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放下”什么?如何才是真正的“放下”(上)?

来源: peacerose 2016-11-16 02:54: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03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peacerose ] 在 2016-11-16 02:58:0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到底要“放下”什么?如何才是真正的“放下”(上)?

 

 

 

各位朋友, 阿弥陀佛!

 

很多人常常会听到要放下,但是如何才算真正的放下呢?

 

首先,我们要来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放下呢?要放下,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有所提起,而且所提起的这个东西,会造成一些负担,会造成一些困扰,甚至于会有让我们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它放下;所以我们之所以要放下,是因为我们已经有所提起。

  接下来,我们来想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去体会把一件事情放下呢?

 

这个放下是有一些功德的。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假使我们拿个重物,左手拿了一个袋子,这个袋子有十几公斤重,右手也提了一个袋子,这个袋子也有十几公斤重,在路上刚好碰到一位好朋友,于是就开始聊天,聊啊!聊啊!时间一久,我们就会觉得我们提的重物怎么越提越重,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物品放下,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的轻松,所以这是有功德受用的。

 

所以当我们拿著重物,跟别人长时间聊天的时候,如果能够把这些重物、重担、电冰箱、大铁锤等等把它放下来,就会有放下的功德觉受。这一类的重物的放下觉受,我们是比较容易去了解的,也比较容易去体会。

 

另外一类的放下是指对“我所”的放下,一般世间人在劝勉别人放下,主要是指对我所的放下。

 

比如说,有一些人非常贪著一些钱财,我们就会对他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要放下!”也有一些人相当贪图名利,甚至于为了一个民意代表的名分,争得要死要活的,甚至于跟一些好朋友都闹翻了!

 

如果有幸碰到一些有智慧的人,就会对他说:“你要放下名利!”

 

同样情形,有些人对女孩子就非常的喜爱、非常的执著,如果一直猛追不到的话,甚至于有一些会有想自杀的念头,大部分的人要开导这些人,也是要跟他说:“你要放下!”

 

这一类属于对“我所”的执著。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东西。比如说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眷属——也就是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子女等等,还有我的名位、我的钱财等等。一般人在劝勉别人放下,主要是以对这个“我所”的放下为主要的内容。

 

我们如何劝勉别人对我所的放下呢?

 

主要是要以“无常”为主。

 

比如说我们以无常的角度去跟人家分析这些钱财、名位等等,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是恒常的,我们又带不回去;类似以这个方向或这个角度,去跟别人家说明或去开导,或许对方就听懂了。

 

这些都是对我所有的东西的执著,能够把它放下就放下,主要是从无常的角度,没有永恒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因为世间法没有一个是永恒的,以这个角度来劝勉别人,希望他放下,这部分是对“我所”的放下。

 

另外,还有对“我”的放下。

 

对我的放下,主要是对五蕴我的放下。

 

五蕴我的放下,就是对色蕴我、受蕴我、想蕴我、行蕴我、识蕴我的放下。

 

如果要从五蕴我的放下去跟其他人分析,依然还是要从无常的角度去跟他说明。

 

一般人所认知放下是说对身体持物的放下,或者对我所的放下,也就是对我所有的东西的放下,这些都是比较好理解并接受的。

 

但依旧会对“意识”及“意根”产生执着,以妄为真,是很难真正放下的。 所以依旧是没有办法出离这个三界;

 

 

 

而佛法中二乘人他若要放下,他必须要有正知正见,他要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角度,以四圣谛、八正道或因缘观的现象界去观行,逐渐由断我见再慢慢地去断我执,也就是放下我见也放下我执,他才能够出离三界,这是二乘人所谓的放下。


  那什么是大乘人的放下呢?大乘人的放下,那就比二乘人的放下更殊胜了。

 

大乘人的放下,仍然需要正知正见,还是一样从断我见开始,然后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真心,现观真心确实如《心经》所言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当我们找到这个真心以后,再去读《心经》,就会发现《心经》所讲的,都是我们这个真心;

 

以这个真心如来藏的角度,再返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的一一支,都是虚妄的、无常的,甚至于无智亦无得,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放下。

 

所以佛法中三乘菩提,不管二乘或者是大乘,如果我们缺乏正知正见的时候,这时候的放下,就可能有一些不是真正的放下。

 

比如说,有人说:“什么法都不执著,当你什么都不去执著的时候,就是觉知心不执著,把一切都放下,放下,你就可以开悟了。”

 

但是我们来分析看一下:当我们把一切都放下以后,我们到底悟了没有?

 

当然还是没有啊!

 

我们来想,最能够把一切放下的人,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但是阿罗汉、辟支佛也是没有悟啊!

 

他们只是悟得二乘菩提,对大乘菩提还是没办法悟。

 

所以那些错悟的人,还是被“我”所系缚了,不是我们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去执著,那我们就是可以开悟了,这是不对的!

 

因为这个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的时候,我们就悟不了大乘菩提;

 

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的时候,我们就被我见所系缚;

 

觉知心就是我,觉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见外道我。

  这个意识觉知心,有没有被归纳在五蕴里面呢?当然有啊!

 

他还是包含在五蕴中里面的识蕴里面,因为这个识蕴里面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所以这个意识觉知心,还是摄属在五蕴的识蕴里面,所以他还是无常虚妄的,不是真实有的。

 

所以,如果有人把这个意识心当作真实的我,或者认定这个意识心可以到未来世去,可以贯通三世,这个人就是落在我见里面。

 

佛所说的解脱义,并不是觉知心离开烦恼,便是亲证解脱;

 

也不是放下一切不执著,便是亲证解脱。

 

而是因觉知心证得及了知觉知心自己是虚妄的,也就是我们要用这个觉知心,去证得及了知觉知心本身是虚妄的;也要证得及了知能思量、处处作主的自己,也是虚妄的。

 

我们意识觉知心知道觉知心本身及作主的心都是虚妄的,因此对于后世是否继续出现觉知心、作主心,都无任何罣碍;所以舍寿时愿意让自己完全消失掉,这样才是断我见、我执的解脱真实义。

 

如果只是在觉知心自我上面用心,只是在舍弃一向贪著的六尘境界,也就是只在让觉知心放下对六尘境界的贪著,让觉知心不贪六尘而独自常存于六尘境界中,却不曾去观察觉知心本身也是虚妄的,依然是落在我见里面,依旧是我见未断。

 

很多人认为觉知心不会坏,可以到未来世,很明显这是不对的;

 

因为如果我们这个觉知心,可以到未来世,那过去世的觉知心,应该也可以到这一世来,对不对?如果这个过去世的觉知心,可以到这一世来的话,我们就能够知道过去世发生什么事;但是除非有宿命通的人,不然,无法知道过去世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很明显的,这一世的觉知心,也没办法到未来世去,所以意识觉知心是会断灭的。也就是说,当有人认定觉知心不坏,就是我见没有断。

 

同样的,只要有人认定作主的我真实,就是执著意根,就是还有我执。

 

其实只有真心如来藏,六尘动不了他;也只有真心如来藏,才是微妙澄清如如不动的心。

 

意识跟末那识即使住在四禅或者四空定当中,也还是跟法尘相应,都不是真的如如不动,何况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面对一切境。

 

 

祝福大家:福慧双增,道业猛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