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民主走向何方(ZT)

来源: 绿兰 2015-10-04 09:10: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20 bytes)

(图、文均选自网络,在下向图、文创作者表示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文/罗掁宇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穿越了2000年的战争。从它在公元前431年爆发,一直到今天,2400多年里它被人们一遍遍反复研究。神奇的是,它的价值却历久而弥新。

它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史和战争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它是读懂民主、读懂西方文明、读懂国际关系、读懂大国崛起的一门必修课。中国人对它非常陌生,但我相信,现在是时候认真思考它了。在大国崛起之路上,从盛世走向反面到底有多远?古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留给了人类许多的惨痛教训。

西方文明的第一个转折点

故事要从大家熟悉的斯巴达300勇士,和马拉松战役讲起。在那场希波战争中,希腊人在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领导下,击退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入侵,取得了至今仍被传颂的史诗般的胜利。但仅仅50年之后,国力如日中天的斯巴达和雅典就陷入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内战火海。战争持续了30年,希腊上千个城邦卷入战争,最终雅典被攻陷,而胜利者斯巴达国力也大大削弱。又过了30年,两国被小国马其顿轻松征服。可以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第一个大拐点,从此辉煌的古希腊文明从最高潮直坠向衰败的深渊。

民主一定是个好东西?

雅典与斯巴达为什么会陷入这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斯巴达是希腊世界最古老的强权,它以寡头宪政的政体和强悍的军事体制著称。而雅典则是实行全民民主的新兴力量。希波战争之后,雅典进入全盛,建立起了自己殖民帝国,挑战斯巴达的霸权。雅典的崛起让斯巴达警觉。希腊形成了两个强权对峙的局面。最终两个边缘小城邦的擦枪走火,引燃了整个希腊文明的“世界大战”。

这是一场民主与寡头的制度对决,而民主的表演丑陋不堪。

• 是民主的雅典,而非好战的斯巴达点燃了战火。雅典温和派的领导人被斥责为绥靖,在群情激奋的“爱国”公民们的要挟下开启战端。

• 是民主的雅典破坏停战,让战火重燃。第一阶段的战争以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告终。但雅典公民在投机政客的煽动下,仇恨蔓延,最终公民大会投票撕毁协议,重燃战火。

• 公民大会翻脸无情,自损战力。在第二阶段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雅典的公民大会就在后方缺席审判主战派领袖亵渎神灵,造成后者临阵反叛到斯巴达,最终雅典的全部精锐部队一战被全歼。

• 关键时刻,民主让雅典自杀。在战争末期,雅典曾经取得海上的大胜,斯巴达已经准备求和。但公民大会竟然一次判决海军全部8名主将死刑。雅典随即被斯巴达攻陷,战争结束。

民主真的一定是个好东西吗?

伯罗奔尼撒让整个西方文明反思了2000年。苏格拉底说,“民主就是用修辞来煽动暴民,所以决不能把国家交给民众。”此后西方政治家花心思最多的就是,如何限制群氓与暴民的民主,不让雅典的悲剧重演。于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成为了整个西方政治思想最重要的源头之一。

从盛世到毁灭有多远?

到底是谁把雅典和希腊文明从盛世拖进了毁灭的漩涡?在我看来有三股力量。

第一,被群氓绑架。乌合之众的民主,是比寡头和独裁统治更糟糕的制度。民主,也会成为灾难的源头。

第二,被仇恨绑架。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陷入了非理性的仇恨。用仇恨煽动民意成为了投机政客最有效的夺权工具,而沸腾的仇恨让战火根本无法止息。大屠杀蔓延希腊,战俘被抛进大海,城市被踏平,男人被杀戮,女人和孩子被卖为奴隶。报复与再报复,成为走不出的死循环。

第三,被意识形态绑架。雅典与斯巴达都在为各自的社会制度而战。他们在被征服的城邦建立自己的制度,民主派与寡头派互相屠杀。不仅仅希腊的城邦被撕裂成两个阵营,城邦内部社会也被意识形态撕裂。

最终,灿烂的希腊文明在30年中土崩瓦解。

我们为什么要理解这场战争?2000年来,人们谈论着伯罗奔尼撒战争。有人看到的是权力的争夺,有人看到的是民主的缺陷;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它的重现,有人说它是冷战的预演;有人看到的是弱国的无奈,更多人关注的是大国崛起中的危险。它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满了。

而我愿意把这样一本记录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著作,献给今天的@国人:

• 如果你一提“民主”就激动,那么请你摆脱概念的捆绑,别轻信“公知”的煽动,请记住群氓的民主是更大的灾难;

• 如果你一提“@国”就愤怒,那么请你懂得仇恨的代价,别成为愚昧的暴民,你每一次不负责任的发泄,都在增加我们民族的风险;

• 如果你一提“@国”就恨恨不平,那么请你走出意识形态的陷阱,别成为丑陋“左派”们的帮凶,和平永远来自于最平实的贸易和无障碍的交流。

切记,群氓、仇恨和被绑定的意识形态,这是从盛世一步跨越到灾难的三大元凶。

《伯罗奔尼撒战争》,由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卡根创作,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出版,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阳光下的世界没有新鲜事,历史只是在一次次重演。回望雅典,是为了祝福我们的@国。

 

(注:用@代替了具体国家名称,因在下认为,此篇可征对任何国家的任何民众)

谢谢阅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不熟这段历史,但也不太同意这里关于民主的观点。品尝到民主滋味的人, -彭小仙- 给 彭小仙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10/07/2015 postreply 18:17:40

Really? Do not say never. You never know. -tzuuyi- 给 tzuuyi 发送悄悄话 (106 bytes) () 10/09/2015 postreply 04:22:38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