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并不等于需求!

来源: YMCK1025 2016-08-04 18:04:1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624 bytes)

加拿大门诺人告诉你:欲望并不等于需求!

加拿大门诺人农场手记

 

引言——1985年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的电影《证人Witness》里,一位阿米什母亲瑞秋带着她的儿子萨缪尔准备前往巴尔的摩探亲,在火车站候车的时候,小萨缪尔在车站卫生间 的角落里偶然地目睹了一起凶案,成为了办理此案的约翰·布克警探(哈里森·福特饰)的唯一目击证人,一个发生在布克警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米什人社区 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电影镜头描绘了一个恬静朴素的阿米什人社区:起伏的农田,高耸的谷仓,四周栽满鲜花的农舍,和驾着黑色小马车行驶在乡间路上的阿米什 人。

电影中的主角阿米什人(Amish)和今天文章里将要介绍的的旧秩序门诺人 (Old Order Mennonites)同属于散居在美国、加拿大和部分南美洲国家的基督教再浸礼派(Anabaptist Christians)。今天的地球观察团就给大家讲讲加拿大安大略省旧秩序门诺人的故事。

图为电影《证人》海报与剧照-来自网络
图为电影《证人》海报与剧照-来自网络

犹豫忐忑了许久,我终于还是推开了圣雅克布小镇 (St. Jacobs)上唯一一家旅游信息办公室的玻璃门,以一名游客的身份。办公室里游人不多,地下一层的小展示厅里播放着一段关于旧秩序门诺人的短片,地上一 层的橱窗里摆着关于旧秩序门诺人题材的文学和摄影作品,以及多种语言的介绍基督教门诺派的小册子。木质柜台的后面站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后来我才知道, 老人的名字叫达尔·金里奇。

金里奇老人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和一条牛仔裤,慈眉善 目,还主动向我示意。可我还是有些胆怯,因为我知道我将要向他提出的请求可能很难得到他的同意。我还是鼓起勇气上前介绍自己,说自己是一名学生,希望能进 入到旧秩序门诺人的社区进行调查和采访。老人暗自思忖了一会儿,上上下下打量了我几番,终于平静地说出了一句让我喜出望外的话:“那我就给你打个电话试 试。”

枫叶国—安大略省—雅各布镇—门诺农场

老人的这句话之所以让我喜出望外是因为外界所有关于旧秩序门诺人的传闻大概都是 这样的:旧秩序门诺人一般经营家庭农场,出行靠马车,拒绝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打手机,不开汽车,不照照片,不使用微波炉、空 调、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不参加加拿大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保险。

而也仅仅是最近二 三十年很多农场才通了电,通了电话。女人总是穿着自己缝制的及踝花布裙,头上也一直都戴着白色的纱质头巾。在人工智能已经对人类智慧发起强烈挑战的二十一 世纪,旧秩序门诺人的社区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好奇的游人纷至沓来,希望能到门诺人社区中心的小镇圣雅克布一探究竟。

从 离小镇中心不远的农夫市场出发,两匹皮毛光亮的大黑马拉着一辆红色的马车,时常拉着游客前往附近门诺人的农场上进行简略的参观游览。游客们坐在摇摇晃晃的 马车上,听着马蹄踏在乡间的碎石子路上发出的清脆声响。他们在门诺人的农场上可以看到成片的枫树和制作枫叶糖浆的木仓房。一个名叫多琳的年轻门诺女人向来 访的游客售卖农场自制的枫叶糖浆。游客们时常感叹门诺人返璞归真的生活,除此之外再没有与农场上的门诺人更多交流。

圣雅克布小镇农夫市场 摄影Cliff Davidson

金里奇老人放下电话,在便笺纸上写下了艾斯特和卫斯理夫妇农场的地址和电话,对 我说:“姑娘,他们同意你去采访了,他们现在就在家呢!”我摇下车窗,尽情地享受着乡间清新的空气。我错过了藏在一片茂盛的枫树林间的通往卫斯理夫妇农场 的小路,于是我坐在路边准备拨通他们农场的电话,目之所及都是黄澄澄的麦田和绿油油的苜蓿田。电话拨通了,我告诉艾斯特说我迷路了,艾斯特说:“你就是那 个想采访的中国姑娘吧?我已经看见你停在路边的车啦!”

艾斯特和卫斯理暂时放下 厨房和谷仓里的活计,出来迎接我。卫斯理先生在我带来的采访同意书的结尾签了字,开玩笑道:“签好了!我的农场也都一并卖给你了!”采访结束两周后,我接 到了艾斯特的电话。艾斯特给我了另一个农场的地址,让我一定去拜访他们,就这样我开始了在门诺农场上两个月的生活。

作 为一个宗教群体的门诺人起源于欧洲新教改革时期的一位名叫门诺·西蒙斯(Menno Simons)的教士。他宣布放弃自己原先的天主教信仰,并作为一个成年人重新接受洗礼。这种成年人接受浸洗的模式与传统天主教中婴儿接受洗礼的模式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基督教门诺派最初被称作“基督教再浸礼派”(Anabaptist)。与天主教不同的是,门诺派坚持成年人接受浸礼,并坚持和平主义, 永远不参与战争,不服军役,不参加政治等世俗事务,并坚持朴素的生活和礼拜方式。最早的基督教再浸礼派起源于荷兰、瑞士和德国。

宗教改革时期门诺派聚集区
门诺·西蒙斯(Menno Simons)

由于其信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受主流的天主教教义所接受,再浸礼派被视作宗教 异端,受到残酷的压迫、驱赶甚至处决。再加上基督教再浸礼派多数靠经营农场为生,他们需要寻找大片可耕种的土地来维持生计,因此他们几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多 次大规模的国际人口迁徙。十六世纪中期,第一批再浸礼派从荷兰向普鲁士迁徙。十八世纪初期,一小批起源于瑞士的再浸礼派迁徙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森· 福特电影里讲述的位于阿米什人社区兰卡斯特(Lancaster)就是在这时迎来第一批历史移民。再浸礼派由此继续扩散到美国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纽约 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他们使用的语言虽然名叫“宾夕法尼亚荷兰语”,其实则是德语的一种方言。另一批基督教再浸礼派在18世纪末期为了躲避普鲁士的兵役 和宗教压迫,先是迁徙到俄罗斯西部,19世纪末期再由俄罗斯迁徙到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和萨斯喀彻温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成为交战国,这些讲低地德语 方言的再浸礼派在加拿大很难向英国政府证明自己的忠诚,他们由此迁徙到墨西哥、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和伯利兹等拉美国家。

门诺派的两条主要迁徙路线

南希和尼尔森·韦伯的农场建在一处地势很高的山坡上。我第一次见到南希时,她穿 着一身深蓝色的印花裙和同样布料做成的围裙,像其他门诺女人一样头上戴着白色的头巾,夹杂着些许银丝的长发被干干净净的盘起藏在头巾下面。二楼的卧室已经 被她收拾干净,每当夏天的风拂过,房间里就能听到房檐下挂着的那串大风铃发出的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农场上的生活非常规律,尼尔森曾经开玩笑说:“你们城 里人可以过新年,过圣诞,我们可不行!圣诞的早上照样要五点半起来挤牛奶!”南希和丈夫尼尔森以及他们的小女儿露安娜、小儿子利恩和小儿媳玛丽一起住在农 场上,农场上有七十多头奶牛,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南希和玛丽就去谷仓挤牛奶和清扫谷仓。她们把机器吸嘴消毒后挨个放在奶牛硕大的乳房上,新鲜的牛奶就源源 流入了一个巨大的储存罐中,牛奶公司的大卡车每三天到农场上收一次牛奶。拾掇完谷仓的杂活,每天早上七点钟,南希会提着一桶自家产的新鲜牛奶,放在冰箱 里,然后就开始在厨房里准备早餐。牛奶桶在冰箱里静置一整天后,一层厚厚的奶油就飘在牛奶桶的上层,南希会用勺子把这些奶油捞出来,留着做甜点。而整天忙 于农活的尼尔森和利恩更是除了吃饭的时候进家门,整天都找不见人影。

门诺人的马车 摄影Halo
当地农场 来自googlemap
当地农场 来自googlemap

外界对于门诺人简朴的生活方式有很多解读和猜想,很多时候,门诺人被夸张地描绘 成生活在“中世纪”的“原始人”。而在门诺人自己看来,游客有时会问一些让他们无可奈何的问题。比如:“门诺人什么时候出门?”“门诺人严格的教义要求他 们不使用电脑和电视,他们是如何生活下去的?”“门诺女人为什么总是穿自制的长裙?夏天不热吗?冬天不冷吗?”“门诺人社区的人口还在增长吗?”等等。虽 然门诺人基本上不拍人像照片,很多游人还会经常举着相机对路上的门诺人不住地拍照。南希说:“我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仅仅因为我们不用电脑这些东西就突然让 我们变得如此与众不同!我们也是人啊,我们的社区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理解游客们的好奇心,可是我们也不喜欢像动物园的动物一样被围观!”

一 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南希在菜园里摘黑莓,剪鲜花,挖圆葱。又在厨房里忙活了一阵,菜园里自家种的蔬菜就变成了一桌好饭。我们摆好盘子和刀叉到尼尔森忙 完农活回来吃饭。不一会儿,戴着宽沿草帽穿着背带裤和大靴子的尼尔森就进屋了,脸上的皮肤被阳光晒得通红,两只大手上和指甲缝里都沾满了泥土。尼尔森一进 屋就洗手准备吃饭,待所有人都围着桌边坐好,大约一分钟的饭前祷告就开始了。门诺人的祷告是安静的,每个人都把头低下去,静静的坐着,在心里感谢上帝赐予 自己充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屋里安静的只能听到滴答的钟摆声和祷告要结束时的摩擦衣裤声,偶尔还能听到别人肚子里传出的咕咕叫声。

门诺人自制手工被 摄影Halo
门诺人自制的各类罐头 摄影Halo

短暂的午睡过后,我和南希坐在厨房里做黄桃罐头。农场上的女人会在夏天把很多香 肠、蔬菜和水果做成罐头,密封好的罐头送到地下储藏室里,冬天取出来吃。一边切黄桃,南希一边讲起农场生活的变化。南希说,她嫁给尼尔森之前,她家里是社 区里为数不多的几家通电的农场,她的父母虽然遵从门诺教会的一系列规定,但仍然属于教区里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

我问南希:“那你是怎么知道什么是教会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呢?”

南希说:“其实很多东西教会并不会明确的规定,比如说,如果教区里面一半的人都安了电话,那也就没什么。我们会区分把物质世界中的‘欲望’和‘必需品’,如果我们觉得电话已经成了经营农场必不可少的东西,那我们就会装电话。”

我 点点头,南希继续说:“二十多年前我和尼尔森结婚以后,我就搬到他的农场上来住了。尼尔森是他那边的小儿子,所以从我公公婆婆手里继承了家庭农场。我的公 公婆婆是比较保守的人,一直不同意尼尔森把农场接入加拿大电网的想法。那时我其实也不习惯没有电的生活,家里不通电就没有冰柜,我们在家里熏好的牛肉香 肠,做好的大块奶酪都要送到附近沃伦斯坦镇上租的冷库里去,可麻烦了!后来,尼尔森多添置了几十头奶牛,为了做生意,谷仓里的挤奶的系统也升级成电动吸嘴 了,所以尼尔森终于决定给农场通电了。你看,我们的社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很多东西,我们觉得不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就不想拥有。现在我们旧秩序门诺派 社区几乎家家都安了电话,这在三四十年前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我们的电话也都是简单的一个座机,不像你们用的那些昂贵新奇的玩意儿!”

“那电视呢?”我追问南希,“你觉得有一天会每家都安上电视吗?或者电脑?”

南希微微皱起眉头,稍微思考了一下,说:“电视应该不会,电视不算是生活必需品。电视里节目太多,我们没法控制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嗯,电视应该不会。”

加拿大南安大略省门诺人社区风光 摄影 Halo
当地农场与小镇 来自googlemap
当地农场与小镇 来自googlemap

把十六罐糖水黄桃罐头送到地下室的储藏间后,南希和尼尔森带着我去他们大女儿劳 拉的农场上帮忙。门诺人的社区里,邻居和亲属之间经常互相帮忙。尼尔森从谷仓二层牵出他们的马——闪电。闪电是一匹年轻的枣红马,皮肤光亮,马鬃浓密,看 起来特别威风。尼尔森把马车备好,我和南希就爬上了马车,我坐在南希和尼尔森中间的小板凳上。

门 诺人的小马车坐起来既不稳当,也不舒适,马蹄经常踏起团团尘土。一路上南希看到其他的小马车,兴致勃勃的给我讲不同派别的门诺人驾驶的小马车样式和穿着有 什么不同。南希还告诉我,她大女儿劳拉和丈夫马尔文所在的农场附近有很多阿米什人,他们虽然和旧秩序门诺人都属于再浸礼派,但是他们的教规更为严格,比 如,女人的裙子一定都要是纯色,不能有印花。很多阿米什人的农场现在也还没有通电,也没有电话。他们的生活方式比门诺人更加朴素。

吃 过晚饭,南希和小儿媳玛丽要去谷仓再挤一次牛奶。挤过第二次牛奶之后,这一天的活计才算结束。在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里,南希喜欢坐在厨房的大餐桌旁看窗外的 晚霞。晚霞的颜色配上不断变换形状的云彩,农场上傍晚的天空就像一幅五颜六色千变万化的穹幕电影。雨水充足的时候,从坡顶的农场上还能望见坡下蜿蜒而过的 康诺斯托哥河(Conestoga River)的河水。天气适合的清晨或傍晚,一团团雾气会从河上升腾而起,久久不见散去。

门诺人农场的夕阳 摄影Halo

从南希的小儿子利恩和小儿媳玛丽的会客室里,偶尔会传来他们二人唱赞美诗的声 音。南希撑着腮帮坐在餐桌旁,执意要我在她的笔记本上写下一行行中文汉字。有时她拿出一本世界地图册,把她在报纸里看到的国际新闻和国家名称拿到地图册上 比对。虽然一直生活在农场上,南希的心却没有被禁锢在日复一日的劳动里,她的眼里总是充满了善良和睿智的光彩,就像她每天早晨在一块小白板上抄写的句子里 所希望的一样:噢,上帝啊,请赐予我一颗澄澈的心灵,请给予我一个美好的灵魂!

现在我时常还能收到南希寄来的卡片,卡片里南希总是用工整的英文写下农场上发生的新鲜事儿,最近的收成和天气,来访的朋友等等。在每张卡片的结尾,南希都写道:“愿上帝保佑你。”

参考文献

Zhang, Mingyuan

2014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s of the Old Order Mennonite Community and Tourism in St. Jacobs, Ontario.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 Electronic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Repository. Paper 2168. 

所有跟帖: 

这一篇看到很不错。 -hutu45678- 给 hutu45678 发送悄悄话 hutu4567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5/2016 postreply 13:03:35

为何阿米什人儿童极少得哮喘? -YMCK1025- 给 YMCK1025 发送悄悄话 (4164 bytes) () 08/06/2016 postreply 08:36: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