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是一种精神障碍?

来源: YMCK1025 2019-04-01 17:31:0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537 bytes)

肾虚,一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精神障碍

题图:全景视觉

如何看待世界卫生组织将「肾虚」定义成精神障碍?

知友:申晨煜医生(100+ 赞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科医生)

 

 

 

 

1. 何为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又称为文化束缚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是指特定文化环境下才会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也就是说这一诊断不是普世的,而是受限于特定文化状态下的。

比如「肾虚」一词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中,更确切地说就是中医文化。只有信奉中医文化的人才会有肾虚一说,现代医学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疾病或综合征与之相对应。

2. 为何会如此困扰广大信奉中医文化的男性青年?

生活里不乏见到烧烤摊上以烤腰子来补肾的情况,也有很多中老年男性遇到尿频、尿不尽的时候要求吃六味地黄丸,更有「他好我也好」这样的广告词来宣传补肾产品。

「肾虚」几乎就是对男性人格和能力的否定。

几乎每个男性对「肾虚」都是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随之而出现的就是过度担心、紧张,害怕被性伴否定,害怕自己肾虚成为别人的谈资。

从一点来看,「肾虚」更像是一种带有恐惧色彩的神经症,掺杂有焦虑、抑郁、紧张、担心、回避以及躯体症状等成分。

3. 「肾虚」的病因是什么?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词——模因(meme),是指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也有类似于基因的传承单位,包括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网络爆红事物等。

也就是说,文化可借助「模因」,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媒介在人脑间进行传播。

我们把模因的概念借鉴到「肾虚」中,作为泛中医文化背景中生存的个体,尤其是男性之间,大家口口相传的「性能力、持久时间、或者纵欲过度后引起腰膝酸软、一滴精十滴血」等内容会广泛地传播开来。

再加上上电视广告(他好我也好,汇仁牌肾宝)或者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肾虚」一词可谓是深入人心。

4. 如何破除「肾虚」模因?

既然被归为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从源头来说,就是解除对中医文化的盲从(并非否定中医文化),科学理性地对待「肾虚」,可能症状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病情严重,符合了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诊断,还是要到正规机构精神专科就诊。

5. 精神科的诊断这么随意增增减减么?

目前在 DSM5 中有物质依赖和赌博成瘾的诊断,物质依赖不必多说,赌博成瘾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诊断,而是随着赌博行为的增加而出现的。

也就是说精神科的诊断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展而逐渐变更的,目前随着电子游戏及网络游戏的普及,游戏玩家越来越多,成瘾的问题和比例爆发式增加,所以才新增了该疾病诊断。

不仅如此,随着社会进展,一些疾病诊断也会逐渐被淘汰,比如以前有缩阳症的诊断,随着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这种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随后的诊断标准就把这种病去除了。

如何评价 6 月 19 日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 申晨煜医生的回答

精神科与其他科室的区别就在与心理、文化、社会、哲学等多因素重叠,精神疾病的诊断也是不断变化的。并非随意增减,而是反应了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及矛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