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记者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群体,吗?

来源: 都是国货 2019-03-30 04:58: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511 bytes)
韩国记者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群体,吗?

 

??你对「胜利门」和韩国热血记者的想象,恐怕并不靠谱。

 

文|假装在首尔

 

「政客、财阀、明星……席卷韩国的大丑闻」,如果不说明,你会想到这只是娱乐圈引爆的「胜利门」?

 

 

所谓「胜利门」,是2019年初韩国一系列娱乐圈丑闻的总称:先是偶像艺人胜利持股的夜店Burning Sun被人指控涉嫌性侵、吸毒、贿赂等非法行为,后续又被媒体挖出数名艺人在聊天群内分享偷拍性爱视频。

 

中文互联网盛传一种说法:「胜利门」背后存在惊天内幕,商界、政界都被指控卷入其中,充当娱乐圈恶势力保护伞。

 

这类猜测似乎并非空穴来风,连韩国总统文在寅都出面严正宣告:「检方及警方相关领导层,必须以组织的命运为赌注,彻底查明真相!」

 

· 「胜利门」的两位主要当事人偶像歌手胜利(左)和郑俊英(右)

 

也有人看到了「胜利门」背后的「英勇无畏」,一篇广为流传的《韩国记者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群体》就告诉人们:韩国每一次大事件里,总有一群热血记者追问死磕,每每成为扭转局势发展的关键。

 

与「胜利门」相提并论的,是世越号沉船、崔顺实干政等颠覆了整个韩国政坛的重大事件。

 

几个偶像歌手闹出的丑闻,背后还能牵扯韩国政界、商界的大人物?韩国这些大新闻背后,真的是一群热血记者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吗?

 

并不离奇的丑闻

「胜利门」从今年1月开始发酵后逐渐见诸韩国媒体,从「夜店职员打人、涉嫌吸毒、提供毒品、贿赂收买警察、逃税、性招待」等等,各种当事人、目击者的举报陆续有来。

 

然而,除了打人被基本坐实外,其他都是受访者的单方主张,警方介入调查,也排除了胜利吸毒的说法。

 

上述未经证实的传闻,在韩国媒体报道时一般会加上「疑惑」二字,既能提高报道的点击量,又能规避被起诉侵害名誉权的法律风险。这是韩国媒体的惯常做法,多数时候也只能沦为谈资。

 

但传到中文互联网,「疑惑」就变成了「实锤」。

 

 

由于胜利所属偶像组合BIGBANG的巨大社会关注度,青瓦台国民请愿网站上有超过20万人联署,要求彻查该事件。国民请愿模仿白宫请愿网站,并规定联署超过20万人政府就必须回应。

 

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文在寅出面表态。且勿把它太当回事,青瓦台的表态不过是依照规定的例行公事。而自从2017年文在寅上台推出此举,每天能收到500多件请愿帖文,包括EXO粉丝因偶像痛失亚洲音乐盛典(MAMA)年度歌手奖而要求「取消MAMA」。

 

· MAMA是韩国最具权威性的音乐颁奖礼

 

迫于舆论压力,胜利在3月11日下午宣布退出娱乐圈,他恐怕万万没想到,自己名声的致命一击会在当天晚上的新闻时间到来。

 

3月11日的头条本有人预定:时隔23年,前总统全斗焕又因光州事件站上了法庭被告席,而且这次是在光州受审。对韩国社会来说,这就是核爆级的新闻。

 

当天白天,「全斗焕」占据了韩国最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Naver热搜榜榜首,九家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也都以全斗焕受审作为头条新闻,分别以十到二十多分钟时间报道。

 

· 全斗焕赴光州受审本是当天铁定的头条

 

然而,SBS接着用十分钟时长,集中报道了胜利的朋友郑俊英在聊天群分享偷拍与女性性爱的视频及聊天记录,还特别请相关专家及鉴定机构确认了真实性,为「胜利门」提供了新的实锤。SBS采访的律师还指出,相关罪行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全社会关注政治新闻的氛围里,这则独家娱乐新闻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的SBS八点钟新闻全国收视率为6.1%,比前一天上升1.1%,仅次于第一大台KBS晚九点新闻。

 

考虑到KBS是国家电视台覆盖全国,而SBS主要覆盖首尔京畿道等首都圈,这一成绩相当出色。「郑俊英」也很快上了热搜,因此牵连出一系列艺人,在接下来数日内引发了娱乐圈大地震。

 

这就是「胜利门」的来龙去脉,与一般娱乐圈丑闻的曝光模式出入不大。迄今为止,并没有浮现什么牵涉政界的惊天内幕,所谓帮胜利摆平投诉的「警察总长」,不过是相当于中国地级市公安局长的「总警」。

 

蹭热点的狗血英雄

至于传说中揭穿「胜利门」内幕的热血记者吴赫镇(???),对推动事件进展并无多少贡献:

 

2月13日,他的代表作《涉嫌毒品、性暴力的Burning Sun:现代版所多玛和蛾摩拉》发表在名不见经传的《韩国政劵新闻》,而知名媒体《京乡新闻》已在2月11日全面揭发过这家夜店,不仅涉及毒品、 性侵犯,还有打人和偷拍。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平台,吴记者都不占优势,自然吸引不到关注和点击。

 

做不出热点怎么办?还可以蹭。

 

3月4日,吴赫镇开始自导自演一出苦情戏,他在Instagram上写了一大篇帖文,表明「向死而生的决心」,在中文互联网广传如下:

 

一、调查得越深入,就越是发现真相的肮脏;

?

二、我知道很多人担心我的安危,我目前没有自杀的念头,所以一旦我出了什么事,一定是谋杀;

 

三、无论前面有什么样的危险和威胁,我都会像疯狗一样,会继续报道下去。

?

 

· 吴记者的决志宣言(删减前),并无中文网络传的第一条

 

3月9日,他发帖称从下周起要爆猛料。

 

3月11日,即SBS独家报道当晚,吴记者又发帖,称许多人误会了他,「我不是姜庆润(???)记者,我是《韩国政劵新闻》政治社会部及(网络媒体)ohmynews市民记者。」他提到的姜记者是SBS「胜利视频事件」的最初报道者,与他名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性别也不同。

 

接下来,他的新帖尝试把事件往国会议员、财阀等大人物上靠,用上了「财阀」、「积弊」等关键词,还扯出崔顺实事件的最初内部告发者卢胜日,称「胜利门」与崔顺实等「国政垄断」势力及其附逆者有关。

 

· 3月11日,吴赫镇(右一)发帖为胜利事件硬贴上「国政垄断」、「财阀」等标签

 

虽然引来大量转发,但空口无凭,他没能拿出什么证据,宣称的内容也不太合逻辑:

 

政界、商界接受娱乐圈性贿赂不是没有先例,都会选择避人耳目的场所,如最近被文在寅指示重查的张紫妍陪睡事件发生在财阀的私密会所,法务部前副部长金学义接受「性贿赂」事件则是在人迹罕至的山间别墅,而胜利的Burning Sun却是首尔江南区的有名夜店。

 

真正把他推上热搜榜首的,是3月15日的一波狗血操作:当天,网民发现找不到吴记者的Instagram帐号了,接着就有流言称吴记者房子被烧、帐户被销号、人已失联。

 

实际上,吴赫镇只是改了网名和id,同时将账号私密化。

 

当晚7:52,笔者收到Instagram系统提示,说吴记者已同意了我的关注请求。点进去一看,关注者已从早上的一万多涨到近两万,且在不断增加。

 

他又发了新帖,附上自己名字登上热搜的截图,称自己没事,之所以将帐号私密化,是因为联络他的人太多,其中有些外国人不断用恶言威胁他,他压力太大,现在他生命安全无虞,请各位放心。

 

· 3月15日晚,隐身半天让网民把他的名字推上Naver热搜榜首后,吴赫镇发帖并贴出了见证自己「红了」的截图

 

3月4日表达决心的帖文仍在,但已经删除了第三句,第二条也只是说「不要担心,我不会自杀,也不会被杀」,并没有「所以一旦我出了什么事,一定是谋杀」的意思;至于中文网络热传的第一条,原帖就没有。

 

· 吴记者的决志宣言(删减后)

 

至于3月9日的爆猛料预告,因为「下周」已经过完,被他自己删掉了。

 

「热血记者」吴赫镇,至今仍未放出任何有实锤的独家爆料。

 

两家电视台的故事

所以,韩国记者是一个不值得佩服的群体吗?

 

也并非如此,在改变韩国历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里,他们的参与确实扭转了事态发展。

 

只不过,他们并不靠热血死磕,也并未形成过「分头进击,用文字和镜头监督政府」的局面。世越号和崔顺实两次事件里,韩国九大新闻台里如实作出重磅报道的,大概只有孙石熙主掌的JTBC。

 

JTBC是一家从出身就基本与「热血」无缘的电视台,其前身是三星集团会长李秉喆1964年创立的TBC(东洋放送),次年李又创办了《中央日报》,办台办报的初衷,是因为当年在朴正熙统治下,诸如《朝鲜日报》《东亚日报》等大报已被政府驯服,作为企业家需要有媒体为自己代言。

 

1980年,TBC被全斗焕强迫并入KBS。直到2011年李明博放开了报社办电视台的限制,TBC才在《中央日报》支持下得以重生,新台名称里增加的「J」即是代表母公司《中央日报》。

 

 

然而,正是这家因李明博而「复播」,隶属保守派报纸的电视台,成为了摧垮李-朴保守派政权的重锤。他们聘请从MBC出走的著名媒体人孙石熙主持新闻部,将尖锐的矛头直指政府,2016年10月24日更是独家披露了崔顺实平板电脑内为朴槿惠修改的文稿。

 

· 崔顺实事件令JTBC名声大噪

 

进步派执掌政权后,JTBC也没有变更方针。去年正是他们独家专访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的女秘书,揭发这位被称为文在寅接班人的政客的性侵罪行,使青瓦台和执政党相当难堪,最终安熙正二审获刑定案。

 

目前,JTBC新闻不但被视为韩国最具公信力的新闻节目之一,收视率也不输MBC、SBS这样的无线大台。

 

· 开台不到8年的JTBC新闻在Youtube的用户订阅数已突破90万,在韩国九大新闻台中居第二

 

JTBC高歌猛进的2017年,历史悠久的MBC电视台倒是发生了一件热血的大事:员工集体罢工,抵抗李明博、朴槿惠时期任命的保守派高层。老牌无线电视台缺席世越号、崔顺实事件,通常被解释为是那些高层打压的结果。

 

· 揭批李明博政府打压新闻自由的纪录片《共犯者们》

 

他们的罢工取得了成功,2017年11月,原社长金章谦下台,年底,《共犯者们》的导演和「主演」崔承浩被推举为新社长。崔社长上任后,启用两名参与罢工的中年男女记者作晚间新闻主播,连续制作多期节目为前几年的过失反省、道歉,重开新闻调查节目《PD手册》,同时还新设了其他调查节目。

 

这批不畏强权、捍卫新闻自由的热血记者,一定能帮电视台重振旗鼓吧?

 

答案恰恰相反。

 

改朝换代的MBC,制作费用暴涨,除了个别期数的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及好评外,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基本在三大无线台收视率榜单中垫底,新闻收视率更是徘徊在1%-2%的「亡社」(MBC工会报告的说法)边缘,连YouTube新闻频道订阅数也在九大电视台中排名倒数第一。

 

 

原因何在?

 

实际上,崔承浩等人能罢工胜利,长期抗争及民间支持当然起了一定作用,但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理念与文在寅合拍。

 

崔上台后主抓的新闻节目,积极响应文政府的「积弊清算」路线,集中火力猛攻检察、司法、在野党、唱反调的保守媒体及各大财阀的「积弊」旧案(如张紫妍事件等等),而对现政权诸如就业不振、总统亲信丑闻等问题则着力不多。

 

简言之,作为受制于政府的公共广电机构,MBC仍然换汤不换药,没有监督政府,反倒替政府监督反对势力。有韩国网民讽刺说,MBC在李明博(英文名简称MB)时期是MB氏,现在文在寅(英文姓Moon)执政就变成了MoonBC。

 

· 「MB氏」和「MoonBC」

 

用热血横冲直撞做新闻,大概就像所谓用爱发电,不是长久之计。韩国记者推动国家变革的力量确实值得赞许,但这主要源于他们幸运的大环境,真要寻找超越全球新闻同行的热血与勇气,那对象应该不在韩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