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文艺复兴

来源: YMCK1025 2020-04-04 13:02:5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1376 bytes)

为什么疫情期,唯有欧洲阳台飘起文艺复兴风,而我们却没有!

张予津 小津叨叨叨 5 days ago

 

 

 

 

 

欧洲

疫情期间的

阳台文艺复兴

 

 

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31日10时,海外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达699729例,死亡累积34291例。
 
当我们国内疫情相对得到有效控制时,地球另一端的人类族群,却仍然深陷突如其来的病魔灾难之中。此时此刻,各界舆论风起云涌,理性与非理性,正义与非正义,阴谋与黑暗,乐观与光明......
 
也许,正如部分学者们所指出的,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将以“疫情”为契机,走向全新的改组重构,历史经验的划分,亦将变成“2020年以前”和“2020年以后”。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种族能够逃离全 球 化 行 将 终 结 的 危 机

 

因此,这场覆盖全球的战“疫”里没有赢家,任何看似迅疾的管控并不足以成为炫耀的资本与制 度优越性的温床,亦如我们也没有什么权利以“幸免”的姿态点赞他国的“苦难”,或者生发毫无必要的廉价“同情”。

 

 

就像千百年来,饱经宗教和世俗、战乱与瘟疫侵袭的古老意大利,这里的民众早已习惯了天灾人祸的摧残,磨练出坚韧阳光的性格底色。

 

教宗杀戮、黑死病、流感,都不能掩盖欧洲人独有的热情与浪漫。

 

对他们而言,相比于生老病死的痛苦,被限制的享乐生活与人身自由,可能才是最难以忍受的。

 

 

 

于是,我们看到,在封锁范围日益扩大的欧洲半岛上,一座座开放街区的私人阳台里,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西班牙等国家可爱的人们,放声歌唱、舞蹈,即兴演奏、用锅碗瓢盆打节拍。
他们与邻里、楼上楼下、途经的路人相互应和,欢呼声、音乐声、鼓掌声、接龙游戏声、健身声,此起彼伏,掀起阵阵欢快的浪花。
 
 
普照的灿烂千阳映衬着岁月尘埃洗涤的昏黄古建和老街,毗邻的一排排私家阳台,尽管狭小局促,仅能容纳零星二三人,却蕴含着酷爱审美与追求生活品质的欧洲人们诚挚无暇的,对于美好人生的富足想象与宽阔视野。

 

 

如果说,隔离在家,国人都变成了厨房里的“中华小当家”,欧洲人们则人人都是——“阳台上的艺术家”

 

 
 
01
听,阳台上,
他们在唱歌
 
去欧洲旅行,最爱的城市景观就是居民宅邸的小阳台,它们临街而建,伸出窗沿,不似国内用来“晾衣服”的无趣功用,而是充满了居住者各自迥异、趣味盎然的小情调。
 
厚重且有沉淀感的罗马柱、线条优美的雕花栏杆、彩色的百叶窗和墙面,自是城市独到的绚丽风景。
 
同时,生性文艺的住户们会摆置一张角桌、一把座椅、一瓶红酒、几盆鲜花植物或缠绕藤蔓、个性鲜明的挂饰玩意儿.....

 

 

 
 
人们在阳台上晒太阳、吃早餐和下午茶,招待亲友,这里是他们忙里偷闲、与俗世隔绝的“精神孤岛”。
 
但又不绝然封闭,围栏之外,联结着社群与世界、天空与大地、自然与风声,是释放爱与欢愉的“情感小剧场”
 
当疫情让遍及欧洲的无数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电影院被迫关闭,寂寞难耐的人们怎么能够淡然接受没有艺术熏陶的乏味单调呢?
 
足不出户的现实改变不了,那索性在自家阳台载歌载舞,传递爱与希望。
 
 
《Balcony》, ,匈牙利画家Edit Voros
 
 
意大利萨克斯演奏家Daniele Vitale为四方街邻吹奏了一首意大利名曲《Bella Ciao》(啊,朋友再见),引得邻居纷纷跟着节拍轻快舞动。
 
 

 

 

佛罗伦萨男高音歌手Maurizio Marchini伴着夕阳为大家献唱普契尼经典歌剧《图兰朵》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带领听众重温图兰朵公主与王子绮丽梦幻的动人故事。

 

 

 

 

意大利Rai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Aldo Cicchini则自主发动“阳台音乐项目”,他先是演奏了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曲》,在万籁俱寂、悠扬婉转的曲调中悼念因肺炎去世的一位朋友。

 

 

 

 

艺术的缱绻深情,总是无国界的。

 

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线加入Aldo Cicchini的“云演奏”,古筝、手风琴、钢琴、吉他等乐器,合奏出情深意浓的跨国之音。

 

 

 

 

世间的良善亦是相通。

 

在西班牙久负盛名的圣家族大教堂旁的居民楼里,西班牙小伙子用电子琴弹出《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哥本哈根的公寓居民从他们的窗户探出身子,一起唱“ You't Got a Friend”。

 

 

 

 

法国男高音歌唱家斯特凡.塞纳沙尔在阳台上多次举办“个人免费音乐会”,令行人驻足聆听,感受内心的声音与呼唤。

 

 

 

 

 

阳台,对眼下的欧洲人来说,不止是在黑白舞片的感召下室内起舞的平台,它更像是对抗这个糟糕世界的“乌托邦”

 

它在静止中流动,在历史与光阴的浸染变迁中成为城市的“盛宴”。

 

 

 

 

阳台,无疑是欧洲文化的一种“空间隐喻”。

 

它曾是权力的窗口,贸易的广角、情欲的宣泄、流连的风月、家庭的后花园/避风港,是个体公民与社会、时代暧昧关系的最佳见证。

 

 

02

阳台政治
与公共生活
 
 
古罗马时期观者台示意图
 
 
阳台,英语为balcony,词源为意大利语balcone
 
论及形态雏形,则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竞技场上的观者台,其座位分布层级分明,贵族、富裕平民、贫民需分级入座,不得有误。
 
 
威尼斯画派艺术家 Vittore Carpaccio,《Miracolo della Santa Croce a Rialto》,展现了 Altana(柱承式阳台),小型的木制露台上演了最主要的戏剧冲突。
 
 
到了中世纪,意大利市政建筑群落中发展出“初代阳台”,但仍不是今人所理解的私人宅邸延伸空间。
 
相反,它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露台,供重要人物如皇帝、教皇、政治领袖、军事将领等居高临下地对民众讲话或传达指示。
 
作为意大利国中国的梵蒂冈,一直是信教者们的朝拜圣地。
 
 
复活节,教皇方济各在阳台上主持弥撒©路透社
 
 
文艺复兴时期,虔诚的信徒们即使一贫如洗,行经伟大的美第奇家族银行兑换全部家当,也要走到天主教圣殿圣彼得大教堂,一睹教皇站在最上层阳台上为众民祈福祷告。
 
 
 
 
甚至这次疫情期,年轻教宗为意大利人民送祝福也是在教堂阳台完成的。
 
19世纪以降,阳台的政治意味愈加强烈,它既是政治行为的舞台,亦是居民小规模抗议的场所。
 
它们多被权贵及上流人士装点得美轮美奂,是尊贵身份与荣耀的象征。
 
 
 
 
政治人物希特勒、列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曼德拉、卡尔·李卜克等都在“公共阳台”上发表演讲。
 
尤以二战时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之一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广场上的“阳台演讲”为代表,开启了“阳台文化”深入公众视野及生活的新局面。
 
 
墨索里尼著名的“阳台演讲”
 
 
在欧洲,不止是发生重大事件会在阳台上宣布,且与民共庆/共哀。
 
诚如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所演绎的,与1941年墨索里尼在阳台上向英法宣战同步发生的,是主角玛丽莲出现在老城熙来攘往的教堂广场时,两旁公共建筑及私人寓所的阳台上,共同走出了一睹其风姿的人们,他们露出笑容,解锁紧锁的眉头。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剧照
 
 
的确,到处弥漫现代性的西方城市,早已一扫中世纪的封闭,它们经由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洛可可的层层洗礼雕琢,最终将“阳台”衍化为建筑学上的美学元素,欧洲人文情怀在“个人精神”领域淋漓极致地“落地开花”。
 
站在私家阳台上,那是个人的文化坚持与格调彰显,是城市万种风情里最必不可少的熠熠光芒。
 
 
03
阳台风月
与现代城市
 
 
现代生活以前的“私家阳台”,仅限于“晾衣之用”以外的“货品贸易”
 
毋宁说,更像是能够打开的户外窗,色彩鲜亮、木制结构,是其显著特征。
 
 

 
 

「 传统的马耳他阳台,是欧洲现代阳台的雏形。 」 --德国洪堡大学文化学者斯朵克尔

 

今天的那不勒斯和南法地区,依然能看到这种传统贸易形式。居民将钱放在篮子里,通过阳台垂向地面,与楼下商贩进行交易。
 
 

阳台上交易的展示
 
 
当然最令今人心驰神往的“阳台”莫过于它半开放式的“诱人禁忌”。
 
文学戏剧及电影热衷将恋人相会的地点设在“阳台”,痴恋男女在那里邂逅、约会、拥抱、亲吻、互诉衷肠。
 
 
 
 
「 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莱昂纳多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饰演的罗密欧在阳台上见到朱丽叶,悄悄说出了这句情话。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倾城之恋”始于阳台,阿拉丁公主的初吻在阳台实现......
 
欧洲17世纪的镌版匠莫姆与已订婚的女子相爱,后被情敌毁容、远走他乡的悲情往事在法国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小说《罗马阳台》里流淌。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剧照
 
 
诠释1983年同性之恋的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我们看到17岁如水蜜桃般饱满润泽的少年埃利奥·帕尔曼初次瞥见奥利弗的到来,就是在城堡的阳台上。
 
它是爱情滋生的催化剂,营造出无尽的情爱遐想。
 
 
 
 
附有铁栏杆和雕花设计的“现代阳台”,可在19世纪法国奥斯曼公爵大刀阔斧展开的巴黎老城现代性改造中一览无遗。
 
历史上从未有这样一个时代,“阳台”在资产阶级中产生活中扮演如此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风靡一时的“奥斯曼阳台”之风相伴相生的是工业革命影响下,诸如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兴起,大量人口涌入,坐地起价的房屋利润导致每家每户可居住空间被严重挤压。
 
 
《午夜巴黎》剧照
 
 
故此,可采光与通风的“阳台”便变得弥足珍贵、寸土寸金。
 
它还宣告了一种全新的家庭生活模式:共处一室不再是唯一选择,步入阳台,就是一个人的小时光。
 
 
《午夜巴黎》剧照
 
 
电影《午夜巴黎》中随处可见的巴黎临街阳台,就像本雅明所描述的,跃升为有闲阶级的标配,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 每当晚间内阳台上的读书会开始时,我们就把这些椅子拉拢来。煤气灯的光芒从红绿交映的灯罩里射到雷克拉姆出版社的袖珍本上。 」--本雅明
 
印象派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在1880年前后创作了一系列主题为“巴黎阳台”的作品。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阳台》系列
 
 
值得玩味的是,画家意不在描绘具象街景,而是执着于刻画前景中闲散慵懒地或倚或趴伏在阳台四周的中年男性。
 
他们的情态揭示出“阳台”在彼时寓意:一个宁愿待在半露天阳台打发时间的男人,也不愿回到屋内与家人同坐。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阳台》系列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戈达尔影片里站在阳台落寞抽完一支烟的男主角,亦如艺术史学者GriseldaPollock所提出的论点:
 
她认为,阳台,对男人,是仅开放给他们的阳性空间;对女人,则是唯一被允许活动的阴性空间。这间接强化了两性在社会秩序里的地位悬殊。
 
 

 
 
男性可以在家,也可外出消遣,女人却别无选择。
 
在遗存的各色视觉图像中,我们可感知到,人们约定俗成地达成共识:女人多处在封闭/半封闭空间,或面向观者,或遥望困囿空间以外的风景。
 
很多时候,就连女性自身都在无意识规训里默许了行为受限的合理性,视之为常识。
 
 
弗朗西斯科·戈雅,《阳台上的少女》,1800-1810

马奈,《阳台》,1868
 
 
无论是戈雅所绘的时髦女子玛哈,还是马奈倾向于展示画面光色技巧而特设的阳台,抑或是雷诺阿笔下明媚耀眼、正值妙龄的娇艳姐妹花,尤金·布拉斯画中顾盼生姿、向意中人羞涩抛媚眼的姑娘们,均少不了束缚住她们逾越疆界的“阳台”。
 
 
雷诺阿,《两姐妹》,1881

《The unseen suitor》, 尤金·布拉斯
 
 
阳台,迫使女性与富含人生多种可能性的美丽世界割裂开来,纵使青春无限,亦抗不住被禁足禁言,有失公允的对待。
 
事实上,直到1918年,英国女性才首获投票权,这也是女性参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这样的投票权是有限制的,只有30岁以上,拥有一定财产的女性才配拥有。
 
 
女画家Berthe Morisot 在1871-72年间绘制的阳台上的孩子和女人
 
 
2018年,HBO 与意大利电视台合作,将女性小说《我的天才女友》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即使你从未看过原著,也会忍不住好奇这两个抱着洋娃娃的女孩的命运——

 

莉拉聪明、漂亮,却因为家庭无法继续学业;莱农抓住一切前进的机会,但始终活在莉拉的阴影之下。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两个女孩,在那不勒斯一个破落的城区相伴长大,携手走到了改变两人命运的第一个分岔口......

 

也正是在阳台上演的新年烟火大战上,莉拉才第一次感到“界限消失”

 

 

04

在阳台上度假,
光照进来,
是苦难生活的喘息
 
 

莫奈,《圣阿得列斯花园阳台》

 

 

欧洲很多城市的美,是需要坐在阳台上认真感受的。
 
如果有机会,借住在素朴民居里,又或年深久远的老城酒店,在阳光甚好的清晨,推开彩窗,俯瞰一天伊始的热闹欢腾,煮一壶咖啡,慢慢啜,咬一口刚刚出炉的酥软牛角包,手持一本书即可过上完整的慢时光。
 
转眼到了盛夏午夜,和爱人说着无关痛痒的话,仰头星光闪烁,以为拥有了整个宇宙。
 
 
 
 
马蒂斯画中的阳台及落地
 

 

土耳其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帕慕克从自己工作室阳台上拍摄了系列摄影“阳台”,记录下伊斯坦布尔旧城与新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晨昏。

 

为什么欧洲人对在阳台晒太阳格外着迷?

 

据统计,现今有2/3的欧洲人住在有阳台的住宅中。

 

文化学者斯朵克尔解释说,这是因为欧洲,特别是中欧、北欧,太阳能资源稀缺。所以一到晴天,人们会马上躺在阳台的躺椅上,尽情享受日光浴。

 

 

 
 

作家帕慕克系列摄影《阳台》

 
 

此外,阳台还可以满足各类兴趣爱好者,吹拉弹唱仅是入门级,人们还能支上望远镜夜观天象,铺上瑜伽垫呼气吸气,带着小孩子假装露营......

 

难怪欧洲媒体称,他们现在喜欢“在阳台上度假”

 

现在这个迷人的角落,变身为困难期欧洲人彼此鼓励、隔空文化交流的端口。

 

 

《有阳台的房间》,门采尔,1845

 

 

人们在“阳台文艺复兴”中尽情绽放自我,一位参与了“音乐会”的意大利姑娘说:

 

「  最近大家一直因为身处疫情之中感到担忧和抑郁,而这是我们自发的排解悲伤传递快乐的方式。 」

 

在意大利封 城 的第四天,罗马市长Virginia Raggi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呼吁罗马市民每晚6点钟时打开窗户,到阳台上唱一首歌,用乐观来传递希望。

 

 

 

 

她的阳台上悬挂着一张手工制作的条幅,写着“Andrà Tutto Bene”

 

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

 

一切都会好的。

 

是的。

阳台,是疫情期重压生活中最好的喘息。

 

它指涉“开放、自由、健康”,

更是人类精神相契的写照。

 

欧洲人,在寓所留了一扇窗,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也是人们经历苦难之时最需要的希冀。

 

 

 

以上为
小津观点
图片及部分资料源于网路
侵权即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分享及关注

 

 

所有跟帖: 

吕先生遇上李先生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13179 bytes) () 04/04/2020 postreply 13:15:23

欧洲国家的阳台真是美,都有美丽的故事美丽的风情和传说 -k467- 给 k46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4/2020 postreply 14:42: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