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图你什么?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

来源: YMCK1025 2021-07-01 17:07: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4224 bytes)

她图你什么?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

能老师 就叫熊太行也行 2020-11-03
 
我们中国人把婚姻看得特别重。
 
有一件事比结婚还大,那就是第二次结婚。
 
结婚是终身大事,那么再婚就是生死攸关。
 
挑选再婚的对象,就像是在山谷之间的钢丝上行走,男女都是如此。
 
几个月前,我的一位朋友再婚了,他拉我到他家里喝酒。他跟我说,我们这种中年男性再婚,要想幸福,把握住一个点:
 
妻子爱你,最好比你爱她多一点。
 
彼此爱慕,四六开。
 
他可能把握住了幸福的奥义了。
 
如果是一厢情愿地想要一个好对象,只怕迎来的,就是一个问题青年了。
 
今天给大家拆解一个故事,就是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讲的就是一个失败的再婚故事。
 
大爷
 
北宋的东京汴梁有个老大爷叫张士廉,六十多岁,老伴儿死了,开一个绒线铺。
 
别看是个小买卖,他这辈子挣了十万贯的家私,用今天的话说,实现了财务自由。
 
张员外的家在界身这个地方,是开封的繁华所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金融街,张员外见过世面。
 
遗憾的是,有钱了,见了世面的男人,回头再看自己的时候,往往已经面目模糊——用一句文言文说,这人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张员外手底下有两个主管,有一天他对两个人说:
 
“我年纪大了,但是无儿无女,要十万家财有什么用呢?”
 
你看,领导说这个话,你就得会揣摩,是,他说自己没儿子,那你也不能——
 
“义父在上,受孩儿一拜……”
 
两个主管懂事儿,赶紧劝老员外:
 
“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其实老头六十多了,那时候的预期寿命就是六十岁,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办法是收养一个侄子或者外甥。
 
另起炉灶生一个孩子,可能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也就撒手归西了,这家产孤儿寡母能不能守得住,很难说的。
 
所以你也就明白老员外要的是什么了。
 
他不是要孩子,而是想女人;要女人政治不正确,显得好色,用想要孩子来说,谁也没法堵住他的嘴。
 
老年男性希望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无可口非,但是老张一找媒人,开出来的条件就吓人了。
 
条件
 
员外找张媒婆和李媒婆来聊他的婚事。
 
俩老婆子就有点嘀咕,今天六十多岁不算什么,但是过去,六十多岁就是风烛残年了。
 
张员外开了三个条件:
 
  1. 要一个人才出众,好模好样的;
     
  2. 要门户相当;
     
  3. 我家下有十万贯家财,须着个有十万贯房奁的亲来对付我。
 
当时两个媒人
 
“肚里暗笑,口中胡乱答应道:这三件事都容易。”
 
今天的人说话,喜欢讲究说“正确”的话。
 
比如“人无论贫富、高矮、美丑、老少、学历,一律平等”。
 
这是没用的废话。
 
找对象这件事,就是一切不正确歧视的总和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找对象的时候身体都实诚得很。
 
我们都喜欢年轻的、好看的、健康的、事业有成的、有钱的以及性格稳定的。
 
这也是为啥俩媒人笑话张员外,他那么平凡,又那么自信。
 
看看这三个条件吧,可不简单:
 
第一个挑长相,一挑长相,顺便也就把年纪给挑了;
 
第二个挑门户,勾栏院里从良的姑娘就不考虑了,那时候女性不上学,所以他要么娶读书人家的小姐,要么就来个大户人家的丫鬟;
 
第三个最缺德了,让人家姑娘带资进组,他怕人家图他的家产。
 
媒婆、中介是最刻薄、也最真实的一路人,张媒婆就说:
 
“有那三件事的他不去嫁个年少郎君,却肯随你这老头子?”
 
还有一句俏皮话。
 
“须你这几根白胡须是沙糖拌的?”
 
大概这个效果
 
这句话在《都挺好》里也有类似的。老爹对儿子说,保姆小蔡跟他在一起,不图他钱,不图他房子。
 
他儿子说“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
 
媒婆
 
天底下总有两种乙方,一种是接到艰难的任务就吐槽一通,说干不了;一种是坑蒙拐骗,好歹能淘换出一个合适的来。
 
李媒婆就是后者。
 
“是王招宣府里出来的小夫人。王招宣初娶时,十分宠信,后来只因一句话破绽些,失了主人之心,情愿白白里把与人,只要个有门风的便肯。随身房计少也有几万贯,只怕年纪忒小些。”
 
注意了,李媒婆这话里有机巧。
 
搞对象跟拼夕夕不一样,不可能因为走量就便宜,所以一个相亲对象如果愿意降格找人家,那一定有点问题了。
 
一个长得好看,还有几万个人财产的妾,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话破绽些”,就“失了主人之心”?这都是媒婆盖过失的话。
 
一般来说,被大宅门发出来的妾或者婢女就是两种可能:
 
一是经济问题,偷东西了;
 
二是作风问题,偷人了。
 
无论哪一种,讲究的主人家不愿意报官,也不能像韩世忠那样随便把人凯取一刀,就赶紧送神,把女人卖了或者送走拉倒。
 
对了,王招宣这个人名,在《金瓶梅》里也出现过,潘金莲就是他家出来的丫鬟,招宣一般指的是宣抚使,是大员。
 
李媒婆虽然胆子大,敢把问题媳妇塞给张员外,但她也有担心。
 
“只怕年纪忒小些。”
 
不是每个老头再婚都喜欢小的。
 
有的老头就很现实,愿意找那些有些年纪的后老伴儿,有几岁年纪,知道疼人,张员外能挣下十万家私的人,必然不傻,会算账,这就是李媒婆担心的。
 
不过张媒婆用人性来劝说她。
 
“不愁小的忒小,还嫌老的忒老,这头亲张员外怕下中意?只是雌儿心下必然不美。如今对雌儿说,把张家年纪瞒过了一二十年(这么说就是准备瞒20年),两边就差不多了。”
 
翻译一下:
 
男人都一样,谁还嫌青草嫩啊,女人不乐意,我们骗她就是了。
 
果然,第二天俩人去张员外那里去说亲。
 
“张员外问道:"却几岁?"张媒应道:"小员外三四十岁。"张员外满脸堆笑道:"全仗作成则个!”
 
馋人家身子。
 
失意
 
小夫人非常美丽,张员外看得“暗暗喝彩”。
 
小夫人揭起盖头,见张员外须眉皓白,暗暗地叫苦。
 
刘备和孙夫人,戏曲里的老夫少妻。
京剧《龙凤呈祥》里
有乔玄给刘备送乌须药的桥段
 
当然了,嫁了白胡子老头,还可以给自己解心宽,比如告诉自己说对方只是长得着急,其实挺年轻的,但是很快,小夫人就得到了一个实锤。
 
有个小道士给张员外送道疏,拜神用的东西,上面有他的出生年月,小夫人一算,妈呀,六十多了!
 
小夫人不是小姑娘嫁给老头子的,她知道性应该是什么滋味,张员外这个身体状况,实实在在地跟不上小夫人二十出头的状态。
 
就算不考虑那件事儿,和老员外的沟通和生活也有困难。
 
耳朵聋、鼻子流鼻涕,越看越没法入眼。
 
一朵鲜花插在了那啥上!
 
主管
 
古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一天老员外出门办事,小夫人就闲得没事,从嫁的养娘说:“夫人要不看看街景吧。”
 
张家的门外就是他的绒线铺,小夫人把帘子放下来看街景,两个主管看见了,就来拜见老板娘了。
 
这两个主管,李庆五十多岁,张胜三十多岁。
 
傻子也知道打主意要挑三十多的。
 
小夫人先叫李主管(这就是掩人耳目了):
 
“在员外宅里多少年了?”
“二十多年了。”
“员外平时对你怎么样?”
“特别的福报。”
 
问完了李主管,问张主管,张胜特别强调了一点:
 
"张胜从先父在员外宅里二十余年,张胜随着先父便趋事员外,如今也有十余年。"
 
这个人记恩,他强调自己父子两代,都在员外家里工作。
 
"小夫人道:"主管少待。"
 
小夫人折身进去不多时,递些物与李主管,把袖包手来接,躬身谢了。
 
小夫人却叫张主管道:"终不成与他不与你?(又是欲盖弥彰)这物件虽不直钱。(爱和咳嗽都是没法掩盖的)也有好处。"张主管也依李主管接取躬身谢了。
 
机关在包里。
 
李主管得的是十文银钱,张主管得的却是十文金钱,谁也不知道对方拿的是什么钱。
 
银子
 
那个时候的铺子,晚上必须有人值夜班,货物要有人看着。今天晚上,就是张胜值夜班,半夜有人敲门。
 
张胜打开门来。
 
那人跄将入来,闪身已在灯光背后。张主管看时,是个妇人。
 
鬼鬼祟祟,这个女人在害怕。
 
张主管吃了一惊,慌忙道:“小娘子你这早晚来有甚事?”
 
那妇人应道:"我不是私来,早间与你物事的教我来。”
 
张主管道:"小夫人与我十文金钱,想是教你来讨还?"
 
那妇女道:"你不理会得,李主管得的是银钱。如今小夫人又教把一件物来与你。"
 
好家伙!
 
“李主管得的是银钱”
 
这就是图穷匕见了。
 
“我看你和别人不一样”=“我看上你了”=“你不跟我好就会有大麻烦”。
 
只见那妇人背上取下一包衣装,打开来看道:“这几件把与你穿的,又有几件妇女的衣服把与你娘。”
 
无论男人女人,不是情侣不要收穿的戴的。
 
衣服是身体的延伸,控制衣服,就控制了对方的一部分身体。
 
李逍遥和赵灵儿、牛郎和织女
 
刘亦菲真的很符合赵灵儿的感觉
 
收了女人送你的衣服,你穿不穿?
 
穿了,她喜形于色,只怕要被员外发现。
 
不穿,她因爱生恨,更可能明里暗里拿话点你,你还有好日子过吗?
 
对不起串台了!
 
妇女留下衣服,作别出门,复回身道:"还有一件要紧的到忘了。"
 
又向衣袖里取出一锭五十两大银,撇了入去。
 
五十两银子三斤多重,大概相当于一瓶大可乐,这嫂子把银锤袖在袖子里,跟信陵君手下的大力士似的,也不知道这衣服是什么料子的。
 
但是,这种勾引实在是用力太猛了,谁遇到都害怕。
 
当夜张胜无故得了许多东西,不明不白,一夜不曾睡着。
 
老娘
 
张胜带着银子和衣服回家,直接去问老娘。
 
这是对的,女人能迷惑男人,但很难迷惑另外一个女人。
 
所以遇到和女人相关的事儿,觉得迷惑,问问老娘;遇到和男人相关的事,觉得迷惑,请教老爹。
 
张主管把夜来的话,一一说与娘知。
 
婆婆听得说道:“孩儿,小夫人他把金钱与你,又把衣服银子与你,却是甚么意思?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爷,便满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来,老身靠谁?明日便不要去。”
 
老太太明白。
 
这种用力过猛、不管不顾的女人,一定会招来祸事的。
 
老太太索性就让儿子辞职了,半个月没有上班,一直在说身体不好,张员外也就明白了,估计张胜找了别的工作,也就不问他了。
 
张胜没了工作,收入成了问题,老太太就让他把房梁上的东西拿下来:
 
打开纸包看时,是个花栲栲儿。婆婆道:“你如今依先做这道路,习爷的生意,卖些胭脂绒线。”
 
花栲栲就是绣花荷包,老太太让张胜去卖针线胭脂,这种东西不需要库房、本钱也少,但是利润还挺高。
 
日本大军阀丰臣秀吉在年轻时就曾贩卖针线,
只有在商业发达的地方,
才会有专业的针线货郎。
 
小生意做起来,人就不愁了,赶上正月十五,端门外放灯,张胜就想要去看,老娘不答应,理由还是之前那个,那条路门前会经过张员外家,老太太怕儿子又被女人拉进去就坏了。
 
张胜于是说,要找一个朋友王二哥一起去,就没问题了,老太太想了想,就答应了。
 
在三言二拍的世界里,三件事最危险:
 
看灯、烧香和上坟。
 
张胜出门不久,就和王二哥被人冲散了。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这下麻烦了,没和王二哥一起回去,老太太一定觉得我是去张员外家了。”
 
我们说过,普通人的身体很实诚。
 
张胜下一个决定就是,直奔张员外家。
 
去了才发现,张家出事了。
 
娘子
 
张员外家被十字竹竿封住,还有一个招贴告白,说了他家的罪名,下面有一盏官灯,显示这是官府查封的人家。
 
张胜刚读了几个字,还没看到张员外的罪名,就被看管的人追来赶走(那时候的人都怕官,其实读官府招贴犯什么罪了)。
 
一路逃到一个酒店门口,却听见有个伙计请他进去,说是有朋友请他。
 
张胜以为是王二哥在里面,进了酒店,结果——
 
“一个妇女,身上衣服不甚齐整,头上蓬松。”
 
不是别人,正是小夫人。
 
小夫人告诉张胜,张员外因为偷偷锻造不合格的银子(相当于制造假币),被绑到了衙门里,不知下落,而家里和许多房产,都被查封了。现在的小夫人,无家可归。
 
“留我家中住几时则个!”
 
张胜说:
 
“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第一是我妈不让,第二,你来我家,别人看了咱们说不清楚。
 
这个时候,小夫人拿出一件宝贝来。
 
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颗颗大如鸡豆子。
 
西洋珍珠,各个都有鸡头米(芡实)那么大。
 
“你是怕我在你家花钱吧,这一串珠子,你看能不能过日子?”
 
小夫人,简单粗暴,喜欢人就是给人钱,托付自己的时候,还是砸钱。
 
张胜想了想,决定回去跟娘商量商量。
 
老太太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前面小夫人当着老板娘的时候,要打张胜的主意,老娘让张胜跑路,而今小夫人无家可归,老太太就要动了恻隐之心了。
 
张胜把过去张员外的客户关系什么的都接过来了,用五十两银子和珍珠做本钱,但是小夫人来纠缠自己,坚决躲开,“以主母相待”。
 
也许有那一日,但一定不能这么急。
 
清明
 
清明时节,张胜又出门游玩,回来路上被人叫住了。
 
“张主管?”
 
张胜一看,发现是张员外,老头脸上刺字,成了罪人了。
 
原来小夫人正月初一那天,遇到了王招宣家里的一个小童子,问这孩子“府里最近有什么消息?”
 
“府里丢了一百单八颗珠子!到处找呢!”
 
这孩子说完,小夫人脸上就是青一阵、白一阵。
 
小童子回去不久,王招宣家就派人带着官府来抓人了。
 
张员外家被抄,张员外也被问罪拷打。
 
小夫人在房中上吊死了,那串珠子也没有搜到,王招宣找不到贼赃,也只好算了。
 
各位,这段听起来轻描淡写,因为张员外不是主角,甚至他因为之前的小聪明,有点可憎。
 
但是细细一想,才知道这件事的可怖。
 
娶一个大官府里出来的妾或者婢女,看上去好像风光无限,有了一个教养很好的妻子,但是看到张员外这个样子,你还笑得出来么?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铺子被抄了,家被抄了,妻子被逼死了,王招宣是好人么?做的是好事么?
 
我们站在老张的角度看,这件事委屈透顶;但是我们站在小张的角度看,这件事还毛骨悚然呐!
 
还记得吗?家里还有一个已经上吊死了的小夫人呢。
 
死鬼
 
小张员外回家,见到了小夫人。
 
张胜一步退一步道:“告夫人,饶了张胜性命!”
 
小夫人说:“怎么这么说?”
 
张胜把老张的话说了,小夫人说:
 
“你看我身上衣服有缝,一声高似一声,你岂不理会得?”
 
这段很有生活,死人的寿衣都是整幅裁出来的袍子,不像活人的衣服那么细致,“一声高似一声”,是说自己能说会笑,小夫人意思是,老张不愿意小张留自己,才这么说的。
 
张胜觉得小夫人说得也有道理。
 
又过了几天,老张来了,张胜想叫小夫人过来和老张见面,再找的时候,已经不见了小夫人。
 
张胜没有办法,就把事情跟老张员外说了。
 
老张和小张带着剩下的珠子,一起去见王招宣。
 
王招宣听了,花钱替老张员外赎了罪,把他的家产还给了他,那些已经变卖的珠子,让老张和张胜花钱赔。
 
冯梦龙在这里有两句评论:
 
“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张胜的心,死后犹然相从。”
 
他对被媒人坑害的这个年轻女子,是有同情之心的。
 
但是他更加称赞的,是张胜。
 
“亏杀张胜立心至诚,到底不曾有染,所以不受其祸,超然无累。”
 
这句说得又冷酷又有力,你要是当初睡了她,早就死了;
 
如果后来睡了她,她也就带你去了;
 
你完全没有碰她,就活下来了。
 
小夫人带走王招宣家的珠子,到底是什么缘故,已经很难说了。
 
也许是两个人好的时候,王招宣给她的,后来大房正妻问起来,假装说丢了,结果童子回去一告状,夫人去报官,小夫人害怕死了;
 
也有可能就是小夫人人品有问题,之前偷的。
 
无论是哪一种,小夫人是一个缺人爱、也渴望爱的人。
 
她可怜,但也可厌,她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祸患,聪明的人都会远离她。
 
她可以用珠子换来在张胜家的一间房、一个落脚之地,但却永远不能用心,去换来张胜的爱。
 
因为她表达的方式粗暴急切,让人望而生畏;她一无所有,却又对世间充满了欲望。
 
读到这一幕,我时常能想到这样一个场景。
 
小夫人在水里扑腾,已经难以支撑了,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岸上呼救。
 
张胜和老太太路过。
 
“娘,好像有人溺水了。”张胜说。
 
老太太往水里看了看,“溺水的人怎么会这么有劲儿呢,应该是鳄鱼吧。”
 
“嗯,是鳄鱼,确实是鳄鱼,我看见吃剩的骨头了,娘啊,还是您睿智。”张胜说。
 
“鳄鱼嘛,你别惹她,她就不会咬你。”
 
娘儿俩说说笑笑,沐浴着夕阳离去。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我知道这日色很好,但总觉得有些惘然。

所有跟帖: 

喜新厌旧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212 bytes) () 07/01/2021 postreply 19:09: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