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来源: YMCK1025 2019-12-14 11:55: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34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9-12-14 13:54:0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易中天: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确立了郡县制以后,秦始皇又连出数招。

 

第一招是“修驰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网。

第二是“去险阻”,也就是拆毁六国在险要之处修建的长城巨堑和城郭要塞。

第三是“决川防”,也就是决通六国所筑阻塞水道的堤防,疏浚鸿沟,开凿灵渠。

第四是“销兵器”,也就是没收全国各地民间的武器,集中运到咸阳,铸成大钟和铜人。

第五是“大移民”,也就是将天下豪富迁徙到咸阳,人数据说多达十二万户。

 

这些举措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帝国的危险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草民造反,二是六国复辟,三是蛮族入侵。

但无论造反还是复辟,都要钱,要武器,要据点。

现在,要塞毁掉了,武器没收了,富豪变成了穷光蛋,他们还造什么反,复什么辟?

何况就算变生不测,有了驰道,通了水路,皇帝随时都能调兵遣将,不怕他们翻了天。

 

 

 

蛮夷戎狄也不难对付,因为秦始皇有的是铁骑,有的是劲旅。

他北筑长城,南征百越,并将征战所得之地设为郡县。北方设九原郡,南方设南海、桂林、象郡。

于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正所谓“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即便如此,秦始皇仍不敢掉以轻心。

他勤政。每天不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章奏(竹简),决不休息。

他谨慎。他的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武器,卫士不得命令则不能上殿,以至于荆轲来谋杀他时,

所有人都只能干瞪眼。他狐疑。他的住处每天都不一样,谁要是暴露了他的行踪,谁就是死罪。

他残忍。有一次,他对李斯的批评被传出宫外。

由于查不出泄密的人,便将当时在身边的宫女、宦官和卫士全部杀掉。

 

设防如此,秦始皇该坐稳江山了吧?

抱歉,还没有。因为天下偏有不怕死的人,也偏有直言不讳,喜欢唱对台戏的人。

比如淳于越。

 

 

淳于越是齐国人,职位是博士。

博士就是负责议论政事和掌管礼仪的官员,始皇时期有七十个,领班则叫“仆射”(射读如夜)。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国宴,七十位博士集体上前敬酒。

仆射周青臣作为领班,便歌功颂德,大唱赞歌。

周青臣说,陛下“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威德呀!

秦始皇龙颜大悦。

 

淳于越却忍不住了。

淳于越说,周青臣这是乱拍马屁!殷、周两代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就因为他们都分封了子弟和功臣。

如今陛下自己当了皇帝,凤子龙孙们却变成了平民。将来一旦国家有事,又有谁会来救难呢?

这当然大煞风景。

 

何况这时的大秦,成为帝国已经四年。淳于越居然还重提封建,反对郡县,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这一回,秦始皇倒没杀人。他的处置,是让已经担任丞相的李斯提出意见。

作为丞相,李斯当然要受理此案。

这不仅因为君主所命和职责所在,也因为他自己就是郡县制的拥护者,反封建的急先锋。

 

只不过,李斯的意见也不是杀人,而是烧书。

李斯上书秦始皇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是不好,某些人以古非今,妖言惑众。

他们上朝时在心里诽谤,下朝后在街头乱讲,靠非议皇上出名,以持不同政见为誉,带头制造流言蜚语,

正所谓“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长此以往,势必君王威望尽失,民间结党营私,帝国危在旦夕。

问题是,何以如此呢?

 

李斯认为,政令不行,议论纷纷,全因为思想不统一,学术太自由,民间思想的影响大于官方号令。

因此,惟有禁绝私学,才能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秦始皇认同李斯的意见。

于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中华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因此而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秦始皇坑杀的也不是什么儒,更不是意见领袖,反倒无妨说是一群江湖骗子。

但,不问青红皂白,就一次活埋四百六十余人,称之为暴戾总是不过分的。

关键是焚书。

 

焚书是事实。不过焚书的直接动机,却未必意在毁灭文化,更主要的还是钳制言论。

当时的惩罚条例是:焚书令下达三十天还没烧书的,黥(读如擎)为城旦(额头或脸上刺字,

白天守城,晚上筑城,刑期四年);聚谈诗书的斩首,以古非今的灭族。

惩罚最重的,是以古非今。其次,是街谈巷议。

 

由此可见,焚书的目的,是要一次性根除一切议论国是的可能。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专 制。

但在秦始皇和李斯那里,则多半自认为理直气壮。

因为废封建,行郡县,这关系到大秦帝国的生死存亡,必须进行到底,当然要“镇压”。

 

那么,如果没有淳于越,会不会焚书呢?

这恐怕要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联系在一起,才可能看得清楚(详见本中华史第八卷《汉武的帝国》)。

总之,秦始皇和李斯一声令下,除官方藏书、秦国国史,以及医药、卜筮、农作之书外,

私人所藏文艺哲学诸子百家之书都被付之一炬。这真是一场文化浩劫。

 

让人痛心的是,七年后,项羽又放了第二把火。由于他的屠咸阳,焚秦宫,就连秦帝国官方收藏,

保存在博士们那里的古代典籍也化为灰烬。如果不是之前萧何抢出了一批文件,其后果真不堪设想。

 

中华文明的许多宝贵遗产,从此再也找不回来了。中华民族的许多宝贵思想,也被遗忘和中断。

当然,被中断的还有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言伦自油的传统。

损失已无法挽回,秦始皇、李斯和项羽罪不可赦。

如果另一个世界也有法庭,他们是应该送去受审的。

 

现在,青铜的、物质的武器被没收了,文字的、思想的武器也被没收了。

枪杆子和笔杆子,都捏在了秦始皇和李斯他们手里。那么,他们的帝国安全了吗?

不,灭亡得更快。

 

事实上,残暴野蛮的政治从来不可能持久,历史的车轮更非由独才者的手指来拨动。

早在知识分子拿起“批判的武器”之前,暴正之下忍无可忍的人民便已实施了他们“武器的批判”。

陈胜,一个农民的儿子,卑微的士兵,在走投无路之时揭竿而起,大秦帝国便万劫不复,

正所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那熊熊燃烧的大火,据说竟“三月不灭”。

呵呵,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陈胜也一样。

 

 

 

 

  @历史断片【某报社招聘】考题是:假设你是秦朝记者,请报道「焚书坑儒事件」。

一位考生答:篝火晚会意外发生特大事故,三百儒生不幸遇难,三十万珍贵古籍被焚毁。

秦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沉痛悼念死难者,严厉查办失职部门,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现场家属情绪稳定。

总编一拍桌子:就是你了!【转】

  

 

 

今日又有报道指,甘肃省镇原县图书馆将馆藏中社会捐赠的非法出版物、宗教类出版物烧毁,

当地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到场督查。

 

据苹果日报今天报道指,焚书新时代甘肃图书馆焚书惹争议

消息称,甘肃镇原县图书馆将馆藏中社会捐赠的非法出版物、宗教类出版物烧毁。

镇原县图书馆为“充份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作用”,

近期对馆藏资源中社会捐赠的非法出版物、宗教类出版物,特别是对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

图片书刊和影像资料等内容的,进行全面清查下架和迅速销毁。

报道还配了一张现场图片,相中,两名女子正在镇源县图书馆门外堆起火堆,

烧掉一些纸张,旁边地上则放了数本书。

报道指,镇原县文旅局分管领导亲自到馆督查,要求站在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做好清查工作,清查涵盖县图书馆所有阅览室、展室、书库、办公室等处陈列展出、封存的出版物,结果,被下架清理出的成人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等涉倾向性书籍共65册,并已于10月22日上午组织人员集中当场销毁。

该报道说,中国图书馆学会亦发布了有关消息,但目前已将之删除,网上相关报道也被陆续被删。不过,并非只有地方图书馆清查图书。今年10月30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通知,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要求非法图书要坚决清理,停止流通,另库保存。新疆伊犁哈萨克斯坦族自治州多所学校自上周起,强迫学生交出哈萨克斯坦文读物。据自由亚洲电台指,这是新疆自2017年以来,第3次大规模收缴哈萨克斯坦文书籍的行动,主要针对学校及图书馆。

 

该报道说,镇原县图书馆去年成功从国家二级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志着馆方整体服务读者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次焚书事件引发不少网民不满,认为此风不可开:“焚书新时代”、“人类历史几千年,‘烧书’没一件是好事。用来藏书的镇原县图书馆带头烧书,还有比这更悲凉的吗”、“谁知道这个不清不楚的倾向性是什么,是某种趋势的暗示走向吧,开始了”、“越穷越红”、“原来如此。只有这样焚书的图书馆才可以斩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殊荣”、“表面文章,求正纪。手段拙劣,贻笑大方”。

 

该报道说,中国《新京报》亦发表评论文章,指用这种焚烧的方式处理非法出版物,“恐怕也超出了社会所能够接受的范畴,它传递出的更多是粗暴的观感,而不是对文明的维护”,同时质疑:“宗教类出版物,什么时候成了必须‘全面清查下架和迅速销毁’的书籍”,更批评这违反内地的《宗教管理条例》及《出版管理条例》。

 

 

甘肃镇远图书馆焚书 中国读书人害怕

 

中国甘肃镇远县图书馆“销毁”“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引发震撼,许多人把它同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两起恐怖事件联系起来,一则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则是毛泽东发动的文革,文革烧书禁书,视教书人为“臭老九”,迫害成千上万的读书人。

 

10月23日发表的题为“镇远县图书馆组织开展馆藏出版物清查下架和集中销毁活动”官方宣传报道称,“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作用,近期,镇远县图书馆组织对馆藏资源中社会捐赠的非法出版物、宗教类出版物、特别是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图片书刊和影像资料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清查下架和迅速销毁”。镇远图书馆还把烧书活动提升到“强化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镇原县图书馆的这一官宣报道,目前已在官网删除。

为什么社会捐赠出版物出了问题,为什么宗教出版物要销毁,什么叫做“含有倾向性的文章书籍”?该馆虽然没有任何解释,但该馆把烧毁书籍与符合不符合“两个维护”联系起来。“两个维护”是什么呢?按照中共高层的解释,两个维护的核心意思就是维护习近平主席本人。但是,这些书籍里面到底有哪些内容不太维护习近平呢?没有任何解释。该图书馆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含含糊糊说不清楚,只是说销毁的是一批“价值不高的、借阅量比较少”的书籍,什么叫做“价值不高”?判断标准又是什么,没有任何具体的解释。

 

消息一出,引起中国舆论震荡。『新京报』发表题为『图书馆‘焚书’,要经得起文明和法律审视』评论,指用这种焚烧的方式处理非法出版物,“恐怕也超出了社会所能够接受的范畴,它传递出的更多是粗暴的观感,而不是对文明的维护”,同时质疑:“宗教类出版物,什么时候成了必须‘全面清查下架和迅速销毁’的书籍”,更批评这种做法也违反了中国自己的『宗教管理条例》及『出版管理条例』,目前,发表或转发该文的中国网站已被“404”,“页面已不存在”。

 

北京学者荣剑评论:“焚书开始了,坑儒还远吗?”但有人指出,“坑儒早就开始了,刘晓波不是作家吗?还有那么多良心教授被下课没看到?贺卫方怎么不见踪影了?专制就有其专制的特色,历来都是这样,要不也就不是专制了。”

文革后期毛泽东发起“批林批孔”,他赞扬秦始皇焚书坑儒犹嫌不足的一段话很流行:“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毛曾经回忆过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馆助理员的事,他的一项工作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来图书馆的许多是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毛十分仰慕,仰慕的同时也积下了憎恨知识分子的病根。

 

中国甘肃省镇原县图书馆焚书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质疑下一步是否就要“坑儒”,

并联想到半世纪前的文化大革命。

在引发抨击和热议后,相关新闻及评论今天上午已经被大量删除。

 

 

刘大桥:一份触目惊心的焚书名单

友人送来新修家谱一部,见序、跋、文存中有一“杂记附录”。“杂记附录”所记文不长,全文抄录如下:

jia1

“一九六六年丙午底,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各地。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扫除害人虫,搬走绊脚石。红卫兵小将怀着对革命的极大热情,我们家里也进行○激烈斗争。在革命小将的帮助下,把家里祖传下来的古旧图书、字画等清理。凡属封资修的东西一律消毁。计有:

jia2

清嘉庆甲子活木本干树周氏宗谱十八册
明永隆手抄鳌汇集二十卷
字义切略十卷
文安公便宜录杂九卷
南皋集二十卷
南皋杂言三卷
箐斋集四十六卷
群经辨疑三卷
箐斋读书录三卷
周正辨稿九卷
大学讲稿
礼部文存总六十六册
叙州府志十九册
明英宗真像一帧
宪宗真像一帧
周本源肖照一帧
周永隆肖照一帧
文安公洪谟肖照一帧
商素庵疏稿六册
商○○文集四卷
明丘浚大学衍补一套
明丘文琼坛稿三十卷
北征录三卷(丘浚撰)
于谦少保疏议三卷
刘定之存稿十二卷
姚夔奏议三十卷
淳化本前、后汉书各一部
宋版十三经一部
宋版庄子一部
朱子全集一部
方舆纪要一部
东莱博义一部
明甲子四川乡试五经义试卷一
礼部乐论试卷一
诏诰表签试卷一
正统乙丑科廷试策问卷一
诰封三代诰命四轴
天顺、成化谕祭四轴
紫缎绵袍二件
佛表缎褂二件
品帽三顶
供漆桌九张(疑为“珙县”,因为珙县之漆是全四川最出名的漆生产地,所产之漆是最好的漆。引者注)
漆椅十二张
神案一座
翰林匾额一张
金板联字八幅

“红卫兵小将说,除了桌子椅子的外,全部都是封资修。桌子椅子的漆必须刮掉,其余全部烧毁。于是,眼前火海一片。当时脑子空白、空白。口里不断地说,封资修活该、活该。等小将们走了的时候,我的泪水不断地冒出来。拼命地往火里乱抓。愧对祖宗,愧对。

“ 六六年周肇科笔存。”

也许当读到我的这则小文抄录的这份焚书清单时,读者一定会流泪的。反正我是流着泪,对着显示屏、敲着键盘流着泪的抄完了这篇书单。

这是一份触目惊心的书单,这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件。

jia4

这份书单及字画桌几的主人姓周。周氏是宜宾长宁的显族。周氏一族最显要的当数周洪谟。周洪谟(1420—1491),字尧弼,号箐斋,又号南皋子,谥文安。叙州府(今宜宾)长宁(今长宁)人。正统九年(1444)参加四川乡试获头名解元,次年会试本为第一,但因身材不高大硕壮,降为二名榜眼。授翰林编修,兼修国史。成化元年(1465)修英宗实录,成化三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成化十七年升礼部尚书,成化二十三年加太子少保。为官40余年。弘治元年(1488)因老请辞,返乡宜宾。弘治三年(1491)二月病逝。《明史》及《明史纪事本末》均有所传。从上面这份书单看,除族谱外,所记周氏藏书,应大都是周洪谟所传。

jia5

jia7

这份书单里所记图书字画,如果留在了今天,许多都是珍贵得不能再珍贵的。如宋版十三经一部、宋版庄子一部。据文物市场近年拍卖价看,宋版图书以一万元一页计,有“一页宋版一两金”之说。想想一部宋版十三经和一部宋版庄子该有多少页呀。我们还知道,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在中国的抢掠重点就是宋版图书。到了当下,要找一些宋版的善本,恐在中国都难找到了,要去日本才能找得到的,如《宋本庄子音义》的宋版善本。

五十多年前的宜宾某地,还有着一部宋版十三经和一部宋版庄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件。而极有可能这些宋版的书就是周洪谟读过的书。明英宗真像和宪宗真像各一帧,我不知道在今北京故宫或台北故宫里,有没有明朝的这两位皇帝的肖像画。如果没有,那么,五十多前在四川宜宾某地焚毁的这两帧帝王画像,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两帧明代帝王画像了。周洪谟亲自主持编撰的《叙州府志》,不要说在宜宾已经找不到,就连北京图书馆里,也只有一部不全的残本。当下正在编写的第一部《宜宾市志》所依的《叙州府志》就是北图的复印本。说到明朝的科场试卷甲子(1444)四川乡试五经义试卷一、礼部乐论试卷一、诏诰表签试卷一,正统乙丑(1445)科廷试策问卷一等,也就是周洪谟参加的乡试和会试的试卷,那也算得上奇品。因为试卷对于科场中人,从来就是独一无二的。至于说,这样的试卷怎么会留在了应试者本人手中并家传了下来,恐怕也是一个迷。不过,这个迷也用不着今人的我来猜了。因为它早已灰飞烟灭。倘若这些试卷留到了今天而又被人发现,想来那将是多大的一个在中国文明史,至少中国的科举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发现。当然历史从来没有“倘若”。历史就是已成过去的铁证。五十多年前的宜宾某地,已将这铁定变成了历史。还有与此相同的中华大地上那个疯狂年月里烧书毁物的历史——谁也挽回不了的历史,伤心的历史。

jia6

至于这张焚毁的书单里提及的漆桌九张和漆椅十二张,是不是都是明代的,倘若是,那也应当为价值连城了。还有提及的翰林匾额和八幅金板联字,恐怕也应是无价之宝了。还有已存近400年的(可能是皇家)绵袍、缎褂、品帽等织品,倘若四十多年前没被毁而留于今日,想来肯定也算得上是稀世珍品。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焚毁了。都没有了,都没有了。倘若还期冀着有那那么丝丝欣慰的话,就如我知道,但愿那个痛哭的周肇科(已作古人),但愿那个五十多年前自认为“愧对祖宗”的周肇科,在“火里” 还真地抓出了些纸片。而那些可能留下来的纸片,就是植根着这个多灾多难民族中读书人的良知与执拗。但愿,但愿。

【作者刘大桥(刘火)为笔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古籍

读者推荐

所有跟帖: 

喜忧参半的好成绩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6596 bytes) () 12/14/2019 postreply 12:10: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