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六祖离開我们1303年了

来源: peacerose 2016-09-02 15:32: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853 bytes)

八月初三,六祖离开我们1303年了 

 

农历八月初三(2016年9月3日),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涅槃1303周年纪念日。

 

 

惠(慧)能大师(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则将他并入“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

 

 

六祖本是一介平民,目不识丁的樵夫,却因听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六祖广传禅法,他的言行语录由弟子整理而成《六祖法宝坛经》,这是中国僧人中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作品。六祖以下,嗣法弟子67人,广演顿教,逐渐形成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又分为杨歧、黄龙两派,合称“五家七宗”,验证了达摩祖师的授记:“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临济、曹洞、云门禅法又漂洋过海传至日本、朝鲜,继而传入欧美,“而天下言禅者,无不以曹溪六祖惠能为口实矣”。

 

 

惠能大师在曹溪南华禅寺驻锡传法三十七载。圆寂后千年,真身法体仍完好住世,为我国最圆满、最珍贵的金刚不坏全身舍利,现供奉于南华禅寺。

 

 

开创了中国禅宗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所以每日靠打柴卖钱养活母亲,生活简单而又清贫。直到有一天,他卖柴的时候听到一位客人念诵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所悟,于是,惠能大师在24岁这年的时候开始了求佛之路,他安顿好母亲后辞行前往黄梅,拜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为师。

 

 

在这期间,惠能大师作了著名的偈子《菩提偈》,流传至今。

关于《菩提偈》的来历,《坛经》中也有明白的记载:五祖一日叫门人各做一首偈子,以此来考验弟子们的水平,好物色接班人。

当时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禅师担任上座,是仅次于住持的位置,并且才华杰出,众弟子都很服他,神秀禅师不负众望,在门前写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弘忍大师看后,说后世如果能依照这首偈子修行,也能得到殊胜的果实,你们要好好念诵它!但这首诗,还不能说是懂得了佛性。

直到有一天,惠能大师听到这首偈子,认为它还不够彻底,就让人把自己的偈子写在壁上。偈子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过这次作偈,惠能大师深得五祖弘忍大师的心,于是继承了衣钵,成为弘忍大师的传人,世称禅宗六祖。

 

 

唐高宗仪凤元年也就是公元676年,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的光孝寺来了一位大禅师印宗。

一天,印宗法师开讲《涅槃经》,下面的人听得也是如痴如醉,正在这时候突然起了一阵大风,刮得经幡呼呼的,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经典问题,印宗法师发问:“风动耶?幡动耶?”

风动派和幡动派争得不亦乐乎时,惠能大师站出来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一言非同小可,印宗法师请教他的身份,惠能大师这才拿出衣钵,于是印宗法师在光孝寺为惠能大师剃度,惠能大师禅宗六祖的身份才得到真正的确认,开始了他辉煌的弘法生涯。

此时距离惠能大师离开黄梅已经有十五载,五祖弘忍大师早已入灭,由于衣钵下落不明,所以他的首席大弟子继承了位置,从此惠能大师和神秀禅师就一南一北开创了禅宗的两大派别南宗和北宗。

 

 

在惠能大师之前,禅宗一直是单传。自惠能大师以后,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并形成了“一花五叶”的繁荣局面。

剃度之后的第二年,惠能大师来到了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现叫南华禅寺。从此他就这里开坛说法,禅宗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发扬光大。

公元683年,惠能大师命门人回新州,将其旧居改建为报恩寺,后唐中宗神龙三年武则天赐名“国恩寺”。公元713年,八月初三,惠能大师在国恩寺斋饭淋浴后,安详地在禅房端坐,说偈语作最后开示。

至三更时分,忽然对弟子说:“我走了。”就平静地圆寂,惠能大师这年76岁。

 

 

六祖惠能大师圆寂于公元713年,留下肉身舍利,成为千古之谜。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他至今已历1300年,不腐变,不枯朽,依然神态安详,寂静如生。

 

 

惠能大师的佛家思想一直流传至今。概括他一生成就的《六祖坛经》作为禅宗经典,是唯一一部中国人撰说,并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

 

 

毛主席认为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是老百姓的经典”。1959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谈话时说:从前释迦牟尼是个王子,他王子不做,却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做了群众领袖。我不大懂佛经,但觉佛经也是有区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老百姓的。”———张铁军《毛泽东谈禅宗六祖慧能》

 

 

毛泽东在同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谈话时还说:“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惠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中国梦》

 

 

所有跟帖: 

顶礼 -k467- 给 k46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3/2016 postreply 06:00: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