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还“穷兵黩武”地阅兵的大概只剩北朝鲜和法国了...

来源: rienacirer 2010-07-09 18:05: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168 bytes)
回答: 法国总统请我参观国庆阅兵典礼陈湃专栏2010-07-08 15:28:59

(旧文一篇,供老先生参考)


法国人不喜欢打仗(更没打过几场值得炫耀的胜仗!),但却喜欢“阅兵(défilé militaire)”。

每年7月14日国庆节,小至只有几千人的小村庄,大到首都巴黎,凡有军队驻扎的地方,大多会在晚间放焰火和举行“军民联欢”舞会之前,举行一次“阅兵式”。实在没有军队,或驻扎“军力”不足的城镇,搬出一支数十人的全副武装的消防队(pompiers),在平时兼当旧货市场的市政府广场上转悠一番,市民们一定会看得心花怒放,对市长的工作大加赞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法国各地,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在市政府班子里,可以不设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其实许多市政府根本没有人“管经济”!),但却无论如何都会有一名主管“节庆”的副市长(adjoint au maire chargé des fêtes)的原因。而这名副市长一年的主要工作,大概也就是组织这老百姓们百看不厌的一年一度的国庆“阅兵式”或舞会与焰火晚会了。



法国国庆节最壮观的阅兵式,当然是总统主持的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进行的阅兵式了。这一“耀武扬威”的仪式大概最能使作为三军统帅的法国总统感觉到自己手中在握的“权力”并陶醉于自己的“威望”了。可能也是出于这一原因吧,历任法国总统都舍不得取消这一显得有点过时的典礼。远的不说,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偏爱“阅兵”还情有可原,因为他毕竟是“行伍出身”,军队是他的“根基”,每年国庆来一“检阅”,也算是“份内事”;可到了后来蓬皮杜、吉斯卡尔–德斯坦、密特朗和希拉克任总统时,虽然个个都是一介“文官”,却也没一个敢动议取消国庆阅兵,而是年复一年地登上指挥吉普,徐徐行进在香榭丽舍大道,煞有介事地挥手行礼,检阅前一晚上趁着夜色集结于凯旋门一带的各兵种部队。即便是2002年7月14日发生了躲在观众人群中的一名极右分子枪击希拉克未遂事件之后,希拉克还是照例每年国庆阅兵,直至去年卸任……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上,除了北韩以及若干个“邻里不和”的国家外,已极少有西方民主国家象法国那样地每年举行总统阅兵式。即便是在莫斯科红场和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也早已随着“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的大举入侵而销声匿迹,不再“时髦”。可就是这不喜欢打仗的法国人却还依然每年一次给人以“穷兵黩武”的虚幻形象。

法国在国庆节举行阅兵典礼的习惯是在1880年前后形成的。从那一年起,每逢7月14日,总统都要亲自检阅三军部队;在阅兵地点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都在巴黎“隆尚(Longchamp)”跑马场举行。一次大战后,阅兵地点改为香榭丽舍大道。在1919年国庆阅兵队伍前面骑马开道的,是一战获胜的若飞(Joffre)﹑福煦(Foch)和贝当(Pétain)三位元帅,随后是由一战老战士组成的参战部队,浩浩荡荡地穿过凯旋门;1940年至1944年德军占领时期当然没有国庆阅兵。1945年法国解放后的第一次阅兵式的观礼台设在巴斯底狱广场,接受检阅的机动部队从凯旋门进城,穿过差不多大半个市区。1971年起,受检阅队伍中开始出现女兵。在吉斯卡尔–德斯坦任总统期间,阅兵地点经常在巴斯底狱至共和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之间交替进行。而密特朗和希拉克却是一律承继“先例”,让检阅部队通过香榭丽舍大道,在协和广场观礼台向总统致意。直至1984年,每年因阅兵辎重车辆通过而使得位于香榭丽舍大道和协和广场交汇处的纪尧姆•库斯多(Guillaume Coustou)的著名群雕“玛尔利的骏马(Chevaux de Marly)受损;后来只好把这些雕塑的原作移至卢浮宫博物馆保存,在协和广场安置了复制件……

2008年7月14日的巴黎阅兵式是在一个很特殊的背景下举行的。这一“特殊”之处,除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国庆节前一天7月13日聚集在巴黎参加地中海联盟(UPM)成立峰会的4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包括引起诸多争议的叙利亚总统巴夏尔•艾拉萨德[Bachar el-Assad])都应邀作为贵宾在观礼台观看阅兵之外,主要是法国军队与作为三军统帅的总统萨尔科奇之间的“剑拔弩张”的关系有关。

法国军队由于长期没有“敌人”,导致近几十年来,无论在装备,还是在兵力方面,都已走上了某种“日落西山”般的衰落之路。但是,包括希拉克在内的法国传统右派在情感上至少与军队比较亲近,而这种总统与军队高层之间的亲近至少维持了相互间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关系;而在法国被称作“Grande Muette(大哑巴)”的军队即便对政府的防务政策不满,也只能继续忍声吞气做“哑巴”。

然而,萨尔科奇上台后,则打破了这一局面。口口声声要与前任“决裂”的萨尔科奇大约是个喜欢警察(他曾长期担任内政部长)而不喜欢军人的领导人。他上台一年多来对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高级将领们的特别关注。而他们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首先,萨尔科奇就任总统后,没有象前任习惯所作的那样,专门举行仪式接见各军种部队;其次,在萨尔科奇任命的政府中国防部长的礼宾顺序从原来的第四或第五名降至第十二名,已引起军方高层的某种“失落感”。

而萨尔科奇与军界高级将领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公开裂痕则发生在今年6月29日卡尔卡桑纳(Carcassonne)事件之后。那一天,驻扎当地的海军陆战队第三伞兵团(3E RPIMa)举行公众接待日,在作现场表演时,一名中士误把实弹当空弹射击,当场造成17名观众受伤。事发后,萨尔科奇于第二天赴现场看望受伤者时,当着陪同的陆军总参谋长等将领,大声斥责军人“业余”,导致陆军总参谋长第二天就引咎辞职,引起全国一片哗然;而许多军中将领们则更是把总统的这一言行看成是对整个军队的某种侮辱……

然而,这一切又都发生在萨尔科奇于6月17日亲自大张旗鼓地推出《国防白皮书》(Livre blanc sur la défense)之后!根据这份国防白皮书,将在未来6至7年中,裁减兵员54000人……

为了缓解这一特殊紧张的气氛,弥补已出现裂痕的关系,总统府在7月13日专门发表公告,表示总统对军队寄予完全的“信任”;7月14日,当首次出现的7名伞兵成功降落在礼宾台前,把联合国﹑欧盟和法国三面国旗展现给各国贵宾和公众的时候,萨尔科奇再次当着媒体向全法国人表示为法国军人感到“自豪”……

今年的阅兵式结束了。法国军队秉承民主国家的一贯传统,继续做默默无闻地捍卫国家和国民的“大哑巴”……

然而,已经有人提出:能否从此取消每年的国庆阅兵式,发明另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团结(solidarité de la nation)的国庆典礼形式?


所有跟帖: 

阅兵倒也谈不上穷兵黩武。那军事演习呢?? 唯一的问题是 -咪呜- 给 咪呜 发送悄悄话 咪呜 的博客首页 (577 bytes) () 07/15/2010 postreply 02:13: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