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自己才是最高意义的背叛

来源: YMCK1025 2017-07-28 19:05: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10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7-07-28 19:07:0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26岁医生猝死:背叛自己才是最高意义的背叛

 

麦子熟了

 

麦子导读:

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疲惫是与死亡挂钩的。

 

图 | Cole Hutson

文 | 茗荷  授权发布

过度加班不值得被宣扬

近日,浙江某医院26岁的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当晚,又一个夜班交接班没人,同事这才发现,他已经猝死在宿舍。

回看他的朋友圈,不断出现“通宵”、“熬夜”,有时候是连续几天都不能睡觉。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新闻见诸媒体,令人痛惜不已。

2016年12月,苏州一位24岁的工程师猝死,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但加班是常态。

2015年12月,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陪妻子散步时突然晕倒去世,媒体采访的知情者称,是因长期加班过劳导致。五天后他的孩子出生。

2015年3月,深圳36岁IT男张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学生也是一个普遍疲劳的群体。在孩子仍在长身体的阶段,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六成初中生睡不足8小时。

2015年11月,河南南阳一名15岁学生猝死课堂,其父亲给儿子写的信,字字带泪。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少人还是行业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么年轻的岁数与突然而来的死亡相碰撞,分外刺眼,分外痛心。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老师曾经有一篇文章《在向着财务自由飞奔的路上,也许是死亡先到来》,他在文中列举了一个又一个精英人物“前半生争取财务自由,随后与癌症和死亡为伴”的例子,发出了“精英们为何如此拼命虐待自己的身体”的疑问。

何止是精英人物,生活中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大家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累”。

创业者:我们全年无休,也不知道假期是什么时候。

医生:连熬了三个通宵,能活着真好。

白领:还要在熬一个月这个项目才能结束,我每天回家倒头就睡,不想洗,家里还催着我找对象,哪有力气呀?

公务员:加班都是无条件接任务,无收入的,完全就是雷锋。可是看着领导忙起来就睡办公室了,又没法说了。

抱怨归抱怨,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疲惫是与死亡挂钩的。

前不久,《人民日报》再次发文《从疲劳到癌症:只需四步》警示过度加班问题,触目惊心。

同时,新华社也发文《“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

被誉为“青年导师”、“创业教父”李开复曾经一度是青年人模仿和追求的偶像,始终执着于“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他2013年在他52岁生日之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一度退出公众视野。

再出现时,他带来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向死而生》。

他说:

“多年来,名利的浮涨让我不知不觉间偏离了轴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不自知。”

如果你知道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放任不管的长期疲惫会导致重大疾病甚至是死亡,你会如李开复一样重新审视工作对于你生活的意义吗?

背叛自己才是最高意义的背叛

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文化迷思下,我们一直在强调竞争,这当然也与工业化社会强调“高效”的理念不谋而合。

我们就像是转盘上的一个跑步者,如果跟不上速度,仿佛就被后来的人推到、踩住或是彻底地甩出去。

网络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追求“更快,更好,更强”的势头越来越猛,方便快捷的背后其实意味着一批人无眠午休地在工作,直到生命被掏空。

只是,我们无意于在在宏观层面去费笔墨,我们更想探讨的是个人层面能够触及并可以调整的部分。

每每看到年轻人过度疲劳导致重病或者死亡,很多人都会纳闷,还有什么比命更重要吗?难道前车之鉴他们就看不到?

完美主义的你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他读的普通大学,从事的是设计工作,因为勤奋努力,对自己要求很高,经过多年打拼,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但困扰他的是,他发现自己一直追求完美,不肯放过别人,也不肯放过自己,仿佛不把事情做到最好,就过不了内心那道坎。

他常年累月地带着员工一起拼,后来得了严重的焦虑症。

“可是怎么办?我就是无法得去心里那道坎,我觉得自己好累好累”。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他们非常地认真负责,是单位顶梁柱,深得上司喜欢。然而,他们的身心状态可能出问题了。

不懂拒绝的你

你是个老好人,无论是同事还是上司提出的公事私事,愿意或者不愿意,你都接下来,然后,看着满桌子干不掉的活,郁闷成殇。

因为无法开口说拒绝,你承担了很多本不属于你的工作,办了很多需要非常费力才能解决的事情。甚至,因为不断帮助别人做事,你自己的工作十分低效。

你好累,有的时候你真是太羡慕那种敢于对上司和他人说“不”的人,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潇洒和无所畏惧?

你连上厕所吃饭都在想工作的事情。

然后,你发现你居然开始失眠了,大半夜都是清醒的。

因为失眠,恶性循环,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你知道是跟工作有关,可是你不知道怎么破。

欲望与能力无法匹配的你

眼看着当年比自己学习成绩差得多的人快速地解决了房子、车子,甚至走向财富自由,你的心开始按耐不住了。

你放弃了过去稳定安逸的工作环境,希望拼一把。然后,你开始创业了。

忽然之间,你需要关心以前从来不关心的事情,承担以前从未承担的压力。

虽然很累,你告诉自己,再撑一下,别人不是干得挺好吗?我也可以!

在这个世界打拼,有谁不累呢?

每天倒头睡下,无比焦虑的时候,你都给自己打鸡血。

只是你可能忘记了,有些人,承压能力确实比你要强,你的心态和能力,其实配不上你的欲望。

你渐渐被这喧嚣的世界控制了,忘记了你当初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与别人比较。

你焦虑,你失眠,你感觉整个人都要垮了,直到,真的垮了。

说到底,无论你是上面列举的哪种人,你要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成功者、优秀者、好人、负责任的人,你在内心无法接受真正的你。

你觉得只有你优秀、足够好,才会有人喜欢,有人爱。

但是,你可能忘记了,背叛自己才是最高意义的背叛。

你对其他人都好,对其他人都负责(当并非出自真心实意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要牺牲掉自己的利益。

一个自己都无法关爱好的人是没有办法真正地对别人负责的,长期的付出、迎合、扭曲、比较终于渐渐地摧垮了你。

你觉得越来越累,越来越不堪重负,甚至是,你被欲望和对外在形象的追求控制了,直到你再也扛不下去,倒了。

幸运的,生了一场重病,渐渐意识到生命里曾经忽视的东西那么重要:

健康的身心;陪伴家人朋友的时光;穿透一切黑暗的太阳;雨后泛着青草味的空气;承载着万物的地球母亲……

不幸的,连反思机会都没有,只好下辈子再来。

作为成年人,你的身心要你自己负责

或许,在这光怪陆离,霓虹灯都能把人闪晕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慢慢地探索属于自己的净土。

1. 听见身心的声音,等等灵魂的脚步

当你感觉疲惫不堪,年纪轻轻就不想动,或者生病了,你可知道,其实是身心发出了一种生命的邀请:

主人,请你关注一下你的身心好吗?你有多久没有与我对话,认真地感受每一个细胞的状态?

我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身心疾病来发出信号,你究竟收到了吗?

如果你收不到,我会不断地发出更强的信号,直到你再也无法忽视。

如果你长时间地感觉疲惫,总是在固定的时间醒来;如果你觉得每天的状态都是很“耗”的感觉...那么真的需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听听身心的声音,别再总是用强大的头脑去替你做选择。有时候,我们真的值得相信直觉,顺从内心的声音。

在身体真的累倒之前,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自己做选择,何苦要等到“不得不”的时候,再费力呢?

2. 把心收回内在,以“我”为主角

既然上天给了我们独立个体的生命形式,那么我们也要试着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来。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其实在你的人生剧本当中,别人都是配角,只有你自己才是主角,你才是编剧。

虽然我们从小一直活在与别人的比较当中,但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成年人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低外在标准对自己的评判和影响,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内在上。

比方说,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选择前,尽量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之后,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选择的,就开开心心做,不抱怨。

实在是做不了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有权利表达拒绝,更可以尝试降低自我要求。

3. 降低自己的欲望和目标

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财富往往意味着在增压,工作压力巨大、睡不着吃不好,生活质量比之前下降好几个档次。

如果你还承担不起,你就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深渊。

你可以加强学习,学习处事但不陷于其中,遇事波澜不惊,如果实在承受不了,你可以降低自己的欲望和目标,平衡心态。

放弃,有时也是一种完美。

4. 善待我们的身体,调整生活作息

关于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与病了之后花钱无比舍得相比,很多人并不十分注重预防和保健。

上医治未病,作为自己最好的上医,我们需要善待我们的身体。

亲近自然、不熬夜、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多陪伴家人和朋友,选择合适的解压方式,这些东西都少不了。

祝福大家可以健健康康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 作者介绍:茗荷,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 THE END —

 

 

 

徐凯文:奔向猝死的自由 | 为何你在拼命地虐待自己的身体?

2017-02-16

 

 

徐凯文,北京大学副教授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春雨医生”移动医疗创始人张锐,因为心脏病猝死英年早逝,年仅44岁。有人评论,“春雨医生”是一款掌上问诊的移动终端APP,其创始人却因为心梗去世,这无论是对医疗行业,还是对这个社会所鼓吹的万众创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声刺耳的警钟。在一串长长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早逝的名单上,又悲剧性地增加了一位英才。

 

 01 

精英们为何如此拼命虐待自己的身体?

 

在节前的“我是演说家”节目中,26岁的投资人周西在演讲中提到,在一次偶然的晕倒中,她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过去一整年她几乎没有一天在当天睡着过,熬夜到半夜两三点是家常便饭。

 

去年,带来巨大共享经济变革的滴滴总裁柳青发内部信,透露自己检查出乳腺癌,但称不影响工作。网传柳青的工作方式仍是晚上九点下班,照顾好孩子后,晚上十一点继续在家工作。看起来,癌症也没有使这位优秀的企业家,放慢她飞奔向前的脚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这使得我想起2010年富士康自杀传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去富士康调研,并没有发现有强制加班的现象。加班基本都是自愿的,但是当几乎所有人都在加班时,没有人会选择不加班,不是吗?

 

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选择加班时,是有加班费的,还被批评是血汗工厂,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加班有加班费吗? 如果没有,为什么还如此拼命虐待自己的身体呢?

 

 02 

我们的社会已经疯狂到了如此地步

 

前两天我听喜马拉雅的广播节目,听到一位著名的媒体改行投资的风险投资人在讲述如何精准地选择好的项目投资。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是:需要更快地去改变——对于投资这件事情,如果是有把握再出手,就会慢死。通篇听下来,充满了兴奋、焦虑和对传统方式的批判和不屑。

 

在一个疯狂追求快速融资、快速成长、快速成功的时代,压力和焦虑一定是如影相随的 。融不到钱时为融钱焦虑,融到了钱为挣钱焦虑,挣到了钱为花钱焦虑,问题是上市了以后呢?上市又为的是什么呢?

 

我曾经的一位来访者是企业家,因为严重的抑郁来找我咨询,他抑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纠纷可能会入狱,也因此会蒙受上亿元的经济损失。他当时的身体状况是身高170公分,体重240斤,三高一衰(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和心衰)。我和他分析了他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我们一起得出这样的结论:入狱2年时间会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因为在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压力巨大、焦虑严重、生活没有规律的情况下,根据我在监狱里做研究的经历发现,唯有监狱里的犯人作息规律 (早起早睡,绝无可能使用手机,没有来电骚扰,没有诈骗电话,也从来无人半夜刷微信),饮食结构合理健康 (以素食为主),并有适当体力劳动锻炼 。身体健康带来的寿命延长,完全可以把入狱的损失挽回并有盈余。看到这些,该来访者顿时释然。两年后出狱回访,体重减轻60斤至180斤,体检如我所预言,三高一衰均恢复正常。

 

在过去三十年中,包括癌症、心脏病猝死、糖尿病、高血压和各种精神障碍之类的疾病都成倍甚至十倍的增长,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压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人们身心能够承担的极限。 也因此,当我的企业家来访者因为入狱回归到“正常”又“难得”的生活方式后,他的健康问题居然因祸得福地得以缓解。当然此处提示各位,入狱绝非促进健康的唯一有效方式。

 

 03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我有一个师妹,大概是我在北大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周围师长同门交口称赞。有一次我有一个急的翻译稿子,大约一周后要用,因为她英语超好,笔译口译业内一流,因此拜托她帮助翻译。她简单回复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我打开电脑,五千多字的完美译稿已经完成,距我联系她翻译不到8小时,发稿的时间是凌晨3点。我是又佩服又心疼,便去问她为何这样拼命?她淡淡地回复道,“完美是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富士康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感叹富士康的二代农民工的不自由,似乎有选择不加班的自由但实际上被环境裹挟,还是被动地去选择加班工作。 而我们的社会精英阶层,自由是嘴边最常用的词汇,近年来财务自由更是时尚概念。

 

人们为实现财务自由或者其他什么目标而拼命地驱使自己打飞的、熬夜、加班。但问题是真的自由了吗?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意志的过程中,忽视了家人,放弃了对孩子的关爱,等来了家庭危机、疾病甚至猝死,这样真的是你想要的自由吗?

 

在一个焦虑和压力倍增的时代,人们所做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在拼命地应对焦虑。因为房价的高昂所以需要挣更多钱,而美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又是制造各种社会焦虑和恐慌来促进消费(典型的饥饿营销之父乔布斯也是过劳英年早逝)。

 

在人们自以为拥有和获得自由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被鼓吹出来的欲望和需要所驱使去自我毁灭式地工作,拥有的只是让自己通向疾病和猝死的自由。

 

 

 

所以,一个个身边本不该离去的生命的悲剧在告诫我们,我们不仅要问自己需要什么,还要再追问自己,这是我真的需要的吗?没有这些,或者慢一点再拥有这些可以吗?

 

10月5日,我和一些朋友去做了一次墓地游,在北京万安公墓看到了很多长眠于此的名人或者普通人,也读了很多墓志铭。在这些墓志铭中,我看到了他们一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看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更多的是亲人的陪伴、眷恋和爱。

 

或许,只有问过内心深处的自己,不为他人的意志、情绪、关系所左右而作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自由吧 。 

 

<The End>

 

 

悲痛!江西一年仅32岁医生猝死,系当年理科状元

2017-07-10

 

医脉通导读

距浙江麻醉医生陈德灵猝死不到两周时间,医疗界又一医生倒下了!

医脉通综合整理。

7月9日下午,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名医生因过度劳累猝死,年仅32岁。据知情网友爆料,该医生名叫刘辉,于当天傍晚突然身体不适,虽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依然没有挽回其生命。

据了解,刘辉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攻骨科专业,2003他年以新余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令人惊讶的是,刘辉中考也是当地状元。

2011年,刘辉被新余人民医院以特殊人才引进,当年他曾表示:我是土生土长的新余人,上大学之前的18年都是在新余度过的,对家乡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我之所以能考入北大,离不开市一中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每年寒、暑假回来看到新余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个新余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毕业后选择加入市人民医院,一方面是医院搬迁后条件很好,有许多国内一流的医疗设备,能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用我学到的知识为家乡人民服务,为新余的发展尽一份力。

刘辉博士的离开,令他的家人、好友及同事都无比痛心,纷纷表示难以接受。有网友在其个人主页贴出朋友圈刘医生的同事、朋友悼念他的截图:

新浪微博@JaPeMe

朋友圈截图

距浙江麻醉医生陈德灵猝死不到两周时间,医疗界又一医生倒下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才刚刚过半,医疗界就已经发生数起医生猝死事件:

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

2月10日,河北省某县医院年一名仅39岁的医生“连续24小时上班”发生猝死;

3 月 27 日,江阴某医院25 岁麻醉医生邓某猝死家中;

4月16日,南宁市中医院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医生猝死;

5 月 10 日,临沂市平邑县中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彭英雨突发疾病猝死,年仅 37 岁;

6月10日,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罗斌主任值完夜班后猝死;

6 月28日,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麻醉医生陈德灵猝死在宿舍。

过劳死,对于医生来说,最近这几年来早已不是什么陌生名词,而是随时有可能发生在身边的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真正正威胁我们医生生命的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次又一次发生的医生猝死事件,一次又一次死亡的代价,希望我们医生同袍,每一个人都能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在繁重工作之余,善待自己。

刘辉博士一路走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