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这里了,不妨引明末憨山大师的一段话。

来源: 法眼 2021-03-10 18:26: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28 bytes)

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然悟有解证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於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山穷水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证悟也。

此之证悟,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其余渐修,所证者浅。

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于此一关,最要透过。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就于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绵密工夫,于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所有跟帖: 

很有道理!不过,也不绝对 -平等性- 给 平等性 发送悄悄话 平等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1 postreply 18:40:32

憨山德清大师 -孔雀羽- 给 孔雀羽 发送悄悄话 孔雀羽 的博客首页 (593 bytes) () 03/10/2021 postreply 23:19: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