几个儿子,都封了王。
 
他家的儿子没有嫡庶之分,因为都是独孤伽罗生的。
 
杨坚对这件事挺得意:
 
“前代帝王,骨肉分争,皆因嫡庶相猜相忌,致有祸胎。今吾家五子同母,傍无异生之子,后来安享太平,绝无后患。”
 
杨坚估计没有读过《世说新语》,不然的话,他就会知道这首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可是一个妈生的,自古天家无父子,皇位所在就是性命攸关,谁会手软!
 
同时,几个孩子之间,父亲母亲都会偏心,有的可能是偏好看的、有的偏学习好的、还有偏嘴馋的、笨的。
 
Image
唐僧就是偏心笨的
 
独孤伽罗喜欢次子杨广,不喜欢长子杨勇。
 
她对儿子们的看法说来奇怪,主要就是考察他们的私生活,冯梦龙是这么写的:
 
初时已立太子勇为东宫,却因不得母后独孤氏欢心。原来文帝独孤皇后最是妒忌,文帝畏而爱之。
 
不想太子勇嫡妃元氏无宠,抑郁而死,专宠云定兴之女。所生子女,皆是庶出。
 
这点就是冯梦龙写简单了,把政治斗争写成女性的妒忌,观众比较好理解,但是独孤伽罗不是这么简单的女人。
 
这个女人吃过很多很多的苦,曾经和丈夫一起面临过巨大的精神压力,在死亡阴影下活了好多年,她和丈夫一起建立了新的王朝,也宣誓要彼此忠诚。
 
她觉得既然杨坚能做到(其实杨坚根本没做到),别的男人也都应该能做到,她因此嫌弃一切“生活作风不好的人”。
 
一个男人只要敢做渣男,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能原谅!
 
杨勇宠小老婆就成了一个大罪过,八柱国这样的家族是彼此通婚的,杨勇的正妃是元氏,西魏皇族女儿,他的婚姻肯定是政治联姻,要找爱情,那一定是在妾里找。等到元氏心疼而死,独孤皇后就怀疑是儿子和云氏做了手脚。
 
偏偏杨勇这个人性格比较激烈,妈妈说自己杀了媳妇,你只应该苦苦分辩,列举证据,但是他在急切之下说了一句:“早晚把她爹也杀了。”
 
这话就太过了。要知道宇文赟当年就是开口说要废皇后、想杀老丈人,杨坚才坚定了篡位之心,就算你真想杀老丈人也不要说出来,随口说要杀老丈人,会丢天下的。
 
独孤皇后心中甚是不愤,每每在文帝前谮诉太子勇之短。文帝极是惧内的,听他言话,太子勇日渐日疏。
 
冯梦龙还是归咎于独孤皇后,其实这件事上,代入了某种角色的只怕不仅仅是独孤伽罗,杨坚那个疑神疑鬼的性格,也不会比老婆好到哪里去。
 
杨勇对权力一无所知
 
他妈妈独孤伽罗认为,只有和正妻之间的爱,才不是淫邪的,才是夫妻之伦。
 
今天我们看起来,独孤伽罗的观点非常女性主义,也非常前卫。
 
那我们再看看杨勇的立场。
 
杨勇这个人,是个非常率真、近乎幼稚的人。
 
比如他对云氏女的感情,“专宠”,云氏女给他生了三个孩子。
 
你说,他是应该在保持对元氏女的爱的同时,每天去敷衍一下正妻呢?
 
还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只和自己喜欢的女子在一起,对抗不幸的政治婚姻呢?
 
我们这么一拆,才发现独孤伽罗固然是女性主义的、胆大包天的,但是杨勇好像比妈妈还要前卫。
 
那到底谁对?
 
成年人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么复杂,没有简单的对错。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本小册子,叫《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有几句说得特别好:
 
“美有两种,即崇高感和优美感。每一种刺激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却是以不同的方式。”
 
“崇高感感动人,优美感则迷醉人。”
 
“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也可以是渺小的。”
 
具体说,独孤伽罗对儿子的苛责,就是觉得自己很崇高的,她打动自己,杨勇固然可以硬着头皮和不喜欢的异性发生关系,但他一定会痛苦不堪。
 
但是杨勇追求的,和喜欢的女子相拥,那就是优美的,它可能很渺小,但同样值得被认真对待。
 
如果只是普通的母子,保持分歧也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家是天家。
 
有那么一句话,叫“儿子偷爹不算贼”,意思是,爸爸的东西,早晚都是你的,拿过来用,没什么。
 
还有一句话,叫做“肉烂都在锅里”,父子之间,有时候儿子多占一点,爸爸也不会太介意。
 
这两句话,在寻常老百姓家,都对,偏偏在天子家里,全都不对。
 
自古以来,储君都是父皇最忌惮的一个人。
 
汉武帝逼反自己的太子、康熙两次废掉太子、李世民逼宫自己的父亲、李亨强迫父亲唐玄宗退位——这几个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呢。
 
如果继承人是女婿,还要更狠一点。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舜是直接把老丈人尧囚禁到死的。
 
皇帝永远都有一根弦儿,专门提防自己的儿子,尤其是那个准备继承皇位的儿子。
 
杨勇觉得自己是太子,他不知道换太子没那么难。他觉得妈妈对自己有点意见没什么,他不知道,这个天下,是妈妈和老爹两个人一起拿下的,他们分享权力。
 
你要想坐稳太子的位子,就应该去讨好母亲!一个率真、随性的儿子一点儿用都没有,一个演技好的儿子,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演技派杨广
 
却有第二子晋王广,为扬州都总管,生来聪明俊雅,仪容秀丽。十岁即好观古今书传,至于方药、天文地理、百家技艺术数,无不通晓。
 
冯梦龙这段话很好,有《罗马十二帝王传》的味道,杨广是暴君不错,但是他的优点,我们要说清楚。
 
大多数的暴君都有艺术才华,比如罗马第一暴君尼禄是个歌唱家,纣王则善于举重和辩论。
 
 
 
这本书我当年在杂志社带徒弟的时候,都会推荐给他们看
 
却只是心怀叵测,阴贼刻深,好钩索人情深浅,又能为矫情忍訽之事。
 
这几句话有意思,杨广这个人心肠很坏、城府很深、喜欢刺探人情的深浅,而且会假装骗人,愿意忍辱负重。
 
什么是忍辱负重?知道妈妈喜欢那种对妻子忠诚的男人,那就扮演成那样的人。
 
刺探得太子勇失爱母后,日夜思所以间之,日与萧妃独处,后宫皆不得御幸。
 
当然了,他不像今天有些傻子,自己标榜自己是好男人(这些人都是给自己挖坟往里跳的),他不说,他收买宫里的人说。
 
每遇文帝及独孤皇后使来,必与萧妃迎门候接,饮食款待,如平交往来。临去,又以金钱纳诸袖中。
 
皇上和皇后派宫女太监来传话,他和萧妃俩人门口迎着,平等交往,还行贿。
 
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交口同声,誉称晋王仁孝聪明,不似太子寡恩傲礼,专宠阿云,致有如许豚犊。
 
独孤皇后大以为然,日夜谮之于文帝,说太子勇不堪承嗣大统。
 
后来晋王广又多以金宝珠玉,结交越公杨素,令他谗废太子。杨素是文帝第一个有功之臣,言无不从。
 
Image
肥猫扮演的杨素
 
父亲的疑惑
 
杨坚五十多岁的时候,经历了一个中年危机。
 
他击溃了一切政治上的对手、当上了皇帝;
 
他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对立,统一了天下;
 
但是,他没有享受到皇帝的男性特权。
 
之前反对他的另一个柱国尉迟迥有个孙女,在爷爷造反被灭之后,被没入了宫中当宫女。
 
这孩子长得很漂亮。
 
这时候的独孤皇后身体不太好,也没有精力管他。
 
偷偷来一下吧,有那么一段时间,杨坚就屡屡去找尉迟女,跟她约会。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约会的房间里,才发现尉迟女被人杀死在地。
 
皇上被激怒了!
 
皇后独孤伽罗宣布对此事负责。
 
他一路夺门而出,离家出走,不干了,你有本事自己坐龙椅。
 
最后独孤皇后跟他赔了个不是,才把杨坚拉回皇宫。
 
独孤伽罗的崇高感,扭曲了自己,也扭曲了杨坚。
 
这个故事,三言里没有提到。
 
但是我一直在想这件事。
 
杨坚肯定知道看上去对妻子忠贞的杨广在演戏,而看上去有点瓜的杨勇可能才是正常人,因为他也演戏,演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皇帝的角色。
 
为什么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妻子,把杨广换成太子呢?
 
可能只是筋疲力尽,被聒噪得太烦了。
 
也可能是被反复洗脑,自己真的也信了。
 
总之,他选择了无脑相信妻子,杨广当了太子。
 
压抑后的反击
 
独孤皇后死了。
 
这个道德感极强的老太太不知道她的决策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但是会加速一条世界奇迹——大运河的出现。
 
杨坚解除了一切束缚,欢脱地找了个小女朋友。
 
陈宣帝之女也。隋灭陈,配掖庭。性聪慧,姿貌无双。
 
及皇后崩后,始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后宫莫及。文帝寝疾于仁寿宫,夫人与太子广同侍疾。平旦,夫人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发乱神惊,归于帝所。
 
Image
Image
两个版本的杨广和宣华夫人,前一个羞怯恐慌,后一个感觉想解放全人类
 
宣华夫人和杨广一起照看病人,被杨广非礼,有人说杨广已经是太子了,为什么非要选宣华夫人呢?
 
说到底也是多年压抑,人整个扭曲了。
 
要知道,不是独孤皇后一个人在管着杨广。杨广是伐陈时候的负责人,那时候20岁,打进建康城(南京)之后,士兵们发现了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
 
张丽华那年30岁(年纪也不合适),杨广跟高颎说,想要纳张丽华为妃,高颎劝他:“这女人误国,残害了不少陈的忠良,你纳了她会有后患,不如杀了好了。”
 
高颎和独孤家渊源颇深(后来他也把独孤皇后得罪了),他的态度,基本就代表了独孤皇后的态度。
 
杨广那时候一定要上进、要礼贤下士,考虑到独孤伽罗的死亡凝视,硬是把这女子杀了。
 
当年多不甘,现在就多想找回来。
 
陈后主没有被杀,杨坚对他非常礼貌,陈后主又活了十几年,杨广还和他交好,一起探讨音乐问题,知道陈后主这个妹妹好看,现在突然见到,就起了歹念,其实宣华夫人当时也快三十了,不是小姑娘了。
 
有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权力的游戏》里的泰温公爵,这货一直都是一个充满崇高感的人,这种人释放压抑的欲望的时候,就是不管不顾,特别急迫的,他霸占儿子的情人,就是因为刚好有一口肉在眼前,和隋炀帝一样。
 
Image
这人就该早点找个后老伴儿,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文帝怪其容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泣曰:“太子无礼。”文帝大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盖指皇后也。
 
这个时候了还在甩锅。这个人其实挺不像个皇帝的,天下事是你的,怎么可以推给旁人?
 
惧内的人别说当皇帝了,选个科长都不应该选他,惧内不是什么尊重老婆,而是根本缺乏平等沟通的能力。
 
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司空越公杨素等曰:“召我儿来。”述等将呼太子广,帝曰:“勇也。”
 
这会儿了突然给一个不明不白的命令,谁敢奉命?
 
杨素曰:“国本不可屡迁,臣不敢奉诏。”帝气哽塞,回面向内不言。
 
有本书叫《独裁者手册》,讲了一个独揽大权之人什么时候说话没用。最重要的场景就是,身体不行了。
 
非洲好多国家的总统,一旦被查出来肿瘤,立刻就会被自己的卫队推翻,就是因为一个身体不行了的人,再怎么收买你,你都可能拿不到钱,这个时候的暴力机构就会支持别人了。

 

 
 
 
素出语太子广曰:“事急矣。”太子广拜素曰:“以终身累公。”有顷,左右报素曰:“帝呼不应,喉中呦呦有声。”素急入,文帝已崩矣。
 
杨广有没有杀他爹,这件事不好判断,但是把他爹气死这件事,没有什么大的疑问。
 
陈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悲恸。晡时,太子广遣使者赍金合,缄封其际,亲书封字以赐夫人。夫人见之惶惧,以为药酒,不敢发。
 
陈夫人之前推开了杨广,所以担心他报复,看见送金盒,就以为是毒酒,天下的女人很多,正常的君王,喜怒无常,被拒绝而杀人是常事。
 
使者促之,乃开,见盒中有同心结数枚。宫人咸相庆曰:“得免死矣。”陈夫人恚而却坐,不肯致谢。宫人咸逼之,乃拜使者。
 
这个细节倒是一股呆气。满满的痴汉气质。
 
Image
 
太子夜入烝焉。
 
淫长辈,就是烝。
 
明旦发丧,使人杀故太子勇而后即位。
 
这两句又冷静又残忍,老爹刚死,进去把他的小媳妇给推倒了。第二天早晨,先把哥哥杀了,然后继承皇位。
 
最惊人的情节是不需要那么多惊叹号和评点的,因为本身就已经够吓人了。
 
左右扶太子上殿。太子足弱,欲倒者数四,不能上。杨素叱去左右,以手扶接,太子援之乃上。
 
冯老先生在一本正经地讲段子。
 
杨广的身体不错,这是一个练武的人,为什么要被搀扶着上殿?
 
其实是纵欲过度累垮了。
 
独孤伽罗肯定没想到,她居然养出来这么一个混蛋儿子。
 
大隋朝的脸面都被这小子丢尽了。
 
对呀,因为你要一个看上去最好的,那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最假的!
 
当然了,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山呼万岁,也许还有人会这么说:
 
“你看,到底是太子,这么孝顺,父亲这一走,难过得身体都崩溃了。”
 
“大孝子!大孝子啊!”
 
别说,他那一摇一摆地被搀上台,还真的符合儒家经典:
 

“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礼记·问丧》

 
Image
 
杨广后面的荒淫无道,不多说了。
 
他妈独孤伽罗错在哪里了?
 
那种病态的苛责,对崇高感的那种追求。
 
与其求完美,不如觅率真。
 
我们都是有缺点的人,做不了圣人,承认了,不矫饰,我觉得这就够了。
 
我还觉得这样——挺好。

所有跟帖: 

断食与细胞净化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9/11/2021 postreply 15:37: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