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刘姥姥说法——《金刚经》新释 2 by 西门杏庵

来源: FruitPig 2009-01-03 12:11: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844 bytes)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多情乃佛心
  
   须菩提佛的大弟子,很有名的。善现就是“须菩提”,道德、人品都是一流之人。《金刚经》主要讲什么呢?讲空和有,释迦牟尼佛又成为空王。这就像我们民间称呼孔子这个大圣人为素王--意思是,没有王位的王,是王眼中的王。
   在佛的十大弟子当中,须菩提谈空那可是NO.1,阿难、迦叶等,谁也比不上他。
  
  吃过饭之后,须菩提看释迦牟尼佛要休息,就给佛跪下了,向老师行过大礼之后,就开始问问题了。须菩提说:希有世尊啊,如来佛啊,“如来”,是对成道成佛者的通称。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也就是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
   
   古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红楼梦》又名《情僧录》,为什么这么叫?因为贾宝玉跟很多女的种下情缘,可是最后出家当和尚,所以也叫《情僧录》。宝玉在书中的角色是情圣,书中主要写他与十二钗的故事,以情来贯穿故事的始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讲:“空空道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小说中写道: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 《情僧录》。
  
   曹雪芹要把自己的小说名之为《情僧录》,还有自譬“情僧”的含义在内。有学者说,曹雪芹自署芹溪居士,是他归隐山林的明证。他虽当了居士,也如妙玉带发修行,“云空未必空”,对秦淮风月繁华时刻萦怀于心,还想当所见的一些女子,情丝不断。故自称“情僧”。
  
  其实,《红楼梦》中的一号男主角宝玉又何尝不是“情僧”?未出家时,她的心不可能只属于一个林妹妹,大大观园里的妹妹、姐姐多的是,她对哪一个女子不好?脂砚斋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说了他看红,在黛玉将错就死的时候,宝玉有宝钗为妻,麝月为婢,有了娇妻美妾,他还是毅然选择出家为僧,在普通人看来,这太不正常了。脂砚斋认为宝玉有常人所没有的性格,他说宝玉为人有三毒,哪三毒呢?可惜的是,脂砚斋没有明说。我想其中一毒应当是意淫。
  
  再说得直接点,就是“色而不淫”。宝玉这个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腻腻歪歪,总能让女人喜欢上他。可是这样的男人,如果真做了老公,那可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蜡枪头”,没错,他英俊、风流,美女一般都不爱读书吧,他也讨厌读书。他会红女人开心,可他会所有的女人开心,这就麻烦了。真的爱他的女人可有得哭了。警幻仙姑对贾宝玉说:尘世中“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警幻仙姑说,贾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他有最充分的条件意淫天下美女,他因为贾府里的“太上皇”贾母的宠爱,又蒙皇帝的妃子——姐姐贾元春的特殊恩准,进入大观园女儿国中。
  
  贾宝玉住的地方叫怡红院,怡红就是怡悦,怡红院其实就是“怡悦女性”的乐园。他从小的生活圈子就表姐、表妹,丫鬟使女,她们朝夕相处,饮食与共,寝沐相随,耳鬓厮磨。他玩得那叫开心啊,忘乎所以,哪还有心情读书、应考?小小的宝玉就这样痴迷其中,不能自拔。这在庄稼人看来,这样的孩子肯定学不出个好来,长大了,不是流氓就是盲流。“颂红、怡红、悼红”,贾宝玉一辈子就干这三件事。他的YY,扎终于成了博爱、泛爱,乃至泛情。他的口号几乎是爱所有的女孩,见所有的女孩都会神清气爽。有时候到了令人不可缺少的程度。比如,秦可卿死那一天,贾宝玉碎众人一块儿到馒头庵送葬。路上,王熙凤要方便,于是大家来到一个农家休息。在这儿,贾宝玉见到一个素不相识的、约有十七八岁的农村小女孩,名叫二丫头。二丫头正在给客人们表演纺线,贾宝玉看呆了。二丫头表演完了、走了,贾宝玉怅然无趣。直到起身上车,贾宝玉还在留心看,看到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贾宝玉恨不得下车跟她去缠绵,最后在众人催促下,只得以目相送。
  
  贾宝玉爱女人,疼女人,但他不会也不可能只爱、只疼一个女人,不会把精力只或者目光只放在一个女人身上,他爱的是A女人的肩膀,B女人的眼睛,C女人的嘴唇,D女人的手,所有这些女人集合在一起,就是他的理想女人标准。为此,他不得经常处于YY状态。有一次,参加贾敬丧事,贾宝玉怕脏和尚熏了姐妹,站在姐妹头里挡着。好笑不?难怪林黛玉说他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记了,实在是可怨之,也可谅之。
  
   贾宝玉心疼女人有时候到了十分可笑的地步,有一次碰到自己的小厮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干那男女之事。宝玉竟然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脚踹门进去,将那两个唬开了,抖衣而颤。
  
   茗烟跪求不迭。宝玉根本不看男人,“却只顾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得脸红耳赤,低首无言。”贾宝玉跺脚道:“还不快跑!”那丫头飞也似去了,他还特意赶出去, 叫道:“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
  
   贾宝玉也太责备茗烟,只是一个劲地替那女孩叹息——“可怜,可怜!”
  
  他有时候会管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当然是为了女人。知道平儿吧?那是凤姐的陪房大丫头,在外人眼中,平儿跟在二当家的身边,是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是红人。当时刘姥姥能进入大观园,第一步靠周瑞家的引路,这第二步靠的就是平儿,有了平儿在主子面前说了好话,王熙凤这才和刘姥姥客套了几句,还赏了20两银子。这王熙凤的脾气大,有一次打了平儿。贾宝玉就把平儿接到怡红院,劝道:“好姐姐,别伤心,我替他两个(贾琏、王熙凤)赔不是罢。”
  
   平儿笑道:“与你什么相干?”
  
   贾宝玉笑道:“我们弟兄姊妹都一样。他们得罪了人,我替他赔个不是也是应该的。”一面说,一面便吩咐小丫头子们舀洗脸水,烧熨斗烫衣服。贾宝玉还将梳妆盆内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给她簪在鬓上。
  
   你看,这个小男人,整天就干些女人的事。难怪,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老爸贾政最看不起这样的人,骂是他是孽障!一看到他就骂。有一次,还差点没把他给打死!
  
   一年清明节,贾宝玉患病之后,在大观园看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贾宝玉想道: “病了几天, 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倒‘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只管对杏流泪叹息。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爱女人,但不能糟蹋人家,不能“干那男女之事”,就是YY,欣赏,端详,怜爱,体贴入微、用心呵护,这就是贾宝玉的爱情观。
  
   不俗就是神仙,觉悟有情是菩萨。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罗汉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心回避,一看大观园人多嘴杂,算了,我还是不进去了,省得吃白眼,眼不见心不烦,只管自己修道,其他事不管不问。
  
   菩萨境界也不是这样,楞严经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南怀瑾说:禅宗五祖就曾说过,要成佛悟道,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了。甚至不识字,不会念的,只要念一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行了,这是经题的要点,是大智慧成就到彼岸的意思。结果,六祖就是因金刚经而悟的;所以后世的中国禅宗,也叫做般若宗。外国也有称做达摩宗的,这都是因为五祖、六祖由金刚经直接传承,鼓励大家念金刚经这件事而来的。

  
   人有聚就有散
  
    善护念,意思就是看好你的心念,再怎么学佛打坐也是白搭。怎么样才能成佛,方法之一就是“善护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如何成佛?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
   《红楼梦》一书,以“梦”始,以“梦”终,凸现了生如同幻梦、诸法原本性空的意味。世人都是到尘世走一遭,经历悲欢离合的故事,又匆匆的离去。尘世万物皆归虚空,《红楼梦》中多处隐含了这个佛家思想。无空不自在,自在无不空。
  
   想当初,荣、宁二府何等荣华,终摆脱不了火烬烟飞的厄运;大观园里的诸多姐妹,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
  
   佛说,一切皆空。曹雪芹也是通过写《红楼梦》而了却一段挂碍,扫除一抹心尘。
  
  谁解其中味?自然是了空者解,遁世者解。其间又是何味?自是般若味,世事皆空味。所以,要善护念。红楼梦里写一个人的心情烦恼的时候,喜欢用“无故寻愁觅恨”来形容,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寻愁觅恨”,总之就是烦,别惹我烦着呢。“有时似傻如狂”,贾宝玉的烦恼在乡下人看来,实在可笑。有吃有喝有异性玩,你还烦什么呀?饭吃饱了,昏头昏脑地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瞎琢磨,烦,为什么呢?没有理由。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佛学大辞典上,是这样解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简单地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心。也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只要你找出自己心中的自性之佛,只要你发愿心学佛,发什么样的愿心呢?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般若波罗蜜是一种道路,不是结果。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由于实行般若波罗蜜之后的成就果。
  
    此所谓: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这就是般若波罗蜜真理。
  
  
   须菩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应了解“无我、无人、无众生、无生死(寿者)相”放下所缘境界,而得生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前者“无所住”就是般若波罗蜜,后者“其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结果。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患得患失肯定不行。简单一点,别那么复杂。你看,我们上一趟政府大院,见一些了不起的大人物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紧张?打腹稿,忘词。低三下四,那种谄媚连自己看了都不喜欢。讨厌死了。
  
  历史上诸葛亮那么有才华,当初他在南阳隐居的时候,自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但其实他心里还是想得很多,好想被重用。说他野心勃勃也不为过。老庄以后,五柳先生淘潜虽“采菊东篱下”,然心犹未干;铁匠嵇康让人把头都砍了还在担心“广陵一曲绝”(想留名);张岱更是不堪,《自为墓志铭》,怕死啊!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句话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意思是说,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智,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可以用来理解“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眼,道是 “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 “无为也而无不为”的。
  
  参佛的人生恰如莲花,根植于污泥,花出于清水。从古至今,佛成为一种文化,以般若神韵渗透入艺苑之中。古代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等玄虚思想,这无疑是与佛教色空观紧密相连的。《红楼梦》一直在强调“真是隐,假语存”,就在第五回还用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来强调。
  
   这些人,都糊涂,太执了。后来惹出的麻烦实在怪不得他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间本无事,何处惹尘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第三十一回写道: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正是在在如梦的人生里,我们悟到了“一切皆空,终归于无”的佛学思想。
  
  
   过了“色戒”这一关
  
   张爱玲有个中篇小说《色戒》,影响非常大,去年被导演李安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张爱玲最终好像也并没有皈依佛门,但晚年她的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凄凉,外人实在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爱玲晚年过了“色戒”这一关,她已经对男人彻底失望了。
  
  色戒是和尚的第一根本大戒。释迦牟尼最初传道的时候,当时只有五位门徒,个个都是无漏大阿罗汉,自然也都是洁行之士,对这些人制定戒律没有必要,他们本身已经做到很好了,已经“善护念”了。后来随着僧众增多,鱼龙混杂,才需要一个戒律来约束大家。色戒在佛门,那是非常严厉的戒条,起初曾经规定:一切犯淫行的沙门,都应被赶出佛门。看到美色,不能动淫念,虽然不一定要像仇女主义哲学家叔本华那样仇视女人,但也要记住: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淫念必须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和尚的身体因受具足戒,因此被成为戒提,不可以毁坏。毁坏并不是指自杀、自残等,主要指的就是破戒或者犯戒,要知道在所有的破戒当中,杀(生)、盗(窃)和淫最为严重。作为在家修行的居士,要有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淫,不妄语、不喝酒。
  
  《红楼梦》里,妙玉这个姑娘是带发修行的,因为小时候多病,算命的说她活不长,家人只好把她放到庵里。她的身体还不完全是个尼姑,她其实亦僧亦道。她不是有洁癖嘛,其实,不光是刘姥姥的嘴巴脏,作为一般人的肉身或者说色身都是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色身是父母所生,本来就是精血交媾而成的产物,岂能不脏?菩萨的身不是色身,而是法身,是清静离垢妙极之身,是法性之体,是真心本性,而不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暂时之物,色身需要吃饭、睡觉,走路,住等,有生老病死之虑,法身则完全没有这些顾虑,法身是常住不坏之身。禅宗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法身慧命,对于修行者来说,需时时谨慎从事,要一辈子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业”,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臭皮囊、这个色身听从于我们心中的那个法身慧命。
  
   可是,这个色身是很麻烦的,经验面临这样那样的诱惑,经验被欲望驱使,怎么办呢?好办,两个字:持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用“戒定慧”来约束色身,这第一戒就是淫,因为这个最脏。
  
  戒不了淫,啥也别扯。妙玉这个姑娘麻烦就麻烦在:她叫妙玉,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干净的人,俗人在她里都很脏。前面我们说了,菩萨的身不是色身,而是法身,是清静离垢妙极之身,是法性之体,是真心本性,妙玉也YY了,总觉得自己的身是清静离垢妙极之身,可她不是,仍然是色身,所以她痛苦,她矛盾。
  
   色戒是和尚的第一根本大戒。那么情戒呢?没听说。在禅宗看来,或者戒色不戒情,有道是“不痴狂,不成佛”。
  
   前面我们说了情僧贾宝玉,那毕竟小说中的人物。现实中还有一个以“情僧”闻名的,他就是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作家、诗人、翻译家。
  上世纪初,20岁的苏曼殊赌气之下剃度出家。谁料,没过几天便在寺庙墙角烧起了乳鸽,不久干脆偷去师傅的钱财,逃之夭夭。在此后10多年的生涯中,这位和李叔同齐名的民国和尚,三度出家又三度还俗。对他而言,佛国只是人生小憩的绿洲,和妓院、酒楼没什么区别。由于身为私生子,从小缺乏亲情,他甚至“乞求在与不幸的妓女们交往中领略一点生活的温馨”。
  
   鲁迅先生这样描述他:“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这期间有了钱,又跑出去把钱花光。”
  
  在鲁迅看来,这位身披袈裟的僧人,更像个浪荡公子。每每手头宽裕,他便呼朋引伴吃饭。一旦“客少,不欢也”,便托人辗转相邀,“宴毕即散,不通姓名,亦不言谢”。即使生病住院,这位浪荡公子挥霍照旧。以至于把随身衣物都典当一空,不得不“赤条条”地裹在被褥里,等待朋友来接济出院。
  
  苏曼殊愈发癫狂。明知自己肠胃不好,他却不顾死活地山吃海喝。一次在小食店吃糖果,朋友问明天能否过来坐坐。虽然向来好客,但此时他却一口回绝:“不行,吃多了,明日须病,后日亦病,三日后当再来打扰。” “契阔生死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在赠予陈独秀的诗中,苏曼殊无比感伤地自喻道。也只有陈独秀这位知己,才一眼看出老友“装疯卖傻”的无奈。直至晚年,陈独秀仍一再对人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不可多得”,因为“眼见举世混浊,厌世的心肠很热烈,但又找不到其他出路”。
  
   苏曼殊可以说非僧非俗,亦僧亦俗,他做和尚不能持戒,大吃大喝到了贪婪的地步,以至在30多岁的时候就死于因吃喝导致的肠道疾病,死前,他留下了“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八个字。
  
   苏曼殊虽然吃喝玩乐,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和女人之间有越轨的事情发生。有人说,他是“天阉”,也许吧。戒色不戒情,也许吧?无论他多么风流,但他当得上一个佛门法器。他在名女人当中行走,但总能收回本心。他襟怀坦白,遗世独立,他一直保持了“情僧”的本色。
  
  由情种成了佛的,历史有的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本是世家公子,和老婆很好,快30岁的时候,儿子死了,4年后,老婆和父母又相继去世,他一个人在32岁那一年写了一首诗,名叫《七笔勾》,把生前追逐的、眷恋的,什么名呀,钱财呀,地位呀,朋友呀,出了几本书呀,获过什么奖呀,一笔一笔勾去,什么也没有了:“觉梦黄粱,一笑无所有”,从此面对青灯古佛。
  
   情种一旦悔悟,就容易心如死灰。黛玉的前生就是一株草,多情的草,出生后三岁就有人度她出家,如果不出家就会早死。宝玉这孩子19岁,经历了富贵、女人之后,依然出家,一寸相思一寸灰。香艳的背后是永远的寂寞甚至苍凉。
  
   越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是这样的:休笑前人痴,由来同一梦。绣金翠袖,难揾悲金悼玉泪。菱花镜里,谁拥旷世情种。罗带同心结未成,鹊桥长恨无归路。红楼今犹在,唯有风月鉴空。
  

  
   止住妄想, 让心住下来
  
   怎么样“善护念”呢?这个心念应该如何止于至善的境界呢?这颗心可不是那么好驾驭的。
  
   佛对须菩提说: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能发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让心住下来,这样把心降伏。心住了,降伏了。
  
   很多人永远在追求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随遇而安”,学会满足,知足常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别自寻烦恼。禅宗说,这就是佛了。
  
   把烦恼妄想停住,把心定住,就成佛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就是讲大乘的智慧。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须要住。
  
    事如春梦了无痕,“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妙玉这孩子,自小体弱多病,算命的说她出家修行方可免除一生病灾。当初,算命也是这么说黛玉的。
  
   所不同的是,妙玉的父母没有和命运硬抗,让妙玉出了家,妙玉总算为自己过了六七年的清修生活,也没白来世间走一遭。
  
  而黛玉呢?她的一生太不值得了,不是哭就吃醋,就是烦恼,哪有几天舒心日子?一生病痛缠身,吃药就是她的家常便饭。佛讲众生平等,而妙玉连刘姥姥喝过的茶杯都不要,嫌这个农村的老太婆肮脏,没有层次。妙玉这种做法当然不是菩萨的心地清净,而是洁癖,是一种心理疾病。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很多人认为妙玉修行走火入魔,而这个魔,就是心魔,她在参禅中染了人世习俗。她见了宝玉,不由自主地动情。喝茶时,毫不避嫌,用自己平日经常用的茶杯给宝玉。宝玉过生日,她写拜帖送去,自称槛外人。宝玉那年去栊翠庵乞梅花,她一改一贯冷漠的态度,一下变的慷慨起来,给了他好多。她本来心情平静与惜春下棋,见着宝玉,红脸不敢理睬,回去打坐更是心神恍惚。
  
   妙玉身在出家、心系俗世、为情所牵。她持咒的法力显然不够,她的菩提戒心还欠缺。最后的续书,写妙玉被一帮采花大盗用香熏昏了抢走,其下场很是凄惨。
  
    妙玉虽然出家,但身在俗世,其修行不上惜春。贾府的姐妹中,惜春年纪最小,她心灵纯净,白璧无瑕。平日很少与人交往,只常与修行人妙玉下棋。当她亲眼目睹众姐妹都遭遇凄凉的命运,而府内的丑陋更让她生厌。她具有慧眼,厌离肮脏的现实,最后铰断青丝,做了尼姑。在第五回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正册”一页上,画着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出家修行是必然的结局。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间诸法无常,空掉一切才是最好的归宿。
  
  柳湘莲是个江湖艺人,行踪不定,却也是个侠义之士。他曾经痛打过行为污浊的呆霸王薛蟠,却又在异乡为薛蟠赶走劫匪,拨刀相助。然而他又做了一件后悔莫及的不义之事。他以传家之宝鸳鸯剑为信物同尤三姐许诺之后,又因为听到了宁府的肮赃丑闻,要反悔退亲,索回祖传宝剑。同贾琏争执时,被三姐听到,三姐当即出房,自刎而死。柳湘莲到这时才明白,原来尤三姐是如此忠贞刚烈之女子,女中大丈夫也!无奈,人已死,他后悔莫及。最后经疯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截发修行去了。只见他飘然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尘世。
  
   “一个是间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句诗曾经被当成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然而,有多少人能明白:宝玉和黛玉缠绵的爱情,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们有爱吗?有,但也没有。他们没有爱吗?没有,但也有。真有也假有。虚无缥缈。“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假假真真,贪嗔痴因,要知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得意了别忘形,失意了也没什么了不得,这就是般若,大家慢满领悟去吧。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就唱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名利恩爱皆无常,有为诸法究竟空。止住妄想, 让心住下来吧。
  
  所谓真正的定,佛经有一句话: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连弯都懒得转,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了。假使我们做功夫有这个气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把它切断得了,那正是净土的初步现象,是真正的宁静,达到了止的境界。由止再渐渐的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的变化,才可以达到定的境界。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应有一颗“菩萨心肠”,不要像探春
  
  
   佛告须菩提,当你问怎么样安心时,就安心了。须菩提好像没懂佛的意思,佛过了一会又说:须菩提,我告诉你,一切菩萨摩诃萨,应该有一个方法,把自己的心降伏下去。摩诃的中文意思是大,一切大菩萨们。
  
  
   什么叫菩萨呢?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萨心肠”。                               
                                      
    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绝对不能称为菩萨。古代也有将菩萨翻成“大士”或者“开士”,表示是开悟的人。所以我们的白衣大士就是白衣菩萨。   
                                      
    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大愿心,最主要的有四条,称为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们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见,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并不容易。         
                                      
   不过,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中国有句俗话,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长。你用善良的心、用菩萨般的心肠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一样地对待你。想要别人对你好,你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对别人好。你看,大观园里的姑娘,很多人有性格缺陷,林妹妹就不说了。比较正常和圆满的算得上有宝钗和湘云,还有岫烟也还行。但宝钗的心肠不够好,过于圆滑、世故了。缺乏一颗“菩萨心肠”。
  
  而整个大观园里的女人,整天争来斗去,互相掐呀。好完吗?到最后谁是赢家?大家都是输家嘛。借用红楼十二曲的《分骨肉》来说: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王熙凤的贴身丫头平儿不是说嘛:“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奶奶原有些倒三不着两,有了事都就赖他。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众人都道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他。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他五分。你们这会子倒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从平儿的话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探春印象不好,背地里说了她不少坏话。没错,探春和她兄弟贾环一样,都有着无耻的一面。探春毫不动摇地反对甚至讨厌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公然表示厌恶,但却去讨好、巴结王夫人,有人解释说这是不得已,在那样的环境中,不和王夫人一伙就得和自己的妈一伙,王夫人对自己虽然肯定不是真心真意,但那是大。不得已就可以没有原则吗?就可以失去人性吗?那可是自己的亲妈呀。贾探春对母亲赵姨娘的厌恶,到了完全不加掩饰的地步。在书中六十回,贾环向贾宝玉的丫环讨要一点蔷薇硝,小丫头用茉莉粉掉包,赵姨娘气不愤,亲自去讨面子,被其他人煽风点火,一言不合,与丫头们厮打起来。贾探春和李纨、平儿等几个家中主事的人赶来调节,先把几个丫头喝住后,然后问缘故。贾探春叹:“……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肯动气……你瞧周姨娘,怎不见人欺他…… 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儿,别听那些混账人的挑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自给人做粗活。”一席话,平和恬谈,夹枪带棒,说得赵姨娘闭口无言,只得回房。接下来贾探春气得和尤氏李纨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捉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贾探春能够在凤姐生病期间代理贾府家务,可见她在王夫人身上做足了功夫。
  
  探春怎么能这样?一个挤兑自己的母亲和弟弟的人,人品能说好吗?心肠能说好吗?自己的母亲,再有万般不是、再愚蠢、再鄙薄,也有生养之恩。她的为人行事不当,完全可以私下里跟她说啊!不用这样像别人一样践踏她。一个人的地位、威信未必需要用大义灭亲的方式来展现的。人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肉,对赵姨娘的尴尬和压抑处境,连尤氏那样的外人都一清二楚,贾探春比尤氏精明能干数倍,不可能一无所知。尤氏一个外人都有给予赵姨娘同情和帮助的时候,贾探春又做了什么呢?贾探春简直是红楼里面最值得鄙视的人物,比她的母亲赵姨娘并不好多少。
    赵姨娘可以解释为无知无识导致的层次不高;而探春呢?则是有意而为之。为了所谓体面而不惜像别人一样、甚至比别人更加放肆地侮辱自己的母亲,其势利、卑贱和刻薄寡恩,无以复加。出身是选不了的,难道把自己的生母踩死了,自己的地位就能高起来吗?
  
  当然,探春是有才情的,有能力的,但是抛开书中对她才情和能力的描写,我们很难找到更多有人情味的描写。清高如林黛玉,也会和颜悦色接待薛宝钗派来送燕窝的老婆子,不蕴人间疾苦的贾宝玉和吝啬手狠的王熙凤也有惜老怜贫的时候,胡作非为的薛蟠偶尔也有孝敬母亲爱护妹妹的举动,每个人总有人情味的一面,但有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红楼梦一部书里,描写探春人情的地方几乎没有,而大观园中,也没有哪个人和探春十分亲近。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僻静处联句的诗,可见两人私下交好,至少能说到一起去,如果林黛玉不是与史湘云,而换成贾探春,恐怕就没有这个协调感。
  
  探春的性格注定她不会隐忍的,这正是她跟宝钗最大的不同。她毫不掩饰对自己生身母亲赵姨娘的厌恶,这个可以说是绝情,但更多的,是满腹才华却难得志的人常有的情绪,恨不得自己所有的障碍都烟统统消失,偏偏一生都要笼罩在阴影下。那是一种恨,恨自己的来处,恨天地神明:不管她怎么努力,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于是,探春学会了恨。她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么优秀的女儿却有这么一个糟糕的妈还有非常糟糕的一个兄弟,任凭她如何努力也难摆脱母亲和弟弟给她带来的阴影。
    
    没错,探春也偶尔有发善心的时候,比如说,探春送过邢岫烟一个玉佩,这样一个细小的举动,后面也不是没有背景。邢岫烟的父母是公认酒糟透了的人,邢夫人只大面子上照顾邢岫烟,没有实际的关心,这不免使贾探春对邢岫烟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而贾探春赠的玉佩,并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只是充点门面,反而是薛宝钗送给邢岫烟的礼物是实实在在救急的,甚至薛宝钗劝邢岫烟不要沾那些虚荣的饰物,做人应以朴实、符合自己身份为上。这里薛宝钗没有明说,但是实际上已经指出了,一个人是什么身份,就应当行什么样的事,不要越了自己的本分。邢岫烟听了薛宝钗的劝告,当即就要摘下玉佩,倒是薛宝钗怕引起探春多心,劝邢岫烟只管戴着,但是以后不要再接受了。 
    贾探春的行事作风和她的人格是非常一致,她觉得体面最重要,所以选择送人首饰。其实,邢岫烟窘迫到大冬天穿着单衣,冷啊,探春却不管这些。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贾探春的结局是悲剧的,被作为一颗棋子远嫁他乡,“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也许这个时候,她才体会到什么是骨肉亲情,什么是生养之恩吧。这个时候,她才明白赵姨娘才是她的亲妈了吧。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佛学所说的众生,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思想的、没有思想、没有知觉等十二类。我们人类属于哪一类呢?当然是胎生了,也是卵生。因为大家都是胎胞里精虫卵脏的结合,所以是卵生,胎生。
  佛对须菩提说,世界上“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佛在这里是发了大愿的,也就是我们俗人说的立志。发什么愿呢?发愿救世界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是佛的愿力。为什么要救众生呢?有人说,我有车有房有娇妻美妾,还有大笔存款,有富贵功名,我不需要谁来拯救。这话未面太狂妄了。你难道没有没有富贵的烦恼?比如说怕遭遇绑架,怕不安全。你难道不怕生老病死?这些都是烦恼。
  
  众生皆在痛苦和烦恼中。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在《红楼梦》里,你看高高在上的贾母有贾母的烦恼,身子骨娇贵哦。闲心在家修道、一心想成仙的贾珍的亲爹贾敬,一向深居简出,生日那天,邢夫人、王夫人、凤姐一干人等都去祝贺,然后大家一起喝酒、听戏,贾母本来是很喜欢热闹的,可是她却没有去。原因是昨晚陪宝玉聊天时,一时嘴馋,禁不住多吃了半快苹果,凌晨还上了两次厕所,担心胃受到了伤害,怕生病,你看看老太太多尊贵的命。贾母自然怕死的。刘姥姥呢?家里穷得没法过冬,于是厚着脸皮到贾府攀亲,想讨几两银子。林妹妹呢?家庭条件那么好,她开心吗?整天哭啊哭的,没完没了。
  
  再看看宁国府这个看上去繁华的地方,多么肮脏多么龌龊,一个人想在其中保持清白,实在太难。《 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和贾珍不正当关系的描写基本上都是隐写,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重重迷雾隐藏之下看到这一对乱伦的公媳。贾珍啊贾珍,为老不尊,猎艳猎到自己儿媳妇的床上,乱了伦常啊。所以,连资深家奴焦大都看不上。在第七回,贾宝玉和王熙凤一起到宁国府去游玩,当天晚上,焦大喝醉了酒,破口大骂: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秦可卿的病其实并不重,不过是普通的妇科病——停经,两个月没有来月经,多大的事?这病真的能致命吗?有人揣测:病因也许是与公公贾珍偷情被丫鬟撞破引发的焦虑所致,在古代,乱伦是相当严重的罪行,《 唐律疏议》有规定:“诸奸父祖妾、伯叔母、姑姊妹、子孙之妇、兄弟之女者,绞,即奸父祖所幸婢,减二等(谓徒三年)。”可见,处罚措施相当严厉。作为一个女人,不可能不害怕。
  
  秦可卿病了,最着急的不是她的丈夫贾蓉,而是公公贾珍。贾珍作为长辈对儿媳妇的关心可谓尽心竭力。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一踏糊涂,他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这里面到底藏着多少秘密?贾珍的心能够平静吗?纵有万贯家财,他也个自寻烦恼之人。秦可卿死后,她的两个贴身丫鬟,一个当即自杀,触柱而亡,一头碰死了;另一个心甘情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而且发丧完毕以后就住到了庙里,发誓永远不再回来了。这两个丫鬟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蹊跷?她们两个的内心世界又何尝平静过?
  
  那个秦可卿呢?她幸福吗?当然不幸福。无论秦可卿之死是病死的还是自缢,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孩子在贾府里活得很艰难,很吃力。俞平伯写出了《秦可卿之死》的考证文章。说明了秦可卿之死的缘由,是因为与贾珍私通被婢女撞破,故而羞愤自缢。而脂评本第十三回“秦可卿之死”的段落亦有点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命芹溪删去‘遗簪’、 ‘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有人分析说,早死早脱苦海,对秦可卿未尝不是好事,命运已然如此,悲剧已经注定,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秦可卿看透了这一点,干脆两腿一蹬,留下一堆麻烦让别人去发愁。死,不是唯一的出路,而是一种选择,活得憋气干脆不活,秦可卿同样是个红楼中的刚烈女子!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真正的幸福是享清福,是清静,不多事,也不太忙,不太累。可是世上谁不忙?谁不辛苦?
  
  所以啊,只要是人,都有烦恼,都在痛苦中。恋爱啊,结婚啊,生孩子啊,挣钱啊,随时都在痛苦与烦恼中。红尘滚滚,无非功名富贵,美人、香车,哪里有清静可言啊?走出世间才有清净。可是,我们都有家、有父母、有工作,不能说出世就出世。那怎么办?后来有了人间佛教,有了六祖的禅。佛就在你心中,不一定要打坐啊,心静就可以成佛。
  
   一个学大乘佛法的人,在自度之后更多想着去度人,救度众生,脱离苦海、进入快乐清净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无余涅盘”。涅盘又分为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有余依涅盘是罗汉境界,不彻底;无余依涅盘是佛境界,是非常彻底的。
  
   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也就是说要自己修持才行。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中所说的众生和四相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说,须菩提,我告诉你,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里头还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不是菩萨,就不能到达佛的境界。
  
  世界上的烦恼怎么来的?首先是我相,这时候我的,那是我的,我应该如何如何,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这样对我不公平啊?所有这些观念都因为一个“我”,执着于一个“我”字,怎么能不苦恼?什么时候你学会放下了,不计较了,不生气了,忘记“我”了,知道所有世相,都是虚妄了,那你就解脱了。“事如春梦了无痕”,什么你的我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要了,你愿意拿我那一份,就拿去吧。无所谓了。我不再去占有什么东西了。
  
   什么是人相呢?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你的、我的,分得特别清楚。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你看我是你的老师,你竟然过节不过来看我?生气!我的观点是对的,你是错误的。你得听我的。你算什么?竟敢来管我?等等,这都是我相、人相、众生相。
  
  张爱玲在屏《红楼梦》的时候说,迎春是贾赦之女,“不是这屋里的人”,显然“这屋里”指荣府二房。惜春是宁府的人,怎么倒算进去?……贾政这一支男婚女嫁,除了宝玉有贾母出钱之外,凤姐歧视贾环,他娶亲只预备花三千两,此外“剩下三四个”,每人一万两。去掉宝玉贾环,只剩下探春贾兰二人,至多只能说“两三个”,“三四个”显然把惜春算了进去。
    两次把惜春视为贾政的女儿,可知惜春本来是贾政幼女,也许是周姨娘生的。今本惜春是贾珍之妹,是后改的,在将“风月宝鉴”收入此书的时候。有了秦可卿与二尤,才有贾珍尤氏贾蓉,有宁府。
  
   在贾府里,人分三六九等,大老婆生的歧视小老婆生的。这些在庄子看来,都是不齐物的表现,应齐物,怎么齐?把心先齐了。没有分别心,就齐了。
  
   什么是寿者相?怕生病?一听说食品不安全了,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了,害怕啊,怕有传染病,怕短命,整天研究怎么样才能长寿,研究怎么样活得长,怎么样健康。
  
    人的烦恼都因这四相而起。鸠摩罗什把它归纳起来叫做四相。四相的观念不破除掉,就不能进入学佛的境界,就会永远患得患失。自己的心无法宁静,心乱如麻。这样怎么能让心和忘想烦恼等降伏下去呢?心被一个东西困住了,有所住了,杂念妄想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没有平常心.人生天地间,免不了一些琐事烦恼,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也是一种渐悟吧。有个著名的故事:惠能禅师的两个弟子看见风将庙宇檐角挂的幡吹动,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两个人争执不下,来问惠能,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在动。两个人听后,即刻顿悟。
    
   苏东坡有一首词,名字叫《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雨也无晴。
  
  
   读这首词时,想想这样的画面:下雨了,满街的人都在跑,有的跌倒,有的撞伤,非常狼狈,只有一个人,一个落拓书生,悠然不觉,若无其事。在雨中“吟啸且徐行”,何等潇洒,完全无所畏惧的样子。
  
   雨中人的狼狈,也是内心被外界搅乱了的结果。如果内心不为外物所动,无晴雨之分,无利害之念,无得失之患,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人会变得很达观,世上还有什么能够戕害其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已经无我相了。 “也无雨也无晴”则已经接近平常心了,差不多无所住了。苏东坡已经能够禅定了。
    
   (未完待续)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28943.shtml)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