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层楼, 你走到了那一层?

来源: 极乐净土 2019-11-28 15:48: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25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极乐净土 ] 在 2019-11-28 15:51:1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高僧,他的嘉言懿行影响了很多人。特别是他的许多学生,受到他的影响更深。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先生正在遵义旅寓星汉楼里收拾东西,准备迁往重庆,突然接到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的消息。他放下手中什物,在窗下静坐了数十分钟,默默承受着心中的沉痛。在丰子恺先生眼里,弘一法师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弘一法师是“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之事”的。

弘一法师圆寂后,丰子恺在他余生30多年中,没有一刻忘记过法师,还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

 

三层楼喻

 

丰子恺先生1948年11月在厦门的时候,曾应邀为厦门佛学会作过一次题为《我与弘一法师》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明确提出了所谓的“三层楼喻”。他说: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界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世界就不过这三种人。”

在谈及弘一法师的时候,丰子恺说:

“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持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第一层楼

 

丰子恺所提出的人生三层楼的比喻,反映了不同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
对于处于第一层楼的人来说,他们只满足于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会尽其所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让家人和后代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会千方百计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些人在物质富足之后,会“对酒当歌”,尽情地挥霍钱财,过着奢华的生活,享受着现实人生的快乐。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崇尚“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生活。这样的人,虽然一生过得逍遥自得,但对别人和社会并没多大的贡献。

 

第二层楼

 

处于第二层楼的人,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一定富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人所从事的都是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事业。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甘于寂寞,默默奉献。他们中有的甚至是在贫病交加和遭受奇耻大辱中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事业,为后世创造了流传千古的精神财富。
 

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他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之后,隐忍苟活,更加勤奋地从事《史记》的创作。经过十五年的查阅资料、走访群众、辛勤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部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之作,为后人研究汉代以前的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曹雪芹为创作《红楼梦》,在衣食不继的情况下,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这部揭露封建腐朽制度的古典名著。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专注于数学的研究,他经常废寝忘食。曾有几次,他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啃馒头,无意中竟然将案头的墨水当成辣椒酱吃下去了。他完成的“哥德巴赫猜想”,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对这些生活于第二层楼中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物质生活是否富有。他们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以提升人类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甘于清贫和寂寞,甘于远离繁华和诱惑,宁愿长期坐冷板凳。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有了这么多人的默默付出,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层楼

 

在人世上,有很少的人在经历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后,开始思考人的来世与归宿,于是登上人生的第三层楼,过起了远离凡俗的灵魂生活。
他们就是一些舍亲割爱出家修道的人。他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现世的灵魂生活,还在想象将来的灵魂去处。同时,他们还悲悯苦海众生的苦难。弘一大师就是其中的代表。
弘一大师出家之后,修学一般人都不愿修学的南山律。他严格持守戒律,节俭惜福,悲悯众生,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升华了很多人的灵魂。
像弘一大师这样登上人生第三层楼的高僧,在历史上不计其数,从唐代的玄奘、鉴真,到明清的憨山、莲池,再到近代的印光、虚云等高僧,他们都是人天师表,不仅关注自身的灵魂生活,更关注大众的灵魂生活。他们影响了一个时代,度化了一大批人登上了人生第三层楼。他们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生三层楼,代表了人生的不同生活目标和理想。

生活在第一层的,有值得令人羡慕之处,也有让人指责的缺点;生活在第二层的,为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了造福人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活于第三层的,从事的是净化人心,升华灵魂的事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