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佛教:到底是谁攀附谁?

来源: YMCK1025 2019-04-07 20:41: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51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9-04-07 20:46:2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科学和佛教:到底是谁攀附谁?
==================
中科大张卜天教授
他们的一些说法也许只是出于方便,或许有利于增强更多人的信念,但我依然认为,对科学的攀附已使佛教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这样理解的佛教已经失去了某些最本质的东西。若把佛教与科学拉到同一层面,使佛教成为一种科学佛教(scientific Buddhism),那么长远来看失败的必定是佛教。
 
 
 
 
 
 
 
 
 
==================
吉祥观点:
 
(一)、首先有一个基本事实,自然科学逐渐趋向于成熟,是最近五百年的事,甚至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的事。
但是,佛教诞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从时间先后关系上讲,教授认为,
到底是科学攀附于佛教的可能性更大,还是佛教攀附科学的可能性更大呢?
一个三千年前的理论,去攀附一个三年前后的理论,这个可能性大呢?
还是后者攀附前者,可能性大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二)、由于国内一直以来的学述自由被控制,以及和外边的学术交流被控制,在大陆能看到经得起考据的文献资料,相当有限。而且,国内某些佛教徒,的确伪造了很多科学家对佛教的溢美之词,用于弘扬佛教。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做法。
 
因为首先基于佛教的不妄语精神,这样的伪造也是违背佛教的,也是违背科学的。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多数大陆佛教徒,都受到过这一类伪造文字的欺骗。一直到近些年看到更多的国外文献的考据。所以,开放不但对经济和政治有好处,对佛教也有好处。至少,愚民政治,和愚民佛教,都不可能被长久的延续。
 
佛教追求不妄语的求真精神,这一点和科学的要求无二。教授千万不要说,这一点又是佛教攀附科学。我的看法:用制造妄语的方式,拿着佛教去攀附科学,这是非常下劣和卑鄙的佛教徒才能做出来的。
 
但是,这只是不合格的佛教徒犯戒而为的妄语伪造行为,罪行应该归于其个人,而非佛教。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佛教攀附科学”的结论,并认为这种攀附对佛教不利。
 
如前所述逻辑:科学非常可能攀附于佛教,甚至受到过佛教教理之深刻启发,但是佛教完全不可能攀附科学,因为在光速之下,时间的先后关系不会颠倒,因果关系也不会颠倒。正如我们可能说马云的观点可能攀附孔子的观点,而不可能说孔子的观点可能攀附马云的观点。
 
 
=================
提问:网络上对爱因斯坦和佛教相关的言论,曾经有过各种考证。
认为爱因斯坦对佛教的赞美,是不存在的伪造。师兄曾经留意过吗?
=================
 
回答:留意过。尤其是索达吉堪布的著作《佛教科学轮》被考据攻击的时候,被证明其引用爱氏的所谓赞誉佛教之语录,实际不存在。而且还有比此前更早的国外考据结论,也证明这一点。我也深信并尊重这些考据的结论。
 
但是,这依然无法回避很多客观现实比如前文所述,佛教经典文献中的不同宇宙空间的时间之相对差异特性,的确完全是相对论的经典翻版,而在时间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上,释迦佛的学说早于爱氏的学说约3000年。这一事实也无法否定。
 
因此,相比较于说释迦佛受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启发而言,说爱因斯坦受到了释迦佛理论的启发,则后者的说法明显比前者的说法更具备因果关系和时间先后关系上的合理性。
 
当然,开玩笑说,这个时间先后关系上的合理性,是在不考虑超越光速回到过去的前提下。
 
 
====================
关于科学借鉴佛教但又不承认借鉴:
====================
 
科学借鉴佛教但又不承认借鉴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谈一谈宋明理学的一些问题,也许更利于理解这件事。比如:宋明理学大量移植了佛教的学说,将其进行改头换面的包装,进而纳入儒教,将其变成一种“新儒学”,后世谓之宋明理学。
 
 
而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后人虽然可以达成这样的认知共识,认定宋明理学明显干过“剽窃佛教教义”的这种事实。可是,请问,当时干这件事的那些理学大家们,他们承认“剽窃”了佛教的教义教理吗?
 
他们不但完全不承认,还反而大加诽谤贬低斥责佛教,以图撇清关系,甚至以图作为自己“独立的理学发明”而开宗立派。
 
 
这就好像我们现在,明明剽窃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做法,因此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其实我们老老实实承认,这就挺好。结果我们非要臭不要脸,非要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包装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我们居然还疯狂谩骂我们学承并引进借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说那是毒药。
 
 
我们剽窃了甘露治了我们的经济之病,反过来我们将这些经济甘露骂成是毒药。类比来讲,这大体上和宋明理学剽窃了佛教,还死不承认,还非要将“佛教教义”包装成“宋明特色的儒教主义”是一回事。剽窃就剽窃嘛!你好好使用就行,不承认也就罢了,还要回头辱骂诽谤佛教,,,这就过份了。
 
那么,科学家里面,,有没有这种人呢?我不好说。大家详细去看有些文献,,你一定会发现某些蛛丝马迹。科学家里面,的确有象牛顿一样痴迷神学而诚实承认的。但是,一定也有某些明明受到了宗教教义启发,但是,却不敢明白承认的。不但不承认,还往往故意发表一些否定宗教之言论的。但是,在旁人对其的观察中,却往往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佛教教义,是不是对相对论的提出有启发,我们除了看不到明显的承认之外,其理论在本质上已经不存在任何矛盾。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做权威之论,仅供参考。
 
====================
====================
 
====================
====================
 
吉祥观点: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看待,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论》中,虽然引用了不真实的伪造文献,但是我相信这不是他故意的,这是受限于环境和资料来源。
 
 
包括我们很多佛教徒,都被这一类伪造的资料误导过,也包括我个人。这也证明,堪布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凡夫,并非大家吹捧的文殊菩萨的转世,不然文殊菩萨不可能连一份资料的真假都辨别不了。也如其在“改经”事件中,所爆出的其他资料引证方面的错误一样。
 
但是,这不能否定他所做的其他有益的功德和贡献。也不能否定他所持“科学和佛教有共通之处”的见解不是正见。恰恰我在这一见解上,我是赞同索达吉堪布的。
 
 
====================
====================
 
 
用户6024578110 :《楞严经》五十阴魔: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凌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因为我前一篇博文提及相对论时,提及了佛教的“三劫一念越”的见解,来佐证相对论的时间相对特性。因此,有师兄引用《楞严经》,提出如上质疑。而我做出如下回复。)
 
吉祥观点:师兄提问的问题非常好。但这只是个逻辑问题,非常简单:A、三僧祇一念能越。B、行者认为自己三僧祇一念能越。仁者对比二者,发现什么吗?若作A解,则是相对论的时间相对特性。若做B解,则是五十阴魔之一。很显然,《楞严经》所讲的意思是B。这只是个逻辑问题。不存在任何迷惑之处。
 
在客观上看,因为相对论的论证,由于速度的极限是光速,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接近光速,则相对时间越慢,运动速度等于光速,则相对时间静止。因此,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可能被一念之间的时间超越。
 
但是,这是客观上的理论如此。不等于作为凡夫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可以一念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如果只是陈述客观规律,就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凡夫说自己的境界可以一念超越三大阿僧祇劫,那就是着了阴魔。这是两回事。
 
内心的主观问题,不否定客观规律。
反之,客观规律,也不为主观发心问题背黑锅。
这样解释,你觉得如何?
 
 
 
吉祥果
2019。4。4

所有跟帖: 

攀不上,隔着一层呢: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oztang- 给 ozt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01:47:18

这些学科都是人为设置的,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相互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宝宝抱抱- 给 宝宝抱抱 发送悄悄话 宝宝抱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2:40:45

佛学与科学完全不搭,无论谁都无法接受对方,如何借鉴。至于说科学的尽头是佛学更是瞎扯,科学的尽头还是科学。至于佛学,科学无论出现什 -狐鹄- 给 狐鹄 发送悄悄话 狐鹄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22:42: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