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观(清穿) - 完结篇 尘归尘,土归土

来源: 天钥桥路 2009-08-29 04:03: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15 bytes)
尘归尘,土归土

十四死后,苏菲不再故扮年轻,她成了一个和悦慈祥的老太婆,做一大群孙儿辈的祖母、曾祖母,常年吃斋念佛,生活平淡,不再有色彩。

  弘历依然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儿子,他为太后广修佛寺,布施僧尼,但是苏菲只常去一座寺庙,就是城外的龙潭寺,每次去,她都要在那棵盘虬卧龙般的龙爪槐下徘徊良久。她越来越沉浸在回忆之中,在她那样的岁数,沉迷于过去,并不使人觉得奇怪。

  苏菲不觉得那些划过脑海的回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有时那些事情清晰得像重新又活过一遍一样,她不免觉得那些是昨天才发生的。每当她闭上眼睛,她就会觉得,只要一睁开,十四就会从背后拥住她,亲吻她的耳垂,挑起他们两人都无法抗拒的激情。偶尔 也会想象自己还在九洲清晏,心不在焉的为先帝铺纸磨墨,当先帝抬起头来审视她时,及时的送上一个娇媚的笑容。

  她很少关心现实中的日子 ,无论是朝政,还是后宫,都难以让她关注,不论是冉冉上升的和绅,还是弘历日益庞大的嫔妃队伍,甚至绿萼终于与皇上决裂被废,她都像是在听着不相干的人的故事,不置一词。她只在意她喜愛的几个人。

  傅恒一直是苏菲最关心的人,虽然她与他连谈话都很少,但是苏菲莫名的喜欢他,欣赏他。福康安出生不久,恰逢大小金川战役惨败,先后两位钦差大臣渎职被斩,傅恒主动请缨,将久经沙场的老将张广泗和军机处首席大臣纳亲打不赢的仗,打得漂漂亮亮。

  不论弘历心里如何忌惮他,依然不能不承认他的才能品行都是一流,将他任命为军机处首席大臣。傅恒很有毅力,在处理政务时,谨慎的维护正义,任劳任怨;对待自己的家庭,他一如既往的诚挚,善尽其责,爱护妻儿。但是他不慕荣利,苏菲觉得他是这个时代少见的高尚的人。

  可惜傅恒默默承受了太多的东西,终于英年早逝。傅恒死后,海棠出乎常情的伤心,不久她便出家为尼了。她依然美丽,皇上似乎对她依然有情,听到她出家的消息很是不忍,但是她心中却只有傅恒了,她对苏菲说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菲并不赞同她出家的做法,可是也不阻拦她。

  阿满依旧过着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她常年在外游玩,偶尔回京陪伴苏菲,必定有无数的趣事可说,苏菲喜欢她来看望自己的日子,也鼓励她天马行空的来去。这个最有活力的女儿却是苏菲的儿女中最先离去的,她和额驸星德一起死于阿尔泰山的一次雪崩,尸体都没有找到。弘历很长时间不敢跟苏菲说出实情,但是当苏菲终于知道了之后,却没有太大的悲伤。她想象那终年白雪皑皑的群山,阿满的灵魂必定在巅峰之上自由的翱翔。

  也许还该提提弘瞻。他比弘昼年轻二十岁,死得却比弘昼要早。弘瞻自小骄纵,颇有乃兄弘昼的作风,做事情常常无厘头,只可惜皇上对弟弟的优容没有无限度扩展到他的身上,结果就大大的不妙。在苏菲的记忆中,弘瞻永远是一幅年轻、英俊、倔强而任性的脸孔。皇上对他丝毫不假以辞色,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劈头盖脸的训斥一顿。总体而言,弘瞻活得比较郁闷。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圆明园里的九洲清晏突发火灾,王公亲贵们闻讯纷纷进园问安。弘瞻最后才来,而且一脸的幸灾乐祸,与弘历的幼年皇子们说笑打闹,惹得皇上大为不悦,当场就全部罚跪。不久就削掉了弘瞻的亲王爵位,罪名却是与弘瞻风马牛不相及的“干预朝政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弘瞻这一气非同小可,不到两年的时间竟活活的气死了,年仅三十岁。

  接下来是弘昼,他死于乾隆三十五年,不论皇上对这个宝贝御弟多么的不耐烦,依旧勉为其难的让他荣宠终生。偶尔弘昼也有闹得太过分的时候,苏菲模糊记得光是“活出丧”的闹剧,他就上演五六回,每次都引动上万的人在他府门前围观,等着里面舍米舍钱。但是皇上对他最严厉的处分也就是罚俸三年。苏菲始终护短,到死弘昼都是太后最喜爱的儿子,也许这才是皇上不能释怀的真正原因。

  据说弘昼临死时,皇上去看望他,弘昼已经不能讲话,只把手在头顶上比个帽子形状,人们都说他是想请皇上封他铁帽子亲王,世袭罔替。但是皇上却故作不知的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递给他,说:“你是想要我的帽子吗?”这是皇上最后的报复,让这个一辈子顺遂的弟弟到死却不能顺心如意。

  苏菲压根就不相信这个传闻:若是弘昼真干了这事,那他就不是弘昼了。倒是弘昼的遗折别开生面的用一首打油诗概括平生,讽世加自嘲,苏菲倒相信是弘昼才有的手笔,那最末的一句是:“平生多少荒唐事,茜谁撷去做奇传。”弘昼的儿孙都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出息,也丝毫都没有弘昼的灵气,苏菲对他们陌生得很。

  苏菲所熟识的人一个个离开人世,而她却依然活着,人们有时谈起来会说:“老佛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吧?她好像会长生不老一样呢。”锦屏死去的时候,苏菲的记性已经很差,记不住新来的宫女的名字,于是她以后的贴身宫女就都叫锦屏。最后唯一能始终陪伴她的人就是弘历,活的比她长久。他是个好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无奈苏菲心里却总与他隔着一层。

  弘历固执的坚持不论去哪里出巡,一定要带太后同行,苏菲已经到了随遇而安的年龄,她所关心的人都已经不在,到哪里对她都已经无所谓,所以她不反对弘历的安排。只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很快就会忘记。那些年里,唯有一件事,给她留下较深的印象。

  那年的三月,皇上奉太后巡幸山东,谒过孔庙,祭奠过孔子之后,回銮走到涿州,有个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道士领着个面貌清秀的童子半路上拦住御驾,道士声称那个孩子是皇上的骨肉。听到近侍的奏报,苏菲不禁好笑,她一向知道弘历风流,只是风流到这个地步,却也不太好善后。

  只是她想,那道士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与证据,定然是不会贸然来认皇亲,心里就先信了三分;及到见到那个童子,眉目间果然与皇上相像,那三分就成了七分。只是事关皇家脸面,苏菲不便开口,听凭弘历自己处置。

  弘历自然是尴尬不已,也不曾发往大理寺、内务府审理,只将童子吓唬 几句,便武断的认定那道士是个希图富贵到鬼迷心窍的骗子。他自己审案、自己定案、自己结案,将道士处斩,童子发配去伊犁充军。苏菲想想,虽有些手段过狠,但是也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背地里嘱咐弘历要妥善安置那个孩子,弘历红头涨脸的答应着。

  说来奇怪,弘历的皇子生下来的不少,养大的却不多,里面还有好几个病秧子,弘历自觉不论文治武功都不愧于祖父康熙,但是若论起子嗣就大大的不如,这是他晚年最感到苦恼的事情。这样的比较,就越发突出了福康安的卓尔不群。

  福康安经常进宫来,他越大长得就越像皇上,在王公亲贵大臣中,他是皇上的儿子这件事,已经不是秘密。皇上很是看重他,不遗余力的提拔他。在孙儿辈中,苏菲最喜欢的就是福康安,原因却是他唯一不似皇上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是傅恒的眼睛,明净清澈的如湖水般,苏菲喜欢他来凝春堂,听他说起自己的雄心壮志,看他坐在自己面前,目光闪烁,憧憬着未来。

  有一天,苏菲正在闭目养神,弘历过来坐在旁边,似乎有什么心事。见苏菲不理,弘历踌躇再三才开口道:“额娘,朕的裕陵已经修建好了。”苏菲眼也没睁的“嗯”了一声。弘历又问:“朕一直在思忖一件事,就是额娘百年之后的陵寝,按理应该归入泰陵,可是皇阿玛薨逝很多年了,再行开启封土,也恐惊扰了皇阿玛。不如就学康熙朝的太皇太后那样归入圣祖的陵寝,额娘百年之后可愿意归于裕陵?也好让朕在地下好好孝敬额娘。”
  苏菲脑子还不糊涂,她清楚的记得当年的太皇太后大玉儿是因为与皇叔多尔衮有私,无颜去见自己的丈夫,才没有归葬太宗的陵墓。弘历这么说,难保不是觉得苏菲与十四也有那么一段类似的往事,也没脸去见先帝了,才提出这么个建议。

  想到此处,苏菲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名正才能言顺,我是先帝的妻子,自然应该去陪伴他,想来他也一直在等我去呢。”弘历默然。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十五的清晨,她的贴身宫女走进她的寝宫,发现她已平静的死去。她连死亡的日子也选得妥妥当当。
  史书中的她,集一切人间美德于一身,说她 “为天下母四十余年,国家全盛,亲见曾玄”。自她逝后,清王朝也就走上了下坡路。

  她享年八十六岁,葬在泰陵东北,弘历到底没有将她葬入雍正的地宫,不过,想来她是不会介意的。弘历给她加的徽号是史无前例得长,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想来她也只会嫌啰嗦罢了

所有跟帖: 

至此全文完,作者以后还会有番外更新 -天钥桥路- 给 天钥桥路 发送悄悄话 天钥桥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09 postreply 04:03:31

She is lucky to have true love. Thanks. -ekd09- 给 ekd0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9/2009 postreply 14:07: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