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之防危虑险(上)

来源: yanlan 2016-11-11 11:56: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631 bytes)
 

丹道之防危虑险论

 

  在丹道修炼中,防危虑险是成败的关键,元代上阳子陈致虚在《金丹大要·防危护失须知章》中说“虑险防危,金丹之大事也”,并举南派宗师白玉蟾在六十四岁时“用心不谨,不防其危,中觉汞走铅飞,无可收救”为例。上阳子指出,“夫虑险防危,不啻一件,自有数说……否则有丧身失命之事”。

 

随后上阳子讲了修炼中需要关注的七个方面以防危虑险,概括讲就是采取失时、阴阳错乱、火候过差、温养失机、沐浴无功、出神迷途、外魔干扰等,特别注重心理幻觉所成的“魔障”干扰,并引用正阳祖师钟离权的诗诀作总结:“已证无为自在心,便须温养保全真。一年沐浴防危险,免见沉沦更用心。”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吾所以云虑险防危,金丹之大事也”。上阳子所言不知防危虑险而导致“丧身失命”的事,当代许多修炼者在主观意识上没有重视。

 

自古丹道家都明确地认识到丹道修炼中有许多魔难与危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从东汉的“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到民国年间问世的《大成捷要》,历代丹家皆有防危虑险的论述或诗诀,或文论,或小说,或仙传,都有明示。

 

防危虑险,现代人也称之为“防出偏”。出偏不外形、气、神诸方面出现障碍,比如《参同契》中对出偏的描述:“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是方法有误;“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是吐纳方面出了问题引起胃肠疾病;“身体日疲倦”是形体上出偏;“百脉鼎沸驰”是气脉错乱;“恍惚状若痴”是神智、思维、大脑出了障碍;“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出现了幻觉。

 

整个修炼中的魔障与危险,《参同契》已概言,至于更详细的论述,则在正阳子的《破迷正道歌》和《钟吕传道集·论魔难》中,在《论魔难》中所论述的“十魔”并不完全在功态玄境,恰恰在生活中,比如,有的修道者有婚外情,就是“女色魔”;有的修炼者予圣自雄,以为自己是某仙的化身,这正是“圣贤魔”;有的修炼者经常出入歌厅舞池,乐此不疲,就是“女乐魔”。

 

元代钱道华在注解吕祖《敲爻歌》时说:“防危虑险,知进退,识浮沉,明主客,两无疏失也。动不纷扰,静不枯寂,修丹之要,此为首务。”明确指出防危虑险是修丹首务。吕祖《敲爻歌》中说:“气若行,真火炼,莫使玄珠离金殿。加添火候且防危,初九潜龙不可炼。”

 

钱道华对这段的注解是:“外炉火攻,抽添运用,最要防危虑险,勿得疏失,自取其害。本欲炼丹而求长生,到此走失,反成促寿,不可不戒。”首先,从吕祖诗句中可知,“气若行”时,也即行气时,最容易出现危险,修炼中许多人的危险就出在气脉错乱上。

 

钱道华的注解说明,把握不好,修炼者不仅不能长寿,反而会因为岀偏而短寿(促寿),“自取其害”。修炼中的防危虑险极其重要,钱道华才语重心长地说“最要防危虑险,勿得疏失”。南宗张伯端、陈泥丸的《悟真篇》、《翠虚篇》中也有许多口诀专门论述防危虑险的重要性;

 

比如《悟真篇》所云:“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祸发总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大都全借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却防危”、“到此金砂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守城野战知吉凶,增得灵砂满鼎红”、“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招凶往往闻”、“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沉,进火须防危甚”、“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午时姤卦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阴阳否隔即成愆,怎得天长地远”、“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

 

紫阳真人在《悟真篇》里如此反复叮咛劝谕,岂偶然哉。他是过来人,知道修炼中的危险与魔障非常多,处处有,为后人的身心性命负责,他不得不处处提醒,时时提示,让修炼者知道修道过程充满着危险,要时时处处有“忧患意识”,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在紫阳真人的《青华秘文》中有《幻丹说》,也属于“防危虑险”的内容。


 在明清至民国的丹经中,《伍柳仙宗》多处提到炼丹时的种种危险关头,并有《危险说》、《后危险说》,对功境中危险产生的原因与景象作了分析。柳华阳在《危险说》中指出:“盖不知其性命之修持、危险之防虑,以错修错炼之妄为也。或者闻其性命之门户,正理不明,根源不透,入于旁门,执于一边,虽曰归道,奈性命不合,神炁不交,纵身修为,真元暗耗,终归无成也。”

 

柳华阳真人指出了出偏差、遇魔障最关键的原因是:一、在认识上,首先忽视了防危虑险的重要性,没有忧患意识。二、理论学习不全面,根源不透,这是关键,许多问题根于此。其三,误入旁门左道。四、气脉错乱,神气不交。

 

所以柳华阳真人感叹:“且药产薰炉之际,危险大矣哉。”“若不得其法救之,丧失在顷刻之间。夫炁之满而丹成,其危险者,在当止而不止,不当止而止之诀焉。”并要学道者“将此危险审而察之,细而悟之,精而行之,则永保无失矣。…….细看熟玩,然后用工时,方免危险之病。”

 

古来明师传道,都要指出用功时的种种危险,提前预防,以免生害。清·刘一明的《通关文》正是这样的作品,其中的“妄想关”、“幻景关”、“着空关”、“执相关”都与精神出偏、心理障碍有关,正可补柳华阳真人论述之不足,柳真人之论危险重点在气脉,其实精神、心理之出偏更可怕、更严重,几乎无药可救。刘一明在《幻景关》中指出其危害是“轻则受其病患,重则伤其性命。”、“以幻景为真,不但旁门固坏事,即正道亦大坏事,而欲成道,难矣。”

 

心灵幻觉所造成的精神病、心理障碍往往比遗传、意外刺激造成的同类病症更严重、更难治。刘一明在文中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各种幻景,比如执着于气、执着于光、执着于仙佛、执着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功能幻化,耳听仙音,鼻嗅异香。“不特旁门外道,幻景不是道,即修持正道,功深日久,识神作殃,亦现出奇怪幻景,来败吾道,或报吉凶,或化鬼怪,或化美女仙童,或化虎豹狼蛇,等等异形,若稍着意,铅飞汞走,大事坏矣!大抵正道没幻景,幻境非正道。总而言之,不认幻景为妙。”

 

可是,当代许多传道者,且用“以幻勾幻”的方式,让人观想各种景象,夸大了观想的功能,使不少修炼者陷入幻景,认幻为真,以为自己有了神通,有了特异功能,实际上危及性命而不知。吕祖《医道还原》里说:“培元赞化,经画每费苦心;虑险防危,处分自有善策。”

 

吕祖说,修道的人,一定要对修炼中的危险提前准备好“善策”,好的对应方法。有些人在修炼中出了偏差,却因为没有好的对策而使病情加重。佛道把这种“善策”叫“对治法”。


   清人闵小艮的《古书隐楼藏书》中也有许多地方讲到防危虑险,比如,有的修行者进入迷定之中,几乎坐化身亡,他在《修真辩难参证》中写过修炼者入定后的危险:


   “此一段功法,孤修双修,均须外侣维持,孤修者,入定而已,嘱备上品引磬,耳边击之,俟韵垂绝,复又击之。定浅者,一击即醒。定深者,或三、或五、或七,无不醒也。若或移动其躯,得醒者,十无二三。既醒,必发奇症。双修亦然,如是不醒,须嘱外侣移神注定,或竟与定口鼻紧对,自能致醒。苟或迷昧,双修则双死,单修则单死。”


   “必发奇症”与“双修则双死,单修则单死”的现象当代修道者中时有发生,后文会详细举例。闵小艮在文中举了一则其师沈太虚云游中遇见的进入迷定僵死而遇救的事,录于下:


   “先师曰:余昔游洞庭,路过草庵。庵为静师卓锡之所,静师常开无遮佛会,亦有年矣。是日,余未入门,一老妪自内出,情张皇。俄有一童追呼妈妈,情甚欢喜。妪问疏,曰:‘庆姑醒矣。’妪随返。余窃异之,乃从入。未及问,庆姑已下阶,见余大喜曰:‘果是,果是。’乃引入室。庆曰:‘东座某某,西座某某,北座某某,北座左某,右即弟子。弟子出神,见师凝立庵则,遂醒。疑是梦,不其果是。’因述合堂念佛入座,乃有此变。

 

余闻,静审合堂无死机,乃取引磬按序击之,东西皆苏,惟庆左座,七击不醒,乃令庆坐定右,并嘱聚精会神,注向定躯,刻许亦醒。群皆伏地叩曰:‘某等正入雾乡,莫辨东西,忽得蒲牢风送,心志稍定,乃觉。’座左一僧,桐庐庆姑姑表兄,年十六,庵主静师弟子,僧曰:‘某被迷雾迷睛,误入冰窖,身僵不得动。钟声嗡嗡,雾迷更甚。忽得暖气,触透身心,心乃活。闻师唤我,始如梦觉。”


   沈太虚真人一次游洞庭,在一草庵遇见一群学佛者进入迷定。其中一个叫庆姑的能出神,在定中看见沈太虚真人立于庵门口,马上出定,可她座东、座西、座北的三人都在迷定中出不来。沈太虚观察到佛堂无死机,便以引磬在入定者耳边敲击,以磬音引导他们出定,东西两座皆出定,但北座的僧人在引磬七击后仍不能出定,沈太虚就让庆姑聚精会神以神气注入入定者的身躯,一会儿僧人出定了,自言进入雾乡、冰窖,目不辨方向,身躯渐僵,这正是阳气不足、身体趋向死亡的景象,身入冰窖是神识的生理性幻觉,而“忽得暖气,触透身心,心乃活”,是庆姑“布气”回阳的功能,是沈太虚真人救了这些进入迷定昏沉的修行者,闵小艮总结说:“此可为修真者鉴,故补述于此。”

 

好多人根本不了解修定中有如许障碍、如许危险。有的传功者诱导老年人修定,以为可以修出功夫,不知道在正统丹道功夫中,经脉未完全打通、心灵未彻底净化、真气未周遍身心时没有资格修定静功夫,不可乱了次第。


   《大成捷要》多处有防危虑险的章节,随时提醒修炼者,如《绝食腥荤香辣》、《武火轻重采药之危》、《梦寐走丹》、《真意散乱危险详说》、《炼药炁荡炁滞之危险》、《走丹歧路天机》、《危险详说口诀》、《过关不真危险天机》、《甘露下降用火天机危险》、《魔境危险详说》、《邪火潮生危险天机》、《三部八景危险详说》、《火焚禅坐危险详说》、《战内外阴魔天机》、《超脱上田危险》。可以说,《大成捷要》是内丹经典中最重视“防危虑险”的名著,以上所列章节,读者可以自己找来研读,互联网上也有,可以下载。《炼药炁荡炁滞之危险》、《走丹歧路天机》等等主要就气脉修炼的危险进行论述,《魔境危险详说》主要探讨心理、精神、心智障碍,比如:“倘或智慧踊跃,自歌自舞,口发狂言,题诗作赋,说妙谈玄,自言已得无上妙道,要知皆是识神伎俩、三彭(三尸神)鼓弄。”许多气功师正坠在此境界,自以为得道,创编功法,臆造理论,便“出山”传功传道,自误误人,前些年气功界出偏的人很多,以致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这是那些陷于幻景魔境而不自知的伪气功师、江湖丹师以盲引盲的严重后果。


   《西游记》是一部讲述丹道修炼玄机、破译修行路上各种障碍的“百科全书”,丹道界有人认为此书是北派邱处机真人成道后为演道而著,也有人考证本书是明嘉靖年间的李春芳前辈所著。这部书的开篇诗末即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厄”就是修行路上的魔障危险,《西游记》中所写九九八十一难、各种妖魔鬼怪全是身心、气脉、精神的错乱幻化,旁门左道及其危害。“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在第一回里作者就明白无误地点明了著述宗旨,而书中有许多口诀融化于神奇故事中。在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中就写了旁门左道运用后天意识通督脉、过夹脊关的危险,而这种后天意识不可能运用真药,真药需要修炼者的元神法身来运。

 

书中写道:“行者按下云头来看,呀!那车子装的都是砖瓦木植之类;滩头上坡坂最高,又有一道夹脊小路;关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那车儿怎么拽得上去?”车,指丹功中的“羊车、鹿车、虎车三车”,故事中演化为三个旁门妖道羊力大仙、鹿力大仙、虎力大仙,“车子装的都是砖瓦木植之类”,说明不是真药,“一道夹脊小路”,指督脉上的夹脊穴处本来狭窄,不易通过,夹脊又叫双关。


  《西游记》第一、第二回回目就是很好的修炼口诀:


  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心性修持就是炼己,炼己为了“防危虑险”,而“悟彻菩提”指修道者应该学习佛法,佛典中《楞严经》论述修行路上的“五阴(蕴)”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五十种生理的、气脉的、心智的错乱与幻相,总称“五十种阴魔”。张伯端真人一生非常重视《楞严经》,修炼丹道,一定要“断魔归本”,要断魔就先得识别魔境魔相,古人以小说的形式讲述种种魔境,在仙传中也有,如《云台峰老人传》里,杜子春在静坐中出现幻觉,最终使炉崩鼎倾,丹药走失,枉费前功。

 

至于历代丹经丹诀中的指导,随处可见,只要用心思悟,不难理出头绪。陈泥丸真人的《罗浮翠虚吟》中写了种种旁门左道的方法及出偏反应,可作为“防危虑险”的参考,其中有一段与前几年气功流行时某些气功师“带功”后出现的自发动、情绪失控现象一样:


 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胡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
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嘻。
盖缘方寸失主人,精虚气散神狂飞。
一队妄人相唱哄,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
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
或曰河车千万匝,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


  陈真人其实不仅在诗中描写了各种身心错乱的所谓“功态”,而且指出这是“盖缘方寸失主人,精虚气散神狂飞”,以及妄人“以此诳俗诱愚痴”,内因是精气神的错乱、愚痴不明正道,外因是伪师欺骗引诱。

 

真正的丹法修炼且如陈泥丸所云:“当初圣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作想并行持。”明白此理,明白此相,真伪立判,自然不入歧路,不入魔境,就能达到“防危虑险”之目的。


   以上对古代丹道经典之于“防危虑险”的重视做了简要说明,在二十多年的访道与调研中,我发现,当代修炼者不仅忽视“防危虑险”的重要性,而且,修炼者所面临的身心障碍比古人更严重。产生身心障碍的原因,我们可以结合古今经验作一总结,大体有五方面。


  一、认理不真: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被当代伪气功师、江湖丹师、江湖术士的一知半解乃至歪理邪说误导。有位丹师传“地丹术”,认为观想男女交合的情景就可以调剂阴阳而生大药,而一位老人传的丹法是观想裸体女子的形象,以引生真阳。这都是淫心淫机淫根的作用,与真正的活子时真阳之生无关,真阳生起时的阳物勃举是在清静无念状态下,方可采药,通过后天意识的观想而产生的阳物勃举,不仅不能采药,而且观想日久,虚阳上亢,会引生糖尿病。

 

有位丹师传的“玄关一窍”是“两眉中间虚灵一窍”,教人观想此处。这种方法用之过久,一则易生幻觉,二则容易引生高血压、脑血栓、头痛,导致丹士头重脚轻,根源不固。有位大学教授因长时间观想上丹田而头痛欲裂,中西医治疗多年,无效。后经人指导,改为意守下丹田,其病不治而愈。


  二、伪师盲引:世上许多自称有道、有诀、有法、有秘本、有传承的人,大多一知半解,以盲引盲。有人自称得张三丰亲授道要,要弟子观想小腹中有光团,观想成功后就有“九亿气粒子”;有人自称得了柳华阳真传,认为天下丹道唯伍柳派是正宗;有人自称得到太上老君真传,可以神授丹诀;有人自称是佛祖化身,传道人间,结果练其功者,自杀、自残者甚多。不少所谓传道者,以凡夫心,自编功法,妄造传法谱系,不外名利二字,自害害人。自害者,因果难逃;害人者,误人性命。学道者,最好以经典为师,勘验伪师。


  三、执着后天:在练功中不明先天清静无为之理,强用后天识神引导,造成紫阳真人《悟真篇》所言“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的情况,所谓通大小周天,全是意念导引,精未足,气未全,神未凝,心未定,妄用后天意识,结果引出许多身心毛病。有位先生因强用意念引导通督脉,结果气血上冲,扰乱神室,虚阳上亢,目不交睫,彻夜难眠,到后来有点精神失常,最后用针灸加上大成拳站桩才得痊愈。(微信公众号:陈全林)


  四、激发潜识:有的人不修心性、德行,就想问鼎金丹,结果在后天炼气炼神的过程中激发出潜意识深处隐藏、压抑已久的欲望,造成身心疾病。有位成名多年的丹道老师引诱多名女弟子与其性交,美其名曰“阴阳双修”,最后事发入狱。有人把心灵深处的罪恶意识激发,或把心灵深处压抑的创伤激发,产生各种幻觉。

 

有位女士因长年修炼禁欲而造成性压抑,后来这种意识转化成幻觉,幻想中有一位“师傅”控制了她,夜夜出现在梦中与之梦交,后来精神失常。有的人有强烈的宗教情结沉积于潜意识,一旦激发出来,就会形成疯狂的宗教热情,希仙希佛,神志失常。


  五、痴迷境相:有的人执着某种功法,有的人执着功态景象,见光见瑞见仙见佛;有的人执着梦幻,以为梦中有仙人传法,得到神授玄机,天长日久,其人言行神秘,生活失常。有的功法声称,只要虔诚修炼,神仙就会点化,于是,其门下弟子,经常于修炼中,或看见观音来加持,或见老君来赐丹,或见张天师来授符,王重阳来传法。这一切大多是“以识引幻”而产生的自我催眠式幻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