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谛闲老法师北京讲经,关公和白城隍,向大师请法实录

来源: 快乐看人生 2014-02-24 08:46: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71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快乐看人生 ] 在 2014-02-24 09:59: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戊午年夏天。旅京的诸位居士延请浙江县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来京,宣讲圆觉了义经。旧历五月廿四日,北京的都城隍白公得知此事,降乩于西城小沙锅胡同,钱叔陵居士的家,记录如下:

 乩云:谛闲老法师,一直无暇与之一谈,十分遗憾。顷其所言,哪怕是一个字,我都实在不敢当,不过是请谛闲老法师来问些我不懂的问题而已,理应赐教。怎奈因为诸多不便,诸公相请时,请代为道歉。我只怕我没这个缘分哪。

 问:准备定在下星期日,可否。

 乩云:可以。不必惊动太多人,恐怕大师太过劳累,精神有所不及。大师白天书写,夜间说法,你们婉言协商。如果有别的事,不能莅临,也就罢了。大师我非常钦佩,这次可惜我为俗务羁绊,未能亲莅经坛,聆听法音。你们真幸福,羡慕羡慕。凡夫的一切议论,我佛都已经说到了,可惜我未能尽读诸经。我正为此事犯难呢!我所想问的,也不外乎经卷中所不明白的而已。如果大师不能来,我就写出来,请诸公代问。鬼神界能修行的很少,究竟阴世中哪经为最有力?还是须要再入阳世,才能至极乐世界?鬼之苦,你们没有亲见。我终日如坐愁城,没有好办法令他们觉醒。奉劝诸位,当此大好人生,不要错失良机,堕入鬼趣,悔之晚矣。堕入鬼趣以后,能反省的,从古至今,屈指可数。我终日持佛号,已经有十多年了,毫无进步,因此我想,人世应该是修行的捷径,然而又信疑参半,所以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之一。世间庸庸碌碌的人,做鬼后最苦。终日如有所失,茫茫无所归,只有听任孽风飘荡。淫欲重的人,死后受自己的欲火焚烧,近二十年来,这种鬼特别多,焦头烂额,惨不忍睹。贪欲重的人,受寒冰之罪,因此,所到之处,无不是冰天雪地。这样的地狱,不只一处。贪婪为什么要受此报,我也未能明了,这也是我要问的。横死的人,处境非常苦,又难以超生,不知道为什么。(按:以上这些问题,星期日,白公与师问答时,并没有问。所以师也没详细解答)。

 

旧历五月二十九日,即星期日下午二时,白公再降乩于钱居士家,记录如下:

乩云:今日蒙大师莅临,为神鬼界开广大方便法门,感激不以。今日关圣莅坛,诸公应当肃穆。大约关圣虽然莅临,但未必临坛,到时候我会通知的。诸公可以三跪九叩,容我稍息,以净游思。大师大约稍后就到了。

三时,谛师到。

乩云:大师光临,为鬼神界开广大方便法门,感激之至。我当代诸神顶礼。关圣车驾已到,诸公行礼。关圣谕:大禅师惠及幽冥,令我叩谢。诸公稍安,以聆听大师的法音。

师云:山僧惭愧,自无道德,不敢亲近白公。今承蒙白公召请,不得不来。佛法遍于十界,为幽冥界广开方便,为我佛道当然之事。  

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说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所说的心,就在于我们一念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后心的真面目,才得以现前。一念起时,则万法森然;不念不起,则万法寂然。三界之内,六道众生,皆由业造。不过业有轻重而已。天界善业居多,冥界恶业居多。恶业,都是由尘想而有。众生误把妄想当作真心,不知道这是最初的一念根本无明,由此而生种种感,造种种业,受种种苦。

然而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因此欲超生界,都必须以悟心为本。但‘悟心’二字,鬼道比人道要难。人道业轻心灵,鬼则业重,不能直下开通。由此当知,信为最要。为什么呢?信为功德之母,入道之门。所以,道这个字,就是我们现前一念不生不灭的心。先从信字入门,由信而悟心,明白万法皆由心生,自然不起惑造业。这不生不灭的心,华严称为一真法界,法华称为一乘因果,也就是山僧所讲的《圆觉经》中之大圆觉海。这个理很高,恐怕冥界难以领会,惟有宏宣净土法门为妙。

白公念佛已久,听说十余年来,难得进步。要知道,念佛重在发愿。若无清净的大愿,不能感动弥陀来接引。更要运以大悲心,为什么呢?众生障重,依自力不能度脱。所以,须要带业往生,见佛闻法,得悟无生忍之后,才能乘大愿船,广度含灵。所以求生净土为的是这件事。有此大愿,才能与弥陀愿海相应,才能往生。尤其须要先悟‘不二之旨’。为什么呢?极乐西方,不离我们现前的一念。娑婆东土,也在一念之中。一念净则生净土,一念秽则生娑婆。切不可误认尘想以为真心。众生之所以苦,全在于真妄二心分辨不清。要知道,一念不生,即是真;不念不觉,即是妄。妄心无体,以真心为体,真妄相隔,只丝毫间。

白公应当发广大心,行菩提道,正好可以在幽冥界广劝念佛。念佛要在发愿,不知道白公往生之愿肯切与否。恳切则没有不生极乐的。山僧今天既然来了,白公有何境界,不妨彼此讨论。

乩云:承蒙开示,修净土当以发广大愿为最要紧。我的毛病正在于此,生前直到今天,没遇到良师益友,所以蹉跎至今。今蒙大师为神鬼说法,顿开愚蒙。讨论一层,万不敢当。但鬼有没有知道自己是虚妄所造的,我不能得知。劝令诵佛一事,至今能行的,廖廖无几。再有饿鬼道,其苦非常,实在不忍心坐视不管。有没有方便,能令他们得一个饱呢?愿大师大开方便之门,不胜待命之至。

师云:鬼界最初作业,皆由一念悭贪,迷失了自己的心源。要想让他们一下就了妄归真,本来就不容易。然而,以白公的道德,先应该教他们知道苦。鬼界虽苦,却仍然不知道苦的由来。苦是由集来的。我佛四谛法中,教众生先断集谛。饿鬼今天的苦果,一定是先有其苦因的。应该从根本解决,先除悭贪。请白公让他们知道苦而厌离鬼道,一心念佛,求离鬼趣,往生净土。而净土的宗要,全在发愿。一人发愿一人生,十人发愿十人生。众生的愿力如长流之水,弥陀的愿力如汪洋大海。天天长流不息,哪有不能到海之理。

至于饿鬼,要令其得饱,须知有如是因,感如是果。以白公一人的愿力,不能拔济他们的苦。如盂兰盆经,目连尊者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尊者以天眼通看见,以饭进食,目母左手执钵,右手遮挡,以防其他饿鬼夺食。而饭到口边,化为火炭,自己也吃不得了。直至此时,悭贪之念还在,怎么能超拔呢!目连看到后,哭着问佛,佛说,你母亲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人之力可以得度的,必须仗十方三宝威神及大德僧伽之力,才能度脱。当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设盂兰盆供。目连如法修供,他母亲就于这一天得脱饿鬼之苦。饿鬼业重,山僧无德,很惭愧,没有什么方便,只是以慈悯心来摄受,定在七月间,在宁波观宗寺,讲盂兰盆经,七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设供,请白公先开导他们,等到七月初九日,山僧讲经的时候,当用观想的力量,令饿鬼都入山门,让他们能得一饱。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救济他们。还请白公见谅。

乩云:刚才听大师一席话,为我幽冥放大光明。现在饿鬼中,欢跃鼓舞,顶礼大师的不可胜计。大师能再为他们开盂兰大会,应该能超拔不少,功德无量。还有一事,凡是发愿的人,功德似乎也不可少,就我所知道的而言,临坛一事,对于修行是否有障碍呢?愿大师为临坛的诸神说法。

师云:发愿一事,的确要紧。如果说似乎不可少,这其中还是掺杂着怀疑。倘若有些微的疑心,就不能感应道交。白公不可不知。

临坛是极好的事情。因为阴阳二界,对面如隔山。诸位尊神能指示凡夫,其功德不可思议。但山僧向来对于临坛不太相信,为什么呢?因为不正的神鬼临坛,往往会惑乱愚夫愚妇,反而不好。如果是白公,则真真实实,正知正见,感发大众。现在京城中,因为白公临坛而发心向道的有不少。所以山僧极为佩服。还请白公多多临坛为妙。这次由南方来,闻某处有济公临坛,所说的话很难令人相信。济祖是阿罗汉,见思惑已尽,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即使是游戏神通,也不能天天临坛。不知道某会临坛的是不是济祖。请明示。

乩云:承蒙大师开示,发愿不可稍有疑意,我一定谨记此话。某处的乩坛是灵鬼附乩。要知道,灵鬼即是魔道。我此后当发愿驱除这些鬼。

大师已疲倦,请休息片刻。稍后,关圣还有想叩问的事情。

 

师云:关圣是智者大师的弟子,是先觉。山僧乃是智者大师的嫡孙,是后觉。夫子有何见教。

乩云:关某现在执掌诛戮之权,很久以来就想脱离天神之苦,皈依我佛。然而,因为诛戮甚多,未能忍心令他们不得超生。所以至今也没忍心独证圣果。想将他们超拔尽净,然而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超脱,望师明白地予以指示。

师云:夫子一片苦心,山僧早已知晓。但要想让他们超脱尽净,山僧也不敢尽情吐露。为什么呢?佛力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众生的业如果有相,遍虚空界不能容受,佛也无可奈何。既然夫子垂问,山僧只能尽心以答。

诸佛的法门无量,惟独净土一法,最为宏开方便。然而众生至今还不能尽净。普贤菩萨说,虚空无尽,众生无尽,我愿亦无尽。现在要想超拔尽净,而不忍心独自证果,这是夫子的大愿。但是必须要让他们自悟自修,心空则法空,识净则苦净。古大德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自能销除。”此后,希望夫子以这份广大心,广大愿,广大行,劝他们发愿念佛。净土的功德不可思议。以此不可思议之法,开导他们。如果真能受持,以后逐渐地就可以超拔了。尽未来际,他们未尽,夫子的愿力就无尽;他们已尽,夫子的愿力才尽。不但夫子的愿是如此,山僧的愿也是如此。

乩云:关某当遵师言。

乩又云:周将军问,为什么我至今还能记忆毕命时的痛苦。请大师为将军说法。

师云:这是妄想。由于这份‘坚固妄想’的执持,所以还有这样的境况现前。将军怎么还没出离这份苦呢!将军亲近夫子千数百年了,这个道理怎么还没明白!山僧之前不是说了吗,心空法空。望将军从今以后,如果有苦境现前,只须一念不生,看他苦能从哪来!

你就想:“我的苦境,是自生的呢,还是他生的,是自他同生呢,还是自他不同生的?要知道,心本无生,苦从何有。因缘和合,才会有生。既然是因缘和合,就不是自生的。如果是他生的,与我何干!如果是自他共生的,那么,是自他都能生呢,还是自他都不能生呢?如果都能生,那么不共也能生,为什么还非得共生呢。如果都不能生,那么共也不能生。譬如,沙不能生油,不但一粒沙不能生油,多沙粒也不能生油。如果不是自他共生。若是由虚空生的,虚空怎么能生将军之苦呢!所以,又不是自他不共生。请将军以后参这四句话,参到一念不生,不但痛苦能除去,就是无量劫来的苦,也能一齐脱落。将军的乐何可穷极!

乩云:千载疑团,被师一言道破,感激无涯,周仓顿首。

 

乩又云:今日劳大师为幽冥放大光明,不只我一人身受其益,我应当为诸神鬼叩谢。大师还有道场,不敢久劳,关圣的车驾已经开拔。诸神也散了。诸位何不致敬。今天我的事已经办完了,可以和诸位去经场,聆听大师的法音。稍休。

二十四日说要问的问题,星期日,白公与师问答时,因为没有问,所以师也没有详细解答。今天请师补答。记录如下:
持名的功德,如果不发愿回向净土,仍然是人天的上品之因。白公因为持佛号多年,没见进步,所以会想,人世为修行的捷径。然而,如果不发愿往生,庄严净土,即使在人世散心持名,也没见得有多大效力。所以,净宗注重发愿。弥陀经要解上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如果没有信愿,纵使持至一心不乱,风吹不入,雨打不进,如同银墙铁壁似的,也没有往生的道理。修净业人不可不知。凡世中庸庸碌碌的人,虽然没有大恶,也没有大善。既然没有大善,就没有什么福,无福拿什么来摄持其心呢!有慧无福,就像风中的残烛。何况庸庸之人福慧全无,怎么能不被他的孽风所飘荡呢!经云:“业职茫茫,无本可据。”真是如此啊!
火有三种,一、烦恼火,就是说,欲念重的人,周身发热,就像乌刍瑟摩说的那样。(按:楞严经卷五,乌刍瑟摩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二、业火。如宝莲香比丘尼。(按:楞严经卷八云,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燃,堕无间狱。)三、果报火,如白公所见的鬼那样。因为淫属火,所以,此业重的人,堕地狱中,自然感得铁床铜柱之报。所谓因惑造业,因业招报。贪属水,贪重则水积寒成冰,因此,所到之处,冰水随身,这就是所谓的寒冰地狱。那些吒吒波波罗罗,都是寒冰的苦声。(按:案楞严经卷八云,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横死的人,丧于非命,是不正而死的。正死尚且痛苦,何况不正而死呢。他们之所以更苦,可想而知了。
这足以证明地狱无根,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果必随因,真是纤毫不忒啊!
 
敬视 关圣帝君 暨 都城隍白公与 谛闲大师问答全文 因此而知 神圣尚且皈依我佛,我们凡夫则更应该及时念佛,以免身后在幽冥界中受无量痛苦。如果耽误了时光,死斯将近的时候,想念也气力不足, 不念还要受种种痛苦,呼天天不应 ,悔恨就晚了。
陆梅叟  谨启
显感利冥录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