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女生都迷信左脸最美定律?

来源: 都是国货 2019-06-15 08:01: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12 bytes)

为啥女生都迷信左脸最美定律?

彤 子

对此,有网友回馈了中肯的评价:

左脸最美定律就如同它的字面解释,左半边脸比右半边脸好看。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拍照、自我欣赏、真人面基,甚至肖像画里都是左侧脸佳作居多!

左脸最美从肖像画开始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左侧脸,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发现,不只是《蒙娜丽莎》,西欧大部分的肖像画都是这样。

假装节选的西欧肖像画

1973年,麦克马纳斯和汉弗莱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检测了1474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西欧单人肖像画,其中有891幅(约60%)都展现了左侧脸,583幅(40%)展现的右侧脸。另外他们还发现有68%的女性肖像画是左侧脸,而男性肖像画左侧脸略低于女性,约占 56%。

有人猜想,右利手画家右手执笔,画左侧脸时比较顺手,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克尔斯等人发现,以拉斐尔为首的左撇子画家也酷爱画左侧脸。由此可见,只要心中有爱,手顺不顺,根本不是问题!

那么画家对左侧脸的热爱又从何处来?有研究发现个体的左侧视野对情绪感知有明显优势,实验员向被试者展示高兴、惊讶、愤怒、悲伤及中立的面孔时,左侧的视野总是更快地识别出情绪,这表明一般个体在面部信息处理上,有更多的左侧视野偏好,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艺术家们喜欢画左侧脸的原因。

壹读君猜想,画家的想法大概是,只要不是正面,哪边都好呀!

戏足、人气高的左侧脸

假如我们都有一张对称的脸,就不需要烦恼哪边更美的问题,因为对称就是最美的标志,可惜再美的人都无法做到真正对称。

普通人只能在“左右脸有些不对称”和“左右脸特别不对称”之间游移,关键是我们不仅长相不对称,研究发现,人类左右脸表达的信息也不一致

双右镜像脸合成正面原图 双左镜像脸合成

尼克尔斯等人通过对左右脸照片合成面孔的分析结果得出,人在做表情时,左侧脸通常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如下图中(A)的表情明显比(C)看起来更到位。

别急,喜欢搞事情的学者还要证明,右侧脸除了演技逊色一筹,人气也略低一档。心理学家布莱克本和斯基里洛对人像中的左侧脸偏好专门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为10男、10女拍摄了两组微笑的头像照片,一组为左侧脸,另一组为右侧脸。为了弄清到底是长相问题还是方向问题,研究人员还做出镜像反转头像,让37名受试者观看图片,根据审美愉悦度从1到9打分,分数越高代表好感度越高。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防止受试者观看图片时胡说八道,他们还记录了受试者瞳孔直径的大小,人在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

这是一场自己左脸和右脸间的颜值PK

结果显示,不管是原始图片还是镜像反转图片,无论男女,受试者都对左侧脸照片镜像反转图片中的右脸)评分更高,观测瞳孔直径也更大。

关于左右脸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学者们做了很多年的研究,很多研究者把原因归结在左右脑的情绪表达处理差异上,并认为右脑在情绪处理上更具优势地位

除了2004年尼克尔斯对肖像画和头像照片的研究,2000年丁伯格通过对32名被试者表情肌电水平测试时,发现左右脸肌电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侧面支持了右脑拥有更高的情绪表达、识别能力。2008年詹姆士在右脑受伤的病人群体中研究发现,右脑受伤病人对于面部与感情识别的能力也会受到一定损害,并提示右脑在情感处理上有主导性。

学术界从来没有统一的结论,另一批学者表示:你的情感处理才靠右脑!

西尔伯曼等人的研究认为右脑对处理消极情绪占优势,而左脑则负责处理积极情绪。阿斯塔纳等人则认为,左右脑对积极情绪的处理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右脑更擅长处理消极情绪。

还有人认为,大脑的分工哪有那么明确,很难认定左侧脸就是情绪脸,但很多人确实像惯用右手一样偏爱左侧脸。

此时,轮到爱抬杠的朋友们出场了,有人会说:抱歉!我是右脸美人。

有什么关系?你可能还是左利手呢~

人非圣贤孰能左右脸一致乎?当我们无法改变脸不对称的现实,又想展现一个尽可能完美的自己时,就需要有所取舍,把自己最好看的半边脸更多地展现出来

除了拍照,偏分发型也有助于修饰面部不对称的问题。很多女神永远不会正脸对人,45°角美好容颜要印在所有人的心里。

有些耿直的人则坚持让自己的脸与别人的视线保持平行,在他们心中美不美明显不那么重要。

还有些人认为,不仅美不重要,脸其实也不是很重要,所以根本不必露出来......

其实影响左右脸哪边好看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哪边咬肌比较大?哪边痘比较多?哪边头发比较稀疏......

参考资料:

李瑞. 多露左脸更漂亮[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5(6):23-23.

孙媛. 拍照秘籍:左脸的你更好看[J]. 科技信息:山东, 2013(7):70-71.

Smith WM (July 2000). "Hemispheric and facial asymmetry: gender differences". Laterality. 5 (3): 251–8. doi:10.1080/713754376. PMID 15513145.

Blackburn K , Schirillo J . Emotive hemispheric differences measured in real-life portraits using pupil diameter and subjective aesthetic preferences[J].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12, 219(4):447-455.

梅雪云. 青少年的面部偏好发展特点[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3(3):36-40.

林鹏. 视野偏差与左右脸情绪表达对平面对象偏好的影响[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5):73-76.

刘芳. 对称性、左右半脸与面孔吸引力[D]. 浙江理工大学, 20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