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生活84

来源: YMCK1025 2020-03-10 16:11: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00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20-03-10 16:11: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风中葫芦:武汉疫情日记(3月10日)
 

    
    
     今天是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第二十五篇


    
    今天,阳光下的武汉流露出一些孤傲的气质,人们坐在家中,并不特别留意窗外的景色。
    
    最近几日,命名无疫情小区的事引人注目,只以为是为分批解除小区封闭做前期准备,并不知道有什么特别意味。
    
    与平时相比,被封闭的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对外面的风吹草动大多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反正也出不去。
    
    今天新增确诊人数又在下降,似有突破2位数之趋势。现在正是农历2月春暖咋寒的时候,也是感冒和流感多发时期,常人稍有不慎就会受凉,而那些感觉自己头疼脑热的人对是否选择就医也必多有踌躇,毕竟交叉感染及随时被隔离的风险还是让很多人畏惧。
    
    最近,媒体及网络对他国疫情及那些国家所采取的防控政策多有披露,虽然多有争议,但至少对我来说,确实起到了消除恐慌的作用。难道这也是一种心理疏导和安慰。
    
    很多人都说过,战胜自我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迈向成功的开始。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目前尚没有对症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消除对冠状病毒的恐惧从而获得战胜疾病的自信,对我们普通人尤为重要。但如何获得自信?
    
    在我看来,及时公开信息,广泛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提供充分而强有力的的医疗资源,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消除恐惧并建立信心的基本条件。
    
    自一月二十三日封城至二月中旬,我们的城市被阴云笼罩,一片哀鸿,病人家属将危重患者放倒于社区门口,社区人员在随时都可能被感染的危境中,颤抖着,不知所措。所有的反馈和传达都凝缩成世间最冷酷也是最麻木的四个字,没有床位,没有床位。不断传来的死亡消息无情地鞭打着整座城市。
    
    这样的人间惨剧为什么会发生,就在这之前,我们还在喜气洋洋的准备过年的氛围之中,永远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台还在播放着万人盛宴举国欢唱的美好画面,最高长官还在义正辞严地驳斥一切谣言,公安机关还在对传谣者进行训诫处置。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突如其来,措不及防。之前我们的专家学者政府高官不是还信誓旦旦地说经历过非典,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防范应对所有类似的疫情吗。
    
    没有床位四个字,已经说明这个城市的医疗资源和能力薄弱到何等程度,开展救治的医生们竟然缺少口罩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防护设施而只能裸奔。在如此状态中的市民如何能够不恐慌不恐惧,到哪里去获得自信。而几无悬念,恐慌中的政府连续失误也在所避免,让病人坐守家中名曰居家隔离,造成更多的交叉感染;让社区充当防火墙掩体工事,使市民对政府失去信任。疫情之迅速扩散如溃堤之水,无从抵挡。黑暗瞬间笼罩了整座城市每个家庭。
    
    反过来说,当初如果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广泛宣传普及科学的防疫知识,示范科学的防疫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等等,疫情何至于如此迅速蔓延。又何至于使所有发热的人们在突如其来的恐慌中一起涌入原本不堪重负的医疗机构,不遗余力的争抢原本少得可怜的床位。如果在此之前,政府实实在在地致力于城市医疗建设,加强医疗投入,培养防疫人才,那么在疫情发生后对病人做到应收尽收,恐慌又何至于越演越烈,又何至于陷入病人不得救治,暴露并流动于社会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交叉感染的死循环之中。
    
    信息不能公开,舆论遭受打压,为掩盖真相欺瞒民众,科学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无从谈起,薄弱的医疗资源,没有充分准备的医疗机构仓促应对,做不到对病患应收尽收,恐慌就无从避免,民众与政府间的信任也就无法实现,所谓的共同抗疫只能流于口号,这就是这场疫情前期防疫失败并给市民造成巨大损失伤害的根本原因,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原因更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否则,所谓的牺牲也只能是白白的牺牲,下一次我们仍将重蹈覆辙。
    
    没有对根本原因乃至制度的深刻反省的追责其实毫无意义,充其量只是为政府官员们升迁罢黜提供一次契机而已。
    
    今天习近平终于来到了武汉,作为“人民领袖”,一直待在北京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他的学识、勇气和谋略不如江泽民、胡锦涛,自我表扬却最是突出的。这是否是为“大国战疫”收官来的?他决定封城,成功战胜疫情,然后再解除封城,伟大就自然凝聚到他一人身上。如此看来,“人民领袖”之称号还真是“来之不易”。

 

 


























 

 

方方:记住,没有胜利只有结束(3月10日)
 

    方方:记住,没有胜利只有结束(3月10日)
    青年时代的方方 © 二湘的九维空间
    
    (法广RFI)这不是预言,这只是一个事实,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一个事实。因为种种原因,九维空间即将关闭,我们将再次升维到十一维空间,今天十一维已经开辟了日记第二留言区,明天方方日记将从十一维发出,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法广转载方方武汉日记3月10日:记住,没有胜利,而是结束
    
    文/方方
    
    天气真是太好了。阳光非常明亮。同事们在各自居住的院子大秀照片,全都是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想起本来今年买好了2月6日去海南的机票,今天是返程时间。结果被封在了城里,没能走成。疫情走到今天,这次才能真正说: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方舱医院已全部休舱,而新增确诊的患者也很少,我想大概再过一两天即可归零。灾难即将结束。朋友们,千万不要跟我谈胜利。记住,不是胜利,而是结束。
    
    实在没有想到封城会这么久,上次去医院拿药,以为一个月的足够了,实际上远远不够。还得去医院开药。而且我的手又开始出现问题,几年前,曾经整个手掌开裂,治疗了将近一年,算是彻底治好。可是这些天,突然又从手指尖开始裂口。今天手指的疼痛直接影响到打字。也就无法多写了。
    
    好在多日前,一家名为《骚客文艺》的杂志(原谅我孤陋寡闻,没有看过这本杂志)给我传了一份邮件,对我提出几个问题。因为不是新闻媒体,而是一本文艺杂志,他们的问题就会比较松弛一点。想到是同行,所以我的回答也很随意。今天就把这份答问在此录下。
    
    1、您的日记太真实了,里面记录的细节,所有的感叹,发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或许可以用文学手段修饰一下?
    
    方方:文学观念不同,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日记,是不需要修饰的东西。我初写时,是在微博平台上,微博就是个闲扯的地方,想到什么说什么。何况,我也不是文青,是职业作家。我手写我心,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所想,就足够了。
    
    2、好些人说宁可关注方方的日记,也不愿意相信《长江日报》这些媒体,您怎么看?有没有想到武汉日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方方:不相信媒体这说法,也过于偏颇。大的报道,总体疫情走向,还是得看媒体报道。我只是个人感受而已。从我这里,看不到整个局面,这是很显然的。初写时,当然没有想到这么多人看,我也很奇怪呀。我问我同学和同事,说他们为什么要看这个?我们都没有搞清楚。
    
    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成了此次疫情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有没有觉得它变成了一个预言?
    
    方方:这不是预言,这只是一个事实,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一个事实。
    
    4、您每天都在关注个体的新闻,除了武汉日记,有没有想法将来把某个个体的命运记录下来,写成小说?(或者说有没有哪个个体的命运是最触动您的?)
    
    方方:有很多人触动过我,也感动过我,但我并没有想过写小说,因为我自己手上的写作计划已经太多了。
    
    5、有人说,此次疫情中,中国作家集体失声,为什么您要出声?尤其是您的日记里面有相当多对不作为官员的指责和对武汉的批评······
    
    方方: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其实有很多本土作家都在记录。此外,每个人记录的方式不同,有人或许用小说记录,有人或许是私下在记,就像我这样在公共平台记录的人,也不老少。而外地作家,不了解这边情况,显然也不知如何发声。像非洲埃博拉病毒蔓延时,我也没有发过声,因为我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这是很自然的。要挟作家们人人发声,未免过分。武汉疫情蔓延至此,当然是合力的结果。湖北和武汉的主政官员以及专家以及湖北、武汉卫健委等等,都是有责任的,而且有很大的责任。既然他们有责任,我为什么不能批评他们?
    
    6、“如果要谄媚,也请守个度。我虽然老了,但我批评的气力从来不老。”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您身上的很多故事,像“某作家活动鲁迅文学奖”“某诗人评审职称晋升”,你发表的质疑书,这些其实都是批评,其实都是身边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但是您都要发声批评。对您来说,批评意味着什么?
    
    方方:我在位的时候,有些违规的事,我都是先跟作协党组商议,希望他们能管。在他们不管的情况下,我只能在网上发声。我只是尽职而已。现在我退休了,他们就是烂成垃圾,也不关我的事。
    
    7、您认可作家除了写作,还应该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吗?
    
    方方:这要看个人。不是所有人的性格都适合去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二字很简单,但你没有胆识,没有能力,性格脆弱,天性胆小,容易焦虑,那何必要他担呢?这世界的事,就是有人承担,有人享受这种承担,从来如此。不用去强求人家。所以,这是个人选择问题。没有应该不应该一说。
    
    8、当初关于批判您的小说,您遭遇了庙堂和江湖两方面的围攻,怎么看?群情汹汹而来。害怕么?
    
    方方:不在乎呀。这有什么好怕的。应该是他们怕我吧?论笔战,我是个职业作家,干的就是写字的事。怎么可能怕他们。他们若拿棍子上门打架,我可能会怕。但他们写文章,这是我的强项吧?你说的所谓江湖,就是那帮极左人士吧?他们的水平太低,文字能力,逻辑判断、思考惯性等,实在是太低呀,我去跟他们写文章争论,也很掉价的。中国这么好的文字,用在他们身上,也很可惜,我还不舍得用来跟他们横扯哩。但官员不同,尤其大官,他有权力在手,就算退休了,他仍然能影响很多人。他们出手来攻击我,我自然是要反抗的。我懒得理那些极左流氓,但这些披着官员外衣的极左,我干嘛不反抗。反抗的结果,不是我输呀,是他们输。他们现在也知道,不好随便去骂一个作家的。你看看以后那些退休高官还敢不敢随便跳出来批一个作家的作品?那是自己把自己搞臭的事。
    
    9、也就是很多年以后,如果有人评价起方方这个作家,您希望是“她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良知的、令人敬佩的女作家?”还是“她是一个文字水平高超,写作技巧卓越的作家”?
    
    方方:无所谓,我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自己活得自在就可以了。他们想怎么评就怎么评,也不关我的事。
    
    10、当初在创作《武昌城》时,您是如何平衡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想象?您觉得铭记历史对于当下生活的人们有何意义。
    
    方方:小说到底是小说,它是需要虚构的。但写真实历史的小说,必须尊重历史。我只是把我笔下的人物,放进这段历史过程之中。所有的历史,都是有缝隙的。我在写历史小说时,脑子里会展开历史事件这样一张大图,然后,寻找出其中的缝隙,让我的人物在其中穿行。铭记历史这样的事,就是一个词的意义,即:以史为鉴。
    
    11、其实网上也有很多质疑或者反对您的声音,面对这样的声音,您会不会觉得委屈或者伤心?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周围人的恐惧和慌乱中,是怎么保持平常心的?
    
    方方:没有伤心,委屈有点,但更多是愤怒和不理解。你会愤怒那些极左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理解那些人何故有这么多的仇恨。我与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完全不识,从无有过任何交集,他们对我的仇恨,仿佛我上辈子与他们所有人都有杀父之仇似的,完全无法理解。
    
    我不存在一直保持平常心的,我也有紧张的时候。也有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在很多事情处于不确定时,心也是乱的。
    
    12、前作协主席这个身份,对你有保护作用还是有负面影响?
    
    方方:好像什么都没有吧?我当主席时,也不介意这个身份,我退休不当了,也没介意这个。这个身份从来没有保护过我,我也没有觉得它有什么负面影响。我没当主席时,活得很好,我当了主席,生活也没改变,现在退休了,还是跟以前一样。那些太把主席当回事的人,是根本不知道中国体制的,也是对我个人完全不了解的。
    
    13、您相当多的作品都是描绘武汉人的生活,您最喜欢武汉人的哪一点?这次的肺炎疫情,有没有让您体会到武汉人的其他不同方面?
    
    方方:武汉人一向很爽快,很讲义气。很乐于助人,有一种江湖气。这可能跟武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关。但武汉一直是商业都市,市民虽然吊而郎当,但胆子却并不大。比较听政府的话,乐于生活,对政治并无多大兴趣,他们会很实际。有没有疫情,他们都是这样。就是我印象中的武汉人的样子。没什么不同。
    
    14、您如何看待作家和城市的关系?
    
    方方:这是鱼和水的关系。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15、如果疫情过去,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方方:继续完成我没有写完的小说。

所有跟帖: 

开卷有益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8328 bytes) () 03/10/2020 postreply 19:35: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