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观 (清穿) 57章 烟雨江南

来源: 天钥桥路 2009-08-05 05:23: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10 bytes)
烟雨江南

一路南行,天儿就几乎没有放晴过,即使不下雨,空气里也湿漉漉的能拧得出水来,所有的风景和人物都笼上了一层雾,远近都是灰蒙蒙 片,拖累得人的心情也灰蒙蒙的。

  这样的江南与苏菲印象中的江南迥异。苏菲所知道的江南是诗文中的杏花春雨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全都明丽得像副水彩画。

  而苏菲 路行来所见却像是一副不经意泼洒渲染出来的水墨画。深浅不 的墨色 空下是深浅不 的墨色屋顶、石桥、店铺和石板路。树虽然还是绿的,却绿得不是那么纯粹,像用旧 的窗纱,经过整个夏 的暴晒,带着尘土气。花也很不少,大多是苏菲所不知名的,却无复明艳,典雅,芬芳的色味,总带着末路的哀愁,在风中瑟缩。

  雨更是毫无节制的弥漫着江南的每 个角落,虽不是北方深秋的那种透骨的寒凉,却也让人感觉到 缕缕淡漠的忧伤,它不是来自季节,而是来自寂寞的灵魂深处。苏菲不是个轻易会伤春悲秋的人,但是最近 却屡屡有些彷徨失落,与十四的关系是 平生第 次把捏不住分寸的事情,想断却不舍,想续却被十四的霸道强横整治得狼狈羞怒,这都不是她一向的作风,让她有一种把握不住未来的恐惧。 逃 样的执意来了江南,也是想借机清理 下自己的思绪,想明白与十四的症结所在。

  她的时间真的很多, 路上 都在出神,因为值得 观的风景不多,看到的人反而比风景多得多,全都是奉旨迎驾的地方官吏和他们的眷属。苏菲不耐烦出席数不清的会见和筵宴,便把 应礼仪所必须的场合全推给皇后,好在皇后不仅擅长而且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国母风范,为臣民所赞颂讴歌。
  同时 很震惊的发现,其实出巡与在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区别,除 在路上( 大多数时间是在銮舆里睡觉),各宫嫔妃一如既往的到 跟前,按时请安,陪吃陪喝陪聊,继续着宫里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谈论着 气、孩子、皇亲中的婚丧嫁娶,甚至有些人还带来 没有做完的针线活儿。坐在江南园林的楼窗下,对 们来 ,与宫里没有大的区别,依旧为晚上皇上临幸谁而别足 心眼儿。

   倒是看到 弘历的另 面:虽然弘历是在尊奉太后巡幸江南的大旗帜下出来的,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陪着苏菲游玩,苏菲反而比在宫里时少与他见面。弘历每 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处理京城中转来的奏折文书、重要军务之余,还有视察各地的河务、漕运、官学、吏治、民生……苏菲想,也许最近耳朵中常听到的“盛世景象”的颂词也不全是臣子的阿谀。

  既然是巡幸江南,游山玩水本是题中之义,然而在苏菲看来, 件事更多的被赋予 象征意义,成 纯粹的走过场。而且再出名的景观,在张挂 无数的明黄幔帐, 缀 无数“必不可少”的人工装饰之后,也变得灵气全无,索然寡味 。更不用 ,她还要穿戴齐整,左搀右扶,才会被允许出现在臣民的视线里,放眼望去,下面乌压压磕头的人群挤满 视线所及的每 个角落,风景早就隐退到皇家威仪的背后去自惭形秽去 。

  直到 时,苏菲才明白十四阻止她来江南时 的“没有意思”是什么意思 ——他曾经多次随圣祖南巡,自然 解底蕴——皇家的巡幸,多是礼仪的需要,风景只是个背景或者借口。只是,苏菲想,就不能 的清楚点儿吗?非要自己误会,非要凭空闹些不痛快?早知 样,自己何必死活要来?

   也是她与十四分歧的地方:她喜欢什么都 的明明白白,而十四则习惯 自己做决定,女人听 听道。若是从前那种半真半假的状况也就罢 ,彼此都可以俯就,可是越是动 真心,就越是不能容忍对方的丁点儿背弃。只是她已经不是十七八的少女了,感情事最好随遇而安, 期望能与十四不动声色的相扶相守,总闹得鸡飞狗跳,别人不敢笑话,她自己不难为情?也许十四也 么想,却总有些什么横亘在两人之间,弄得欲近反疏。

  苏菲本以为出京时与十四闹得别扭,十四不会有什么信来,却不料出京后半个月,收到 十四写来的第 封信,以后很准时的,每三天就有 信送来。

  信都不长,只写自己的近况:前 走马西山 , 朗气清,层林尽染;昨 泛舟湖上 ,把酒临风,意气洋洋;今 卢沟望月 ,冰轮乍现,碧空如洗……还有什么陶然亭旁边的芦花,钓鱼台的垂柳,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蓝 下的鸽哨,满街叫卖的虎拉车、豌豆黄、玉蜀黍……
  读着 样的来信,是 件很轻松的事。苏菲想,十四 样极尽渲染北京的秋景乐事,是成心来气自己的吧?只是苏菲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好笑,觉得 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十四。帘外的雨还是不疾不缓,絮絮缕缕,心情却好 起来,突然来 兴致去冒雨出游。
  苏菲换 身汉人的 装,又命人去请海棠和绿萼,等 半 ,只有绿萼来 , 是海棠从 大早就 到皇后那里去 ,到现在也没回去。苏菲有些疑惑, 本想再让人去皇后那里请海棠回来,转念 想,又作罢 。
  锦屏 边忙着给自己和绿萼改装, 边问苏菲:“娘娘,外面还下着雨呢,满地泥泞得落不下去脚,娘娘要去哪儿玩呢?”

  苏菲正观赏刚派人取来的 把油纸伞,淡青的伞面上疏疏落落的绘着几笔写意山水, 时来 兴致,便曼声吟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希望逢着 个丁香 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绿萼和锦屏都咯咯的笑个不住,想 太后莫不是疯魔 ?
  几个人悄悄从后门出去,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走来,带着几分探险的新奇。先头没有人家,只 带矮墙爬满薜荔,也许是心情的原因,倒觉得显露出几分江南的清新婉丽,闲适恬淡 。后来经过 座古朴的牌楼,上书“乌青毓秀”四个大字,街道两边便渐渐多 些商铺、药店、酒肆、茶楼,全都 色的黑木结构,老掌柜戴着老花镜,不紧不慢地拨着算盘,小伙计亲热而有分寸的招徕着主顾,
  经过 家布庄,苏菲几个人都被吸引 进去,里面卖的却只是蓝印花布,朴素而别具情味,街上的来往提篮洗菜的姑娘大多穿着 样的粗布衣裳,看来清纯可爱。苏菲 们虽没有机会穿着,却也忍不住买 两匹,交给后面跟着的两个侍卫抱着。
  街巷的尽头是座道观,匾额上写着“修真观”三个大字,与众不同的是正门上悬挂 个巨大的算盘,下有对联 副:“人有千算, 则 算”,颇具警世意味。苏菲 向不喜玄虚,进门去观瞻 下斑驳的塑像,听看守香火的小道士 道观的来历,让锦屏布施 香火钱,就出门转弯沿河继续游逛。
  没有想到转过弯来,眼前倒开阔 好多,是个颇为开阔的空场, 边是戏台,几个穿红着绿的正在台子上挥动着水袖咿咿呀呀,苏菲 们听不懂唱词,只觉曲调还算悦耳。倒是另 边的皮影戏,演的是刘海戏金蟾,更有些趣味,引得 们伫足良久。
   空场上还又许多提篮叫卖的,什么姑嫂饼、酥糖、薰豆茶……样样数数的买 交给后面的侍卫,眼看两个人满怀的东西要往下掉,才住 手。
  逛了这么久,苏菲她们都不惯远足,全都两腿清酸,恰好闻到 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河沿上 座酒楼霍然在目,楼上题着“不醉无归”四个字。让两个侍卫在楼下随意,苏菲三个上楼占个雅座,问殷勤过来的店小二可有什么名菜佳肴。 “三白酒”
  那店小二得意的 道:“各位真来着 ,整个乌镇就属 们醉归楼的‘三白酒’最为地道。”苏菲笑问:“是哪三白?”“三白就是白米、白面、白水,醇香甘洌,再配上本店特有的三珍鸡、白水鱼, 定让您不醉不归。”
  她们三个原只为歇脚,听他 得热闹,便一一许了,让他再配上几个菜品点心, 齐上来。店小二答应 声,下去准备,苏菲倚着栏杆看下面的风景:河道里除 几只粜米卖菜的乡下小舟,就是来往的画舫 ,摇船的都是穿着蓝印花布的年轻姑娘,有客人上船, 会用清润酥软的吴音唱起水乡民歌,歌声婉转,橹声欸乃,画儿 般美好。
  绿萼笑道:“ 唱得倒是动听,只可惜听不懂唱的什么。”酒菜上来,三白酒过于辛辣,三人都是浅尝辄止,三珍鸡倒是意外的可口,正在下箸不停时,突然听到远远传来的歌声,映着水声,字字入耳:“ 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 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 边至,酒旗儿风外口,爱杀江南。”
  歌声缭绕,回音袅袅,美食也挡不住诱惑,绿萼早已听得痴 ,苏菲凭栏探身,想知道怎样的妙人出此清音, 看之下,也不禁愣住:那渐行渐近的画舫上 对 相傍而坐,居然是弘历和海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